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摘抄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摘抄

《动物的内心戏》是一本由[德]彼得·渥雷本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一):动物世界,丰富多彩!

如果生命是部循环不终的电影,动物即是演绎其奥妙的存在。 对于人类来说,必须仰赖衣服、工具等外物才能获得饱暖及其他的生存条件,而跟着渥雷本探看动物们天生的精妙构造与求生技能,我们便能够从汲汲于自身生存的努力中抬头,看见与身边的这些自然界中的生命,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之下用与生具备的天赋活出令人惊异的璀璨生活。 世界上所有对悲伤、痛苦和爱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动物和我们并无二致。从动物视觉观察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它们和人类一样,懂得爱、有七情六欲,更懂得享受生活。

动物的内心情感、智慧和意识,唤起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动物。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二):不自知的我们何以面对众生

文图 / 左叔 以前先后读完了德国自然保护主义者彼得·渥雷本的《森林的奇妙旅行》、《大自然的社交网络》等两部作品,所以再读他的《动物的内心戏》这本书,看到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觉得意外,反而会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认知体系而呈现出来的一脉相承。 《动物的内心戏》表面上看是在探讨动物到底有没有认知、有没有情感、有没有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与人的互动过程之中所处的位置,但我觉得更有价值的部分是“反省”。反省我们人类作为生物,在自然界中与其他生物的相处模式以及由模式上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改变。 我们处在“万物循环”之中并且借助于创造出来的文明左右或者加速了原本有节律的“万物循环”。彼得·渥雷本用一段文字概括了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的经验传承突破了“万物循环”的时间界限,杰出个体的伟大创造进入了共享的经验库。 “在大约6000年前,人类发明了文字,在文字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将知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而且重要的是可以将前人的智慧收集起来供后人使用。每个人都有机会阅读这些宝贵的经验,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随着发明不断增多,知识的集中性及其可调用性也越来越强。纸张、印刷术、收音机、电视、电脑、网络——每个阶段都是量子跃迁,都是在加速知识的发展……借助这种记忆方式,人类在创造力和文化方面的表达几乎不存在任何限制。” 彼得·渥雷本虽然从多个角度探讨人与其他动物之间除了差异性之外的相似度,但是仍坚持不回避人类在“经验积累”方面的优势。然而这一优势,并不是我们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的立场和原由。彼得·渥雷本在《后记》篇中虚构了一个发生于2050年的科幻故事,并借助这个故事当中的外星人之口道出了人类在“万物循环”之中的困局,“这些住在钢筋混凝土里面的居民,还缺少标志着进化完全的一环,即对身外事物的关心”。 我对这本书当中最为感兴趣的部分是“动物的时间概念”。彼得·渥雷本提到一个关于人的时间概念的与我个体经验以及认知探索相一致。我们常常有去未知之地感觉路途遥远,而归途却显得特别快的体验。彼得·渥雷本将之归结为“在相同时间段内,我们思考的东西越多,就会得时间过得越慢;相反,如果我们的大脑低速运转,就会觉得时光飞逝”。未知引发我们不断地收集沿途信息进行判断和思考,而对那些了解于胸的老路“闭着眼睛也能到”。 他沿着“大脑活跃度低就会感觉时间飞逝”这个思路去探讨在人类眼中那些“智寿”的生物,比如蜉游。“体型越小、神经传导时间越短,因此在单位时间中能够获得信息和体验就越多。单位时间内的经验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这样看来,我们对于“短寿生物的怜悯”可能只是自作多情,它们拥有比我们想像丰富的“生命体验”。 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相对“新颖”观点,也让有了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我自己在“时间”问题上的焦虑与恐惧。“生而有涯”这件事情长久以来一直伴随着我,我也一直以“手刀”的姿态去抵御它给予我的磨损,我大概以一种不自知的状态实践了彼得·渥雷本在这本书里提及的理论,以尽力的丰富去应对有限的容量。 我们对于自己还有很多不自知的部分,我们又要站在怎样的立场上去面对众生?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三):跨越物种的同理心

彼得·幄雷本曾在扉页中写到“尝试走进他人的内心“,当然other亦可解释为其他物种。读完本书,有恍若隔世之感,平时不曾留意的地方竟如此奇妙,而认知空白之处却有如此多的色彩。

