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漫画电影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漫画电影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漫画电影史》是一本由[英] 爱德华·罗斯著作,后浪 |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画电影史》读后感(一):不算漫画

先说明一下翻译成“漫画”是有问题的,虽然采用了连环画常用的画法,但画面间并不存在分镜关系,不构成“comic”,英文版的原意应当为“图解”。 作品从眼睛、身体、空间、时间、声音、意识形态等角度介绍电影思想的发展历程能。 眼睛是最为基础的,摄影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观众的视线,早期理论家认为摄影机是中立的,真实的记录世界,而梅里爱最先意识到电影的本质,拍出《月球旅行记》(1902),月球旅行当然是虚构的,摄影机的真实性也只是一个天真的幻觉。 电影存在的目的是构建一个虚幻的世界,使得观众沉浸其中。通常情况下镜头会弱化本身,增强虚拟的真实性,在某些电影中,演员会打破第四面墙直视摄影机,在观众眼中演员从“他”变为“你”,来增强影片某方面的力度。 身体是电影另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向,演员充满魅力的身体是电影的重要看点 默剧时代的卓别林、巴基特都是身体表演的大师。 恐怖片中通过表现怪物撕碎人的身体,潜伏在人体内然后爆体而出来制造恐怖,观众对这些画面“感同身受”,带来奇特的体验感。 电影出现早期展现出白人男性的固定视角,女性在其中被包装成男性的“奖品”,身体受到凝视,这种视角在今天既受到抵制又成为一种很难意识到的基本表达。 影片《白蛇·缘起》(2019)以女性作为主要角色,乍一看是新的视角,实则不然。影片中的角色大部分用以满足男性审美,反而许仙平平无奇。 主要女性角色有白蛇青蛇和珍宝坊老板娘,贤妻良母型、英姿飒爽型、性感萝莉型倒是凑齐了。尤其镜头有意无意不时掠过女性角色敏感区域,带有强烈的偷窥感,十分猥琐。 珍宝坊老板这位不合比例的长腿的萝莉,裙子下方有两位极端猥琐的丑男左右把脸靠在腿上。两条蛇之间不时出现的暧昧、纠缠,从某种角度上倒是满足了男性的幻想。 这就是男性视角在影片中的真实表达,女性的身体成为构成影片的消费品,不幸的是很多女性自身也意识不到其中凝视的视线,习惯于居于统治地位的男性视线。这种视线因为长期存在而习以为常,具有隐蔽性,就仿佛这个男人统治的世界那样让人习以为常。

《漫画电影史》读后感(二):《漫画电影史》

《漫画电影史》

第一章 眼睛 P7-30

喜欢的话语:

讲电影的诞生:

1.在100多年前,当那第一缕闪光与银幕触碰的时候,运动影像就吸引住观众。

2.当放映机的光线穿过黑暗,活动影像就在我们面前跳舞,我们观看,我们目不转睛。

3.电影革新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藩篱,把新的可能性带入我们的视野。

4.电影解放了我们的视野,并带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潜力重现它。

5.当连续展示一次运动的静态照片,人眼将感知到一次完整的运动,一种运动的错觉。

6.电影的力量毋庸置疑。

《火车进站》

讲摄影机超越眼睛:

7.对维尔托夫来说,摄影机不仅是眼睛的替代物,它还是一种能够超越人眼视线局限的工具。

8.对维尔托夫来说,电影摄像机不仅有记录现实的能力,而且还能为观众揭开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

《持摄影机的人》

讲电影欺骗观众:

9.摄影机远非“无偏见的眼睛”,它的可靠程度,与操作它的电影创作者是相同的。

10.电影创作者选择展示什么或隐藏什么,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摄影机角度和视点,对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月球旅行记》《北方的纳努克》

讲电影带来的梦感

11.“隐匿的风格”:利用人眼习惯的纵深感,以及运用看起来自然、有目的的摄影机角度和剪辑,还有制造一个让观众忘记自己存在的银幕世界。

12.穆尔维:“一种如有魔力般展开的密不透风的封闭世界,对观众的在场漠不关心。”

讲电影如偷窥

13.电影纵容我们的窥淫癖,给我们一个私下的、合法的机会去凝视他人的生活与身体,而不必担心这种凝视落在自己身上的风险。

《后窗》《偷窥狂》

“男性凝视”

