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读后感1000字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读后感1000字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是一本由(古希腊) 欧里庇得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函套图书,本书定价:368,页数:26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读后感(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

文景古典·名著插图本《欧里庇得斯悲剧集》开箱_哔哩哔哩_bilibil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收集了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全部完整的传世剧本,包括《阿尔刻提斯》《美狄亚》《希波吕托斯》《赫剌克勒斯的儿女》《安德洛玛刻》《赫卡柏》《请愿的妇女》《特洛亚妇女》《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海伦》《俄瑞斯忒斯》《疯狂的赫剌克勒斯》《伊翁》《厄勒克特拉》《腓尼基妇女》《在奥利斯的伊菲革涅亚》《酒神的伴侣》《圆目巨人》等十八部作品。欧里庇得斯是对后代欧洲戏剧发展影响最大的古希腊悲剧家,他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上舞台,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社会问题,塑造了一些重要的普通人形象,也展现出深刻的心理描写,是古希腊悲剧发展中的革新者。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读后感(二):美狄亚的杀戮——女性的困境

在希腊神话传说里,美狄亚是一个让人特别“过瘾”的女性形象。敢爱敢恨,行事果决,手段残忍,还富有智慧,这种独立甚至不需要现代化的改写,就能直接作为古典故事里的女权标杆。但细究之下,美狄亚作为女性还是处在某种困境当中。

伊阿宋为了夺取金羊毛,带领各路英雄乘坐阿尔戈号,来到科尔喀斯。国王设置了三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答应只要通过考验就能带走金羊毛。

美狄亚是国王的女儿,因为爱神的作祟,爱上了伊阿宋,于是站在父亲和国家的对立面,用自己特有的能力帮助伊阿宋成功通过试炼,并跟随伊阿宋一起从科尔喀斯逃亡。

在逃亡过程中,美狄亚为了延缓身后的追兵,用计杀死了自己的弟弟扔到海里。

后来,美狄亚和伊阿宋来到科林斯,婚后育有两个孩子。但是某一天,伊阿宋为了获得科林斯国王的继承权,决定抛弃美狄亚,娶公主为妻。美狄亚的报复暴烈而残忍,她假装接受现实,送上祝福,赠送了一件涂有剧毒的长袍给公主,公主随机毒发身亡。然后,也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这部悲剧的高潮,她为了从精神上报复伊阿宋,自己带着罪恶与痛苦,亲手杀死了和伊阿宋的两个孩子。

一方面,美狄亚确实是个敢爱敢恨,勇于独立的女性“英雄”。她因为爱,决定从女儿和姐姐的身份中解放。又因为恨,决定从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中解放。

另一方面,她的困境,在于一定要通过背叛家庭,放弃原本的身份,甚至两次通过杀死血亲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实现女性的独立和自由。

但家庭本身,又何尝不是她原本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她必须通过毁灭自己一部分权益,来实现作为女性的权益,而这部分自我毁灭,还让她被溅上了道德污点。

李银河说:当人把自己从角色扮演中解放出来的时候,马上就会成为自由人。

如果再往前推一步,可以说,在保留社会角色的同时,还拥有和平选择的权利,才能真正在社会范畴实现性别自由。

斗争必不可少,但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读后感(三):举重若轻的悬念连环——读《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札记

《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的故事线在《在奥利斯的伊菲革涅亚》之后,讲述了当初伊菲革涅亚献祭时被猎神阿耳忒弥斯救下后带到陶洛刻,十七八年后在这里遇到弟弟俄瑞斯忒斯的故事。中间的十七八年,前十年是特洛伊战争,随后就是阿伽门农家族的悲剧,他在胜利归来后被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谋杀,儿子俄瑞斯忒斯成年后又弑母为父报仇。

如果把三大悲剧诗人的剧作串联在一起,这部剧的时间线紧接在埃斯库罗斯的三联剧《俄瑞斯提亚》之后,是俄瑞斯忒斯被判无罪后的余波。不过欧里庇得斯没有采用《报仇神》的圆满结局,而是让俄瑞斯忒斯继续被部分报仇神追赶,甚至发疯。以及在他的故事系统里,伊菲革涅亚和通常版本不同,并没有真正献祭,而是被阿耳忒弥斯带到了远方的陶洛刻当女祭司。

希腊悲剧经常先设定某项“规则”,然后利用规则制造矛盾和悬念,比如俄狄浦斯杀夫娶母的预言。这部作品里,这项“规则”就是踏上这片土地的希腊人都要被献祭,伊菲革涅亚说:

