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妈妈的悔过书读后感摘抄

妈妈的悔过书读后感摘抄

《妈妈的悔过书》是一本由[韩]李柳南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20-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的悔过书》读后感(一):孩子是你的骄傲,不是你的炫耀品!

为什么那么多原本优秀的孩子会偏离轨道,甚至走向绝路?你是否每天都在跟孩子说“成为仇人的话语”,没有有问题的儿童,只有有问题的父母。 看了《妈妈的悔过书》这本来自韩国优秀教师李柳南对儿女的忏悔书,让我感触很多。作者原本优秀的儿子在高二时突然休学,接着女儿也休学了,任作者及家人怎么指责唾骂都无济于事,休学的儿女成天在家打游戏、看电视、睡觉,如同生活在地狱般过了一年半,儿子社交恐惧症症状越来越严重,女儿甚至有自残的趋向。孩子的一句话:“光听到妈妈的声音就起鸡皮疙瘩,听到妈妈说话就觉得喘不过气,拜托你不要讲话,嘴巴闭上吧!想看我们死吗?”作者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 为什么妈妈会从最亲密的人变成令人讨厌的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会慢慢变得疏远,甚至厌恶。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听话期、挣脱期、自由期。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独立选择和思考,所做的事都是父母的选择和逼迫,每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压力慢慢累积,由于没有自我目标和选择的能力,到了成长的第二阶段就会去挣脱,变得叛逆。 《妈妈的悔过书》这本书的作者从不曾夸奖过自己的儿女,从不曾好好看着孩子,从不曾与孩子好好聊过天。她每天都强迫孩子做这做那,从不曾考虑孩子的感受。比如,女儿考试考了60多分,她会鄙视和逼迫学习;进步考了80多分,她会怀疑试题太容易;好不容易考了100分,她竟然问是不是全班都是100分。她每天都在说着“成为仇人的话语”,每天都在鄙视、嫌弃、指责、轻蔑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即使孩子再优秀,最后都会变成一个不会独立思考和行动,没有自信和勇气的人,甚至走向极端。在孩子面前,我们不能以管理者、监视者、统治者的姿态呈现自己,而应该多多地肯定、尊重、支持和称赞孩子,让孩子更加自信和开朗。 正如作者所说:愚昧的父母将孩子培养成炫耀品,有智慧的父母则努力成为子女的骄傲。

《妈妈的悔过书》读后感(二):思索亲子关系的核心

忘了从哪本书看到介绍,早早就收入囊中。最近因为朋友提醒亲子关系,突然灵机闪现,赶紧翻它出来一读。 题目是抓人眼球,“悔过书”沉甸甸的仨字令人不由联想到犯罪,娃看到后还疑惑妈妈你是不是要改正对我的……封面“教育压力、中产焦虑、亲子矛盾”的醒目宣传语也督促迅速走近这本书。好在书始终没涉及触碰法律、攸关生死的经历,最后的结果也终归圆满。 这本书是韩国一位“工作业绩”出色的女教师就对自己两位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孩子在临近高考时,突然叫板父母,脱离“正常生活轨迹”,“沉沦堕落”纷纷休学之不寻常经历的反思及改进经历的描述。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用自己曲折坎坷的经历告诫、警惕正在复制她们道路的父母。 书的开头,从记述孩子们的童年起,看到她没日夜得喋喋不休,与孩子、爱人交流时完全压制式得逼迫命令,联想到虎妈蔡美儿,就令人紧张到不能呼吸,只觉头晕目眩。慌张得赶紧回忆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虽然小庆幸没有这样过度神经质,但也不由得暗暗后悔曾经只顾自己一言堂而忽略孩子的感受,难怪孩子会发出“我心脏好累!”的感慨,当时虽然一震,还没惊觉问题的严重,只是后悔一笑。 读到一半,看到她孩子们“荒废痛苦几乎毁灭”的生活,心不自禁得被恐惧攫取,担忧起自己的孩子。然后忍不住提醒一定得随时警觉、关注孩子的状态。 最后看到她通过教练式对话改变了与家人的说话态度,逐渐融化了冰冻了的亲密关系,终于长吁一口气,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她是幸运的,通过努力,挽回了孩子们的心,拯救了孩子的生命。尽管过程中时时流露郑渊洁所说演戏的痕迹,让人觉察出扮演的假意。她采取的教练式谈话,效果好,看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则却只能归结为技巧,在《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这类书中早就详述过这类理论。 我想这本书真正想要揭示并提醒家长亲子关系的核心,永远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所以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爱的真诚和无限感同身受的理解是核心。 育儿之路,也是父母不断学习,砥砺前行,破茧成蝶的艰难过程,对于“误入歧途”的家长这本书可以起到一定的警惕、警醒作用。

《妈妈的悔过书》读后感(三):和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总是在等父母说对不起,父母却总是等孩子说谢谢。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样的认知呢?

最近在看《妈妈的悔过书》这一本书,作者李柳南也是一名老师,意气风发且是受到无数家长肯定与追捧,为何会悔过?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呢?

