绿林网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摘抄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摘抄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是一本由章程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一):黑白色的书和绚丽的电影故事

这本书无论装帧还是语言都是艺术的,非常简洁的包装,白色的纸,黑色的字,黑白的图案,整个书就没有其余颜色,但是他以华丽语言创造出来的世界却是多彩的,虽然这些颜色大部分都是灰暗痛苦的暗色,或许也是我对这本书唯一不洗的地方。 或许我误会的影评类书籍的意义,影评类书籍可能根本就起不到安利你一部电影的作用,而是让你找到一种共感,诶,这部电影我看过了,或许我的想法会和你一样,这部电影给我们创造的世界或许也是相似的,所以对于大部分这本书里的电影都没看过的我来说,我有些get不到书里说的内容。全部提及的电影中,我只看过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还有候麦四级里的一步,非常有名的希区柯克和李安一系列我都没看过 而且我对他说的这些电影都不太感兴趣,也是十分可惜。总结看下来,他所提到的电影大部分也都是情绪向下的。 但是这本书里会将电影和一些书籍结合到一起,句子也非常好,说的一些话,意外的非常适合现在这个时代,读到的时候真的有种意外的感觉,所以我画了很多线,很喜欢这本书里的文字。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二):几句胡扯

19年上半年,朋友和我谈论木心,顺手推了一篇《何以爱这荒唐的人生——致木心》。那段日子太快乐,心情浮躁读不进东西,草草看了几眼,点了个关注,就忘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附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大概不是因为写得多好,而是系统总结这一代人心理状态的文章太少吧。”如果前半句是谦虚,那么后半句很实在。事实是,描绘自己身处的小群体的文字,比刻画一代人共同经历的文字,更加珍贵。19年底,非常需要情绪出口的时候,瞎翻作者的公号,我遇到了和自身体验产生奇妙勾连的文字。

写作有很大一部分被现代社会体制的商业化和主旋律所收编,10w+与真金白银捆绑,而不合时宜的文字不可被申说。作者逆流而上,依靠热爱和“以书写之虚妄,抵抗生活之虚妄”的乐观主义,敢于在公共空间里表述自己,真是让我非常敬佩。写作好坏的标准太过飘渺,作者的有些文章,不过一两千阅读量,却可能影响一批人,而那些10w+却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刷过去就湮灭。不太会讲话,就用这几句胡扯,表达对作者的感谢。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三):是一阵微风

很珍重地写下这次的读书感想

从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本书的感觉很对。不仅是封面或者设计还有整本书给我的感觉

如果说上一本《被讨厌的自己》是在和一部分的自己和解,那么这一本就是在释放我自己。我不只一次和朋友说过这位作者的表达能力很棒。他不仅在表明自己对电影的感受,还有生活还有建筑。我自己芜杂的心绪通过他的文字一点一点清晰。

我也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浪漫的,理想的人对待生活是充满热情的.我自己本身文艺的还有理想的一切细胞都感觉慢慢苏了。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细腻。爱也好,自然也好,时间也好,还有很多,我能够更用心去感受。似乎都是因为读完这本书以后,在这本书里面我确实得到了很多共鸣。

感觉深海里面的鱼找到了发光的同类

“所有歇斯底里的浪漫,都真切地存活过;所有边缘,都是各自生活的中心。我们需要有一定远观的视角,才能做自我的旁观者。去看那些悬崖万丈,去面对真实的世界及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需要山,需要月亮,需要雪……”

深以为然,保持自己细腻深刻的一面。我觉得也没有那么抗拒了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四):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

过年期间,翻开《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小津安二郎,读许鞍华。

我一直觉得,过年的时候有一段独处的时间,是一件很爽的事。一年到头,我们终于能在纷纷扰扰中沉静下来,思考这一年来的成败得失,回想那些曾有过的犹疑、纠结、喜怒、痛楚。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有“顿悟时刻”,获得那些问题的答案。但不管怎样,放下过往,重新开始。打开一本新书,收获新思想,学习新的思考方式,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在这个节点上最为恰当。

这本书是讲电影的,倒并不是影评,或许叫电影随笔更恰当。书名叫“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原来是源自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诗:“对某些人来说/山顶是一个用来征服的地方/对那座山来说/它是下雪的地方。”作者说,有些作品,就像山顶的白雪,不试图彰显意义,但只要存在,就能让世界睁开眼睛。我很喜欢这段表达,电影,就是雪一样美好的、“让世界睁开眼睛”的东西。

