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是一本由殳儆著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读后感(一):读后感

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算是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当初决定看这本书的原因是没选上学校开设的叙事医学这门选修课程,据师兄们说这门课程很有意思,为了弥补缺憾,百度了一下相关书籍,这本书名列榜首。

这本书以一名ICU医生的视角描述了许多急诊、危重病的救治现场,疑难杂症是常有的事,但大多都被作者和她的团队一一克服了。

抱着猎奇的心态,一路读下来收获也是蛮大的。除了了解到急诊室(尤其是ICU)医生的辛苦程度外,给我收获最大的是:各行各业,工作上的事情在形式上基本大同小异。要达到最终的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看似无关实则至关重要的、琐碎繁杂的小事亦或是困难羁绊你,这些困难看似凌乱无序,其实都是通往目的地的必经之路,我要做的就是戒骄戒躁,稳扎稳打,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事情的把握与判断,一定要相信自己判断和实力。还有一点就是坚持,这很重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读后感(二):听ICU医生谈抢救

可能每一个医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对医疗的相关话题有些或多或少的关注。在病房轮转过,在门诊奔波,连我这样的小虾米都感受过和谐的医患关系,也见闻过剑拔弩张的对峙。更何况是奋战在ICU一线的本书作者。 初读,感觉语言略显平淡,但是跟随作者的笔触,去了解ICU禁闭的大门中,医生和生命赛跑的执着,和面对未知的抉择。在医院中,最不愿意看到生命逝去的是医生,但是面对病房、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沟通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环境更加重了家属本就焦灼的内心,如何有效的沟通,也是本书中作者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的事情。虽然本书是纪实小说似的文体,文中仍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医学术语的词汇,对于医学基础只能成为半吊子的我,也还是需要寻求百度的解释。好在,作者也是在尽量通俗的话语来讲述医生工作、迷茫和坚持,希望通过一个个故事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医者,医生能做的是尽力,家属能给的最大支持应该是信任。 今天晚上匆匆将最后两章看完,略感最后的故事突然改为第三人称的叙述略显仓促,不如之前第一人称来的有说服力,代入感略弱。但是不影响整体阅读的可欣赏性。 最后,很期待它能进行影视剧的改编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读后感(三):医生是我的身份、执念、焦灼和骄傲

殳儆主任是一名ICU 医生,以平实的笔触还原了对战甲流时英雄主义般的经历和 ICU日常的忙碌与不确定。

医院是高度浓缩人间遗憾和温情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战场,与疾病的斗争充满不确定性。殳儆主任说「医生是我的身份、立场和视角,是我的执念、焦灼和骄傲」,这是很多一线医生在这场胜算未知的战争中,纵身一博的勇气来源。

ICU 医生最能理解病情飞速进入崩溃、经验完全失效时那种信心尽失的坍塌感。有些医生在这里找不到成就感,也有些医生经历了蒙面天使到暗夜行者,再到险滩中的领航者,寻得 ICU 医生的真谛——生命的摆渡人。把能够留下的患者,尽其所能渡回这个温暖的人间;把必定走向死亡的衰老生命,用尊严、舒适和体面的方式渡向生命的彼岸。

殳儆医生把我想说却找不到恰当表达的话,写在书里了。但很可惜,个人认为整本书太平了,可读性不强,没有令人深思的病例,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饱满的人物性格,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啊。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怪医笔记》用胸外科的日常工作浓缩了医院这座白色巨塔的故事。

此外,殳儆医生在书中呈现了医生群体因高强度高紧张的工作而出现「身心耗竭综合征」的状态,开始反思「医生,你为什么不停下来」。手机就像一个手雷,时时需要保持警惕——医院是不是有危机情况需要我前往救场?殳儆医生在一次假期中故意失联,她发现少了一位主任,整个医院照样运转。而体制要求医生值班/考试/论文/晋升,对于抵达她的职业理想并没有那么重要。于是她悄无声息地在事业黄金期选择离职,去做她渴望已久的事情——在民营医院做 ECMO(魔肺)、推动器官捐献和关注慢性病人的心理健康,这是莫大的勇气,也为我的人生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路。

我也想说,当发现窗外已经从漆黑的子夜到晨曦初露,身心俱疲时我会怀疑行医的意义,但片刻之后,仍然笃定——医生是我的身份、立场和视角,是我的执念、焦灼和骄傲。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读后感(四):愿患者体无恙 祈医生心无殇

ICU病房(重症监护室)总是让人望而生畏,于是“全副武装”的ICU医生也很少为外人所了解。这是怎样的一群医生?有着怎样的工作和生活?在《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中,作者通过罗震中这位ICU女医生的故事为我们解答了这些疑问,也让我们认识到“ICU医生是减少死亡率,守在最后一关的武士”。此外,在一个个艰难却从不轻言放弃的救治案例中,读者也得以深切感受到医生这个群体的忙碌与辛劳、成功救助病人后的喜悦以及不被理解的黯然神伤。

