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银坞》读后感摘抄

《金银坞》读后感摘抄

《金银坞》是一本由俞天白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页数:3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银坞》读后感(一):风雨前行,君子以自强不息

当我们尝试用一种过来人的眼光去看待曾经在这片中国土地上所发生的的一切时,总会折服于那些大开大阖波涛汹涌的真实历史,从而对“岁月”这个一刻不曾停歇的时间载体,心生敬畏。而当我们把目光扭转回来,深入其中,聚焦于每一条汇聚成如此汪洋大海的涓涓细流时,又会被一个个无比真实激动人心的面孔所深深打动。历史,即是一个时代洪流下的波涛滚滚,又可能是任何一个小人物个人的奋斗成长不懈努力的真实故事。

俞天白先生的《金银坞》正是这样一本以讲述个人成长经历来解构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激荡三十年岁月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位义乌籍作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年代感蕴藏在他整部小说之中,萦绕不去。楼循波,作者笔下,一个人的传奇,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任何一个在改开洪流中把握住时代脉搏的弄潮儿。很难想象,这样一片曾经物资贫瘠的土地上,又是如何在短短三十年时间里,经历过何种坎坷和际遇,疯狂地野蛮生长,最后成为一个被全球所瞩目的庞然大物,逆境涅槃,乘风破浪,义乌商品最终畅销世界。

从《平凡的世界》到《大江大河》,再到前不久热播的《山海情》,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实体书或者影视作品,优秀的年代志作品总能够获得许多人的认可和关注,这当然包含着读者们对于过往岁月的某种崇敬和好奇,也同样表现出了那些文学作品在虚构情节下包裹的真实无比情怀,或许只有怀揣着那些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精神的中国人才可以在其中找寻到属于自己最朴素的精神信仰和思想写照,本书《金银坞》也有着类似的情怀。一个没有金也没有银却叫做“金银坞”的地方,生活着一批有着很大很大梦想的人,即便条件艰苦,生活窘迫,却依旧没有让他们放弃自我,楼循波正是这样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相互扶持,风雨前行。

与吴晓波、阿耐的作品所不同,本书作者没有把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作为写作的基座,而是仅仅聚焦于笔下的主人公,用他的眼睛去看待岁月变迁,用他的双手去创造奇迹,用他的足迹去周游世界,也用他的经历去讲述一个年代过去与将来。

小说没有用传奇故事特有的结构来推进剧情发展,而是用更加平凡的视角来讲述所发生的一切,一个人想要获得胜利,没有拔地而起的奇迹,有的则是亦步亦趋,不断坚持的生活。当饥荒时,他拼尽全力来让家人果腹,当有机会去更大的世界时,他贩卖生姜来补贴家用。当市场经济宛如惊涛冲开禁锢于山野城乡计划经济的中国时,他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勤劳、坚持不懈的品格迎接新的时代。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历史潮流,浩浩荡荡。

俞天白那种写实派的笔法让这样一段充满年代感的故事增色不少,他用着旁观者角度讲述了楼循波的起起落落,写他的艰难困苦,写他的奋斗拼搏,同时又少了畅销文学中略显轻浮夸张的升级爽文,将笔锋直指主人公个人性格深处的特质,看到那些人性中不可多得的务实精神。卖生姜,收鸡毛,从一个走街串巷的“换糖人”,到摸清现代商业的基本规则,从改革春风吹满地的平地一声雷,到以一己之力开启代加工厂,从一个城乡工坊,到乡镇企业家,所遇到的坎,所吃过的亏,所遭受的白眼,所绕过的弯路,时代在变,心中的信念未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于拓展,砥砺前行。

区别于我们常见的商战小说和财经小说,俞天白以楼循波的人生经历为经,义乌经济发展为纬,用小说的方式讲述了中国经济发证腾飞的三十年岁月,写也出了一整个大时代背景下中国跌宕起伏的史诗般的复兴之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不断前行时是一次次危机和机遇的迎头痛击,回首往事时却发现沧海桑田,天地已换了颜色。

在小说中男女情感方面,作者秉承来传统文人的格调,并不打算用以狗血来彰显小说的恶趣味。少年人的初恋,有花无果,擦肩而过,再遇时恍如隔世却成为了自己人生关键时刻“贵人”。在爷爷安排下娶了发妻,成了他此后一生白头偕老相互扶持的伴侣。传统的东西有时候未必过时,婚姻和爱情亦然。

《金银坞》承载了作者之于故乡深厚的情谊和磨砺多年的人生智慧,也承载了太多那些在时代巨浪中不断前行人们的奋斗史,正因为真挚平实,才益发的传奇,或许只有如此一个时代的写照才能诞生出如此的故事吧。