而此时来的人恰好就是她的弟弟俄瑞斯忒斯。

在此基础上,欧里庇得斯设置了一连串环环相扣的悬念。

第一个悬念是姐弟如何相认,因为伊菲革涅亚被献祭时弟弟还是个婴儿,现在俄瑞斯忒斯已经成年,两人不可能直接认出对方。如果不能相认,伊菲革涅亚就会误杀弟弟。

开场时,伊菲革涅亚梦见俄瑞斯忒斯已死是个有意思的设计,虽然稍显生硬,但作用很明确,让伊菲革涅亚了无牵挂,可以对前来的希腊人痛下杀手,这就有了紧迫感。

俄瑞斯忒斯被报仇神追赶,和好友皮拉得斯一起来到陶洛刻,被士兵抓获。双方见面后伊菲革涅亚自然把俄瑞斯忒斯当作陌生人,直接问:“你的父亲给你起什么名字?"俄瑞斯忒斯却说:“我应该叫不幸的人。”只肯透露自己是阿耳戈斯人。

伊菲革涅亚在一连串打听后得知阿伽门农的儿子没有死,于是想委托俄瑞斯忒斯回阿耳戈斯送信,换皮拉得斯献祭。谁知出于朋友道义,俄瑞斯忒斯拒绝这个提议,皮拉得斯倒自告奋勇愿意献祭。

到这里第二次引出悬念,皮拉得斯送信,又回到了俄瑞斯忒斯献祭的死结上,如何解开?

全剧最精彩的桥段开始了。

伊菲革涅亚要皮拉得斯发誓必定把信送达,但谨慎的皮拉得斯提出,如果途遇风暴,信件丢失,他无法完成任务,这不是他的责任。解决方法是,伊菲革涅亚念出信的内容,那么只要皮拉得斯活着,就能去阿耳戈斯转达信息完成任务。随后是扣人心弦的解锁环节——

伊菲革涅亚和皮拉得斯相互发誓,直至念信,通过人的真实心理,无意间推动悬念解开,伊菲革涅亚提出念信的那一刻,局面豁然开朗,举重若轻。在剧本上,这个“(念)”字甚至有种仪式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还特别称赞此处。

等信全部念完,此时伊菲革涅亚面前有两个人,俄瑞斯忒斯和皮拉得斯,被巧妙设计成由皮拉得斯二次转达伊菲革涅亚给俄瑞斯忒斯的话。皮拉得斯不动声色地向俄瑞斯忒斯直接传达了这封信的内容,充满喜剧效果——

姐弟相认是第一个高潮。随后欧里庇得斯又设置了一个悬念,两人如何偷走阿耳忒弥斯神像,一起逃回阿耳戈斯,这是阿波罗给俄瑞斯忒斯的任务。

伊菲革涅亚在这里展现出惊人的胆略,谋划如何骗过国王,用服人的借口带走神像,趁机逃走。阿耳忒弥斯和阿波罗的姐弟关系正好跟伊菲革涅亚和俄瑞斯忒斯的姐弟关系形成对应,成为她用同理心求得女神原谅的依据:

有意思的是,这场谋划虽然骗过了国王,但是三人逃走的船只被强风阻挠,无法逃脱。最后雅典娜登场,才解决了这场矛盾,并让三人回到阿耳戈斯。这里机械降神的设计非常突兀,显得虎头蛇尾。雅典娜是雅典的守护女神,可能是欧里庇得斯想以此讨好雅典观众,为自己挣得竞赛选票。后世看来,这个结局是缺憾,但也多了一份时代背景留下的趣味。

欧里庇得斯在本剧,以及《俄瑞斯忒斯》《腓尼基妇女》的结尾都借剧中人物之口说“最尊严的胜利女神,请保护我一生,不要忘了给我戴上花冠。”借此表达自己想得头奖的愿望,可见其得奖心切,执念之深。但事与愿违,他在世时仅得奖四次,加上遗作共五次,远不及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反倒身后对西方戏剧影响极大,居三大悲剧诗人之首。

总体上,《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的场景和主线非常简单,以推动悬念的对白设计取胜。拿欧里庇得斯和埃斯库罗斯相比,能明显感觉到对白短而密,回合很多,节奏很快。欧里庇得斯不愧是舞台上的心理大师,不仅在于刻画人物角色的心理,更是让人物心理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线,并以此调动观众的心理变化。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读后感(四):新故事和老套路——读《海伦》札记

按:文中人名主要用拉丁拼写表示,通行中译名对照如下:

