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读后感100字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读后感100字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是一本由孙歌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精选点评:

●2020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让危机意识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之中,脆弱性、边缘、临界状态等一系列概念又在各种背景下被重提。孙歌从冲绳经验出发的论述,在强调这些“负面”感受的同时,却又发掘出了属于痛苦“震中”的冲绳人自己的主体性与普遍性意义。这本小书可以直接联系到Shklar写的“Obligation, Loyalty, Exile”,Shklar的观点是因为流亡者的特殊身份,人们反而可以在他们的身上更深刻地体会到义务、忠诚与忠贞的差别;对于冲绳人而言,因为政治上更高层级的归属并不存在,他们的忠诚就以更普遍同时也更特殊的形式存在,凝结成独特的responsibility和attachment,在孤独但意义深远的反抗中践行东亚的理念;而书中对台湾(以及香港)论述的欠奉也提醒我们,东亚离我们还很远。

●冲绳的思想家在冲绳产生了大于冲绳的视野,这对于东亚的其它地区是否也有某种启示呢?

●对于福岛核泄漏事故后东京停电生活脱离常态的记录很贴合当下。当在历经重大灾难生活重回常态后,多数又选择迅速遗忘,而灾难这一人类社会省察自身的残酷机会又在遗忘中滋生。这非他者之痛

●孙歌老师文集,思辨魅力依旧,亮点之一是辨析和叙述冲绳能够提供的“大于冲绳”的思想资源,另外还有现在读起来很有现实感的部分,对危机和灾难时刻的讨论,东京大停电、核泄漏事故,等等。“冲绳人有一万个理由悲情,但是这片苦难的土地却不仅孕育了悲情。”

●适宜搭配《琉球共和社会宪法的潜能:群岛·亚洲·越境的思想》阅读。

●好看哭了。孫歌老師對我最大的啟發不僅僅是寫作風格和歷史脈絡上的,更是方法論上的。我也沒有想到上海(虹口)和那霸是這麼個從到關係。從三一一後的日本(跟現在有點呼應),到沖繩左翼的復歸-反復歸的運動張力,再到竹內好的翻譯主體性,結合孫老師關於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亞洲理論來看,我覺得這就是理論生產的過程了。最後,所有這些思考都不是紙上談兵,或玩文字遊戲,而是跟現實無限緊密。

●以冲绳的临界状态反思“常态偏执”,冲绳在现实中的边界感能脱离一种对非常态的习惯,不断寻找抗争的方法。还有最后以竹内好的翻译论战为引,认为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没有一种文化能自给自足,翻译或许能成为现有边界的地区之间的桥梁。

● 全书前半部分对于福岛核事件的论述,几乎完全可以用来作为对2020年的观察分析的依据,而“常态偏执”则是更普遍意义的对人们在临界状态的心理分析,“岁月静好”很多时候就是打造一种临界状态下的虚假“常态”,是一种有害的自我麻醉。后半部分,可以与《寻找亚洲》并读。孙歌提供了一种观察日本的视角,尤以冲sheng为样本探讨“绝对和平“的思想主张,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可能。本书比《寻找亚洲》易读,没有那么学术,更切近当下,语言随和平易。

●有一部分早已经收录在《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里了。整体读完,感觉最好的或者是说最有当下价值的是“常态偏执”这篇,不知道这个词语是从日文抑或从英文里翻译来的。这篇可以说用黑格尔的那句“The only thing we can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learn nothing from history”来总结,这也是齐泽克在他关于新冠状病毒新书的代序中所提的。孙歌提到,“人类善于选择重复性的行为”,“就连非常态本身,如果持续了一段时间,人类也有本事让它成为可以习惯的“常态”,“人类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危机感觉,即使在现实危机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人们也会想办法在想象世界里结束它”, 3·11大地震和非典疫情是很好的注解,这当下的新冠状疫情又何尝不是呢。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读后感(一):浪费纸

因是文章合集,读起来有不少重复的地方和整体感觉缺少了一定的结构性。这是她作为一个作者的懒惰,缺少诚意。有大量日本特有的汉字词语也是直接就拿来用,而没有任何解释。有些文章有参考文献,有些文章后面就只是一片空白,更让人肯定了这一点。大量的车轱辘话和对一个话题的重复讨论,让我怀疑这本书更像是她的思考笔记,而不是真正提炼过的思想文字。书中只有过程,而没有结果,或许是她无法得出结果,亦或许她满足于自己目前的成果了。 主要价值在于她对2011大地震日本相关的各方面信息的整合,还有对冲绳战后对本岛政府与美军的反抗的梳理,看完就可以对局势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了。就她的评论和思考而言,在社会领域还是有相当多值得听取和思考的地方。不过其他领域方面,个人认为是毫无价值,我就像在看一个毫无学术能力的文青的臆想,大量批评缺乏基本的科学和现实基础。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作者只揪着坏的说,却无视好的一面,还摆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就让人看不过去了。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读后感(二):临界状态才是应对危机之道

