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摘抄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摘抄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是一本由白取春彥 / 冀劍制著作,商周出版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平裝,页数:2019-1-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一):封底有料

不知道什么原因买的这本书!抽了一个下午翻完,插图画的很有意思!个人觉得内容比较鸡汤,但给12位哲学家画像的作用还是不错的!所以觉得封底是最精华的部分,背过!从鸡汤的角度说,读一遍《道德经》的作用应该比读这本书收效更大吧。。。日本哲学家和台湾学者的对话部分粗略的读过,觉得这种对话一定要有情景,不然感觉很无厘头和晦涩!更喜欢锵锵三人行的那种对话方式,真的是对话、聊天!学术式的问与答闲的很生硬,无法代入!不过,哲学本来就是有点深奥的,特别是西方哲学体系,作为门外汉难度还是有点大。。。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二):生活的工具

一本很棒的大众哲学书。 我们脑海里有很多看似不证自明的概念或者信念,这些概念要么从过去的经验中得来,要么从学校家庭教育中得来,给我们的生活编制了一个安全网,提供了生活的指引。问题在于,这张网并不结实,漏洞太多,我们深陷其中,感觉到到痛苦,却很少有机会怀疑他人。 看哲学书就有这种妙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跟着作者的指引,跟随历史上大哲学家的脚步,看看脑海中的概念是不是牢靠,有没有更合理、可靠的概念取代他人。很多时候,一旦接受了一个新的概念,眼前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有些概念可能看过也就忘了,但当生活中遇到迷惘时,这些概念就悄悄从心底浮现,给我们提供思考的工具。 比如,无知之知。一旦像苏格拉底那样认识到,我们所知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了解所有领域的知识,那么在与人打交道时,就会有更多宽容和理解。你以为别人在针对自己,生出许多怨怼,其实可能是根本不了解别人的不得已罢了。如同我们看电影的反派,了解的越多越不会觉得厌恶,反而生出一些可爱。同样,在我们不了解的领域,比如炒股,散户总是在以有限的信息与拥有大量信息的庄家对抗,结果只能是凭运气。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保持敬畏,可以减少许多损失。 又比如,融贯论。我们每个人具备的知识并不是出现的,都是一个个知识点集群,如同一堆小知识拼图组成一张大块的拼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当与人沟通时,我们是无法就某个观点单独说服对方的。你认为只是想告诉别人一个不同观点,其实你要说服的,是对方自身的一大堆观点集群。人和人沟通中天然存在鸿沟,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点。之所以我们还能沟通,别人也听得明白,是因为在鸿沟上可以架两座桥。一座桥是共识,大家背景经历相似不需要多重复;另一座桥是关系,双方关系好到你说啥人家都信。有了这个认知,会让我们对与他人沟通时,生出许多耐心和理解。先架桥,再表达。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三):浅评《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一本“生活哲学”书。

以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为哲学旅程的起点似乎再合适不过,紧接着的是他的徒子徒孙:柏拉图篇以“三驾马车”为基础,着重探讨人与欲望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篇则进一步上升到“幸福生活”的讨论。

第二部分从笛卡尔将确知的真实缩减到“我(思考者)在”,到休谟对“我”与“因果”等概念的进一步怀疑抽掉了几乎所有对世界认识的基础,最后由康德兜底,通过划定“先天认知模型”与“可知与不可知之界限”等手段,以退为进地稳住了差点被休谟玩塌的叠叠乐。

第三部分从叔本华的意志论讲起,由如何挣脱意志的掌控过渡到密尔的自由论,主要讨论在多数人专制的民主社会中似是而非的“自由”,为药效更猛、让我们“定义自己的价值与道德规范,做自己的上帝,成为超人”的尼采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先是用索绪尔的语言学进一步解构又重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最后以尝试定义“真正的存在与爱”的人本主义大师弗洛姆和“存在先于本质,行动创造自我”的萨特结尾。

从上述路线图不难看出,即使我们考虑到分享者极其有限的水平带来的信息损耗,这本书也着实没有深入而详细地剖析各位哲学家的理论与著作,更多是围绕其哲学核心进行阐释与展开——展开到生活中来。

幸福、欲望自不用说,即使是语言学这种在我看来无比抽象而远离生活的领域,也同样被作者赋予了指导生活的作用。

再一次,以苏格拉底为起点似乎再合适不过,这本书余下的部分就像是对第一篇的实践。

藉由种种怀疑、反思、解构、建构帮我们松动乃至打破已有的种种成见与规范——某种意义上也是“认识并成为你自己”的枷锁,通过数针独立药剂与人文关怀的葡萄糖为我们提供了自我探索与追寻幸福路上的燃料。