作者在文中提到一向优秀的儿子突然在某一天提出不想去学校了,要退学,在发生无数事件后儿子也确实退学了。不久后女儿也提出不要去上学了。由两个孩子退学继而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到底是哪里做错了?自己的教育哪里有问题?

慢慢地接触到了“教练式辅导”这一理念!才发现自己曾经错的多离谱。

在提到“教练式辅导”之前,作者提到该怎样把子女培养成品行与能力兼优的人呢?文中提出了“自我主导学历能力”!而自我主导学习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文中给出了三点:“动机、行动、认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动机”。

那么又如何激发动机呢?书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自信二是目标。

试想一下身边自信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又如何获得自信呢?书中给出了肯定、尊重、支持、称赞这四个核心要素,也提出了它们也是教练式辅导最重要的技巧。

目标换言之就是以色列人强调的“生涯规划教育”,尽可能让孩子投入自己擅长的事。

那么何为“教练式辅导”?

教练式辅导的基本哲学就是相信孩子具有各自不同的潜力,相信孩子同时也将选择权交与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这么一来孩子就能培养出自信。

教练式辅导有核心三要素。

一、让孩子自己选择

二、给予支持性回馈,其实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肯定、尊重、支持与称赞”。

三、成就感,让孩子感受成功。

美国《华尔街日报》以“美国梦”为主题做的问卷调查,其中就有一天:“您觉得怎么样才算是成功呢?”,得出的第一步就是成为收到尊重的父母。那么怎么做才能受到子女的尊重?问卷中也有人将成功定义为“成长并且共享”。本书作者通过接触“教练式辅导”,引发思考,改善了与子女的关系,子女慢慢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同时自己也有了很大改变。

《妈妈的悔过书》读后感(四):每个妈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好妈妈

初看这本书,被这位妈妈每每脱口而出的“仇人式对话”震惊到,也感叹孩子能在这样的语言和情感暴力下不断坚持。而对孩子奔溃后妈妈的内心感受几乎是一带而过,可见这个妈妈是一个特别要强,即使是教导式训练之后,依然很难坦诚的把自己的脆弱展示给别人看。再到后来,教练式辅导的方法,也只是走出困境的手段。

其实整个过程,妈妈的价值观几乎没有改变,只是方法在进步。但其实,一个人的价值观的重塑,尤其是一个成年人,是太难的事情。但对于这个妈妈来说,她已经尽力做到很好了,也帮助孩子度过困难。

这位妈妈的坚强,积极,极其优秀的自控力,帮助她很好地实践了教练式辅导,即使她并不完全认可尊重孩子这件事情的本质。这样的一个人,注定会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但却不一定会让身边的人幸福。

其实,这位妈妈,她最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自我疗愈,童年的经历,自身的性格以及大的社会环境,让她对幸福的认知错位了。很遗憾,她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本,而是一直在治标。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也在不断的反省。

1,孩子的敏感期是指,对于某件事情特别投入的时期。

关于这一点,最大的感触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教育安排,可把握大方向,不宜安排过于细致的计划,一方面,孩子的执行力并非我们预想的有效,另一方面,过于细致的计划会破坏孩子对于事情的专注力。例如,计划孩子的自由玩耍时间30分钟,但孩子正兴致勃勃地搭磁力片搭到一半,强行中断,搭磁力片的乐趣没有体会到,下一项任务也不会很开心的完成,孩子的专注力也被破坏了。

2,关于从脑科学的角度来支持“仇人式对话”对人的影响

人的大脑工作区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爬虫类脑”、“哺乳类脑”和“灵长类脑”。长期接受仇人式对话会刺激爬虫类脑的活跃,从而强化爬虫类脑的发育,而用于思考的灵长类脑将会不断退化。

其实自己在生活中虽然没有对孩子使用过仇人式对话,但对老公确经常发生。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观念的差异,自己是属于对己对人都高要求的那种性格,而老公确较为随意。我认为理所应当做到的事情,老公经常会做不到。我是自尊心极其强的人,会把事情做到不给别人批评机会的地步。而老公却是批评随便你批评,我不会生气也不会改正。尤其当有了孩子之后,屡屡起冲突,我无法理解他,他虽然支持我,但经常做不到。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读这位妈妈脱口而出的仇人式对话给老公听,两个人都哈哈大笑,感觉在照镜子。但最近看了一些进化论方面的书,逐渐明白,男性的本能是狩猎,天生不具有抚育后代的自觉性,而对于妈妈来说,抚育后代是本能,两种性别之间天然的进化差异,导致了在育儿的道路上很多爸爸是被妈妈带着被迫育儿,两者之间的积极性天差地别。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公还是做得不错的。

育儿即育己,慢慢成长吧!

《妈妈的悔过书》读后感(五):放下自我

快点 !快点!

不要这样!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作业做了吗?还好意思玩?

诸如此类等等

毫不夸张,感觉就是自己的声音,有些说出来了,有些没有说出来。都真切地在大脑中存在过很多次。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而后你是否懊恼,是否痛苦思索?是否一切仍如旧?