Helen 海伦

Menelaus 墨涅拉俄斯

Paris 帕里斯

Iphigenia 伊菲革涅亚

Orestes 俄瑞斯忒斯

Hera 赫拉

Aphrodite 阿佛洛狄忒

欧里庇得斯的《海伦》上演于公元前412年,讲述Helen在埃及遇到特洛伊战后第八年漂流到此的丈夫Menelaus的故事,两人相认,并用计逃回斯巴达。

首先解释一下Helen的故事版本问题,这部剧里她出现在埃及,并没有到过特洛伊。

现在比较常见的故事来自荷马史诗,加上一些前情补充,就是Paris在赛美事件中让爱神Aphrodite获胜,女神让他从斯巴达得到Helen带回特洛伊,随后引发了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战争。

但本作欧里庇得斯选择的版本不同,这个版本在民间也有流传,说当时赛美落败的Hera为了破坏Aphrodite的计谋,并毁灭特洛伊,用云制造了Helen的幻象,把真人藏到了埃及。剧中由Helen介绍:

第三个版本来自希罗多德的《历史》第二卷,是他从埃及祭司那里听到的故事。和前一个版本类似的是,Helen并没有到过特洛伊;不同的是,也不存在另一个幻象,Paris和她经过爱琴海时,被狂风吹到了埃及,国王鄙视他的行径,扣下Helen和财物,单独把他放逐。希罗多德可能出于从神话到历史的转变,遵从现实可行性。另一方面也从政治角度分析了如果特洛伊真有一个Helen,普里阿摩斯和民众上下无论如何都不会用十年战争的代价来维护她。

《历史》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25年,早于本剧,欧里庇得斯可能看到过这个版本,但没有采用。

说回剧作本身。

前段时间正好读了《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两部剧的结构套路非常相似。

一开始女主身处远方蛮地,这里有杀希腊来客的习俗。起初她以为男主已死,万念俱灰,之后两人碰巧相见相认。随后女主展现出惊人的智慧,用计骗过此地国王,两人逃回希腊。就连最后机械降神化解国王愤怒的桥段也如出一辙。

欧里庇得斯塑造女性,有的暴烈,有的哀怨,有的智慧,男性则经常很愚蠢。雅典和斯巴达政治关系紧张,欧里庇得斯作品中对斯巴达素无好感,于是斯巴达王Menelaus在双重身份下被塑造成了丑角,刚愎自用,行事莽撞。如果说Iphigenia比弟弟大十几岁更有阅历还算合理,那Helen比联军统帅之一的丈夫还要冷静多智,简直是女性之光。

可能欧里庇得斯一生得奖不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观众和评委都是男性公民,他塑造的人物公然挑战了他们的自尊心。不过就算获奖极少,也不动摇女性题材的创作,可见欧里庇得斯性格倔强的一面。

总体上套路类似,但相比《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来说,《海伦》的细节设计稍显生硬。

首先是相认过程,这是Helen和Menelaus的先天劣势。Iphigenia和Orestes几乎没有见过面,相认过程自然有戏剧化的空间,但Helen和Menelaus成年后相识,做过夫妻,不加伪装的情况下,凭外貌就很容易认出来。

Menelaus听说Helen在这里后,还经历了一番思考,女人可以重名,但宙斯、斯巴达、廷达瑞俄斯这些相关信息不可能巧合,这段独白借他的逐步确认在为后续发展蓄力。

两人见面后的悬念变成了,Menelaus已经从特洛伊带回了Helen(实际是Hera做的幻象),现在藏在山洞里,两人长相完全一样,难以判断真伪。

欧里庇得斯这里没有设计戏剧冲突并解开矛盾,而是让假Helen大大方方自白后回到天上去了。战后他可是跟Menelaus漂流了七年,恰好在此时恢复真身,一切都过于巧合了。

和大部分希腊悲剧一样,这部作品也或多或少流露出剧作家的政治态度。

欧里庇得斯是反战的,采用海伦幻象的版本,很有象征意义,一场十年战争的起源是虚幻的、荒诞的,所有人在指责一个局外女性——

远方地区经常被希腊人形容为蛮夷,大概是来自于希腊本土对外族的污名化想象。

本剧上演的前一年,雅典军远征西西里,结果惨败。战前军队靠占卜吉凶做出决策,最后全军覆没,民怨鼎沸。欧里庇得斯也借机在剧中做出严厉批评——

最后谈一下翻译和注释。

周作人非常喜欢在正文中意译,然后在注释中补充说明原文意思。一部剧下来,注释中除了背景补充,更有大量原文考证、译文辨析、文化比较等,共600多条。

其实直译更能体现原作的修辞手法,希腊悲剧作为文艺作品,且年代久远,修辞是很重要的审美体验,退而放进注释,哪怕保全信息量,也丧失了在语境中直接体验的过程。反过来正文直译,如有必要,在注释中意译解释,进一步帮助理解即可。

