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摘抄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摘抄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是一本由[法] 弗朗索瓦丝 • 芭布-高尔(Françoise Barb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一):经由父母的讲述,引领孩子进入艺术之门

我小的时候,家在农村,爸爸在城里上班,每天都很忙,毕竟家里三个孩子要照顾。我爸爸喜欢听戏,所以我自幼是在京剧、豫剧等唱腔里长大的,他是做建筑的,画画也有功底,喜欢下象棋,写一手好毛笔字,硬笔书法也很棒,我受他的影响很深。

不过我爸对西方艺术不感兴趣,而且,他不是一个善于讲解的人,我看宋词,那时候小,不懂什么叫词牌,只是好奇为什么那么多词都是一个名字,问他,他没耐心给我讲。下棋,也是直接对阵,又嫌我笨,所以我就拒绝学习。

我妈妈不认字,但她特别擅长讲故事,都是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充满了朴素的因果报应思想、弥漫着集体主义精神,但直到今天,我也仍觉得那些故事是美的,它们的原型,可以在很多神话里找到,可惜我妈妈因为不认字的缘故,所以很难补充新的故事,她所讲的,是她自幼听的。

还好我有较强的探索精神,有很多东西,其实也算是我自学的。当我看到这本书,心里有很大的遗憾感:如果在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书,我爸爸也能够给我讲述这些,该有多好!

我长大以后遇到很多挫折,身历很多痛苦,但没有倒下去,是因为能够从艺术里得到滋养,或者说,艺术是我的精神世界的构成部分,可以让我从残酷的现实里脱离,躲到那个堡垒里面。现在的教育,太过于注重分数,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进入艺术之门,懂得欣赏,是非常宝贵的体验。我有时候疲倦到什么都不想做,闭上眼睛休息,会想到梵高和莫奈的画,就像是充电一样,可以让自己从中汲取到力量,我深知艺术的重要性,所以会特别注重向父母们推荐艺术方面的书,因为作为孩子的启蒙者,父母的艺术修养,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但很多父母的确和我爸爸一样,自己懂,但不见得知道如何教,这本书是对父母的指导书,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给出不同的讲述指引,针对5至7岁、8至10岁、11至13岁这三个年龄段,对同一幅作品,有不同的讲述方式,理解层层加深,所以这是一本可以阅读6年的书。

书中收录的29件大师作品,风格多样,没有局限于一个流派,对于培养广泛的艺术感知力,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最终是希望达到对儿童的艺术启蒙,但父母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补自己缺失的艺术课。996、内卷、中年危机……这些都是事实,但人终究需要奋力拨开现实的迷雾,给自己一方小小的呼吸空间,也许在阅读这本书、在引领着孩子一起进入艺术之门的同时,大人们也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二):《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不仅仅是给孩子的一本艺术启蒙书

初春三月,听朋友说,这周的省博物馆有一批艺术作品要展出。

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开车过去。

其实给别人讲艺术、讲透艺术都很难,艺术这东西,真就是见仁见智。

但逛了这么多次艺术馆、博物馆,有时候在想,真的没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来解答我们这些艺术“门外汉”爱好者的疑问么?

当有幸看了《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后,发现这是一本不仅是给孩子的艺术指南,更是给艺术爱好者的一本启蒙用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芭布,她被称为“最亲民”的艺术家,是一名很有个性的女士。她排斥菁英主义,致力于为大众开启通往绘画艺术之门,为此创立了“如何欣赏画作协会”(CORETA),开办无数座谈会,并出版诸多相关著作,包括《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20世纪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了解画作的象征》等。

这本书中有很多语言就如诗画一般,也是很好的艺术品。

比如文化不是是蛋糕上得樱桃,而是面粉。没有面粉就没有蛋糕。比如艺术是要用眼睛看的,而不是用脑子记的。 这些语句在阅读时,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之前每次和朋友去逛博物馆,要做很多准备,记着人物的故事,作者的故事,创作的背景,名家的评价等等,其实这就是用脑子记的艺术,不是你用眼睛看到的,感知到的。

换句话说,你在卖弄这些知识,却不曾深刻的体验知识的载体——眼前的作品。

书中也提到,我们会认为艺术家生平和作品相关的信息十分重要,甚至很感兴趣,但这却记不起孩子的好奇心。成人即使对我们所讲的漠不关心,但出于礼貌,也可以忍受这些琐碎的叙述,但孩子们可不在乎,他们可以说是最诚实的观众。

那么。在面对一幅画的时候,我们该孩子给别人讲解,如何不会感到茫然无措呢?

