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2049》经典观后感有感

《2049》经典观后感有感

《2049》是一部由许立达 / 朱建青执导,邵雨薇 / 林柏宏 / 林子熙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49》观后感(一):科幻可以改变生活吗?有点唏嘘

花了半天的时间看完了这部剧还是挺短的,一共18集,每6集为一个单元,也就是一个故事,分别是。【幸福话术】、【刺猬法则】、【完美预测】。以下涉及剧透,第1个故事有一点拖沓,我是快进看完的,讲的就是一对夫妻。可以说是三年之痒,也可以说是因为事业上的一些问题,导致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产生的矛盾,借由科幻介入,一个名叫stable的贴片。可以帮助你无缝沟通,感知对方的情绪。而人与人的沟通和情感。都是非常复杂的,怎么可能凭借人工智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呢?影片里通过夫妻双方的一个相处,慢慢的让人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真正方式,那就是信任并且说出彼此的想法,珍惜对方。他们两个彼此的出轨让人有点矛盾,第2个故事刺猬法则是有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切入,主角学生时嫁给了母亲前男友并且生下了小孩,她从小缺乏母爱,并且一直是恨自己母亲的,所以为了报复做出了这件事,在一次记忆重建中遇见了另外一个女主,和她有着相同的经历,两人在一次次的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分析自身的问题,去重新修复家庭关系和母亲的关系,最后发现整个的经历是女主参与的一个实验。而母亲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说话,女主最后对母亲说的是我懂了,在此刻她终于理解并且原谅了母亲之前的所作所为他与自己和解了。第3个故事。感觉有点烂尾,完美预测这项技术能根据父母双方的记忆经和成长过程来预测下一代未来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而女主在怀孕的时候为孩子做一个基因检测,被告知有75%的犯罪机率,而让夫妻双方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并对这个孩子的种种行为都非常的小心谨慎。当你知道有一件事迟早会发生,你会怎么做?人生真的是被既定规划好,不可改变的吗?我命由我不由天,还是早就被注定好的,男主的家庭经历再加上对孩子的预测,让男主压力非常的大,忍不住会打孩子,对于这样的男主,如果他一直这样子的话,未来可能会变成家暴,甚至杀掉自己的孩子,在一次抛弃孩子后母亲后悔了,把孩子偷偷抱了回来,而男主在知道这件事后向女主求原谅去做心理咨询,最后大结局的时候,男主可能是想一起死不想活了,而在水底的时候他又后悔了,可是女主最后竟然把车门关上,她应该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危险,有点唏嘘。

《2049》观后感(二):前3集:靠人工智能来解决夫妻感情问题?

第一集和第二集分别用晓攸和大楷的不同视角来解读夫妻之间的琐事与误会,几乎每一件事情上,俩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质很容易就造成理解的误差。

1. 大楷叫晓攸起床,晓攸赖床,迷迷糊糊说要再睡会儿,大楷无奈只好关了闹钟。晓攸醒来发现即将迟到,边匆忙出门边埋怨大楷怎么不叫醒她。

2. 晓攸试图改善与大楷关系,晚上主动与大楷亲热,结果被大楷拒绝,晓攸于是感觉大楷有“问题”。其实,大楷只是在卫生间撞了一下小JJ,过于疼痛但不想明说,只好以累了为借口推脱。

3. 晓攸发现大楷去旅馆开房间,于是跟踪,看到一个美女进了大楷所去那层房间,瞬间感觉背叛,伤心欲绝。大楷下来发现晓攸,于是带晓攸上楼看,原来大楷房间是美女所去房间的隔壁,大楷只是为了找个更有创作灵感的地方。晓攸误会解除,但对大楷外出写作耿耿于怀。

4. 晓攸找了新的设计师来要来更改大楷工作室的风格,大楷则感觉过于被束缚,俩人因此又吵架。

5. 晓攸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尝试与大楷改善关系,大楷也想要配合,在夫妻生活前晓攸突然发现大楷在卫生间看SQ片,于是大为光火,俩人又爆发争执。