以一个哲学初学者的视角来评价这本书,我认为它对有一定哲学研究基础的人来说,不失为一部有趣的(打卡)读物;对于哲学入门者来讲,是一窥各位大家的哲学要旨,进而为我们指引“下一本书”的绝佳途径;对于希望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来讲,这本书则充分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与“无用之大用”。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四):读哲学,感悟人生

“我”是谁,我要怎样过好这一生? 来看看《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这本书中,各位哲学家怎样解答。 01、笛卡儿:检视“怀疑”,通过怀疑发现自我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一般的人会理解为,人就是要思考,才有存在的价值,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 事实上,我思故我在并不是说思考有多么重要。而是指我的存在是由思考决定。 人在思考时,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思考主体,一个部分是思考客体。思考者就是思考主体,思考的内容就是思考客体。 作者认为“思考的存在,证明了思考主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思考,必须有思考主体,所以只要有思考的存在,就一定有思考主体的存在。” 生活中,我们会因为自己做过某些错误的决定而懊悔不已,于是心中就想,要是当时我不那么冲动,再好好思考一下,也许就能避免这种过失。 然而,事实是,假设再让我们穿越到当时,我们还是会做出相同的决定,这是因为思考主体的局限性导致。 换句话说,人的认知存在盲点。 笛卡尔发现了人存在无知之知,他认为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是正确的,如此一来,哪怕推理正确,最后得到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正因如此,有些危险或错误是无法避免的。 于是,笛卡尔把所有的知识都怀疑一遍,把所有知识打破后重建,他的怀疑指的就是思考。 那么,笛卡尔的怀疑精神有意义吗? 事实上,怀疑精神是我们日常必备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迷思、推翻执着。我们怀疑自己不完全正确,其实就意味着我们不再那么固执己见,从而减少很多失误。如今,网络上流传很多虚假信息,也需要我们具备怀疑精神。 不执着,不固化,不盲从,变通而坚持应有的原则,才算有智慧。 当然,怀疑精神不是让我们去任意怀疑他人的人格,而是让我们怀疑生活中的各种讯息。 02、休谟:检视自我,抛弃自我,获得自由 青蛙整天坐在井底,看到了碗口那么大的天,对此,青蛙确信不疑。 毕竟,人无法认知到自己认知之外的世界。 当某一天青蛙跳出井来,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他的内心肯定是无比震撼,原来之前的自己只是被自己的认知束缚了。 想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只有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别无他法。 小鸟哪怕给青蛙强调一百遍天空无边无际的事实,不如青蛙自己跳到井外来看看,毕竟人只会相信自己的感知。 大哲学家康德,在阅读休谟哲学之后,非常感慨,他说道:“休谟敲醒了我独断的美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敢于否定和打破自己的人,意味着拒绝武断,接受更多的可能性。 做梦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只有清醒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做的梦,然而清醒后,实际上又处在了另一个梦中。 睡眠时在做梦,清醒时也在做梦,但是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 醒觉和开悟的人,就清楚这一点,就如苏东坡所说的,世事一场大梦。 在这场大梦中有人知道自己在演戏,有人不知道,觉得一切都是真的,也因此活得痛苦不堪。 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对一切都很笃定时,休谟却用怀疑的眼光在审视这一切。 休谟的怀疑不是无端地猜疑,而是“一种知识上非常具有深度的怀疑。”“不是为怀疑而怀疑,而是确实指出了值得怀疑之处。” 休谟认为,人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想象出来的。 作者认为,“自我”是一种认知的产物,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假设性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觉,它本身并不具有确定性。 佛教中有种说法叫做放下自我,破除我执。很多人对此无法理解,此时,休谟的观点就可以帮到我们。 自我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不可接纳。 佛教非常相信因果业力,休谟则认为因和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我们人类习惯用时间先后来定义因果的存在,事实上一个结果的产生往往有很多因,很多时候,一个因根本无法导致一个果。 怀疑是一种审慎的态度,检视自我可以让我们破除我执。 放下自我,冲破自我编织的囹圄,我们才真正自由了。 03、康德:检视“认知”,翻转认知,也翻转人生 凡事有利必有弊,怀疑精神虽然能够减少失误,避免因执着而生出的烦恼,但是怀疑也容易让人无所适从,在面临重要抉择时,徒增茫然,犹豫不决。 哲学起源于好奇心,目的是追求万事万物的真相。 我们学习哲学,原本就是为了消除迷惑,找到心中想要的答案,但是怀疑精神却让我们越来越迷惑,这不是适得其反吗? 笛卡儿告诉我们,怀疑只是手段,真理才是目的,但怎样实现? 康德回答了这个难题。 康德认同休谟的怀疑,但不接受“一切知识来自经验”的观点。康德认为有些知识是天生的,虽然这些知识不一定正确,但是我们人都有一个认知世界的底层思维,这个底层思维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世界。 我们一直以为太阳绕着地球转,哥白尼却发现了实际上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我们掌握的所有知识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在自己的认知框架下产生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知识都带有人的解读。