那就是从你熟悉的讲起,你在生活中总有擅长的东西,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和艺术毫不相干,相反,这些就是艺术的来源,这就是赏析艺术作品的起点之一。

另一种,可以从孩子所知作为起点,这种就要求你在之前做一些工作,去查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部分,从中说出启发和灵感。

在观察一幅作品时,作者给出了技术的视角、运动的视角、数学的视角、科学的视角、历史的视角、地理的视角,这些都是观察作品的方式方法。

我们在不同年龄,对于一幅艺术作品的认知也是不同的。作者也提倡从不同年龄去感知艺术作品。绘画大师张大千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中,曾在不同年龄三次登临黄山。第一次上黄山,历前澥,下百步云梯,穿鳌鱼口,度天海,观文笔生花,登始信峰”,历时数月,惊叹黄山之“奇”。二上黄山,张大千脱口而出两句诗:“宁教折骨山中死,此地他生也再来”第三次上黄山,1959年5月20日题在三上黄山时的《黄山图》旧作上:“三作黄山绝顶行,年来烟雾黯晴明。平生几两度风屐,尘腊苔痕梦里情”。

这本书里包含29件大师级艺术品,对一幅画作,作者分为5-7岁,8-10岁,11-13岁三个段位,进行适应他们年龄理解的解析,这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有很大的启发性。书中给我冲击较大的一幅作品是《绘画的发明》,当我经过细致的观察,感悟出的一些艺术体会,却不及书中8-10岁观察到的一些特征,比如年轻男子是一名士兵,他要踏上征程,年青女子想要画下恋人的影子。这里面传递出绘画的深意。

拥有成吨的水泥和砖头,和懂得盖房子是有本质差异的。当通读完整本书,你要做的就是重新走进博物馆,去欣赏艺术作品,去感悟生活和艺术。 这里有观察艺术作品的方式,却也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三):艺术不是无用,艺术也不高深,你和孩子都可以读懂的艺术

有人说艺术无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都需要这些“无用”的东西,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色彩,多一番滋味。

可是,无艺术细胞,更谈不上艺术造诣的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是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写给大人的儿童艺术启蒙读本,也就是说它是写给像我们这样发愁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探讨艺术的家长看的。

这“无用”的艺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不免显得高深,所以,轻易不敢谈。不过,读了《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以后,忽然就信心百倍了,恍然大悟,原来艺术可以这样讲。

就像我们写文章,如果文章写得太冗长,人不一定喜欢看,而给孩子讲艺术,如果讲得太繁琐,孩子也未必能理解。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跳出了框框条条,告诉我们透过孩子的视角去看艺术。书的第一部分收录了63条“给孩子讲艺术”的小贴士,鼓励孩子,也鼓励家长,放下成年人的见解,以孩子的眼光、思维与行动走入艺术世界。

首先要相信孩子,也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能够看懂艺术,更相信自己能够给孩子讲艺术,如果孩子是听众,你就是那位解说员,不必发怵,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变成那个能说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的解说员,人无完人,在通往艺术这条道上,你和孩子可以一起出发,一起学习。

其次,你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看到了什么。所以,放下你的身段,放低你的姿态,和孩子平等交流,不要把我们知道的知识强加给孩子,而是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充分调动孩子探知的好奇心与积极性。

还有,不必追求过度完美。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只有“无知”,才会有“探索”。可以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深入主题,但是也不要填鸭似的什么都一股脑儿做好所有的功课,留着悬念和孩子一起去开启激动人心的艺术之旅。欣赏艺术也不必强求一览无余,它可以是一次次发现的累积,每一次的“未完全发现”也是下一次再探究的动力。

