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回家读后感锦集

回家读后感锦集

《回家》是一本由海飞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家》读后感(一):回家,回家

《回家》由新华先锋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海飞著,是一本描写军民团结抗战的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和结构比较简单,就是一群地道的中国农民,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他们穿上国民党兵和新四军的军装后,面对残酷战争时,最朴素的生存愿望。中国的乡土社会性质决定了人的乡土性,这种乡土性具有落叶归根的特性,遵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有机循环。当然,这是说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的一种客观规律。在作者的弘大的历史叙述框架下,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是渴望回家,以回家为宗旨将这种感情渗透进整个小说。

小说中大部分是中国人的角色,他们的留恋乡土、厌恶战争和渴望回家的感情读者应该是能很清晰地感受到的,与此同时,小说中还有对一些日本人角色的塑造,如船头正治,他和故事中的很多中国人的角色出身相同,同样来自农家,他的士兵也都是来自农家,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也同样具有强烈的回家的渴望,以及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作者将具有同样朴素情感的两边部队放到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去叙述,可以说非常强烈地增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在这样的战争场景下,中国国共军民的联合反抗和日军的残酷杀戮被淋漓尽致体现出来。对读者来讲,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文字和场面叙述时,我们不仅能体会到一种画面感,还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历史被重新剖开的撕裂沉痛感。

没有什么能比“回家”更能让人们拥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战争带来的饥饿、疲惫、恐惧,等等,一切的力量都在推动他们奔向心心念着的家乡。作者赋予每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点,贯穿其中,又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但是相同的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回家”情结。

作者以“回家”为情结,围绕回家,作者突出了我方军民的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但同时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矛盾冲突又丰富了人物角色,使得人物在小说中更朴素、更真实,也将人们的民族心理背景表现的更加丰满。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普通的安分守己的农民也可以拿起枪来,加入对敌斗争的队伍,势必要将强敌赶出去的强烈感情同样振奋人心,也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此外,作家的语言比较干练,自始至终非常清醒地将“回家”贯穿其中,这也是由人们朴素且与生俱来的落叶归根的乡土性决定的。

因为最近刚又重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所以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我也能深深体会到中国人民的回家情结有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同时,角色对祖先的那种骨子里的崇敬也同样能让读者感受到历尽沧桑的中国人在乡土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坚守和转变。我想从这一点来理解,这本小说毫无疑问,是厚重且充满深刻社会学意义的。

《回家》读后感(二):魂兮归来,回家啦

我一向认为每天可以回到自己的家,看到自己的老爸老妈,看到自己的老婆孩子是顶顶幸福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八十多年前,在海飞的笔下,还有这样一群想回家却永远也回不了家的年轻人,家就在咫尺之外,却像是天涯一般遥远。。。。。。 海飞的《回家》是一部经典的红色主旋律作品。故事描写了1941年国军与新四军联合伏击日军的行动失败以后,被打散了的国军士兵与新四军士兵在一个县城的祠堂相遇,他们在此之前或许有家仇,或许陌不相识,但是在这座县城的小祠堂中,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养好伤,然后回家。回家是他们的愿望,但是在此之前他们还是一名军人,还要继续履行自己作为军人的职责。被赶鸭子上架的陈岭北要带着一个名叫香河正男的日本俘虏前往南通的新四军驻地,而国军也在临行前接到上级转来的日军“冬之响箭”的计划,奉命在四明镇阻击日军八小时。他们要回家,但是在回家之前,他们先要把仗打完,把身上的任务完成,然后堂堂正正的走回家去! 海飞的《回家》中所塑造的人物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人物,既然是小人物那就没有什么伟光正的光环照耀,甚至于你细究起来,还有一身的臭毛病。就像是前文提到的陈岭北,伏击战开始之前的几天,他还因为在镇上接私活帮人量体裁衣,没事就嚷嚷着要回家而被关了禁闭,当被迫成了一群散兵游勇的头之后,也依然不改自己的旧习气,在拉拢畜医王木头的时候直接为对方摆出了子弹与大洋,逼迫对方作出选择,他心里想的念的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就是回家,然后娶了寡嫂,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在他的心里活命比嘴软重要。从头至尾陈岭北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物,事实上,一直到四明镇战斗结束以后,在走到根据地之前,在他的心里,可能回家都第一等的大事,而抗日更多地是身份使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陈岭北的变化却是在悄无声息中慢慢的进行着的。那个十八九岁就牺牲的游击队队长的身影一直在陈岭北的脑海中徘徊,虽然牺牲的队长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对于陈岭北而言,就像是说了千言万语一样,时时刻刻的在促使着陈岭北改变。陈岭北身边幸存新四军的一举一动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在香喷喷的马肉面前,战士们没有一个人动,他们说我们要纪律,不要马肉,这带给陈岭北的震撼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他沉默了,嘴里的肉与酒再也没有了一丝味道;当小浦东实在挨不住饿,偷吃了杜仲的一只鸡的时候,面对黄灿灿冷嘲热讽的递过来的鸡毛掸子,他二话不说的插在了自己后脖子上,看似滑稽的场面,在陈岭北这里却是一个大的升华,他已经明白所谓纪律为何物,因此,他对杜仲说这鸡毛掸子就是鞭子,抽的不是人的肉体而是抽在陈岭北的心上。因此,在陈岭北历尽了千辛万苦到了南通新四军根据地的时候,他只说了两句话,我还有三天的禁闭没有关;我的部队散了,没几个人了,我们得留下来继续当兵。。。。。。 读完海飞的《回家》,真的是感慨万千。想想吧,今天的我们为什么可以随时随地回到家中,见爹娘,见老婆孩子,还不是因为当年那群大声喊着要回家,却永远也回不了家的战士们的牺牲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魂兮归来,回家啦!!

