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风云初记》读后感摘抄

《风云初记》读后感摘抄

《风云初记》是一本由孙犁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云初记》读后感(一):风与云

对孙犁的印象停留在中学时的语文课本,记得他是“荷花淀派”创始人,记得他的《荷花淀》和《芦花荡》,记得翻开他的作品,泥土的气息便会扑面而来,其中伴随着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与其美、其真,充满着独特的浪漫,淳朴自然,诚挚动人。 世人眼中的孙犁擅用白描手法,“诗化小说”的艺术风格鲜明。少时读他的文章,只觉一种清新的惊艳——分明是风云际会、历史动荡不安、变革与艰苦贯穿始终的年代,那些人物与故事却在他的笔下有种虽历经磨难波折而始终明亮昂扬的干净与明朗。在那个时期背景下许多人的笔触饱含泪水与苦痛的时候,他却在记录人民的挣扎与进步的同时,保留的、展现的、示人的是清新的、具有勃勃生机的、有着盎然春意的底色。多难得与美好,多明朗而可爱啊。少时对此只觉神奇,觉得惊喜,直到近期翻开《风云初记》,无意间看到茅盾说他,是用淡定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虽多风趣却不落轻佻。方才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恍然——原来是能如此形容。便是该当如此形容。 《风云初记》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但与众多此时期的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孙犁不以重现火光硝烟入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他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 在特定的年代背景里,革命现实主义是那段历史长河中亘古不变的主题与根基,但是孙犁的书中,浪漫主义情调亦是他从未舍弃的坚持。在浓郁的泥土芳香里,蕴涵的是他对故乡浓郁深沉的爱。 莫言说他的状态是寂寞冷清的。一生恪守文人的清高和清贫。而在他的文字里,我们能看到他对美所有的特殊追求——《风云初记》里,一方面,他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的段落与着墨数不胜数。另一方面,他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而他不仅局限于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更深入刻画了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而以她们命运的变化,来反映时代风云变幻。 而今,冀中大地的史诗随着时代齿轮的运转前进着,不曾因曾经有过怎样的波澜壮阔与跌宕起伏而停留分毫,逐步迈进了岁月的余晖里。 记录故事的作品,才是对过去最高的敬意,对历史最好的挽留。 而有些故事,是不会随时光消逝的。

《风云初记》读后感(二):再看风云之《风云初记》

手中的这本《风云初记》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百部红色经典” 系列丛书中的其中一部,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策划了这套丛书,旨在将这些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地优秀读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风云初记》是孙犁的长篇小说,我印象中上一次读这部长篇还是在大学时,时至今日,我对孙犁先生的作品非常喜欢,我一直认为,孙犁先生的笔下呈现的是那种自然诠释而又毫不做作的一种文字,但是这种文字又非常神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又非常有力量,是那种不张扬但是非常深沉的力量。这部长篇是孙犁先生用十余年时间写就,当然,有些评论者会认为这部作品整体结构上是比较散漫的,而且反面人物的塑造略显单薄,但是我们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我想更多地应该是从这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艺性上来理解。现在看来,作者有意淡化情节,用更多的文字去表达自己对这一段历史的深深的怀念,我想这是这部小说最为闪光的地方。可以说,在众多的抗战小说当中,孙犁的这部长篇是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我想很多读者读完这部长篇,除去对这部小说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清新的泥土气息印象深刻以外,作者所创作的不同的人物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孙犁先生看来,他自己也说,“我想写的,只是那些我认为可爱的人,而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间,占大多数。他们在我的记忆里是数不清的。”作者刻画这些可爱的人物,客观、直接,虽没有浓墨重彩的大事件的描写,但是却将这些历史中的人物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情调、有意境,对人物的性格刻画以及生活画面的描绘真实可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想这是这部长篇最明显的特质之一。他认为,“没有真实的激动了的感情,就写不成好文章”,“不要害怕把情感放进文章”。所以,我们会看到这部小说中的文字的诗化的一面,甚至写行军都像是具有一种革命豪情的壮美和浪漫。

十二年全面抗战的艰难日子似乎在渐行渐远,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居安思危,忆苦思甜,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理应时不时回望一下,那些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笔把历史和时代镌刻在这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身上,这些人物,这些人物的生活,我想,对我们今天的幸福和欢喜,是越来越珍贵了。