每一条贴士都很贴心、实用,无论是用在“和孩子讲艺术”这件事上,还是在别的事上,都是能行得通的,在育儿的道路上,这些小贴士里的建议也能给我们启示。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第二部分,精选29件经典艺术作品,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提问为引导,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

这种形式很新颖。站在孩子的视角,以不同年龄段做出大致的区分,结合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和好奇点,就这些艺术作品会提出不同的疑问,再根据他们的问题进行答疑,这样有针对性,即使我们的孩子不提这些问题,我们也能大致猜出孩子会想什么,要怎样去引导孩子,与他们进行艺术沟通。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永久的现在。这些艺术作品来自不同的时空,有16世纪佩鲁吉诺的《圣母的婚礼》、米开朗基罗《觉醒的奴隶》、丁托列托《银河的起源》等,有17世纪尼古拉斯·普桑《随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有18世纪《绘画的发明》、有19、20世纪莫奈、梵高、德加、毕加索等人的作品。

每一幅艺术作品,不同的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去看,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譬如说,我很难忘的一幅《我们共视的难题》(“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美国画家诺曼·洛克威尔于1964年画的作品。在这幅画中,C位是一位穿白裙子的黑人小女孩,前后走着的四个大人,可见他们其中三位的袖标,却没有画出他们的头部,但是能从他们一致的步调中感觉到那份凝重。

这幅作品讲述了第一个上白人学校的黑人女孩Ruby Bridges在4个美国法警前后护送着去上学的一幕。背景墙上有种族岐视者标语的涂鸦和被砸烂的番茄,格外显眼。

诺曼·洛克威尔的创作的这幅油画太逼真了,5~7岁的孩子可能会问“这是照片吗?”可以告诉他们,诺曼·洛克威尔经常参考照片创作,画家似乎扮演着记者的角色,在讲述一件刚刚发生的事。这幅画确实“以假乱真”了。还可以告诉孩子画中的小女孩是走在上学的路上,孩子会好奇为什么她带这么少的文具去学校,告诉孩子这也许是返校的第一天。还有小女孩穿着洁白的裙子、袜子、鞋子,还佩戴了洁白的小蝴蝶结,对于她来说,这是特殊的、隆重的一天,因为从今天开始,美国法律终于批准黑人与白人同校了。

8~10岁的孩子会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书中给出了答案,也是上文我们说的那样。孩子还会问“周围的成年人是谁?”,虽然看不到他们的头部,但是从他们戴着的袖标上的文字可以看出他们是美国法警,本该自由去上学的黑人女孩,她的上学之路是危机四伏的,所以只能在联邦警察的护卫下去上学,还有,墙上用大写字母写着“黑鬼”,这些都揭露了美国社会种族的不平等。墙上鲜红的番茄汁与Ruby Bridges的白色衣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人朝Ruby扔番茄,但是Ruby 没有被击中,她仍然毅然地朝前走。

与11-13岁的孩子讨论这幅画,我们可以来聊聊诺曼创作这幅画时的历史背景。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请求借洛克威尔这幅经典之作在白宫展出。2011年7月15日,美国白宫,奥巴马站在指着画作对身边的黑人妇女(就是画中小女孩的原型Ruby Bridges)说:“可以说,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我们就不可能像这样交谈。”

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来聊艺术,说真的,我们也能像孩子一样磨练自己对美的感受力。不同年龄的人对美的理解是有共性的,只是思考的程度有所不同。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还附有一本《艺术家小传》的别册,从中了解艺术家,这也是我们艺术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把握这些艺术家人生经历与其艺术风格的关联。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四):艺术教育的最好姿态,是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

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素养,会在三岁左右开始学习创意美术,到了小学阶段,学习专业方向的绘画:动漫、国画、素描或是油画。

再有一些家长,会带孩子参观美术馆,通过珍贵的艺术品进行美术素养的熏陶。

尽管大部分的家长都意识到了,在童年进行美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培养方法上却是门外汉。

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巴布-高尔所著《如何给孩子将艺术》,可以解决5到13岁孩子的家庭美术教育问题。

遵循这本书中所讲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孩子真切的在艺术方面有所收获。

我很赞同作者对儿童教育的见解:

“不能将你的知识从外部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针对他们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

弗朗索瓦丝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中指出:

“向孩子传递知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你的所知作为起点,另一种是从孩子的所知开始。”

“从孩子的所知开始”,是一种更加有效的知识传递方法,避免了填鸭式的尴尬,又可以保护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孩子的视角与成人的视角有着天然的区别。

成人首先观察到的是一幅画的美感和艺术品味,而孩子首先看到的是画面里的事物,以及画面与真实世界的对应。

一个孩子在看画的时候,你会听到像这样的评论:

“盘子好像要掉下来了。”

“如果拉一下挂窗帘,会发生什么?”