《金银坞》读后感(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金银坞》是俞天白的新书。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对中国文化有特殊贡献的专业作家,俞天白的作品让人非常期待。 薛宝钗有一句让人津津乐道的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读完《金银坞》全书,我不止一次想到这句话。柳絮自身轻盈,借助风飞得很高。那些在历史中雁过留痕的人们,那些在时代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也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金银坞》书写了楼循波个人的一生,也是一部义乌商人的成长史。 和最近热播的《大江大河》的原著小说一样,《金银坞》也是从个人出发,写个人的成长史。故事的开头,俞天白就交代了楼循波生活的地方:金银坞。金银坞名字很好听,却没有金也没有银,然而那里生活着聪明的人。金银坞的乡亲们自称为“山里虬”。“虬”是小龙,寓意为虽然条件艰苦,却拥有一颗想要腾飞的心。 楼循波的祖上勤劳肯干,手摇一只拨浪鼓,用糖换来好的生活。然而世事无常,父亲遭遇不测,楼循波一家互相扶持着,艰难求生。 都是回顾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改革,《激荡三十年》中大开大合,《大江东去》则是从工、农、商的三人对照组中写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金银坞》则是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变迁来写时代的脉搏。楼循波是虚构的人物,然而义乌商品畅销全球、义乌商人无处不在,让我们越发好奇是这个群体是怎么在大时代的变迁中乘风破浪的。 宋运辉姐弟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即使考上了大学,姐姐和弟弟只能让一个人去继续求学,而上学意味着改变命运。楼循波则是因为同村好友的嫉妒,被举报而丢失了上中学的机会。和宋运辉时时刻刻都在读书一样,楼循波即使在干体力活的时候也从未放弃过读书。 现在人丰衣足食,体会不到当年物资匮乏的境遇。俞天白用白描的手法,写楼循波的当年。一介书生被扔到农民群中,做着他并不擅长的体力活,然而他从未放弃过改变命运的想法。他适应当下,和初恋分手、当家产因为起火而化为灰烬时,他在爷爷的安排下娶亲,并在妻子的支持下继续默默读书。 当饥荒来临,他拼尽全力,只为能让家人稍稍果腹。而因为他的善待,养蜂人回馈给了他蜂蜜;在给邻居们赠送蜂蜜时,他体会到了世俗百态和人情世故。当他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时,他偷偷地贩卖生姜给家里补贴。而当市场经济的号角吹起,他第一时间去闯荡,硬是靠自己的头脑和智慧开始运作起现代商业。 俞天白妙笔,既不夸大,也不掩饰。他用看似不动声色的旁观者角度来交代楼循波命运的起伏,写出金银坞在过去几十年里的日常,实则是赞美以楼循波为代表的弄潮儿们。历史是不能回避的,《金银坞》是楼循波个人的编年史,写他个人的奋勇拼搏。这不是升级打怪的爽文,但是在沉重的历史外却仍然看到热血,看到人性中的善良和光。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引用古人云:“不知来,视诸往。”大意说,我们体察一个人,一个社会群体,如果看不清未来,不如反观其过去。 《金银坞》正是站在楼循波功成名就的现在来回顾他的一生。当他只是一个懵懂的孩子时,他的父亲和爷爷给了他言传身教。当他开始走街串巷做“换糖人”时,他无师自通地摸到了现代商业的一些雏形。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他又凭一己之力操作起一个厂,成功地运作起代加工。当周围的人还在贫困中挣扎时,他已经和雷东宝一样,成为当地知名的农民企业家。商业运作、政策导向、过去吃过的亏、如今遇到的坎,还有乡里乡亲暗流涌动下的争斗,除了让楼循波的个人财富激增外,更是让他多了管理经验。 一个真正从底层上来的人,因为对生活抱着美好的期望,因为渴望改变生活,他留心留意。从少小开始的“好问”,一直贯穿到后来,他一直虚心求教。爷爷的“换糖经”,奶奶的歌谣,他活学活用:手摇一只拨浪鼓,义为魂,商作桥,走通了天下多条路! 在楼循波重要的人生关头,俞天白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大写特写,而是平静地叙述。静水流深,看似平静地讲述下却藏着惊天大浪。无论是楼循波失去上学的机会,还是后来他贩卖生姜、收鸡毛以及办厂,他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足以压死人,然而他硬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以及不断开阔的眼界,终是一关一关地闯了过来。 第一次他买布,委托别人代加工结果因为布的质量问题出现了染色不均匀。他找到了印染厂,在追究责任的同时,他学会了变通。他带着一只上等的金华火腿去南昌订购服装的工厂,对厂长坦诚相告,而厂长选择接下他的货,但取消后续的合同。他并没有因为后续合同的丢失而忽视这批服装的质量,反而更加尽心尽地,从而给汪厂长留下深刻印象。等到汪厂长成为商业局的局长,他又向上了一步,应邀出席了商品展销会。 楼循波用“亏即盈也”和“化亏为盈”中盈亏转换给他的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让他的人生腾飞。 先让一批人富起来,再带动所有的乡亲一起致富。楼循波是金银坞的人,他从未看中眼前的利益,而是不断地追求,又因此开拓了一辈人的眼界和人生。 好的作品,除了带来好看的故事,还会让人回顾历史,在别人的人生中找到历史的脉络,让我们更好地认清当下。 《金银坞》区别于类型小说中的财经小说,俞天白借义乌经济的发展,用小说这个文学形式来叙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十年。他以经济改革为主线,写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楼循波个人的成长和大时代的变迁互相成就。 爷爷的《换糖经》是金银坞老一辈人的智慧,但却不是刻板地说教,甚至是留了白。俞天白从楼循波年幼时的问询和不懂,到他人生每一步的反思到后来的豁然开朗,再到他活学活用,都是从日常入手,力求真实,写出了坚强乐观和善于变通的人生底色。阿城在《闲话闲说》中说:世俗既无乐观,也无悲观,它其实是无关的自在。《金银坞》中时间跨度几十年,从楼循波年幼写到他事业有成、儿孙成行。也写出了金银坞的一方百姓,写出了真实的人间烟火。书里的那些人栩栩如生,有名有姓,有善有恶,有优点也有局限。故事以真实打动人,张弛有序,随着楼循波事业的奋力历程中,俞天白几乎写出了商业知识普及手册。 书里的男女感情并没有洒狗血,一切尽在于无声处。早早走散了的初恋,是楼循波的白月光,虽然杳无音讯,却在他人生重要关头对他有助力;听爷爷安排娶的发妻,是他一生的贤内助,和他和和美美、白头偕老。这些人的选择,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值得尊重。 《金银坞》也凝聚了作者本人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智慧。他的大局观,他的平和中正,他将口语与书面语结合,看似不经意,却是精心安排,从而唤起读者的共情和追问,这是文艺作品最大的魅力。

