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间的小儿女的读后感大全

世间的小儿女的读后感大全

《世间的小儿女》是一本由陈慧著作,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间的小儿女》读后感(一):洗净铅华,生活的烟火气息中处处流露着质朴之情

没有耸人听闻,没有奇谈怪论,如果你想在这里猎奇,注定会失望。

就是淡淡的,静水流深的感觉。如果是同龄人,她偶尔会勾起你的回忆,生活的本真就是那样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在生活繁琐中追着自己的梦,这个世界的喧嚣与我何干?读这样的文字,让我们焦躁的灵魂得以安静,这就足够了!

《世间的小儿女》读后感(二):社会底层的温馨/或许是最初的人性

读后感:

作者语言很朴素,就像你从小就听到的隔壁家的婶婶那样,用着最朴素的语言描写着人生中生离死别,就那样客观的,隐忍的用刀一下一下把冷静刻在骨子里

最喜欢的:

* 很多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只是像一朵黑乎乎的香菇一样端坐在我位于小溪边的三间房子里,慢吞吞地写着我想写的文字,一天,一月,一年,然后好几年。

* 我不能设计自己的人生旅程,只能由着生活的巨掌来摆布我的一切,这其中,就包括十三年的婚姻解体。

* 普通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迈步,总会有所得有所失。人到中年,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信念支撑着,即可。其余的,一律是纠缠。

* 我的内心可能有猛虎,但绝对没有蔷薇

* 一切旧痕迹消失得干干净净,好像原来热热闹闹的大院是个虚无缥缈的故事,所有的细枝末节通通被光阴的巨手连根拔起,从此了无生机。

* 她年轻时一定是个标致的人儿。哪怕如今已风霜满面了,美女的底子依旧是分明的。

* 皱巴巴的脸颊如同用旧了的抹桌布

* 两段姻缘,前一段阴阳两隔,伤心伤人;后一段昙花一现,伤钱伤人。

* 芝麻大点的事情,他也嚷得哇啦哇啦的,活像舌头底下套着个音质上佳的洋喇叭。山里的毛笋恐怕还集体窝在泥巴里打瞌睡。

* 山里的毛笋恐怕还集体窝在泥巴里打瞌睡。

* 他宁愿独坐孤灯下,也绝不肯牵累她。天底下爱孩子的父母都是一个样儿吧,宁可自己苦着、熬着、累着、啼着血,也要尽力踮起脚尖,成全子女的岁月静好。

* 可是,如果那些美好的愿望只是被郑重地供奉在期盼的桌台上,那么,它唯一的结局就是在岁月里被积满尘土。

* 因为日子千篇一律,她甚至觉察不到光阴的流逝。

《世间的小儿女》读后感(三):愿我们都能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世间的小儿女》,讲的都是普通小老百姓的人生。这些人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感同身受,他们就是我们中的你我他。书中的文字质朴无华,就仿佛邻家大姐的闲话家常。

她并不是一个专职作家,她还是一个混迹于菜市场的小摊贩。这两种身份真是八竿子打不着,但作者说,“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存。写作,无非是调节自我的增香剂,用一种较为体面的方式排遣独在异乡的寂寞与孤单,让我这灰头土脸的人生不那么无趣罢了”。一个是强悍而又努力营生的普通妇女,一个是用澄净温暖的文字书写人生百态的“野生作家”。

就像她说的,“很多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只是像一朵黑乎乎的香菇一样端坐在我位于小溪边的三间房子里,慢吞吞地写着我想写的文字,一天,一月,一年,然后好几年”。

她做到了我们很多人想做的事情。她是一个乐天派,她的文字字里行间透着对人生的云淡风轻。。却不知她的人生其实颇多变故。小时候子女多被人抱养了去,后又回到了生父母身边却突然染上顽疾,缠绵病榻多年,为爱远嫁却以离婚收场。任何一场变故都可以让她心生怨恨,可是她却说,“普通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迈步,总会有所得有所失。”

她的文字让人觉得通透,她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活的通透。这得益于她有一个丰沛的童年,遇到了许多善良纯朴的人。她写自己的《养母》、《养父》,竟是满满的感动,他们普普通通,对待养女视如己出,他们的爱比起亲生父母来一点也不逊色。他们让“我”的童年有趣而丰沛,他们的爱滋养着我,也让我长大后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失。

“还有我儿时的亲密无间的小伙伴,有性格鲜明的村人邻居,也有引领我我走上阅读之路的帮工叔叔。

虽然童年回不去了,故乡也回不去了,但文字可以在时空里挖出一条专用的隧道,送我回到美好的所在。

五味杂陈的生活输入,用不加修饰的文字输出,记录一丝一缕的亲情,以弥补旧路上的缺憾,记录一点一滴的感动,以供我在前路上取暖。”