“画面好乱!”

想象一下自己儿时看动画片的体验,就会有些理解孩子的视角。

在孩子们的眼里,艺术作品里的画面,与动画片中的画面或许没有什么不同。

在引导孩子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作品的时候,可以顺着孩子的视角加以引导:

对于刚才提到的评论“盘子好像要掉下来了”,就可以跟孩子探讨虚空派的常用手法“坠落”,并进一步探讨人性、生命和物质这些哲学问题。

下面我们以书中的一幅画做示范,看看如何给孩子们讲艺术。

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29幅全彩高清世界名画,分了三个年龄段给孩子讲解:5-7岁、8-10岁、11-13岁。

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毕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都有些区别。

以《雨天的巴黎街道》这幅画为例,它的作者是巴黎印象派画家居斯塔夫·卡耶伯特,用速写般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场景。

在引导5-7岁的孩子看这幅画的时候,先观察作品中的人物:

天气在下雨,有些人打着伞,有些人没有打,没有打伞的都是远处的人。

大多数人都穿着深色的衣服,画面右侧的这位女士,穿着很讲究,应该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中产阶级。

之后再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地面上的砖缝里积满了水,亮晶晶的。

给8-10岁的孩子讲解的时候,可以涉及一些时代背景故事,还可以从建筑特色和色调使用上去讲解。

关于这些知识,家长们完全可以现学现用,这些知识点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中都有详细的解说。

对于10-13岁的孩子,可以从创作者的角度去探讨这幅画:题材的选用、雨天的艺术创作知识、作画者的生平。

可以看出来,同一幅作品不同年龄的讲解角度差别很大,学会了方法之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孩子的人生产生积极的指引。

对于艺术鉴赏类的书籍,印刷质量和阅读感受十分重要,直接影响读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编排十分用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松这样赞美这本书:

“这是一本充满爱与美的书,细腻而又激情洋溢。孩子们沐浴在艺术的光辉中,健全身心,感受人类文明的趣味与多样性;拓展视野,发展创造性的思维。”

除此之外,这本书中处处可见编辑的“小心机”,我阅读完书里所录的63条艺术讲解小贴士后,才发现了藏在书封里的小册子——“艺术家小传”。

这本40页的小册子是北京大学艺术史论的学生王雅婷精心编写的,可以帮助读者从创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如何给孩子讲艺术》里涉及到的29幅世界名画。

引用王雅婷在别册前言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

“只需要一个契机,也许是一幅画,也许是一次展览,也许是一本书,就能将带有艺术兴趣的种子播种在他们心中。”

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想象力的氛围里,感受艺术吧!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五):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力,可以由父母的讲述开始,普通爸妈也能做到

木心先生曾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知识管理大V萧秋水老师也说:“未来社会,美育是第一生产力,审美水平的差异,会比阶层差异还要严重,所以,最好是从娃娃抓起。”

道理都懂,可对我们大部分普通父母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不懂艺术,如何才能引导孩子欣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呢?这就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方法。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能给我们不懂艺术的父母很大帮助。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理论指导,第二部分选取了29幅世界经典艺术作品,针对每一幅作品,分别从5——7岁、8——10岁、10——11岁三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行了层层递进的指导。

我们或许不懂艺术,但可以参考书中的指导,带孩子体验艺术。

提起艺术,很多人也许和我一样,觉得太过感性和抽象,根本无从讲起。而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一书中,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建议最好先找一个你熟悉的视角作为起点,比如技术、运动、数学、科学、历史或地理等视角。