惊讶于相似,又警醒于相似。

全文从这里开篇,讲述了一个故事,讲解了一种理论的运用。一个长长的自身案例,一个短短的理念精华和启示录。

到最后,作者说她的孩子没有成就,没有天分,在那个语境下,不带评价地说出来。更精确地意思是,不再追求她眼里的成就,不再妄求她心中的天分。

全文最让我触动的一个词是自我。

曾有多少次,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反问“为什么”,觉得“不可思议”“不可理喻”,觉得失望沮丧无法接受,甚至委屈。有时也觉得“还不错”“挺难得”,都来自于“我”。甚至认为有责任监管他的言行,影响他的思想。也都来自于“我”。当主语是“我”,出现得太过频繁时,大抵就是在亲密关系中用错了力。

边读这本书,边实践教练式情绪辅导“放下自我”的核心要意。

发现确实心态平稳了很多。把主语还给孩子,“我”只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这一点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认清现实。

第一,放下心中的锚。你会发现孩子有一套自己处理事物的逻辑,他比你更清楚自己的责任,学业和时间并不会一团糟。这是一个事实,没有大人干预,孩子有一定的(不是完美的)管理能力。

退一万步讲,如果孩子不知所措不求上进,这也是一个事实,需要他去面对,以及承担后果。

第二,节奏应该还给孩子。很多时候你只是用自己的节奏,所以孩子的很多举动对你而言是不合时宜。反过来想,是因为你和他节奏不同,所以对于孩子,你的催促和迟疑一样对他来说,是不合时宜。所以场景语境区分后,你知道哪些时候他是主场,应由他来控制节奏(当然你也有你的主场)。就像某时他打开英语书翻来翻去不时停驻还没有翻到要做作业那一页,你忍不住想催他快点,你冷静下来静静呆着,10分钟过去了,他开始写作业。这就是他需要的铺垫,他自己的节奏。如果你忍不住打扰,他不高兴被打扰,必然会需要花时间收拾心情。而思维的延续被打断,可能对后面效率产生影响。

复杂世界非原因线性导致结果。相信复杂体系本身基于目标和制约条件的优选。

第三,让孩子与世界相处,中间无需隔着家长。你代替时间,代替规则教育他。你代替他思考,帮他做出你觉得对他最优的选择。自我意识强的孩子,会反抗冲突,顺从的孩子,如机器般执行。细想一下,哪一个结果是你愿意看到的?与其这样不如思考得更深一点。

具体问题,什么时候应该制止他的行为。

以前觉得是当影响别人的时候,书中提到“危害和伤害”。只要行为不危害别人伤害自己,它就可以存在。这是一个更低的要求。影响的含义更宽泛,危害的语义更严苛,所以孩子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标准还可以是,当别人家孩子做同样事情,你能否接受,会否制止。如果你会,那就去制止你的孩子。如果能接受,那么对自己的孩子也无需过多干预。把你的孩子和你进行有效分离。

不要时刻处在修正你的行为,为了你更好的思维原点上,向上托举。而仅仅是在底线之内可以自由成长的平面结构中形成地基。你的责任不过如此,成长是他的选择,不是你的拽拉。

第四,沟通,不带预设答案,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真实才会有力量。沟通是听到他,不是让他听从你。

行动的变化,一直是被强调的。但也困惑于现状。

问题1

多数育儿典籍告诉你不要使用评价的语言,但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

因为,这仿佛有利于我们在内心做一个定位,基于这个定位再去预期。这个定位的参考标准可能来自于你自己的经验,可能来自同龄孩子的表现,可能来自于孩子的过去,可能来自于你想象中孩子应该的样子。而你需要这个定位,好像是对自己心中那个期望值做反馈。吵架是为了维护内心秩序,评价也是吧。人类比动物多出来的困惑,如果有什么捷径来获得短暂的解答,也许评价也是其中之一吧。没有这个反馈,你会因为内心被扰乱而不安。

评价的修正可以通过放下自我的心理模式和刻意练习来修复。

问题2

多样性vs平均数?

常常会用平均数来衡量,就像我们在人群中是中不溜的普通人。由此可能往往忽视个性。那些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濒临物种,为了维护社会和自然多样性不遗余力的人,在他们眼里,多样性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很难琢磨清楚。只要多样性仍存在,社会评价体系就不会是唯一的标准,我想这可能是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孩子,一开始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进入竞争领域,仿佛就摆脱不了平均数的标尺。妈妈们开明到我的孩子只要中上就可以。但有些事情,有些脾性只有他,或者只有少数人是类似的时候,父母会为偏离平均数而忧虑。社会那么丰富,我们有时却不相信它可以容纳特别的孩子。兴许是因为平均数也是一个蛮好蛮简单直观的标尺。它好像在指导我们应该怎样,这样的孩子容易立足于世,不至于经历平常人不需要经历的痛苦,不需要面对平均数不需要面对的境遇。这可能是家长的担忧所在。

但平均数无法告诉你,还可以怎样。多样性可以。生命不只是垂直空间的排名,还有在你左右很多平行世界不同的生活形式。放轻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