14.摄影机前方和摄影机后方(演员与创造者)都由男人主导,后果是,好莱坞对男性主人公的偏爱,导致摄影机的视角通常被男人的动作和目光挟制。

15.女性角色成了“奇观中的必需品”,更多情况是被凝视的物体或被视作一种奖赏。

打破好莱坞

16.我们太习惯于观看那种遵循叙事电影法则的电影,以至于当我们被剥夺了这些规则之后,就相当于撞见了一种观看世界的全新方式。

《斯芬克斯之谜》

突破单一视角

《公民凯恩》《罗生门》

主观视点的恐怖

17.眼睛是恐怖片首要的器官

《鬼玩人2》《切肤之爱》

18.恐怖玩弄着我们之所见,以引起恐惧感,利用看到太多或太少所引起的焦虑,同时我们去看的欲望正在与我们把头扭开的本能作斗争。

《月光光心慌慌》《十三号星期五》

“最后的女孩”

19.作为男性凝视的灵巧反转,这一做法将叙事力量的权利交还到女性英雄手里,并要求观众采用女性身份的认同。

回望镜头

20.这种回瞪令我们的眼睛注意到了我们的凝视,打破了存在于真实事件和电影世界那隐形的“第四堵墙”。

21.刹那间,真实的感觉被摧毁了,占据观者的心灵,以视觉暗示力量控制观者的催眠式幻觉消失了。

22.通过对我们通常不受挑战的凝视进行回敬,这些角色迫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与种族主义权力结构的共谋关系,并且对我们随意接受电影中无所不在的有关种族的陈腔滥调提出了挑战。

《火车大劫案》《趣味游戏》《为所应为》

关于“眼睛”总结

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过程,我们能看到不断增多的复杂视角,这些视角不再是为了支撑一个密不透风的封闭世界的运转,而是将电影风格边界扩张到“解放我们的视角”。

《漫画电影史》读后感(三):漫画的形式带我们畅游电影史百年长河

1895 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问现代人在空闲时喜欢做什么?答案里一定会有看电影一项。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

《漫画电影史》用漫画的形式,通过“眼睛”“身体”“场景和建筑”“时间”“声音与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技术与技术恐惧”等七个章节来赏析电影。引用了丰富的电影例子与理论著作,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欣赏电影的视角。

本书作者是英国漫画家、作家——爱德华·罗斯,他为大学、博物馆、慈善机构等创作过不少科普性质和理论性质的漫画,《漫画电影史》是他的代表作。目前他正着手一个叫《漫画游戏史》的计划。

一、电影产生的时间和成长历程

电影,是人类知道其确切产生时间和成长历程的艺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

在100多年前,当那第一缕闪光与银幕触碰的时候,运动影像就吸引住了观众。从《火车进站》那简单的奇观展示,到使人沉浸画面中的现代3D大片,电影已经给观众带来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欢乐,也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方式去审视这个世界。就如同意大利电影理论家费朗西斯科.卡塞蒂所说:“电影解放了我们的视野,并带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潜力重现它。”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依次拍下了24张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所有蹄子都腾空。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1888年10月,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在英格兰西约克郡利兹城进行了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他使用自己的单镜头摄影机和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纸质胶片接连拍摄了《朗德海花园场景》和一段利兹大桥的街景,片长为2秒左右。

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

史学家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的成为“电影之父”。

早期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艺术家的勇气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

美国喜剧电影大师查尔斯卓别林,也是无声电影时期杰出的电影艺术家。1914年,编导了第一部影片《二十分钟的爱情》。接着,《阵雨之间》又问世,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流浪的夏尔洛的形象。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胶片的发明,使得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我们之所以要看电影,是因为可以经历我们在生活中无法经历的事情。

电影不管是哪个片种,细察起来它们都包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区的礼仪习俗、交际方式、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世界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等要闻,人文的和自然的衍进,无不在电影上得到或多或少的随机性反映。

《肖申克的救赎》大家都听说过,几乎在所有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的榜单中,它都被放在了第一位。这是一个因冤案入狱的年轻银行家在牢中追寻自由的故事。就像影片中展现的一样:“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辉,即使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狱,也无法长久地将他围困!”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选中哪一颗”。来自于电影《阿甘正传》。它告诉我们当面临的选择过多时候,选择很可能误导人生。而影片中的阿甘先天弱智,他只选择做自己,只想和珍妮在一起。即便后来他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