这让我想起儿时的一家邻居。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叫刘金银,六十多岁,他平时不苟言笑的,说话也厉声厉气的,他们住在曲曲折折的巷子里,有好几道门,我们总喜欢去那里探险,被他撞见总免不了挨骂的,有时候还把我们押到父母面前,被父母揍一顿,他才心满意足的离去,我们都讨厌他。

他的儿子三十多岁,走路一跛一跛的,穿得邋里邋遢的,满脸胡须,看着比他父亲还要老。听大人说他小时候可漂亮乖巧了,可发高烧耽误了,成了小二麻痹就成这样了。他憨厚老实,对于我们的顽皮他也不计较,总是一笑了之。我们都爱喊他锁子叔。

锁子叔曾有过一个媳妇的,是他爹花了几千块钱买来的,可是后来偷偷跑了,他也没有过抱怨,只常年在地里忙活,生活似乎一眼可以看到头。后来他爹又张罗给他买了一个孩子,起名刘小召。来的时候五六岁了,那时孩子大了认生,他爷爷就死劲用皮带抽他,直到他服了软改了口。

我们问他还记不记得他的父母,他沉默不语,他总是跟着他爹后面一块去地里忙活,早起晚归的,有时候他不想去了,他爷爷一脚把他踹出去好远,他半天爬不起来。

村里人可怜他,私下总是给他一些吃食,可是他学会了小偷小摸,总是到谁家就顺走别人的一些东西,问问他,他骂骂咧咧的,时间长了村里人都刻意疏远了他,大人也不让我们跟他玩。

我们总能听到他爷爷打得他撕心裂肺的叫喊声,那声音凄利极了,大人也只是无奈的摇摇头。有一次很久都没有见到他了,才听母亲说他偷了他爷爷一百块钱,想要逃回家去。可是到了车站根本不知道家在哪,被他爷爷追上直接把腿打骨折了,扔在了家里半个多月,后来经不住邻居劝说送到了医院,好了以后还是有点跛。

他只上了三年级,爷爷就让他辍学在家帮忙干活了。后来我们搬了家再没见过他。

后来回去村里,听说刘小召的爷爷爸爸相继死了,他那年十七,背着个包出去就再没回来过,只留下那个破败的房子,灰扑扑的没有一点生气。

生活不易,我们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想在生活中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世间的小儿女》读后感(四):左手日用杂货,右手执笔书写,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

“内卷”和“躺平”最近常常被讨论。但即便是在内卷严重,躺平盛行的今天,有这样的一个女子,优雅安静又热烈的生活着。

陈慧,她是裁缝,是小摊主还是作家。

她出生于小镇,童年和养父母生活。少年时代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高中时代生病,成年之后远嫁,十三年之后离婚。上面的哪一项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都算是大事,经历了以上种种的陈慧用写字这种较为“体面”的方式,记录并排解着自己的寂寞与孤单。

陈慧写道:

陈慧的文字,简单朴实,很有烟火气。故事中的事陈慧用细腻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26个寻常的普通人,组成了这本《世间的小儿女》。

《世间的小儿女》中,陈慧分两个故事,用两个视角讲述了养父母的故事。养父母给了陈慧一个快乐并且丰沛的童年。养父母视陈慧如己出,养父有的时候会贪杯,清醒的时候温和亲切,不厌其烦的满足陈慧的每一个微小的要求。陈慧过生日,养父会去乡里打包几个像样的菜,出差归来还会为陈慧带回几样小孩喜欢的东西。养母坚韧温柔,婚后十年不孕,她寻求各种秘方,她一次又一次带着陈慧顺藤摸瓜的找到贪杯不知道睡在哪里的养父,即便婚姻生活琐碎,她依旧念着他产房里跪在医生脚下大哭的好。

除了陈慧的养父母还有两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看风水的毛永宽先生,一个会拉二胡的鲍爷爷。

看风水的毛永宽先生,个子不高,国字脸,穿一身藏蓝色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插两支钢笔,他说话办事不紧不慢。他的爱情故事,是无奈的娶了自己的嫂子。一辆二八自行车,一辈子走街串巷给别人看风水。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从学校拉回即将毕业的小儿子,传授知识。毛永宽弥留之际,哥哥的三个女儿从学校赶回来齐刷刷的跪在窗前喊“爸爸——”,妻子倚在门框上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不能自持,毛永宽抖抖索索地摸索到儿子嘱咐:不要怪我狠心,以后家里就你一个男人了,你要照顾好妈妈和姐姐。

这个男人平凡着也伟大着。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鲍爷爷和村里其他老头不一样。首先不一样在穿着上,村子里其他老头会在大夏天光着上身,鲍爷爷不,他总是一丝不苟的穿着的确良的衬衫。冬天农村老汉一水的黑色对襟老棉袄、大裤裆老棉裤,鲍爷爷穿藏青色的中山装外面套一件毛领子的绿色军大衣。鲍爷爷家干的活也和别的人不一样。别人家种地养猪。鲍爷爷家除了种地还种蔬菜养兔子,经常去城里卖新鲜的蔬菜和兔毛。