英姿飒爽的女医生

“一个ICU医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最重的病人救回来。”ICU的抢救过程是艰难与紧张的,需要医生对病人和病情的投入与专注。在本书中,作者便塑造了一个医术精湛、自信果敢、责任感强、不惧困难的女医生形象。

当面对情况危急的病人时,她从不放弃一丝希望,带领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屡屡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当完成重症甲流抢救任务,卫生局和疾控的领导感叹她如此年轻时,她微微一笑,不置一词,因为她知道“年轻的女性在众人的思维定式里,都难担这样的重任,但这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不需要在乎。”

在医疗组其他同事对医院内部“舒服死了,这么多人看着6个人,天天在电视上出风头”的议论愤愤不平时,她会不以为然地告诉大家:“怎么做都是话题女王,不如关起耳朵来,把事情做好了。”

在这些看似云淡风轻的话语背后,是她面对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抗甲流定点医院里,作为大管家的她,除了“研究电路,装氧气瓶,查资料,培训子弟兵”,还要面对病人、病人家属、媒体、专家团队和政府人员。她从未如此委曲求全去完成一桩麻烦的使命,也从不知道自己可以承受那样的压力。于是读者也见证了一个ICU医生的快速成长。“这件差事会变成一个永恒的印记。它把我的生命塑造成了一个与之相关的形状,现在的我,和以前那个言语无忌、刚强执拗的罗震中医生不同了。”

忙乱的工作和生活

对医生来说,超负荷工作和疲惫不堪的身体如家常便饭,作为一名ICU医生更是如此。作为病人最后的救助者,她需要竭尽全力给病人以生的希望;作为ICU病房的负责人,她需要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不分日夜超长加班,休息时间需要随叫随到,不能喊累不能喊痛,因为被病人寄予了厚望。实在扛不住时,就靠毅力和信念来支持。“血肉之躯向外抵挡四面八方的压力,向内抵挡涌动的不良情绪。伤心和疲惫,只能在无人处,像无法喷涌的熔岩一样,煎熬着。自己的心,就是这样被练得越来越坚硬的。”

而因为ICU医生是与死亡搏斗的特殊角色,一旦病人救助失败,他们面临的还有来自各方的压力。“如果危重病人死亡,消息本身会产生一定的恐慌,会第一时间上报,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上刺激公众的神经。这样的消息对团队的信息也会有打击,对守在隔离区外众多病人的家属,更加是重击。”于是他们竭尽全力,奋力一搏。

工作之余,医生还需通过不停的学习和考试来获得晋升。每到考试前,因为忙,复习时间“要从骨头缝里挤出来”。而复习和考试也总不会十分顺利,可能才做完手术就得摊在地上拿起书本看,可能考试前一刻还在抢救病人。

罗震中和丈夫球球两人都是医生,往往无暇照顾家庭。两人吃饭几乎都在外面解决,回到家往往是倒头就睡,家务活经常来不及做,女儿也只送给孩子外婆当“小女儿”养。“在高强度、不确定的工作的碾压下,我自己的生活,成了彻彻底底的一团糟。”

无以言说的伤痛——“医闹”

医生并非钢铁之躯,他们也有想放弃的时候,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频繁的“医闹”。比起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时间去救助病人,“医闹”往往会耗费医生们更多精力,也更容易让他们心灰意冷。

禽流感爆发前,医院里来了一位“重症肺炎”病人,医生们片刻不停抢救,但病人从最初的神志清醒到不让人理解的死亡,只用了短短12个小时。无法接受的病人家属不愿听医生的解释,恶语相向,动起手来。虽然保安和警察及时制止,但医生还是被打得浑身是伤。艰难工作超过24小时的医生们,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心里更是从此多了一块不会随时间淡去的伤。几个月后,市医学会经过鉴定,判定院方无失职行为。不久,H7N9型禽流感被证实,但因为家属不同意尸检,病原体随着尸体被火化,这位病人死因无法被确诊,成为医生们的一大遗憾。“用‘医闹’来结束纷争,最最对不起的是死者本人。当我查阅H7N9发现过程的坎坷时,发现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并不是个例,一出一出‘医闹’和被舆论绑架的赔偿伴随整个过程。”

多年过去,“医闹”事件并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让人痛心。近期,全国至少已发生了三起“医闹”事件。2019年12月24日,民航总医院一位女医生被一病人家属持刀扎伤,最终抢救无效去世。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一眼科主任医生被患者家属砍伤。1月29日,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时刻,武汉市第四医院两名医生遭一名患者家属殴打……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曾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读讲一本书”活动特等奖。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这样讲述医生故事的书,帮助社会对这个群体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救助病人。

当下,全国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数万名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奋不顾身冲在第一线。我们在祝福他们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归来之余,不妨翻开这本书,走进他们,拉近和他们的距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