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读后感1000字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读后感1000字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是一本由[日]志驾晃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精选点评:

●结局没啥悬念,社会派味道重点,感觉全书就是教我们网络很危险,但是谁又能离开网络呢?作者顺便吹了一波苹果,不是siri最后就完了

●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情节,但作为社会派推理而言,角度新颖,也很有现实意义。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泄漏问题。

●居然是这么直接平推过来的网络安全宣传册,还以为会有时间和身份的叙诡,然后时效性上Face ID已经出来2年啦……

●题材挺有意思,虽然期待的桥段没有出现。

●这是苹果公司策划的文案小说吧!过程无聊无情。纯属浪费时间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隐藏佳作,同名电影由北川景子领衔、田中圭、千叶雄大、成田凌主演。

●社交网络防诈骗手册、iPhone硬核广告,多线叙事竟然不是叙诡,平铺直叙到尽头…

●一堆老掉牙的常识攒出来一本毫无趣味的小说,出版社就这么不挑书么……

●片名很轻佻,觉得应该是个轻松的文笔,看完果然如此,对现代人用网络社交软件胡乱发文,毫无防范意识的现象进行了无情揭露,中间夹杂一些青年男女感情的纠纷,主犯让人想起《孤独的歌声》。只是仅这点深度,还是满足不了有点推理小说阅读量的读者,只能当长篇之后的小甜点,200多页无压力作品,75分。

●网络犯罪,凶手并不难猜。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读后感(一):感觉是不怎么拿的出手也不会跟人特别介绍的作品

微妙。只能用微妙来形容我对这本书的感觉,不仅仅是读的时候很微妙,“在何种情形下会跟别人介绍这本书”,想到这个问题,完全无法拿出答案的感觉也很微妙。 比起“推理小说”,本作更接近“犯罪小说”。但相比起劳伦斯布洛克,杰弗里迪弗那种叙事节奏明快剧情紧凑的犯罪小说,本作又给人种提不起劲的微妙感觉。 明明是诱人又时髦的网络犯罪题材,凶手乍看上去也是日式风格的魅力型角色。不知为何故事却非常平庸,描写隔靴搔痒没能直戳核心…结局前设计的本作唯一反转,都没能让我改变这一印象。“啊,这样哦”,就这么随意的翻过去了。 可能我没有觉得有趣的理由,在于这本书明明无处不强调着“这是现代日本的犯罪”,却没有展现出与之相对的“现代日本犯罪小说的胸襟”,没能赋予角色足够的魄力、剧情也陷入了为了解密而机械的设置谜题、身为日本人居然连罪犯的心理描写都没有深刻钻研……这样的作品,无论读者还是作者都不会乐在其中吧。 犯罪的魅力,原本就是推理小说的一部分。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读后感(二):大家千万不要丢手机啊

贴吧A大佬认为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作品,不过就在下看来此书虽然平庸但还没有那么糟糕(就是说比梅奖的捕虫歌之流强的多了)。就个人观点而言,此书就是纯粹的悬疑小说,推理,基本上根本看不到。所以只喜欢推理的朋友真的没必要浪费钱(200来页快50,新星的黑我已经懒得吐槽了)

小说分三条线:A线是某人(其实就是凶手,因为很快就露出了本性所以不算鞋底)捡到了某人的手机,破解后发现机主的女朋友是个大美女,然后产生了一些正常人不该产生的想法……B线是女主的男友丢了手机,被“好心人”送回后却卷入了一系列可怕的事件之中;C线是JC线,两位JC在接到善良群众举报后发现了一个大规模的弃S地,并展开了调查,然而却无法查实被害者们的身份……

个人感觉作者通过这本书向读者们拼命普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好吧我承认有些描述确实很可怕,不过反正我也没用过FB),以及暗网的可怕(听说下一本喝醉酒?!也是在讲暗网)。书中人物基本上没人能留下好印象,男女主都被凶手玩弄于股掌之上(不过凶手中途就暴露出来了),JC破案水平也低下的可以。某位未正式出场人士还以为会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并没有。怪不得此书在当年的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作品评比中仅获得隐藏佳作奖,未获大奖。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推理小说里也不能小瞧老实人啊,听说同名电影里男主的扮演者仍然是铁憨憨同学,所以嘛,你们懂的。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读后感(三):手机时代是加害者守株待兔时代?

这本书的故事还是很有意思的,就个人而言某些男性视角的观点不太喜欢,所以扣掉一颗星... 故事线也很清晰明了(剧透预警,总得来说就是受害者、凶手、警方三线围绕凶手展开的故事,当然最后也因为凶手再次开展的杀害行为而把受害者、凶手、警方三线汇在一起。 这本书的故事很有意思的是,当你以为案件即将尾声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真相又被揭开了——原来真正的麻美是自杀了的山本美奈代! 这个故事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尤其在这个所有人都被手机、互联网牵制的网络巨婴时代。“两面性”在这个故事里色彩彰显得很浓厚,例如女主通过Facebook分享日常,从他人身上获得的关注感和被满足的虚荣心,但也因此一步步掉进凶手的陷阱中;被女主认为老实可靠但笨拙的结婚对象富田先生丢失手机、陷入网络诈骗,但最后也是在富田先生的帮助下获救;被当做是“不信任”工具的GPS定位,最后也正是手机定位才使得富田先生找到麻美小姐被绑架的地点......