用个形象的比喻,我们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康德这个哲学思想就被称为“知识上的哥白尼式反转”。 进一步说,所谓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我们的认知和真理之间永远存在差距,这个差距无法消除。 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决定都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正确,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凡事都怀疑。 作者认为,从康德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三点智慧 第一,了解界限的智慧。 康德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先想想界限”。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面对无限的知识,我们只能承认自己的渺小,虽然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学好应该掌握的知识。 除此之外,很多事情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第二,善用有色眼镜的智慧。 生活中,有色眼镜往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在看待死亡、人生成败、苦与乐等等时,往往带有严重失真的有色眼镜。 虽然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终有一死,但是我们还是会无端恐惧死亡,因为我们会按往常的经验判断死亡是件坏事,可实际上谁知道呢。 拥有财富、幸福、成就,我们觉得是成功的人生,反之则人生失败。 事实上,成功的人生没有固定标准,只有适合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当然,如果我们所戴的眼镜非黑即白,把人生单纯的划分为成功和不成功,也是不恰当的。 试问,哪里有十全十美或者完全倒霉的人生。 第三,寻找最佳解答的智慧。 人生的好与坏,如果把裁判权让给别人,那么不管多好的人生也是悲哀的。 人生好不好,得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这就是康德哲学带来的一种“人生观的哥白尼式反转”。 04、结语 感觉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透过哲学家们的视角,我们不会纠结于日常的繁杂,让自己活得、更幸福,更自由。 非常喜欢杨绛先生的一句话,生活中很多烦恼是因为我们想的太多,而读的书太少。 读哲学书最大的好处是,它可以借助哲学家们的思考,反省我们自己的生活,自己找到答案。 哲学书,要读懂并不容易,然后一旦读懂一些,心便自由了一些。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五):读哲学,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一起读哲学,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活出自由人生。 继续分享《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01、叔本华:检视“孤独”,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叔本华,第一位思考人生主题的哲学家。在二十二岁读大学时,他就从医学系转到哲学系,决定“要花上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人生”。 当时,很多哲学思维都已经僵化了,叔本华却发现:“不断变动正是世界的常态。” 我们都想过安定的生活,如果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内心的不安和不确定感就会增加。 难道我们要被不安和不确定感毁了生活吗? 当然不是。 既然变化是世界的基本常态,那么不接受这个观点只能是徒增烦恼。 接纳了,人生便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人生轨迹不可能是一种线性发展,我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朝着我们期待中的方向发展,然而,很多时候天不遂人愿,很多插曲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 生活中,很多人面对亲人的离世,一辈子都走不出内心的伤痛。 我们都想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抚平这种伤痛。 但人生,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 我们一直坚信,自己是按自己的意志活着,事实上还有一种更大的意志主宰着我们,这种意志就是宇宙中的不可抗力。 很多人都把追求财富、地位、名利当做价值观,如果真正的按自己的意志而活,要活出真正的自由,我们只能不按世俗的眼光去活,对万事万物不作评判。 不评判,意味着如其所是。 钻石跟普通石头一样,只是一颗石头;美味佳肴跟普通食物一样,都只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身处高位和普通岗位一样,都只是一个工作而已。 能够真正做到不评判的人,我们把它称为悟道之人或者圣人。 人们痛苦和烦恼的根源是过度的欲望,没有评判之心,人就没有了痛苦和烦恼。 但欲望,又是我们人类的本能。 对此,叔本华认为,孤独是最佳解药。 这里的孤独,并不是一个人孤零零,而是指远离尘世喧嚣,把自己从无聊的价值观中拔出来。 孤独和孤单本质上并不一样,孤独是自己的价值观不同于其他人的价值观产生的,而孤单是没有人陪伴自己产生的感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时,虽然淹没在人群中,但是因为自己的价值观无法与周围人一致,自己就会想要逃离这个人群,或者这个人群也会想要远离我们。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真正按自己的意志生活的人,是不会感觉到孤独的,他们不愿意苟同他人世俗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的活法。 这种孤独不仅不会感到痛苦和烦恼,反而觉得很自由、愉快、丰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质量的独处胜过低质量的社交。 