《金银坞》读后感(三):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催生出的义乌商魂

改革开放后的前三十年里,是中国向世界经济大国跃升的黄金阶段,也将始终占据着世界历史的重要位置。无数的创业者汇聚在这股浪潮当中,或怀揣梦想,或妄图投机,他们都期待着在一片市场荒原中挖出属于自己的金矿。如今距离改革开放已四十二年过去,人们对待那段历史的回忆都夹杂着不同角度的阐述,但无外乎都描绘了事情的两面:A面叫做敢为时代先的弄潮儿,在最早觉醒的路上获得成功,书写各自波澜壮阔的一生;B面叫做市场经济的转型让“精英”们成为土包子,他们受困于传统的眼光不得不被拍落在历史的尘埃。

在那些年里,每一个淘金者都在AB面中不断翻转着,他们尝试过、失败过、坚持过,共同撑起了中国崛起的宏大叙事,如今的我们看见并享受着人们在历史中创造的激情、喜悦、奋进,却鲜有知晓曾经的苦恼、犹豫与悲愤。

这本《金银坞》便是著名作家俞天白聚焦在中国经济崛起之路上“义商”的故事。作为一本虚构小说,它拥有绝大部分非虚构的部分,那是属于“义商”七十余年历史的转型之路、也是以上海义乌商会首任会长陈萍先生为代表的“义商”们改革开放前后的浮沉之路。从“鸡毛换糖”的传统手艺到人民公社化,从到改革开放,义乌商人用智慧与勇气,特别是贯穿始终的“义”字,积极响应着政府的每一次号召,完成了顺应潮流的每一次转型,最终成功打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与徽商、浙商一样成为了著名的文化经济符号,但其中悲喜好像又都掩没在旧纸堆里,快要被人忘记。

所有故事都得从一首童谣说起:

金银坞,金银坞 山瘦水枯代代苦 手摇一只拨浪鼓 走不尽天下辛酸路

楼循波与乡亲们所在的金银坞是个散布在偏僻丘陵里的小村落,与所有乌伤大地的村子一样,只凭着微薄又贫瘠的可种植土壤勉强度日。这样的地理环境催生出一支特殊的商业队伍——敲糖帮,帮众们在农余之后带着甘蔗挤出的饴糖走南闯北,去换取外界的鸡鸭鹅毛或是别的小玩意,这种回归原始的“以物易物”,被调侃成拾破烂的经济手段竟成为了后来义乌商人的立根之本。

原因无他,都在一个“义”字上,所谓“出六归四”“人赚九,我赚一”“碗对碗”的生存与交易法则里,透着的是商人们将心比心、舍利重情的交往之道。在楼循波的爷爷写著未完的《换糖经》里,通篇少有提及做生意的法门,反而都在提点做人的道理,贯穿着儒家所讲究的仁义与君子之德。