故事的他们和我们,都像是手机时代的受益者以及受害者,我们享受着手机的便利,同时又被各种手段暴露自我,但与其嫁祸于手机、互联网技术,不如说,危险的是披着技术羊皮下的加害者。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也在想:是否当我们脱离了互联网,不在互联网上留下我们的痕迹,加害者就无从获取我们的信息。但很无奈的是,我又将自己的想法推翻——当我们和互联网脱节,我们是否又与社会脱节,当我们成为一个孤立又普通的人,在遇难失联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将自己的线索给抹掉了?

《只是丢了手机而已》读后感(四):直击当下社会隐患之作

首先,不太明白为什么此作评分会这么低?难道所谓悬疑推理,就一定要是本格?其次,所谓三线叙述,就一定要玩出叙诡?这是什么偏见?我觉得作者的题材选得非常好,对当下人们严重依赖手机,以及过分关注朋友圈与不注意保护手机上个人隐私等问题均作出了深思与批判,书中提到的社交软件Facebook应该可以对应天朝的微信与QQ。作者直击当下众人的“手机依赖症”,可谓句句言中要害!感觉该作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社会派”悬疑之作。

作者讲故事的水平也很高,A、B双线交替在写女主麻美与男主富田、武井、小柳、蒲野之间的故事,武井与麻美见面时提到的某女优自杀事件、麻美设置的特殊手机密码之事其实也为后面设置了伏笔;C线着墨于警察们(毒岛、加贺谷等)辛苦地对多名女尸被埋案的调查,在批判手机本身种种弊病的同时,也对手机可能会造成的犯罪进行了探讨,犯人一人饰三角的诡计及其利用手机制造多名受害人还活着的手法其实很不错,所以说嘛,三线叙述一定要玩叙诡吗?布一人饰多角的诡计不可以?最后还曝出了女主的身份秘密,实在是让人觉得很好看呢!

以下涉及剧透与泄底,慎入:

先是男主A(作中也是匿名的,以下简称A)捡到一部手机,对手机内容产生兴趣,遂破解手机密码以查之,查后对手机照片中所显示女主麻美更感兴趣了,正好麻美也在为男友富田找手机,A捡到的手机正是富田的,故A与麻美联系上了。

不久,A还手机给麻美,却在社交网Facebook上,以他人之名与头像注册了帐号“小柳”并加麻美与富田。

另一方面,以毒岛为首的警察们查到一埋多具女尸之地,开始了辛苦地调查。

再说麻美这边,因为对Facebook的熟悉,麻美开始更多地使用,与“小柳”(即A)也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因为当年女同学的介绍,麻美又遇到了初恋情人武井,对富田的求婚与武井的再追求,麻美开始摇摆。

富田这边,先是信用卡方面出了问题,接着手机又被绑架,不得已找朋友请这方面的高手蒲野来解决,殊不知,富田的更多信息被A取走。而在Facebook上交往多了,麻美开始烦小柳,富田与大胸前女友的亲密照与流言曝出,更让麻美苦恼。

毒岛这方面,挖到了更多尸体,通过录像与人证开始将嫌疑人锁定为一位叫波多野(名字不叫“结衣”,别乱想)的男人,通过进一步的调查,警方确定其所杀者均属妓女之流,通过对死者身份的确定及死者家人否定死者已死之事,警方认定是凶手在用死者手机,造成死者还活着的假象(所以说手机隐患多多嘛),随着一次抓凶的失败,警方断定凶手买证件制造了很多“波多野”的现象,故警方开始锁定凶手所杀的第一个人的手机位置。

到这,麻美那边也乱了,小柳把麻美的裸照发上了Facebook,又盗麻美的号,把麻美与武井的亲密照发给了武井家人,其实武井是已婚哦。富田证实,与麻美交往的小柳非正小柳,乃冒名顶替者,麻美找蒲野帮忙,却被蒲野迷倒。

蒲野绑麻美于自己藏身处,原来,蒲野即是Facebook上的冒牌小柳,也是A,也是凶手“波多野”,其有严重“恋母癖”,还喜欢直黑发的,因第一个喜欢之人(妓,也是其第一个杀之人)之背叛,开始虐杀女,A去挖坑,麻美被困,绝望中用电话向富田求助,富田来,击倒A,A抖出麻美非麻美本人,她其实是那个所谓的自杀的女优,而其实是麻美自杀,那个女优取代她的事实,即现在的麻美=那个女优,说富田放了他他就不说,富田信,A大翻盘,制服富田,眼见二人岌岌可危,警察赶到,三线相接,故事结束。

结尾挺感人的,富田虽然笨点,但倒是好男人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