读完三篇文章,我合上书,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片、历史片、家庭片、战争片、科幻片、悬疑片?电影究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容易得到的一个答案是,电影补充了我们生活中缺失的某些情感,传达了某种意义。我们的生活总会遇到难关,电影可以帮我们渡过那些艰难的时刻,电影可以给我们力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电影都追求意义。那些“无意义”的拍摄呢?比如阿巴斯和塔可夫斯基的镜头,并没有太多语言表达,好像仅仅是以一种冷静、克制的视角在记录。那些电影呢?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答案:那些导演们,他们是在那个年代,在我们感受力最充沛的时候,向我们提问。当我们看到这些电影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提问,但也许三十年后,我们可以给出答案。这些电影,的确影响了我们爱的方式,我们对命运的理解,也给我们的人生刻下了纹理。我想,作者所说的“感受力最充沛的时候”,也就是我这个年纪,以及接下来的十年,或者十五年。我们的思想正在成熟,我们正在形成观点,我们正在成为自己。那么,电影,有意义或无意义的电影,就是我们需要的。好的电影,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世界,也认清自己。

所以,去看电影吧,去追求山,追逐月亮,追寻雪。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五):风雪夜归人

去年八月末,我与男朋友去取快递。走在路上,我晃悠着手中的书问:你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一个读研时我非常欣赏的男生。“哎呀!早知道我就不在菜鸟驿站前等你啦。”一句话惹得我大笑。整个学期被工作缠身,下班后只想做个慵懒的俗人,这本书便在家中沉寂了。如今除夕将至,独自居家隔离,山、雪、月亮相伴,是虚度时光的首选。

本书的作者名叫章程,然而,他的文字却是很不“章程”的。这种去自我化的手笔,需要很强的功力。19年初某深夜,我在豆瓣上刷到一篇《何以爱这荒唐的人世——致木心》的文章。早在这之前,与朋友聊天时我们谈到:先生的《从前慢》流传最广,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这句未免流俗了。倒不如“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有味道。而本书作者的文字,便恰巧有这种暗里有光的感觉。整篇读过无半句废话,干脆、通透、有分量,让我十分惊讶。随后我将其中一段截屏放在朋友圈中,评论里最多的一句,竟然是“这位女孩子写得真好!”与男人家扮旦角同理,这也需要深厚的功力。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电影可否是当下时代的文学产物呢?我不敢下定论。但本书作者自小阅读不择精细,涉猎面广,加之自身的经历,我想,他不算是文学的门外汉。以建筑师的视角来写电影,未必是跨行。本书中有些篇目,之前我在“一点儿乌干菜”公众号上已读过,例如许鞍华、贾樟柯、是枝裕和。他如串珠子般,将我喜欢的萧红、张爱玲与许鞍华串在了一起,不曾显得突兀。在许鞍华的这一章中,作者说:“并非所有人都能有艺术家的自觉,对自己的生命有清醒且自知的审视。”这一点,或许是所有人一生的修行,包括艺术家。我忍不住好奇,张爱玲在读胡从武汉寄来的信时,看到小周护士的字眼,她是否清醒的答案。“创作者几乎都在反刍自我。自我是需要译解的文本。”作者后文这样写道。

在本书中,能看到太多真实与虚幻、自我与外界、流动和静止的辩证。一个人想要诚实面对自己,无关性别,都是非常不易的。中国人在孔孟之道的规训下成长,自小会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子。老师教育我们时,也总将这句的重点放在最后一个字“人”上,却忽略了,人活的其实是自己的一生。这本书里,几个长到拗口的外国导演的名字我不曾了解,但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窥探些许,以此参照自己的人生。去年秋天,追完《俗女养成记》后,我写下一些文字,想把它们放在书评的最后:

最难得不是风雨同舟,而是美满幸福还能挺着肚子为他人以命相留。

最圆满不是子孙满堂,而是气极了打胎的儿媳还能挥舞着菜单为她炖汤补身体。

最深邃不是勇于担当,而是父亲对同性恋儿子说你不必做男子汉,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最真挚不是郎才女貌,而是女生单膝下跪拿出求婚盒子里的棒球:放心做你爱做的事,我会养家我来担当。

因为懂得人生的真谛是“自己”,所以每个人无比“自私”又无比“奉献”。真情让凡间不凡,俗女不俗。倘若有这么干干净净的人,便是慈悲心菩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