《回家》读后感(三):《回家》:战争年代没有家,结束战争才是真正的回家

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已经有着非常多的经典,他们被搬上荧屏,他们被我们广泛传诵,他们也被我们津津乐道。但这类文学作品也面临着推陈出新的难题,怎样把战争写的更加深刻,怎样表现出战争中残酷的一面?怎样让人性的光辉战胜战争的冷酷?这就是作家们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战争题材太过普遍了,想写出更好的作品太难了。 海飞的小说《回家》在这方面做了勇敢的尝试。让读者在战争的残酷面前体会到了另类的感情,体会到战争表现出来的全世界共同的人性。作家柳建伟称这部小说是继《历史的天空》《亮剑》之后,抗战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和突破,也算实至名归。

家是任何一个人牵挂的地方,它是我们身体和精神所寄放的港湾,家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任何一个在外的游子最心心念念的也一定是回家,回到那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回到那父母亲人的身边。在和平年代,回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张车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在战争年代,回家却成了一条永远的不归路,不太遥远的故乡,成了很多人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小说《回家》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残酷的战斗结束之后。虎扑岭战役,作者没有细致描写这场战役的各种场景,但却仔细刻画了战斗结束的每一个个人的状态。残酷杀逃兵的张团长;战争到了麻木的新四军老兵陈岭北;差点被当做逃兵而杀死的我们小说的第一叙事角度主人公蝈蝈。这样的人物刻画,让战争的残酷性跃然纸上。他们必然想离开、要离开这不是人待的战场,这就是他们最本真的愿望,战争早点结束,然后回家。 他们走上了回家之路,这样几群毫不相干的人遇到了一起。新四军老兵陈岭北,国民党败军黄灿灿、蝈蝈,甚至还有张团长之妻柳春牙,日本战俘香河正南。就是这样一支残存的混乱部队,他们都是对战争厌倦了的人,他们都想远离战争,回家过安生日子的人,但他们能够完成这最简单的心愿吗?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1年~1942年之间,那是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他们一定是无法完成这最简单的任务的,这支混乱的部队必然还要面临着战争的风险。他们是战士,他们依然要战斗,故事就在回家的欲望和战斗中进行着。他们中有些战士永久的留在了战场,再也回不到家乡,但即使回到家乡,又能如何呢?家乡同样是战场,同样有战争,那再也不是心心向往的家。

战争已经结束七十多年。曾经心心念念回家的那老兵,只有幸存者才真正的回到了他们的家乡。没有战争的年代,才是真正的家;结束战争,才是真正的《回家》。

《回家》读后感(四):回家吗?回家!

一直以来,家是温暖的象征,家是可以停歇的避风港,家是最后的归宿。在家里,所有的不适、创伤和痛苦都可以得到缓解、平复和治愈。家里有我们最亲爱的家人、最熟悉的居住环境、最温暖舒适的床。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家体现着人类对于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两个层次。家是大后方,回家是每个人最安心的选择。

作家海飞的作品《回家》是一部抗战题材小说,从抵抗者与侵略者两个角度,讲述了十数个身陷战争中渴望回家却又无法回家的故事,体现了人内心最柔软、最原始、最深切的渴望。战争年代,客死异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家不能回都是普遍的现象。回家,变成了侵略者与被侵略者共同渴望的一件奢侈的事。

小说取材于战争,切入点“回家”选得很好,落脚点则落在小人物身上,新四军、国民党军队、日本侵略者都有典型代表人物。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却抱持同一个愿望——回家!然而,这场该死的战争却让他们都回不了家,陈岭北和黄灿灿希望赶紧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这样他们才能脱下军装回家,该做裁缝的还做裁缝,该做铁匠的还做铁匠;船头正治希望赶紧占领中国,结束这场战争,才能回到日本本土的家;战俘香河正男也想回家,去见见那个叫作植子的姑娘。