一直以来,我们的认知中,动物给我们的印象只有他们的外形,以及作为大家笑料的动物行为,生物课堂上也许会谈到动物的繁殖生存情况,但从不会谈及动物的情感,当我们年轻一代与乡村生活越来越远,逐渐失去了牛羊猪马鸡鸭的印象,甚至是蛇蝙蝠燕子蜜蜂都变得陌生。当在城市的光亮处,你只能看到忠诚的狗与慵懒的猫,和显示在屏幕上的《动物世界》,而你想吃的鸡鸭鱼肉似乎取之不竭,却从不关系它来自何方,动物似乎只与食物画上了等号。现在文明几乎在我们与动物之间设立了单向镜,隔绝了我们与动物的交流。此刻,《动物的内心戏》将带我们从新体验丛林与草地,在那潮湿泥泞的道路中踩出脚印。

与森林共处

曾经何时,我们用思考定位界限,直到发现动物也会利用智慧;我们用文字语言来作为动物与人类的区分,但却是我们不能通过气味声音频率传达更有效率的信号;我们用计算脑容量来验证人类站在顶端的事实,却发现被智人灭绝的尼安得特人却是脑容量的顶端。我们使用工具爬上食物链的顶端,却发现动物也会用适合自身的工具,而今我们用什么衡量?

猫头鹰-曾经机敏的象征

动物的时间观与人类不一样,这让我想到论语中所说“夏虫不可与冰”,苏轼哀叹蜉蝣在天地只一瞬时,也曾想到自己的生命相较而言也是一瞬。同一个时刻,却有着不一样的定义,这样的心态会使你在心爱的宠物离世时,不再那么沉重,在他看来你已经陪它走过了一生。在文中还指出,懂人心的狗已经驯化了30000年,而猫不过三千年,这也造成猫的行为基于本能,而并非遵守依附强者的原则。

猫的可爱

非常新奇的是,彼得在书中提出了植物也有意识智慧,他们会通过根和气味信号进行交流,生病的树木会得到森林中其他树木的友善的营养补给时,不就是与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时带上水果相似的行为,让我觉得这片土地培育起来的生物多么不可意思,倘若我喜爱吃的空心菜在下锅之前,也要思考“to be or not to be”,我想我今天的晚饭应该会少放点辣椒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四):动物的内心世界

前些日子,我被一则有关猫的真实故事感动到了,一只小猫守在死去了两天两夜的猫妈妈身边,骨瘦如柴的它将收集到的肉放在妈妈身边,而自己却靠树枝和小石头充饥,它依偎在妈妈身边,用尽全力保护妈妈,阻止人类的靠近,都说猫是一种高冷动物,对人类没有太多的感情,比不上狗对人类的忠诚、感恩,但是从这只猫身上我看到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小猫的胃

从来不养宠物的我,与动物接触得也少,但是我知道有一类情感是动物与人类都具有的,那就是母爱。人类有母爱,动物也有,甚至比起人类的母爱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母亲在危难时刻不惜牺牲自己保护孩子,这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了,正是这种博大深厚的爱的力量,繁衍传承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和万物生灵。 有关动物的情感话题,人类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动物情感世界的丰富程度已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超出我们的接受范围。在我们周围分布着有感觉的快乐的生命体,作为高级情感类动物的人类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具有低级情感的低等动物呢?

德国作家彼得·渥雷本的大自然的奇妙物语第三部《动物的内心戏》终于面世了,在他的前两部作品中,作者主要探讨了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类与森林如何和谐相处,而在这本《动物的内心戏》中,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动物的内心世界,探讨动物的情感与人类情感有多少相似之处?人类和动物是否相互需要呢? 人类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动物具有独特的交流方式,它们通过叫声、动作、气味、身体放松程度等来传递信息;和人类一样,动物们出于本能会有感觉,书中提到的现代农业每天都会发生的像烫掉小牛的犄角、切掉小鸡的喙尖这类行为,以前人们会认为动物们不会感觉到疼痛,连带着也认为新生儿和早产儿没有痛觉,这怎么可能啊!想想孩子的哭声,他们能感觉饥饿就能感受到疼痛。 正因为情感是本能的表达,动物们与人类的相似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比如它们会有死亡的反应及恐惧意识,会有幸福的感受、爱的表达,也会有孤独、悲伤、愤怒和报复等情绪,这些高级情感不再是只有人类才具有。渡鸦、灰雁的相守一生让人心生感动,动物尚且能一夫一妻,而我们人类却自愧不如。

人类与动物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人类需要动物,不管是宠物还是家禽,从满足生活需求到精神层面需求,人类对于动物的干预行为,不仅增加了动物的数量,也让动物们对人类圈养产生了依赖,所以说人类与动物各取所需,获取利益最大化,动物给予我们幸福感,人类给予动物的合理需求。 纵观全书,作者以科学角度透视动物的内心情感,书中列举了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凭借着对动物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借助专业的知识,为公众带来新的发现,全书信息丰富同时让人开阔了视野,是本难得的有关动物情感的科普书。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五):翻译随笔:多一点了解,多一点理解