本书以福岛核泄漏事故为引,详细阐述了冲绳人民长期所处的临界状态。由此发散,核泄漏之后,日本社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恢复秩序,恰是出于一种“常态偏执”。哪怕常态已显病态,哪怕这偏执是种自我麻醉,但依靠重复性的习惯来生活是最节省精神与体力的,因此每个人都倾向于维持它,而不是像冲绳人那样时刻紧绷着神经。

可恰恰是冲绳人这样的临界状态才能促进反思。“危机是不受人欢迎的。但残酷的是,人类通常只能通过危机来省察自身与社会的真实形态。”只有停止不假思索的生活,才能培养怀疑的习惯。因为人类正是“通过危机而不是通过常态来进行学习和调整的”。

近期日本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再次说明,“生活中的常态偏执是可以理解的,而认识论上的常态偏执却是不可原谅的。”这对尚处疫情危机的我们亦是一次警示。由于旷日持久的抗疫,民众危机意识已渐渐被社会生活的“常态”所淹没,结果很可能是把自己暴露于更大的潜在威胁之中。

再者,对于各种事件,网络上从来不乏仗义执言和激烈争执。虽然看似人人自由发声,但这种愤慨和狂热往往具有高度封闭的个人主义态度。这些充满道义的声讨其实早已逃脱了责任意识,成为脱离现实的空谈,而空谈者却由此得到了道德的满足。这就是“他者志向型的个人主义”。要摆脱此种看似自由实则狭隘的主义是困难的,毕竟清醒和勇气从来都是稀缺品质——而清醒和勇气所带来的真正的自由,需要承担的责任比随波逐流重得多。

本书除却对错综复杂的日本事件和思想脉络进行了梳理,还提出一种颇有见地的历史观: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和时局。这给我之后读史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想指导。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读后感(三):看不见上海

非常政治性的写作,因为部分是之前作品的结集,整体流畅性、连贯性都受到影响,也好在是曾经出版过的文章,语言精炼内容扎实。 讨论的点在于‘临界性’。从311地震这一事件作为分割‘正常化’的节点,讨论对生活对个人的影响。改变了人的既定生活轨道,从正常中强行变道的日本人,看到曾经信任的官僚系统的解体和欺骗。追溯到在‘临界性’这一状态下生活超过半个世纪的东亚中心点的冲绳问题。 其中在日韩国人在311后发表《韩国三十四个市民团体致日本社会党联合声明》,让日本人不要歧视在灾难中的外国人的行动,非常精彩有力,有遏制提醒,也有要求反思。 回到核心冲绳本身:被迫天皇化,被迫成为日本人,被迫被美军占领,被迫寻找自主的生存空间。无法简单说是边疆对中央政府的不信任,谋求更多自制的道路上又因以上的原因和东亚绑定在一起,处在大国角力的最前线无法回头。包括‘和平祈福公园’这一矛盾体本身的讨论,从全面和解到全面否定的观点融于一身;面对‘统治者’日本的强制内在化,强行添加在冲绳人身上的集体性。 冲绳人在经历战争后时刻警惕战争和军国主义重来时,选择【二战后德国知识分子的总结P111.】从小火苗时就开始遏制和反制的行动,对反对绝对暴力的推崇以及艰苦的实践【和平抗争P153.】都是不曾思考过的观察点。 除了本书,还有《巨浪下的小学》同样从311出发,讨论和反思。现在过了10年再回头去看,更加清晰。特别是经历了新冠之后,把311后的日本的反应放在新冠之后的中国,也同样能产生出非常多的共鸣。 不过这本文集的出版选在2020年非常适合,能从很多地方看到与中国当下相似的问题,也是从外反射内部临界性的民众处理方式。但题目中的上海从未出现过,从那霸跨过东海抵达上海的研究只字未提,简直是欺诈行为。 虽然日本文学在中文世界的影响力很大,但日本内部的研究却很少能出现在我的中文视野中,本书角度和冲绳观点补充了很多盲点。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读后感(四):「之間」與「涵容」

據說書名原定為「沖繩」,不得已才改為「從那霸到上海」,雖然迂迴了些,失了開門見山的好處,但意味卻更深長。作者對日本的福島與沖繩問題的剖析,同時涵容了對中國的思考;而我的思緒也在中日之間來回,倒像是往返飛機、或是往復書簡。這當然並不是說,在任何具象的層面上,兩者有何種一一對應的關係;而是說在各自盤根錯節的脈絡之中,仍然可以看到某種暗合,打通關節便可以聲東擊西,或是言近指遠。想起李歐梵常說的,是「對位」(counterpart),而非「對應」。也想起自己曾寫,在歷史現場之間擺渡與折返。