《风云初记》读后感(三):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还记得年少读书时,课本上初次读到孙犁老师的作品便是《荷花淀》和《芦花荡》。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中伴随着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与其美、其真,淳朴自然,诚挚动人。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公副主席等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等。 赏读孙犁的小说,首先可以感觉到,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调,是孙犁艺术风格最主要的特点。第二,孙犁的作品喷放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孙犁的小说是风格独具的美小说。第三,孙犁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不仅有一种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更具有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的过硬本领。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和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风云初记》即是个中翘楚。2019年9月23日,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风云初记》是孙犁的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但也不是从再现火光硝烟入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一句话,在长篇小说创作中采用的也是武戏文唱的绝技。 有些故事是不会随时光飞逝的。

《风云初记》读后感(四):抗战岁月中的浪花

孙犁先生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以语言优美如诗一般成名。犹记得中学课本中所选《芦花荡》描写老人对因自己骄傲让可爱的小姑娘在过敌人封锁线时受伤自责设计反击侵略者的英勇,本是惊心动魄的情节,在作者的笔下却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动人。

《风云初记》的故事发生在我党在冀中组织抗日反击建立根据地时期,相比于参加农民暴动失败后出走多年后又重新回归故土参加抗日活动的高庆山与被捕入狱多年后出狱即远走延安后继续参加革命活动的高翔,孙犁先生这次又成功地刻画了小村庄中的女子群像:每日与公爹辛勤劳动,只敢在夜里思念丈夫的秋分,心直口快爱憎分明的春儿,游走在男人中对革命不能全情投入的俗儿,虽然早年难以逃脱父母之命在受教育后果断出走并扛住压力参与革命工作的李佩钟...她们可爱,她们可敬,在风雨飘摇中坚定自己前行的步伐,在没有学习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不放弃进步的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仰。

与《芦花荡》中年幼患病需要到远方治病的姐妹俩不同,与《荷花淀》中水生嫂等几位年轻妇女想借给丈夫带新鞋袜义务的名义见久不归家的“当家人”不同,《风云初记》中描写的女性跨度更大,对于感情和婚姻的态度亦是各不相同:秋分坚守自己的小家,即使丈夫参加暴动后受伤为了安全不得不转移到其他地方,作为妻子只能帮他打包一个小小的包裹,沿河送到不能再远了才顺着小船的窗口将包裹扔过去;听到丈夫可能归家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外地却恰巧与先回家的丈夫错过了,为了表达内心的欣喜只能倒空了家里的面罐,把所剩的油盐酱醋都调到面汤里,为丈夫做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即使丈夫为了革命工作回到家乡了也无法经常回家团聚也没有怨言--试问现在也很难做到对另一半工作繁重完全的信任与理解吧?国难当头,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面对革命不肯出力的地主,面对抵触拆除旧县城城墙的劣绅,小家的团圆是小幸福,国家的安危是民族大义,孰轻孰重在已懵懂并逐渐参与革命活动的年轻女性中早就有一杆秤,称得出份量,也拿得出胆量。

阅读红色经典,不忘先辈遗志。我们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在珍惜的同时要努力奋斗,让前辈英灵感到欣慰。

《风云初记》读后感(五):《风云初记》——滹沱河两岸农民的觉醒与进步

《风云初记》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经典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冀中地区,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记录里滹沱河两岸的农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觉醒与进步,为保卫祖国付出的努力。

“埋头文墨,应是我们的阵地。”是孙犁在那个时代的对所有文字创造者的呼声,他将自己过去所亲历的烽火岁月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收集整理,用精炼、流畅、饱含着浓情的语言记录下冀中人民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抗日斗争,那是一幅幅连续不断的生动的画面,那是那段历史最深刻、最真实的记忆。我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思和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歌颂革命战争,并通过描写战争来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成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公开发表的当代文学创作中最富有生气的部分。孙犁的《风云初记》等一系列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战斗生活的作品率先拉开了战争小说的序幕。”

故事发生在冀中平原的滹沱河两岸,1927年,在五龙堂这个村子,曾发生了一次农民暴动,高四海和他18岁的儿子高庆山、17岁刚过门的儿媳秋分参加了此次运动,暴动失败后,受伤的高庆山和学生高翔被迫离开了家乡,但他们却在这片土地上埋下了革命的种子,等待着它的发芽和成长。

十年后的1937年,日本侵华,人民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高翔、高庆山接受了党的使命,回到阔别了十年的家乡,在这里他们动员广大群众,将人民的抗日的意志和力量统一起来,建立根据地,保卫自己的家乡。

书中反映了不同类型人物的心路历程。长工芒种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关心祖国前途的人民战士。勤劳、善良、勇敢的农村女孩春儿在革命时期迅速成长,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女战士。青年学生李佩钟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挣脱自己原有的身份,投身革命,从地主的儿媳妇、乡绅的女儿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这是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的故事,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儿女的都在为坚决打击侵犯的敌人加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场关系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他们觉醒、成长、战斗、坚持,让自己生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