40年代的美国,《教父》是部里程碑式的黑帮史诗巨片,讲述了黑手党柯里昂家族的首领维托·唐·柯里昂家族中的血雨腥风和温情脉脉。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中用满是悲痛的黑白画面,真挚地讲述了在克拉科夫受到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群体境况。而他的《大白鲨》,挽救了新好莱坞时期的灾难片,在骇人的视觉效果之后,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据说在影片上映之后,连海水浴场的生意都变得清淡起来。

《蝙蝠侠:黑暗骑士》成为了影迷们心目中无法超越的经典,诺兰把它拍成了迈克尔·曼的犯罪史诗。《盗梦空间》贡献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核心冲突,梦境和现实之间,早已没有了切实的界限。尤其是那个扭曲的城市空间,是诺兰天马行空的影像化。

《阿凡达》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 电影制作上将3d技术和电脑特技用到极致,从此开创了电影的3D时代。

皮克斯制作的《玩具总动员》,到目前为止,都还能被称为史上最佳动画片之一,影片精致到让每一个玩具的材质都栩栩如生,同时给足了观众足够的成长思考和情怀释放。

电影里的很多场景,其实很少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看电影是在看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因为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宛如身临其境。让我们可以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

《漫画电影史》以“眼睛”“身体”“场景和建筑”“时间”等主题切入,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赏析佳片,深入浅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有阅读的愉悦。妙趣横生的图像导览带您畅游影史百年长河。看完这本书,你不会再带着同样的眼光去看电影啦!

《漫画电影史》读后感(四):“原来那部电影,你还没有看懂!”|从电影的关键要素切入,理解影片深层含义

因为喜欢看电影,我在选择研究生方向时,毫不犹豫地选了影视文化研究方向。印象很深的一次专业课上,导师说了这样一句话:“看电影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习得。”

当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通过后来的学习才知道,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电影与电视最大的不同,就是电影的镜头、构图、场景、声音具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体系。换句话说,电影的表达不只通过故事情节或演员的表演进行,而是导演对镜头、场景、剪辑、意识形态等一系列的处理,影片表达的东西远比它的表面情节多得多,功能也远不止娱乐功能这么简单。想要真正理解一部影片的内涵,其实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此,当我们观看某些影片的时候,常常会在似懂非懂之间感叹:“这电影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而同样一部影片,不同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这些情况在我们观看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时几乎是不会发生的。

那要如何才能掌握看电影的能力、看懂电影的深意呢?首先要了解电影的发展历史,其次是学习电影发展中形成的“共识”(电影语言),再次就是多看优秀影片。做到这三点,你就会从“看电影”中享受更多的乐趣、获得精神上更大的满足。

今天我推荐给大家的《漫画电影史》,就是一本很好的了解电影史和电影语言的“入门教材”。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爱德华?罗斯,他从7岁开始看电影,是名副其实的“影痴”,在大学对电影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形成了全面又独特的个人见解。

在《漫画电影史》这本书里,罗斯通过漫画的形式,将自己多年以来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融入其中,根据眼睛、身体、场景、时间、声音及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技术与技术恐惧等7个部分进行分析,辅以丰富的影片例子和电影论著,向读者传递了“看懂电影”的角度和方法。

想象一下,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人们目睹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影片只有短短1分钟,内容是火车进站时站台上的各种情景。

如果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难免会发出“这也太无聊了”的感叹,但当时的观众却是极其震撼的。那是人类第一次看见“照片”里的人和物自己活动了起来,意味着人类从此可以看见“另一个世界”。

意大利电影理论家弗朗西斯科?卡塞蒂说过:“电影解放了我们的视野,并带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潜力重现它。”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中呈现出的最典型的独特性——解放人类的视野。

这种解放不同于一幅画、一张照片带给我们的感觉,因为电影的画面最开始呈现的是人们真实的生活,摄影机就好像一双人的眼睛,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这种感觉有别于其他的一切形式。

