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董局中局2读后感精选

古董局中局2读后感精选

《古董局中局2》是一本由马伯庸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董局中局2》读后感(一):最后残片部分没看明白

许愿在草庐里的时候,台下专家到底说了什么?

按照书里的介绍,专家们在许愿从草庐出来之前,得出的结论是:与许愿手中残片符合的就是假画。理由是假画才有宋徽宗“天下一人”的题字。

如果是这样的话,故宫版作为真画,上面不该有和许愿手中的假残片几乎衔接得上的“天下一人”的墨迹。可是文中又说,许愿之前在更衣室发现故宫版上的确有“天下一人”的墨迹。那么故宫版也是假的咯?

还有双丝单丝的问题,不知道台下的十位专家之前有没有提及,如果他们提及了张择端的画就是用单丝画绢所做,那么即使没有许愿手中的残片,也可以鉴定两幅画的真伪。如果没有提及,就说明张择端的画到底是单丝还是双丝学界可能并没有定论,这样的话素姐凭什么认为张择端的画就定是单丝所做呢?

《古董局中局2》读后感(二):一切都太可疑(刻意)了

这里要先说说第一部的一些问题,主要跟后续剧情的衔接有关,不适合写在第一部的书评里。第一部哪里都好,逻辑也没问题,该留的悬念和伏笔也都留够了,就是有一点,作者写完第一部的时候,好像还没完全想好后面整个的故事。

这些问题第二部就暴露出来了,如果按B站故事王的规则,这个算不及格吧。跟许一城,没什么关系,跟五脉,有那么点关系,跟老朝奉,也没多大关系,跟木户家也没什么关系。从后续剧情看,除了线索人物,主角的历练成长,其他的也没什么关系。等于第一部留下的扣,第二部都没用上,也就在寻找老朝奉的路上推进了那么点主线。

再说刻意。

主角刻意煞笔。

第一部,主角明明很有“斗争经验”,跟第四部说的,不相信别人给的线索,只相信自己找到的线索,完全不矛盾啊。结果到了第二部,主角怎么就煞笔了呢

Boss刻意强大。

一个跨国拍卖行,联手香港黑帮,怎么就成了大Boss了?90年代又不是晚清民国,百瑞莲又不是东印度公司。

老对手刻意合作。

老朝奉这么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又有日本背景的老江湖,怎么就如此忌惮欧美势力了?如果不考虑第四部里老朝奉的身份,这个举动,完全就不能成立了。

结尾Boss刻意懵逼。

不知作者是要刻画药不然这么一个人物,还是描写主角的成长,还是要用上《清明上河图》相关的一系列疑案,总之写出了让人觉得非常刻意的一部续作

《古董局中局2》读后感(三):不疯狂便不是马亲王了

刚看到《古董局中局》第二部的副标题时真的是有一种吃惊的感觉。

马伯庸你也未必太赶玩了些,第一部为主要线索的古董玉佛头是不是你杜撰出来的东西暂且不论,就算是真的存在估计知名度在全国人民的心中也没有你在书中所讲的那么高。可是再看这第二部的古董主角,居然是《清明上河图》。人都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你这成了写热闹的不怕事大。这《清明上河图》可是知名的国宝级画作,敢拿它来做文章,这胆子还真的不是一般的肥啊!

不疯狂不胆大作者怕是就不会被称作是“马亲王”了。虽然一开始看的时候就明白小说的创作不能背离现实的真实情况,可还是很好奇马伯庸该如何把这条线索写圆。马亲王果然是马亲王,他不但把《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放在他的小说中成为了一条重要的情节推动线索,并且还真的把这故事讲的是精彩纷呈,悬念迭起。看的过程中几次我都差点以为马伯庸要在此书中颠覆现实了,恍恍惚惚的认为或许我们一致认为的那副珍品真的是一件赝品,而马亲王不过是将他用写小说的方式将秘密透露了出来。不过文学创作可以有想象力,但是不能够改变事实。马伯庸在故事的最后还是将《清明上河图》这个坑填上了,也把本单元的故事讲合情合理的了。算是给小说的这一段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实看这部《古董局中局》时,不由得让我联想起了《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类小说。都是原本的小人物继承家学渊源,为解决诸多谜团而开展一系列的冒险活动。似乎男性作者都很热衷于这一类的故事走向,或许是因为每一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人物变英雄的梦,就像每一个女孩都曾经期盼自己是一位公主一般。

第二部的最后,有关于这一本内容的大坑算是填上了,但是整部书的诸多巨坑还是此起彼伏的,尤其是最后的大BOSS老朝奉究竟是谁?这一点实在是让人想的抓耳挠腮,我几乎是将书中曾经出现过的所有大大小小人物都挨个排查过了一遍,看谁都觉得可疑,可就是没有找到那个真正的幕后黑手。也罢,反正后面还有再续,慢慢的看就是了。