鲍奶奶在家的威望也极高,几乎不干什么活,却把一大家子八口人安排的妥妥帖帖。鲍奶奶唯一上手的活就是在每年农历二十八、二十九在鲍爷爷写对联的时候,帮忙裁纸选诗句。鲍爷爷家是村里第一个有电视的人家。夏天每当看电视的乡亲离去,鲍爷爷都会拿出二胡来上一曲,一曲终了,鲍爷爷和鲍奶奶相视一笑,起身进屋。

如果日子就这么过下去,鲍爷爷和鲍奶奶也算是神仙眷侣了。可是鲍奶奶忽然摔了一跤,然后卧床不起,最后丢下鲍爷爷自己走了。鲍爷爷的生活就此改变,两个儿子分了家,鲍爷爷的产业分给了两个儿子,鲍爷爷的生活也分给了两个儿子,单月在大儿子家,双月在二儿子家。鲍爷爷九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记不住事情,却唯独记着在月亮特别亮的夜里,偷偷留到鲍奶奶的坟前拉二胡。

陈慧笔下的人物都是小人物,真实可爱。人到晚年为了孙子戒烟的老英,磨坊工作之余看金庸的和儿叔叔,一脸青春痘的巧云姑娘,和弟弟换了工作的寿二爷,乔二奶奶、姚木匠……

陈慧身处闹市,左手日用杂货,右手执笔书写。没有内卷的焦虑,没有对生活的抱怨,没有对命运的感叹,她就像是一株向日葵,所见皆是阳光,满眼都是美好,浑身都是向上的力量。她的文字是对生活的记录,也是她面对生活的一颗炙热的心。

《世间的小儿女》读后感(五):你,我这样的世间的小儿女

你,我这样的世间小儿女,灵魂一旦敞亮,庸常的人生就有了明灯和力量。

陈慧,一个长年混迹于嘈杂的小镇菜场,她却拥有一颗宁静的内心。我喜欢她写的这句话,也许我们只是世间的小儿女,但文字的表达,让一个人灵魂变得敞亮,变得充满着力量。

就像之前读过苏辛的一本书《度光阴的人》,苏辛自幼腿部残疾,饱经忧患,但因为有书相伴,最终成为一个明朗,宽厚,自足的幸福之人。

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让自己觉得不那么孤独,熨平自己日子里翘起的鸡毛,抚慰一下偶尔不知所措的心灵。

很多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只是像一朵黑乎乎的香菇一样端坐在,我位于小溪边的三间房里,慢吞吞地写着我想写的文字,一天,一月,一年,然后好几年。

陈慧在自序中,还写到:我内心可能有猛虎,但绝对没有蔷薇。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存。写作无非是调节自我的增香剂,用一种体面的方式排遣独在异乡的寂寞与孤单。

让我这灰头土脸的人生不那么无趣罢了,或者,我这样散漫的,毫无章法的文字连“写作”都不能算,我更像是在记录。用五味杂陈的生活输入,用不加修饰的文字输出,记录一丝一缕的柔情,以弥补旧路上的缺憾,记录一点点感动,以供我在前路上取暖。

她让我想起,我曾看过的一个真实事例。女人喜欢读书,却因家中困顿,没能继续读书,退学帮家里人做农活,到了该嫁人的年龄,她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她嫁到了离家比较远的地方,每天做着家务,做着农活,她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书看,男人也没说什么,只要她把家打理好,她爱看就让她看了。男人在外干活,偶尔回来一趟。

有一次男人发了工资,给她买了一部手机,她高兴坏了,但是她们村庄没有网,她总是在不忙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跑到三公里的一家餐馆那里蹭点网络。

慢慢地,她开始在平台发布文章,她像着了迷似得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给她点赞留言,她总是耐心地一一回复。

尽管是在冬天,她也照样骑着车去能连上网的地方,发布写好的文章,以及回复那些给她鼓励的人。一路上,她总是满心雀跃。

随着热心读者越来越多,有编辑通过平台找到了她,要帮她出书,她激动地落泪,她认为自己可能会普普通通地过一生,没想到自己还可以出书。

当她收到书的那一刻,她开心地像个孩子,当她把书递给男人时,男人开心地笑了。她用自己对文字的热情,赢得了家人的尊重,也为自己打开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

她依旧照顾着家人,有时间都会看书,受她的影响,家里人也帮她分担家务,她有了更多的时间看书,写作。

你看,有很多世间的小儿女们,也许都面临着生活的一地鸡毛,但有她们有所热爱的事情,她们的灵魂是敞亮的,人是会发出灿烂的光芒的。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今年几何?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直写下去,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