如果把我们有关动物的事实比作一座博物馆,我们知道的事实是一件一件的藏品,那这些玻璃罩后面的精美藏品,少则几十年,多则几十年都被这么完美的保存在事实博物馆,我们虽然能看到,但却不了解。直到碰到了一位新的导览员,沃雷本先生。沃雷本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行家,所以他了解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于是您每到一个展区,沃雷本先生的介绍词可能会是这样的:大家请看,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号事实,您再仔细瞧瞧,它不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再来看到事实B,这个展馆的玻璃不太好,我给大家换个正常的,于是您就看到了一件完全不同的展品。即便您很小的时候就来过这个博物馆也好,或是听人讲过这个博物馆里的展品也好。在沃雷本先生的带领下,您总能看到这些藏品新的一面,更加丰富,更加多样。而那些表面光鲜的藏品,在其他角度来看,可能也是裂痕满满。

翻译时觉得沃雷本先生的语言风趣幽默,用“梗”丰富,或者说吐槽能力极强。但他对与动物的那份喜爱却流露在字里行间,他希望我们能了解动物的真实一面,而在每一节的最后他都真心希望我们能更了解动物,尊重爱护它们。但他却不像有些动物爱好者那样,劝我们放弃肉食,改行素食。一来这并不现实,二来对现有的动物也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三来食素也不像您想的那般善良。想必看完书的您会对此深有感触。

作者语言幽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比喻的精妙,要保存这些梗或者是换成相似梗就像是从毛巾里拧出水来。而要从我的脑子里挤出这些梗,就好像在拧一条刚刚经历过甩干模式的毛巾,有水汽但是挤不出来。现在留在我脑子里的,是一条关于体重和股市的比喻,在看这个句子时,脑子虽然觉得好笑,但脑子也觉得很为难,该怎么让大家也觉得好笑呢?就是不知道这俩该怎么联系到一起,但最终,还是挤了那么一点出来。您不妨去找找这个句子,看看体重和股市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如果您觉得和您口味,还请记得夸夸我。 除了上述换“梗”能力问题,还有手滑问题。由于德语的出厂设置,每个单词在出厂时就会被贴上“性别”,阴阳中性,这部份词在当代词就正好对应了中文的她、他、它,于是,在前期打稿时,脑子自动转换,这只猫她…这只狗他…强行拟人可也行。还有一点比较要命的就是,我看不出句子缺什么,尤其是在刚刚翻完,自己检查的那一遍。可能您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看不出,不是刚翻完吗?可能这就是原因所在,脑子反映不出来到底缺了什么,因为残存的原文印象会补充上去。就像是原著党去看某些电影的感觉,残缺的剧情我知道,但电影党就很难受了,这样一想,真的是辛苦编辑大大了。

但让我没预想到的是,不光是语言本身,单身居然也会给翻译带来困扰。例如,请看下列句子,回答问题:马克茜到底在哪里?“我”到底是跟谁出去的?马克茜是我家的狗,我们全家出去玩,妈妈带着狗到露营地等我们。乍一看没什么毛病,编辑大大却说:不通顺,为什么我们全家去旅行,妈妈要提前等我们?逻辑不通顺。也对哈,为什么。因为,在单身狗的认知世界里“我家=爸爸+妈妈+我”。作者的我家是 “我+我老婆”。这就说的通了。于是全句才变成了书中看到的句子。

虽然换梗的时候很纠结,但全文的欢乐气氛确实让人着迷,一枚硬币总有两面,有欢乐就会有悲伤,甚至是残忍。您一方面会惊讶于动物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您又会惊讶于我们对动物的偏见是如此之深。而在处理我们对于动物的偏见时也是用了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事实,有时都惊讶于那些 “全球通用梗”,博学的作者甚至引用了庄子的一段话,也是很敬佩了。

书里不仅有“全球通用梗”,还举了很多可能会颠覆您看法的事例,您以为的善良不是真正的善良,您以为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您以为的吵不是真的吵,您以为的凶残不是天生如此,您以为的本能不是真的本能,甚至您以为的嬉戏都可能是一场暴力…

翻译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原来人对于动物世界了解的那么少,动物也有负面感情,也有自己的一份聪明才智,甚至有自己的文化。原来我们并不特别,原来它们并不“低等”。我们常说要对动物多一点关心和理解,也要在了解它们以后才能理解不是?多一点了解,少一点偏见。少了一丝偏见就多了一份尊重。毕竟,万物皆有灵,灵不灵魂不清楚,但是灵性还是有的,善待身边的小动物,多爱它们,它们也会把爱回报给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