罗念生和周作人解放前就开始合译古希腊文学,两人对翻译路数颇有争论,后来罗念生在1988年的一篇文章里回忆道: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读后感(五):爱与伦理的人性悲剧——读《希波吕托斯》札记

本剧主要人物:

忒修斯(Theseus):雅典国王

淮德拉(Phaedra):忒修斯的后妻

希波吕托斯(Hippolytus):忒修斯和前妻的儿子

《希波吕托斯》是目前最震撼我的希腊悲剧之一,堪称欧里庇得斯的封神之作,可以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并列巅峰。

这部剧讲述了雅典国王忒修斯的儿子希波吕托斯因只敬猎神阿耳忒弥斯,不敬爱神阿佛洛狄忒,坚持独身,被爱神用计惩罚,让继母淮德拉爱上他,继而引发的一系列悲剧。

全剧除开场和退场外,共分三场,中间插入歌队合唱,以顺序结构展开故事。

欧里庇得斯喜欢让一个角色用大段独白开场,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这点很受诟病,说他开场缺少戏剧安排。不过也显得干净利落。

本剧由阿佛洛狄忒开场,介绍她为何要报复希波吕托斯。略有不同的是,她不仅介绍背景,更是一连串悲剧的“幕后黑手”,开场白早早设下悬念,静看凡人如何在戏剧冲突中走向毁灭。

顺带一说,本剧关于爱神的诞生,采用了赫西俄德的版本,说她是“海上诞生的女王库普里斯”,也就是克洛诺斯阉割天神乌拉诺斯的产物。这跟荷马史诗说她是宙斯的女儿不同,辈分要比宙斯还大。逻辑上倒符合规律,先有“爱”,再有众神的繁衍。

第一场由淮德拉引出,主要表现她内心的挣扎。

阿佛洛狄忒让她爱上了继子希波吕托斯,这段不伦的爱情让她无比痛苦,甚至表现出精神疾病的症状。欧里庇得斯和希波克拉底同时代,相传两人交好,也许本剧对病症的描写还受过西方医学之父的影响。

在乳母的催促引导下,她终于道出了让她羞耻的情欲。并回忆自己起初忍受,随后克制,直到现在只能寻死——

乳母在起初惊恐过后,恢复了“理性”,反而认可淮德拉的爱,并赞颂爱神的神圣,鼓励淮德拉大胆面对——

此时,可以把乳母看作淮德拉内心另一股力量的外化,淮德拉和乳母的冲突,其实就是淮德拉自己内心两股情绪的冲突。这是爱和伦理的冲突。

希腊神话里似乎很少有淮德拉这样内敛的,羞耻的,同时又充满张力的爱。其实英雄时代的伦理观有个矛盾,明明众神就是乱伦的产物,人们又敬神,为什么现实中如此“双标”?可能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公元前5世纪时风气的影响,当时人们以不可自制的情欲为“愚事”。

这一场淮德拉内心冲突的细腻和张力,甚至让人怀疑淮德拉才是这部剧的主角。大约两千年后,法国剧作家让·拉辛改编这个悲剧故事,就以《淮德拉》为剧名。

第二场开头,欧里庇得斯巧妙利用了歌队的角色,引导淮德拉说出了乳母已让希波吕托斯知情的现状。歌队在主角独白时,经常能起到附和调剂的作用。

随后是整个悲剧事件关键性的转折。希波吕托斯以极具攻击性的方式否定了淮德拉的爱,并辱骂整个女性群体。他原本向乳母发誓保密,这里说出一句可笑的话:

有好事者说欧里庇得斯憎恨女人,似乎能以希波吕托斯的厌女言论为据。但剧中人物的台词能否代表创作者的观念,是个问题。同样在本剧,乳母找药时说男人要比女人迟钝,就是完全相反的性别认知。

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大都以女性为题,为女性平反如《海伦》,同情女性如《特洛亚妇女》,表现女性智慧如《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都是厌女的反证。当剧中人物议论不自然时,或与现实背景有明确对应时,可以略加猜测作者借题发挥,但毕竟虚构和现实有别。作者对某一人群的态度,更应该看他有意无意中,如何塑造这类人,这比人物台词要可靠得多。

淮德拉羞愤之下选择自尽,并暗中设下自己的报复。这是第二场的尾声。

按照希腊悲剧不演激烈死亡的常规,剧中没有直接表现淮德拉的上吊,而是由歌队和乳母转述。从第二合唱歌尾声,歌队唱出淮德拉选择声誉,用死来解除爱与伦理的痛苦,转入第三场开头由乳母呼救带入场景。