這樣的閱讀經驗,讓我切身理解了孫歌在他書中反復討論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孫歌反對的第一種普遍性,是作為教條的普遍性,它凌駕於經驗之上,窄化、以至於踐踏個別的經驗。而孫歌所提倡的第二種普遍性,則是作為媒介的普遍性,它是開放的,不想要把異質的個別的經驗整合為同質。我以「之間」與「涵容」去理解第二種普遍性,即它存在於個別與個別「之間」,必須藉助個別才能顯現;同時,它又「涵容」了不同的個別,使得個別的經驗可以大於它本身。譬如沖繩、光州、曼谷等亞洲地區的經驗,如果用第一種普遍性去理解,必然要擠壓各自的形態,達成一個扭曲的「一概而論」;但如果用第二種普遍性去理解,大概會是波瀾壯闊的光譜吧,經驗與經驗之間可以互相對話,也可以轉化,但不是挪用。在我看來,第二種普遍性,是以複數的形態存在著的。

又,寫作這篇短評之前,恰巧有位土耳其朋友問我,故鄉於我意味著什麼。若要細細說來,自是說不盡;但若要長話短說,我想,我始終感謝地理坐標上的故鄉(我所出生的醫院,家庭或城鎮)給我更廣闊的原鄉——那便是「複數的中文」。它可以是文言或白話,雅言或俗語,駢文或散文,古文或今文;它也可以是我的母語吳語,自幼兒園起就像自來水一般張口就來的普通話,來港後辛苦學來的廣東話,或是我至今也不明白的客家話。如此具象的「普遍」與「個別」,正與閱讀經驗相合,也是切身的,故附記一筆。

2021.6.13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读后感(五):冲绳的困境也是世界的困境

大部分批评都是信息重复,有点絮絮叨叨。确实如此。只不过,对于我这种笨蛋以及对历史和社会学知识比较浅薄的人来说,读多几遍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很好消化。可读性和启发性和《把自己作为方法》差不多。

冲绳的困境不仅在于美军基地的争夺和外流的经济条件,更在于作为一个缩影,反映出来的日本以及整个东亚被迫进入西方现代化进程后,自身自立体系的缺失。同时,冲绳也给予了一个解决方案:和平抗争。持续地呐喊,和平抗争以至于无错可挑,冲绳的思想家们甚至还在思考她们达成诉求(赶走美军基地)后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基地会去哪里呢?)很难不被这种毅力以及兼济天下的胸怀所感动。

冲绳的思想家更是给理论家们展现了进入历史的负责任的态度。那些所有人都期待的真善美,所有人都期待的“应该”,被当今纷乱的历史状态妨碍了,该怎么办?只是讨论真善美是怎样的,或者只是讨论为何会出现当今的状态,尽管也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远远不够。如何把“应该”有的状态变成现实?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冲绳的思想家们时刻在反思这点,而我们也应该建立我们自己的分析体系。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甚至不知道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能做到如此地步。

原来也真的有人会发表类似于《冲绳民众和平宣言》的东西,在2021年真情实意地呐喊出这样的话。在美国呆了一年多的我,看着这个国家内部多种声音的冲突,早就分不清到底谁是真正地相信自由平等,谁又只是需要这样矛盾性力量的资本主义的奴隶。

手无寸铁的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斗争去影响现实,并且在分歧和政治中日益培养出相应的社会共识。这样的宣言绝不是观念性的纸上谈兵,它规定了具体的抗争目标,也规定了具体的理念环境,因此,它具有真正的政治能量。

好的 接下来我只想quote很多我很喜欢的句子

人类需要哪怕是虚假的“常态”感觉,因为只有这种感觉才能让人不必付出太多精力而生存下去。

“他者志向的个人主义”:这种态度对于世界上各种事态保持敏感,也具有道义感觉并因此时时愤慨和狂热,但同时又具有高度封闭的个人主义生活态度,这两者之间是并行不悖的,后者排斥了前者可能产生的责任意识,使得前者的道义感容易转变为与现实脱节的不负责任的空谈,同时也使得空谈者在这样的状态中感到满足。

东亚地区的内在紧张和冲突的持续而不是解决,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破坏掉分断体系比在世界上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体系还要重要。

作为绝对理念的和平没有办法在现实中直接获取它的实践功能,而作为相对主义实践手段的和平,往往会背离和平的目标。

不,何须回忆那些逝去的文明,我们现在就立足于焦土之中。

弱者蒙受的灾难,固然与强者的霸权直接相关,但是弱者自身如何才能有效地反霸权?换言之,弱者所依靠的思想武器,如果不进行检讨,难道不是强者的同谋吗?

真正的自立不借助于强大的外在因素,它只能植根于排除了优越感的平等心态;真正的对抗不表现为以恶抗恶,而是对于自身和平价值的坚持。这并不是绝对和平主义的博爱理念,而是冲绳民众积累了上百年的斗争智慧。

历史真正是充满了悖论,而我们人也是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