没想到吧,这些貌似和艺术没有多大关系的视角,都可以作为讲解艺术的起点。

01. 技术。

技术是支撑艺术作品的基础。从古至今,任何伟大的艺术家都无法脱离现实社会的限制,任何惊艳传世的绘画、雕塑或建筑等方面的艺术作品同样少不了技术的支撑。

而现今视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又给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

02. 运动。

在以精湛的雕塑艺术闻名于世的古希腊,除了希腊众神,运动员就是雕塑艺术在最重要的素材,其他诸如马戏团表演、芭蕾舞等主题的绘画作品中,都是在表现人在运动中的形体之美,试图达到力与美的平衡。

03. 数学。

画面的几何布局、绘画和摄影中的三角形构图、黄金分割点,等等,无不是数学中的内容。

04. 科学。

提炼自蓝铜矿的蓝色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深绿色,而从珍稀的青金石中提炼的一种深蓝色颜料能历经几个世纪之后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明艳。

从大理石雕像到青铜雕像,其制作过程有着完全不同的铸造工艺要求。

艺术一直就和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05. 历史。

历史人物肖像、大型战争场面绘画等恢弘的政治事件的再现本身就是对历史的艺术演绎,此外,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无不是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

06. 地理。

来自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其作品都体现出了受地域特点影响的痕迹,比如,大画家梵高在荷兰出生,后移居巴黎、再到普罗旺斯,最后在奥维尔小镇结束一生,其作品在色彩和光线的使用上不断发生了改变。

不同年龄的孩子,其认知、感受、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有着很大差异。

即使是同一副艺术作品,面对5岁的孩子和10岁的孩子,肯定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引导关注的侧重点、讲解的的方法、语言都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一书中将孩子分为了3个阶段:5—7岁、8—10岁和10—13岁,给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给出了不同的引导方法。

5—7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对有趣的画面感兴趣,也喜欢对比明显的事物。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绘画作品中找出打动自己的地方,也可以让孩子收集多幅画面进行对比欣赏。

比如将以下角度作为出发点:

引导孩子根据画面中的人物和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猜测和想象,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对孩子的疑问进行引导解答,或者给出方向的指引,启发孩子去想象。

8—10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重参与感,想象力也更强,可以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去想象,让他们置身于画面中,例如:

你想在在美丽的花园中漫步吗?那你喜欢从哪条小道中进去呢?

如果你在这儿,你想移动画面中的什么东西呢?还可以添加什么吗?

在介绍画作时,也可以用身临其境的语气来讲,比如,他在我们的左边,或他站的位置要比我们高得多,等。

10—13岁: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从创作的角度,让他们明白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理解每一幅作品的最后呈现都是艺术家各种选择的结果,体现了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艺术家的生平,走上创作道路的契机,以及画家的风格喜好,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派别等内容。

如果孩子对艺术家的生平产生了兴趣,那随书附赠的别册《艺术家小传》正好能派上用场,对选入书中的29幅作品的作者,进行了一一介绍。

所以你看,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背景介绍和所属分类派别等知识,一定要等到孩子产生兴趣、能理解的时候再讲,太急于求成,给太小的孩子灌输这些知识,还强迫记忆,反而会扼杀兴趣。

在简单的理论介绍之后,作者用更大的篇幅,带孩子赏析了29件具体的艺术作品。

在内容选取上,风格多样,不拘一格,既有梵高的《鸢尾花》、莫奈的《花园中的女人》等世界名画,也有米开朗琪罗《觉醒的奴隶》这种半成品,还有马奈的《爱弥儿•左拉像》这种不太成功的作品。

这些艺术作品也许大家也能想办法让孩子看到,但是听专业人士详细解析却很难得。

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中,每一幅作品,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按照5—7岁、8—10岁和10—13岁这3个层次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耐心细致,娓娓道来。

我们毫无艺术经验的父母一开始完全可以照猫画虎,根据作者的讲解引导孩子观察思考。等熟练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孩子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发挥,拓展延伸。

艺术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理想世界,带孩子体验艺术,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人生之美。带领孩子踏入艺术之门,有时只需要一个契机。

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的这本《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是引导孩子接触艺术的入门之书,可以很好地帮助父母们在孩子的心底撒播下一粒艺术的种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