海飞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故事里的这群小人物是那么真实可触、立体可感。海飞没有将他们描绘成高大上的圣人,更没有美化他们,而是让他们保持着最原生态的样子,做普普通通的人,有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他们会有小心机,会冲动,会嫉妒,会贪心……会有各种让人不耻的缺点、陋习,甚至洁癖。

但是,他们却又都那么可叹、那么可爱、那么可敬。在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和放下武器回家之间,他们选择了保家卫国,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国就没有家;陈岭北与黄灿灿选择了暂时放下家仇,先报国恨;黄灿灿在决定抛出那枚两面都是袁大头的硬币时,就已经下定决心要以身报国;最爱干净的小浦东牺牲在了战场上,以另一种方式“回家”;土匪头子麻三上了战场打鬼子也同样毫不含糊;救护队的张秋水还没来得及嫁给值得托付的男人,就牺牲在了战场。这群杂牌军毫不起眼,甚至一度被四明镇的戚家人鄙视是逃兵,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别人的看法,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彰显了中国人的血性。

这场战争满是杀戮、血腥与暴力,有人疯了,有人断了腿,有人再也醒不过来了……但是战争之中更显人性:张团长最终还是没有狠心杀了逃兵黄小狗,而是让他牺牲在了战场上;游击队分队长为了救战俘牺牲了生命;陈岭北为了执行押送战俘的任务,放弃了回家;柳春芽为了激励黄灿灿杀敌,将自己又一次许了出去。小说里,海飞在真善美上的着墨更多,或者说,他更希望人们记住这些人性的光辉,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

《回家》读后感(五):《回家》:动荡年代的乡愁

我看过有很多红 色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多都充满了英 雄气概,都能鼓舞人心,激发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但是最近看到的《回家》这部作品,感受很不一样,内心是五味杂陈。

本书的年代跨度不大,从抗 战中的一场伏击战开始,接下来就是36个伤兵失散、养伤的故事。

作品视角也很小,就是底层士兵的乱 世生存和生活。

不过比较独特的是,本书是从一个国 军士兵的视角叙述故事,36个军人也来自不同阵营,新 四 军,国 军。正因为成分复杂,相处起来小矛盾也是不断,还要智斗伪 军,土匪,这里面还有女护士,女性纠葛也是连绵不绝。

本书的组织结构也是与众不同,采用倒叙和回忆的结构,展开全篇的故事。故事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都是一个战斗幸存老兵在电影院陪着孙女看电影。中间的故事都是来自于他的回忆,可能还有老 兵的想象,毕竟已经八十多高龄了。

这种叙述手法,现在很多小说、电影都在用,比如3D版《智取威 虎山》,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书中战斗场面描写得还是相当精彩的,给人非常真实的感觉,毕竟作家海飞早年当过兵。

作品中的故事,英雄色彩很少,有点像茶米油盐,流水账,主要篇幅都在描写非战斗生活,这群不同背景军人的矛盾、情感纠葛。但是展现了这些都平凡的下层士兵的真实生活或状态,真实的内心。尤其是对女兵极其裹挟在动 乱力的其他女人描写比较细致入微,深刻地表现了女性为难关头的各种生死抉择。比如国 军女护士张秋水知道自己很难回到家的时候,便物色到高大坚强的新 四 军战士陈岭北,竟然央求对方娶了自己,一个女人如此委身祈求于他人,实在可见战争的残酷性和女性的生存危机。另一个女性小碗竟然央求 男兵像“衣服”一样先收留她。这些体现了她们多么无奈和无助,她们也是战争中很大的受害者。

当然故事也有很多bug,可能为突出小人物的内心,而故意添油加醋,反而毁坏了人物形象。故事里的主人公,不管是国 军战士还是新 四 军 的战士,都描写的像兵油子一样,似乎都没啥觉 悟,似乎只有回家找个老婆是他们唯一的目标,我不知道这个是历史人物的真实的情况,还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反正我觉得不那么现实。

小说开头安排一场伏击战,也有bug,让人充满疑惑,明明两军配合,占尽天时地利,打的还是伏击战,结果是全线败退,竟然被日 军冲到山上包围,除了侥幸逃出来的人,其他都全军覆没。真是太不思议了。

故事主线有点混乱,脉络结构并不是很清晰,虽然说作者非常属于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但是很多人物都写得没有灵魂,叙述了太多了鸡毛蒜皮、鸡鸣狗盗的小事情。甚至有些人物莫名其妙的上场,而且还不太交代前后。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整体上行为结构有些缺憾。

此外了书中充满了不少粗俗的语言,粗鲁的动作等。这个感觉稍微有愧于红 色 经 典。

不过本书结尾部分的人物附录:列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后续着落情况,精确到年,像人物年谱一样,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真实感。这种小说手法还是第一次见到。

本书并不是在讲述英 雄的作品,但是故事描写得也很生动,颇为扣人心弦,也是一部可以放松解压的小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