就像罗斯在《漫画电影史》中指出的那样,电影这双眼睛,能够以全新的方式揭示世界,也可以成为强有力的欺骗工具。在著名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代表作品《后窗》中,这种“眼睛”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模拟各种偷窥和凝视,导演选择精准地引导着观众去看什么和不看什么。

电影这双眼睛,带着观众去探索生活、探索人类的身体、探索世界、也探索未来。人们在越来越丰富的影片中,真切感受到了现实世界所不能感受的情感和事物,不管是最匪夷所思的恐怖片,诸如《闪灵》《午夜凶铃》《异形》等,还是天马行空的科幻片,诸如《阿凡达》《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只有电影能带给我们这种神奇的体验。

2019年的国庆档,我们有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非常受欢迎。影片内容是由7位导演+7个小故事组成的,其中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争议最大。那些不喜欢这个故事的观众拼命吐槽,将其评为7个故事中最差,而那些喜欢这个故事的观众则拼命点赞,将其评为格局最大的好故事。

那到底《白昼流星》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不管是影片的场景、语言、人物、情节,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不同的人在观看后,会形成不同的感受。而“没有标准解读”和“没有标准评分”正是电影不同于其他形式所具有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在于导演在拍摄时候有自己的创造,但解读却是观众基于个人理解的另一种“创造”。

这种创造性也是电影自诞生以来,之所以广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它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影片导演的解读也并不能作为标准答案。

就像著名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说的那样,当一部电影在世界上发行了,“它就与其作者分离了,开始有了自己的生命,在形式与意义上经受着种种变化。”

比如,今年年初的贺岁档电影,周星驰导演的《新喜剧之王》,有人认为小梦最后实现了自己做明星的愿望,有人却认为小梦已经死了,后面的情节都是梦境。当周星驰接受采访的时候,有记者提问想知道“正确答案”,但周星驰并没有直接说哪种看法是对或是错,但他认为都有可能。

有些小伙伴会说:“想这么多干嘛呢?看电影不就是为了放松和开心吗?难道那些搞笑片还有什么教育意义?”

罗斯在《漫画电影史》中这样回答:“即便是最无伤大雅的合家欢电影也有着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他在书中举了迪士尼动画电影的许多例子。

比如,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美女与野兽》中,女性的角色总是被刻画成需要被男人拯救的形象,她们追求的目标都是“幸福的婚姻”。

比如,在安徒生童话名篇《海的女儿》中,小人鱼变成人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王子和爱情,而是拥有不灭的永生灵魂,但是在迪士尼电影《小美人鱼》中,却将小美人鱼塑造成了为王子和爱情必须作出牺牲、舍弃自我的女性角色。

由于迪士尼电影深受孩子和年轻观众的喜爱,所以这些深深植根于影片中的“意识”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

所有电影,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隐藏或宣扬各自的立场和观念。比如,美国好莱坞打造的影片中,阿拉伯人的形象几乎从来都是“反派”角色,有色人种和印第安人也常常被如此安排,比如《夺宝奇兵》《阿拉丁》等;他们即使作为主角出现,也难以摆脱身上不符合主流文化的缺陷,比如《绿皮书》中的黑人钢琴家,就是一个有“洁癖”、有点“娘”的“同性恋”。

因为电影自诞生以来,总是以“呈现真相”的特征面世,所以观众在观影时会不自觉被影片潜藏的意识形态影响。换句话说,电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某种文化、某种价值观的代言人和宣传工具。就比如好莱坞大片这么多年来的广泛传播,实际上就是把美国文化和美国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正因为电影永远不可能“毫无意味”,所以我们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要学会辨识和区分,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影片。此外,更重要的是,当越多体现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电影出现,我们就越应该将关注放在主流之外,去思考那些被歧视、被压抑、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人和事,这样我们的视野才会更开阔,心智也会更成熟。

总的来说,《漫画电影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级教材,而且是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读起来十分轻松。最难得可贵的是,作者罗斯没有站在美国或主流文化的立场上来讲述电影的发展和特点,而是站在一个相对公正客观的立场上。

尤其在分析影片的时候,考虑到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比如,在看到影片的文化宣传功能时,也看到了审查机构对这种功能的限制和利用;在看到技术对电影的促进时,也看到了电影对技术发展的恐惧;在看到影片所表现的主流价值观时,也关注到了弱势群体和边缘文化。

光凭这几点,已经决定了这是一本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