当然,高质量的社交又另当别论了,这种社交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还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 “如果自己本身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越强大,就越不需要外求,也不需要依赖他人”。 “当进入孤独的状态,真正的自我才会显现出来”。 孤独,不会感到无聊吗? 能够选择孤独的人,内心一定非常丰富,他们没有时间无聊,因为他们要探索的问题太多了。 生活中,写作者就需要处在孤独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和洞见。 当然,想要体验这种状态,我们还得顶住世俗的压力。 然而,真正喜欢独处的人才能体会“幸福就在自己的心中,不假外求。” 02、穆勒:检视“自由”,选择自由地活着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 这里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都可以做。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要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就很难了。 举个例子,喜欢抽烟的人想抽烟就抽烟,当然感到很自由。然而,这些人很想戒烟,却戒不掉。换句话说,他们做了自己不喜欢做、不想做的事,这就不感到自由了。 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强调,“唯有为了社会全体的幸福所发挥的个人特性与能力,才是有用的”。 人是社会动物,如果把个人的自由凌驾于众人利益至上,集体利益受损的同时,个人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制度便建立了起来。 然而,穆勒认为,社会所行使的干涉,“是比刑罚还要深入每个人生活的细节,甚至试图让人的灵魂也服从其规则,令人无所遁逃”。 有些制度,确实害人不浅,比如封建制度,正因如此才要打破。 不仅如此,多数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舆论、常见的感受与情绪、普遍的习惯、风俗、宗教惯例也不见得就正确。 作者认为,所谓正确的观点,其实只是一些习惯与迷信,而隐藏在深处的则是偏见、感情、羡慕、嫉妒、利害关系、优越感、仅属于自己族群的传统、傲慢与轻蔑;总的来说,就是这些多数人的利己之心。 对于宗教,穆勒也保持着批判态度。穆勒认为,基督教伦理是剥夺人们自由的帮凶。 穆勒形容基督教“这个道德观所禁止的行为也太多了一点。”“禁欲主义被偶像化了。” 摆脱一些不正确伦理道德的束缚,人才会感到真正的自由。 03、尼采:检视“道德”,决定自己的道德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郁闷,内心总感到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财富、地位、成就、学历、家庭等等。 这些外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很容易转瞬即逝,而且这些快乐需要一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那我们就感觉不到快乐。 喜欢喝酒的人,喝酒时才能获得快乐;喜欢玩游戏的人,玩游戏时才会感到快乐;喜欢购物的人,购物时才会感到快乐。 这种需要条件、来自外部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只有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比如读书的快乐。 要能读懂一本书,需要一定的知识和阅历。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解力,我们才能对书中的文字形成想象,理解书中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到一种心与心的碰撞,并且在碰撞中,我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状态。 对于生活态度,作家冯唐曾经提出九字真言,人生在世要想活得好,我们要“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生活中,让我们烦恼和痛苦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所谓的价值观、人生观,这些框框套套渗透了大部分人的思想,让我们活得不是那么畅快和自由。 尼采是第一个敢于打破这些价值观的哲学家,他要自己定义价值观。他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那句“上帝已死”如雷贯耳,惊醒了世俗睡梦中的人们。 尼采个性极其鲜明,他主张“每个人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人们应该过着“最危险的人生,最能展现自己个性的人生,最能让自己活力十足的人生”。 很多人认为尼采是个无神论者,他在《反基督》中严厉批判了基督教,表现出对基督教的不屑一顾,也曾经惹怒了很多基督教徒,作者认为事实上尼采比谁都同情耶稣。 尼采批判的是“神学学者与神职人员以新约圣经为借口,随意创造出伦理道德观,并主张这种伦理道德观才是真理”。 歪曲基督教,尼采实在是愤懑。他说:“阻碍我们生存所需之物的一切,都是在损害我们的生命。” 事实上,尼采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能精彩,这才是尼采批判基督教的真正用意。 尼采对生命极其尊重,也因此他的哲学被称为“生命哲学”。 作者在本书中的语言也相当犀利,他认为,当今“数字代表一切,而无法数值化的方面,例如艺术、人格、爱、个性等,都不过是弱者的装饰品。” 怎样的人生才叫自由? 作者认为,本能、意志与能力,都存在于我当中,我们要兼顾三者而活。 真正的自由幸福的人生,就是尊重自己的本能,用上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小猫、小狗、小婴儿就活出了这种状态,他们如果没有病痛、饥饿就会很快乐,他们对自己没有期待和评判,完全活在了当下。

尊重自己的欲望,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才不虚此行。 04、结语 讲真,这本书真的读得畅快淋漓,很多哲学书我都读不懂,然而,这本哲学书既深刻又通俗,分章节能轻松读完,并且受益匪浅。 我感觉这本书解决了我生活中的大部分的困惑,十分推荐每个人都去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