此时忒修斯正好回家,意外发现妻子的死。紧接着第二重打击是,淮德拉手里捏着信简,诬告希波吕托斯对自己不轨。

本剧以及《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中都有女性写信的桥段,似乎表明英雄时代的女性是有受教育权的。当然也要视故事流传的年代而定,至少不晚于欧里庇得斯的时代。

希波吕托斯面对诬告,只能立誓自证清白。这里他居然坚守了之前对乳母的誓言,没有告发淮德拉对自己的感情——

此前他分明背过誓,看起来是极大的讽刺。但值得分析。

希波吕托斯是否打破对乳母的誓言其实是个悖论。如果他一开始守誓保密,就很难和淮德拉正面冲突,让淮德拉感到羞辱,进而自尽并诬告;如果他后来背誓,就会提前让忒修斯明白真相,免于之后的悲剧。所以希波吕托斯的背誓和守誓,其实是为悲剧的发展而设定的行为逻辑。剧作家从神话传说中取材,需要遵从既定故事主线,不能完全虚构。

不过从戏剧角度似乎也有变通空间,淮德拉的羞愤来源,可以是希波吕托斯在乳母面前辱骂淮德拉,被她从旁听到。这样既不用让他背誓导致前后不一,又能引发淮德拉的羞愤,把逻辑推演下去。还能保全他对誓言虔诚的形象,加重结局的悲剧色彩。

盛怒之下的忒修斯不由分说,将儿子流放,甚至动用了父亲波塞冬承诺自己的诅咒权,诅咒希波吕托斯的死。

“退场”一幕是全剧又一个高潮。

报信人传达消息,被流放的希波吕托斯途遇巨浪,马受惊发狂,意外将他摔至重伤。海浪和马都是波塞冬的标志,细节上倒很符合忒修斯诅咒的来源。

希腊悲剧中经常有“报信人”的角色,其实起到了旁白的功能。有不便直接表演的内容,如凶杀,或人物众多的复杂场景,如伊菲革涅亚和俄瑞斯忒斯的逃亡,都可以通过报信人的角色来转述。

随后是熟悉的“机械降神”桥段,阿耳忒弥斯登场。

神在剧末出现时,借助类似起重机的设备,从空中出现,真是字面意义上的“机械降神”。这么看,欧里庇得斯常用这样的设计,倒也未必尴尬,现场应该会有精彩的舞台效果。

希波吕托斯崇拜的女神对忒修斯说:

这是希腊神话中一个经典设定,一个神已经设下的局,无法由其他神解除既定命运。

随后阿耳忒弥斯追溯了连环悲剧的经过和原因,恍然大悟的忒修斯陷入绝望的痛苦。此时重伤临死的希波吕托斯被抬上,安排他在阿耳忒弥斯的调解下同父亲忒修斯和解,并在父亲怀里死去。最后歌队的悼词打通了虚构和现实,道出世事无常的沧桑。全剧在解脱中更显悲剧氛围。

爱神报复对象是希波吕托斯,最终却一手毁灭了整个家庭。

希波吕托斯的死是希腊悲剧中极少数的死亡场面。

酒神节上的演出是全民活动,大概为了社会和谐稳定,按惯例不直接表演凶杀,但平静的死亡可以接受,此剧就是一例。

整部剧其实还有一条暗线,就是“告知”和“反应”。淮德拉把心病告知乳母,她将作何反应?乳母把淮德拉的爱告知希波吕托斯,他将作何反应?希波吕托斯把自己的立场告知淮德拉,她将作何反应?淮德拉自尽并向忒修斯诬告,他将作何反应?忒修斯盛怒之下招来希波吕托斯,他将作何反应?最后希波吕托斯重伤临死,阿耳忒弥斯把一切原由告知忒修斯,他将作何反应?

这是环环相扣的悬念,也是环环相扣的悲剧。虽然托名于神的作弄,但内核是人性悲剧。

最后提一下剧名。本作全名《戴花冠的希波吕托斯》,可能是个有趣的双关。“花冠”可以指希波吕托献给阿耳忒弥斯的花冠,预示他惹怒爱神引发的悲剧。不过剧中他本人并没有戴花冠,这里也可能是欧里庇得斯的心理暗示,借此保佑本剧获得竞赛桂冠。

最终本剧成功斩获头奖。

三年前,后来被奉为经典的《俄狄浦斯王》意外折戟,如果本作如此震撼人心再没有得头奖,怕是另类佳话了。“可惜”这部剧实至名归,摘得桂冠,欧里庇得斯的小心思最终如愿以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