但必须要说,虽然这种浸染了“儒家”思想的生意经,使得后来的义乌商人形成了一股独特的地域文化,但对当时正值民国战乱时的金银坞来说,对老传统的奉行却已岌岌可危。

山里人自称山里虬,虽山穷人贫,但依旧不自贱。可几经土匪作乱、军阀掠夺之后,山里人的骨头还是被敲断了,在幼小的楼循波的眼里,他看到的是满山的虫豸在为了一口吃的你瞒我怨,是乡亲们对待他人的嫉妒与猜忌,是我活不下去那也不会让你好好过的悲哀现实。 小波还不懂爷爷口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他逐渐意识到时代的更替,与传统的沦陷。

当然,小波这种幼年时显出的格格不入,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结果,他不曾将主角设定为一位敲糖帮的小贩,而是放在了族中的“世家子弟”里。这一层身份的不同使得他早早成为别人口中“见过世面”的孩子,也同时更直观地感受到时代变化下的人情冷暖。

土匪进山时,他家里殷实,所以头前遭了灾,小波的父亲还被殴打致死;敲糖帮入会仪式上,他是被重点培养的新人,又因为土改,差点被斗了地主;挣工分时他是手不能提的“读书人”,读书时又是因成分而落榜的状元;十年动荡,他第一次生出对家族的怨恨,,他又在铤而走险的“私人生意”中重新找到《换糖经》的奥秘所在。

越是风口浪尖上,越是愿意多想一步的人更容易把握住机会,楼循波在否定,与再次否定中,逐渐领悟了老一辈人关于“义”的评述,同时也融合进自己的思考,顺应市场经济,对人要拿出的“义”的魂,而对生意,不能简单地以人情作为唯一的衡量。

说白了,这是“义”与“利”的交融,也是“农”与“商”的交融,楼循波作为《换糖经》中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充分贯彻了“求义而不弃利”“利为义所聚”的宗旨,也终于享受到“碗对碗”的交际红利,村民组长、供销社领导、工厂老板、市委书记,楼循波的真诚得到了回报,他也走出了“虫豸”遍地的山沟,脱离了又穷又怂的生存困境。

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回归朴素的交际之道,这是俞天白记录下“义商”的生意之魂。而在这步步跟进的主线下,另有两层隐喻。

一则是《换糖经》里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记录与时代的呼应。天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商业活动开始苏醒,一批批生意人得到了可以自由踏足的土壤;地利是楼循波对机遇的把握,从杭州到江西,从温州到上海,每一次方向的不同都收获了对等的回报,而最重要的地利依旧是“义商”所在的地域特色所催生出“敲糖帮”文化,这是贯穿始终的成功基石;人和就在刚刚提起的交际之道上,纵然在特殊年代下,楼循波吃了乡亲们的亏,但他依旧决心带着那片贫瘠的大地共同致富,这是梦想亦是责任,也是“义”字最深层次的书写。

二则是在楼循波幼年时听到的几则故事上。其中有凯贵爷爷讲述的有关“叱石成羊”的传说,先是成为了小波心底的白月光,后被科学教育打破,再之后就是长久不断地徘徊在梦中,直到义乌大市场在各处拔地而起,他终于意识到那个点金的手指其实一直都在代代相传的乌伤大地的每一个前进者手里。其中还有被故事奉为“天书”的《换糖经》,这本残卷的名字在书中被提及不下五六十次,如此频繁的出场,配合爷爷最早讲述的“道”,共同编织了楼循波的为人处世逻辑,他始终在找寻那个“道”的真正意义,也最终在人情世故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找到最佳的平衡。更重要的指代物,还有那每一个货郎手中的“拨浪鼓”,它既是友谊与诚信的信物,也是代表着“义商”始终未曾磨灭的初心。

每一阵风吹过都会给大地带来不一样的面貌,在金银坞,有“敲糖帮”的辉煌一时,有老八房的横行霸道,有没饭吃的“怂人”们被逼成了“惯犯”,有童秀娟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倒在距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有物价双轨制和价格闯关带来的试错经验,有海外投资者与本土经营人的合作与对冲。

改革开放拯救了他们,但其实也是他们拯救了自己,在焕然一新的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是机遇,也处处都有挑战,义乌商人们凭借着“儒商”文化中的包容与豁达,于时代更替的风头屹立不倒,蓬勃生长。俞天白书写下这段历史,一吐乌伤大地的郁结,带着意气风发,带着唏嘘长叹,所为的,就像是老人留下的《换糖经》那样,留下义乌商人最引以为豪的“商魂”。也为了留下那苦尽甘来又一春的童谣。

金银坞,金银坞,

山瘦地薄百般苦,

手摇一只拨浪鼓,

义为魂,商作桥,

走通了天下多条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