《古董局中局2》读后感(四):事急,从权还是从心

如果说《古董局中局》第一部亲王还在书中用各种小人物的互动幽默桥段来缓解下紧张刺激的气氛,那么在第二步清明上河图里,亲王则是一路狂飙到底,没有一处让读者放松的意思,所有情节都紧紧的挤在一起,我看书的时候一颗心始终在悬着,那叫一个忐忑。

这一部里亲王中心点在于一个问题,当现实逼迫你违背原则,你该如何处之,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的初心还在不在。许愿在这一部里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一个大坑,并且里面的圈套一环扣着一环,从到郑州遇到钟爱华开始,到被素姐解救,再到对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清明上河图》的质疑,每一步都落入了敌人的陷阱,而当许愿幡然醒悟的时候,已经晚了。

可以说,到这里无论是故事还是氛围都到达了一个高点,我的心情也随着主角许愿而起起落落,亲王对于人物内心的把握还有故事起转承合的拿捏真是无与伦比。然后展现亲王布局能力与知识覆盖面广的地方来了,药不然突然出现帮助许愿从一个默默无闻坚持拓印的老人身上找到了丢失的自信,也让剧情有了峰回路转。这期间还有与药不然的似敌似友的纠结夹杂其中,看点十足。

又经历一系列找寻和侦破谜题,最后就在真假《清明上河图》要一决雌雄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许愿已经稳操胜券,因为他找到了那个最关键的点,可以一锤定音,所以这就让剧情有了期待感,而亲王对于这段的涉及堪称绝妙!就在我们和许愿都以为故宫的才是赝品的时候,就在许愿公布完这一消息之后,剧情突然间又是一个大反转,这里坦白说闪到我的腰了。

具体我就不剧透了,留给你们自行去发掘,会更加好看和刺激。这里我单说亲王在本书的布局,从入圈套到走出圈套,其实还在里面,再到坚持本心彻底走出圈套,这环环相扣让人看的喘不上气,那叫一个过瘾。反转反转再反转的设置把紧张的氛围烘托的淋漓尽致,在看完后也让我们大松了一口气。

不过说起来我认为本书亲王传播的理念更重要,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的一颗心都是最重要的,本心和初心绝对不能乱不能动,只有这样,你才会活的快乐和踏实,也更容易在人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古董局中局2》读后感(五):去伪存真世道难

继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1》佛头大案之后,我们知道了许家世代为了守护佛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爷爷被当作卖国贼枪毙,父亲惨遭打压自杀身亡,唯留下了四悔的家训与一本笔记给了许愿。许愿本一无所知的,却在三十岁这一年解开了许家的秘密,终于为祖父洗清了冤屈,还了许家一个公道。许愿与老朝奉对战,家仇尚未得报。 《古董局中局2》接《古董局中局1》,我们的主人公许愿怀着满腔怒火展开对老朝奉的报复。他急躁、易怒,失去了原有的冷静与傲人的眼力界。此时,中华古董研究会面临转型,五脉经过佛头大案元气大伤,为了应对整个行业的造假、卖假,五脉决定从事拍卖行业。 马伯庸在这一部里格局变大,各个人物粉墨登场,从北京到郑州、南京再到上海,最后辗转来到香港。《古董局中局2》不再是许愿家的前世今生,而是关乎于国家的荣誉。这一次,事关清明上河图的真假问题,全民关注,作为关键人物的许愿担当“解铃还需系铃人”的角色,破局的是他,解局的也是他。 为报私仇,他只身前往河南探查老朝奉的造假窝棚,在耿直记者钟爱华的指引下,一举找到了老窝。幸被盲人“素姐”所救,识得了一个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大秘密。在北京,他迫不及待地发表了质疑故宫所藏“清明上河图”为伪的文章,在古董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在河南,与钟爱华的倒破老朝奉造假窝之行,给老朝奉带来了重创。意气风发、满怀信心的许愿栽了,研究会遭到了灭顶之灾,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一次,五脉能否找到出路,破开此局? 香港幕后集团拍卖行面对的客户既有国内,又有国外,他们不能坐视五脉分这杯羹。派了得力干将钟爱华自导自演了一场帮助许愿打击老朝奉的戏码。这一次,许愿又因信任问题出现了危机。憨傻记者扮猪吃老虎,盲人“素姐”编故事,复旦女博士舌战许愿,许愿头痛欲裂。 为了解开这次的局,亲密搭档药不然再次出现,一边选择信任,一边选择隐瞒,他可如何是好?烟烟身陷牢狱,唯有气功大师戴大师才有办法,可是这个轻薄过烟烟的人却极难对付,许愿怎么办?心浮气躁、识物不清、一无是处、屡次遭遇信任危机的许愿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还能再战吗? 这一场终极之战里,许赌上了全部身家,他一心坚信“去伪存真”的家训,打假英雄许愿前往香港参加“清明上河图”的真假之战。五脉能赢得这场胜利吗?许愿能否实现愿望见到老朝奉?《古董局中局2》幕后之谜等你我来揭晓。不得不说,在马伯庸的文笔下,“清明上河图”真假之辨走入了高潮,引人入胜,身陷局中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