6. 晓攸受大楷朋友之托想让大楷接受旧作再版而不是执着于未能出版的新书,但人工智能指导的晓攸让大楷更加生气,晓攸终于忍无可忍,爆发后俩人又吵架。

7. 晓攸看到大楷与自己争执后,反而与自己妹妹能自在交心,更加生气。

。。。。。。

从任俩人何一个角度看,晓攸大楷都没什么错,都试图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对方,反而弄巧成拙。

唯一的科幻元素人工智能“读心”,基本上就是搅屎棍的功能。夫妻之间的情感几乎是人类交往之间最复杂的情感之一,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不见得搞明白,想靠简单的程式化处理方式处理复杂的夫妻感情,不是科幻,更像是梦幻。

《2049》观后感(三):科幻元素伦理剧还差不多

第一篇 俗套,意味不明 故事梗概就是一对夫妻,有沟通障碍,借用新技术“读心”,即一个可以实时在脑中指导人言行的读心系统,之后矛盾继续加深,在双双出轨后最后通过目睹身边人的经历,破镜重圆。 技术在这篇(长达六集)的故事里,主要体现在:家庭管家AI对角色们嘘寒问暖,公司里开发虚拟旅游的VR,花里胡哨的投影手机(在公共场合直接把视频,别人的脸都直接投影的那种,我也挺好奇,未来咱是彻底实现隐私共享了吗),读心系统。I have to say 编剧对科技想象力比较匮乏,把力气都放在了小情侣吵嘴架上。(既然这样你不要叫自己科幻电视好不好,看完六集我真觉得浪费时间。) 最重头的技术应该是读心。其实我是看完了之后,揣摩了下编剧的意图,才看出来这一点。因为我打一开始就觉得这个技术很愚蠢,像是在大脑里植入了可以与你对话的大数据推送模式的Know Yourself。它的指令看似有模式可选,但其实毫无原则。而且恰好两个主角为了与伴侣所谓的沟通顺利,都选择充当弱势的模式。没错,人类进步到可以通过在颈部贴上一个小小的芯片来实现私密的AI指导,而它最大的用处是教你怎么做舔狗,没错,这就是编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想象力。这是把伦理频道的人赶鸭子上架弄出来的东西吧? 可能编剧想说,我就是想体现人的觉悟比AI的指导更宝贵嘛! 但是这觉悟实在俗套,AI指导实在生硬,前者无法升华人物,后者无法点缀革新。你构建了一个技术实现革新的社会,但人际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信念理念都完全跟进步不沾边,科技进步就很可怜地体现在了不痛不痒的地方,最浓墨重彩的技术还是把人工智障放进脑袋里面。只对所谓科技进步进行匮乏的想象,却未能展现未来人类才有的矛盾和心情,这是最大的败笔。 不打着科幻的噱头,我都不会这样失望。 第二篇 有在挽救,但实质差别不大 具体分析一下这一篇的科技,如果梦中和最后现实中的手段都算数的话,那人就可以选取/提炼梦境并用全息投影给旁人观看,也可以构建和操控梦境以实施沉浸式心理治疗。 我觉得女主角接受此治疗的前提,似乎并不明确。现实中是进行到哪一步了?她在步入这个梦境之前和母亲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有过怎样的交流和矛盾?现实和梦境的设定区别有哪些?梦境这样构建的理由是什么?细节的处理有什么依据?这些似乎都被略过,全篇的重点成为了将与自己的阴影的辩论具象化和最后的和解结局。我认为既然要构建出对人的心理影响如此之大的技术,那么也应该对技术运用的细节以及人对这个技术的认识进行刻画,不然展现出的戏剧效果会很薄弱且经不起推敲。 这一篇对人性和科技交织的处理比上一篇稍微好一点点,毕竟科技对剧情的推动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个形式也并非不可替代,类似于“我在梦里悟了”变成了“科学技术助我在梦里悟了”。梦中的人物动力比较鲜明,虽然剧情极其狗血;梦外的走向不够明确,导致这个结局在升华技术之外,感情上显得有些轻佻。 第三篇 俺没有下,也不想看了 另一部看过的湾湾科幻剧就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比这部至少是好多了。 后者虽然对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革新的思考,但人物矛盾和新科技的交织紧密,故事也细腻很多。 这一部剧情、人物关系都很俗套,对科技的想象也很有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