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读后感100字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读后感100字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是一本由[美] 肖恩·麦金托什 / [美] 马克·莱弗里特 编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读后感(一):僵尸片蕴含的流行文化及人类与僵尸的关系

2016年,韩国僵尸片《釜山行》火爆了整个朋友圈。在电影中,僵尸咬噬人类,将他者变异成同类并迅速蔓延开来。有意思的是,电影之外,也有类似的“传染”景观,对这部影片,大众口口相传,由此引发了罕见的观影热潮。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读后感(二):被吓到也许是一件好事?| 海地僵尸信仰是如何进入全球流行文化的

1982年,哈佛大学教授韦德•戴维斯跑到中美洲的加勒比岛国海地,跟当地一个职业创造僵尸的巫师——当地叫做“波哥”的人提出请求:希望这位“波哥”送他一个可以带回美国的僵尸。随后,这位“波哥”骄傲地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陶土罐,并且声称这就是僵尸。戴维斯解释说他想要一个行尸走肉般的物理僵尸时,“波哥”感到十分惊讶。他问戴维斯,你随身携带一个僵尸怎么过安检啊?再说了,我送你的这个“僵尸”可比你说的那种由死人复活而来的物理僵尸更厉害,更有力量!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读后感(三):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起错了名字,后来我发现是我无知

最近看了这本《电影中的僵尸文化》,先说说为什么会挑这本书来读。对于一个宅男来说,大部分假期时间就是在家玩游戏,看电影,看连续剧。而僵尸这个生物,或者说这个东西,又都频频出现在这三个方面。

我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一提到僵尸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和《僵尸先生》,虽然后者我是没看过,但前者我可是看了好几遍的。那时候有个疑问,这片子里的僵尸不是吸血鬼吗?跟一般人印象中穿着清朝官服,走起路来举着手臂一蹦一蹦的形象好像差的有点多。尤其是况天佑啊、将臣啊,这类一二代僵尸们,打扮的那叫一个时髦,抽烟喝酒烫头(我说的不是于谦),甚至还跑去当警察。OMG你是在逗我吗?好吧,抛开人物设定,整个连续剧还是相当好看的。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读后感(四):我们即僵尸,僵尸即我们

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作品或传说中,都有不死生物的存在,作为恐惧的代名词,世代相传。从宽泛的角度来看,大多都可以归类为僵尸序列。僵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心灵僵尸和行尸走肉。心灵僵尸是没有身体的灵魂,而“行尸走肉”的僵尸则是没有灵魂的身体。在亚洲国家,大多是鬼魂之类的传说,是虚拟的、存在于意念之中,但偶尔也有“林正英”类的僵尸出没,也是取法于西方艺术手法。当代社会,我们所谈到的僵尸基本都是指“行尸走肉”类型的僵尸。他们普遍的特征在于:不死、欲望、暴力、行动缓慢,等等。僵尸电影自1932年肯尼斯•韦伯执导的舞台剧作品《僵尸》开始,便在舞台和大银幕之上大放异彩次序至今。肖恩•麦金托什(Shawn McIntosh)联合多位学者撰写的《电影中的僵尸文化》一书对僵尸文化进行了深刻的解读,通过审视、分析僵尸所代表的控制与奴役、力量与弱点、自我与他人,以及集体与个人身份之间独一无二的平衡行为,为更好地理解为何我们格外享受恐怖类型电影,以及如何感知自己和流行文化的某一方面提供了一扇窗户。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读后感(五):电影中的文化符号——僵尸

有僵尸角色的电影很多,涉及到僵尸元素的更多,但是僵尸不是类型电影,本书以文化的角度来讨论电影中的“僵尸”元素。此书并非一位学者的成果,这是汇编类书籍,每人一篇。可能是考虑到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阔,首先要考察“僵尸”在电影中出现的外因,一方面,僵尸文化有着自身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僵尸文化的来源涉及到民俗传说。所以安排本书开篇两章的主题为:《僵尸的进化:不停归来的怪物》与《民俗传说与僵尸电影》。

论及到电影的来源之后,进入到具体的有关僵尸电影的阐述之中,更为深层地讨论僵尸文化蕴含的深意。如论述僵尸血腥喜剧,从《活死人黎明》到《僵尸肖恩》的食人狂欢。又说道意大利的僵尸电影:生命、爱、死亡及鲜血。

下面还有关于《僵尸电影中的启示录空间》;《没有器官的僵尸:性别、肉体与分裂》;《吞食性别与类型:罗梅罗僵尸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校正》;《惊变28天》中的混血与后人类焦虑;《死去仍不得安息:精神摇滚乐中的性、毒品、摇滚乐与不死族》等。

除此,还从游戏中的僵尸形象展开论述,如:《游戏空间的僵尸:基于僵尸视频游戏中的形式、语境与意义》;最后一篇是:《“现在我感觉被僵尸化了”:在线扮演僵尸;四万年的恐惧,活死人如何热舞》。

由于这种情况,所以本书的每一篇论文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不成系统。但是本书在目录之前放置了一篇前言,这篇前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了这些看似没有内在关联的论文,然后分别提取了每一位学者所作的文章的论点,其中有一段是为概括,他写道:

一书集合了来自电影研究、大众文化、视频游戏研究等领域的学者,调查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与话语中僵尸扮演的角色。通过考察根植于民俗传说中的(活)死人描绘是如何“进行”并且进入西方流行文化,特别是从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电影直到现在的视频游戏等,我们希望这本论文集能够使读者对公众心理意义上的僵尸获得更深刻的洞见:他们如何代表社会的恐惧,关于他们“进化”的描绘是如何持续反映他者、传染病与死亡的潜在信念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