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没有终点的列车读后感精选

没有终点的列车读后感精选

《没有终点的列车》是一本由[英] 劳拉·麦克维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终点的列车》读后感(一):太惨

刚开始以为全家坐火车游览世界;到后面感觉包括故事叙述者在内全家人都死了,甚至这辆列车都是虚幻的;最后原来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了。要不要这么惨。看到难民营志愿者和游客与难民之间的差别真的伤到心了,只怪命运不同啊。另外我觉得这本书名翻译的也很不错啊。到了莫斯科找出一个姨妈谈何容易?可能到最后小女孩也死了= =。没有终点就是很绝望的意思不是么。

另外这本书叙述方法也很好,A、B两个故事段交替,最后融汇在一起。

《没有终点的列车》读后感(二):没有终点的列车

这本书完全是被书名给吸引过来的。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在想没有终点的列车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一辆列车最终没有行驶到终点就出事了,还是一种想象中的希望列车永远不要停下来。可是无论是哪一种状态都让我感觉到难过,前者是为了一整辆列车中的所有人难过,后者也是为了书中主人公的状态而难过,这得该是多绝望才能想象这种情境呀! 翻开书本一看,原来这是一家人逃离战火纷飞的家乡,寻求美好前景的一趟旅行。可是随着情节的深入,蓝房子被抛在了身后;来到了兴都库什山,这里的一切自由自在,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候。但是这种日子并不长远,随着塔利班的入侵,一切安宁都被打破了,玛莎和妈被乱石砸死,奥马尔离开了家,贾瓦德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这一切都让阿芙萨娜难过,不知所措。 直到看到这里,我都还一直以为这一切都只是阿芙萨娜的回忆。地震来了,爸爸妈妈都被埋在了房子底下,只剩下姐姐和妹妹,然而在那种战乱的场合下,姐姐和妹妹也都相继去世,只剩下阿芙萨娜孤身一人。看到这的时候我还在盼望着这一切都只是阿芙萨娜的一场梦。然而到最后我逐渐慢慢接受了事实,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是疑问又在我心中升起,那在列车上的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疑问慢慢解开。阿芙萨娜回到蓝房子,带上未解之谜踏上了去往莫斯科的旅行。在火车途中与女列车员斗智斗勇,真实与虚妄一切尽在眼前!

《没有终点的列车》读后感(三):战争所带来的伤痛

记得高二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看《1942》,因为习惯了正义之士总会打败大魔王最后一切恢复祥和的剧情,那部电影所带来的真实感让我久久不能平复,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在山河破碎时,维护好自己的小家是如此的艰难,更多的人,终究会孑然一身,一个人走完接下来的路。

《没有终点的列车》则是描述了塔利班侵占阿富汗的背景下,阿芙萨娜一家的故事。整个故事一开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有着想要到达的地方。故事也是从这辆帮助一家子逃离故土的列车上开始了。阿芙萨娜决心在这里动笔写下自己的家庭逃离故土前发生的一切,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

一面是乘着列车奔向光明的未来,而另一面却回忆着真实的过去。作者在奠定的整个基调是列车的故事是亮色调,而回忆的过去式暗色调。在过去的暗色调中,亲戚,朋友一个个相继离去,悲伤逐层叠加。每个人离开的方式各不相同,而剩下的人只能带着沉重的回忆继续前行。一家人为了躲避塔利班的侵害躲到了祖父的小山村,然而好景不长。有的人受塔利班的影响而变的越来越冷漠,而妇女在塔利班的控制下也没有了人权,不能去学校读书,只能在家里呆着。人生可预见的昏沉。然而除去了战争的因素,天灾也让阿芙萨娜失去了一切。作者在这一部分描述给读者一种破灭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叠加的悲伤给人一种喘不上来气的压抑。当最后一个幻想的人物消失,赤裸裸的现实摆在眼前,才发觉那场侵略思想的战争使多么可怖。

该作品主要是以阿芙萨娜的角度进行描绘,情节上的

《没有终点的列车》读后感(四):书读过半炸了

这本书读到最后的感觉还是可以用“震撼”来形容的。

但讲真,直到读到过半的时候,我还以为它只是平淡无奇的在讲来自阿富汗的一大家人大逃亡,却又不知哪里才是终点,于是这一大家人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列车上来来回回无止尽穿梭,也就是无身份难民赖在火车上的故事。

而当过半之后,突如其来的情节设计,才让我觉得哇……要不要这么虐心啊!原来整本书都像是一个意识早以不正常的人在真实与幻想间来回穿梭而记录下来的一个亦真亦幻的故事。

我的天,你就像是跟着这个被残忍的现实摧残到意识早已精分的小姑娘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

关于人物:

作者对于女性人物的塑造堪称完美:第一人称本身(女孩、家庭中的老四)、姐姐、妈妈、祖母,姨妈,每一位女性都是那么慈爱、智慧、坚强又迷人。

关于意识形态:塔利班被描述为一群自以为是的年轻学生,他们开着卡车、端着步枪,以偏激的穆斯林思想为指引,将阿富汗搞得生灵涂炭,动不动对无辜百姓实施“石刑”等酷刑,人们深处恐惧四处逃亡。以及一个家庭中儿子背叛父亲,陷害整个家庭。这些都让我想到时期的。我想说,往往错误的行为方式是由错误的思想意识诱导的。社会动荡的前提必定是受信仰及意识形态所左右。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让人平静善良、也可以让人狂如恶魔。

关于情节设计:

前面提到书读到过半的时候会有“雷”,会让读者有种强烈的冲击感。但不知道在这颗雷出现之前的过程中,会不会有读者流失。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似乎有点太过刻意,甚至翻过来重读前面大半本,你会觉得作者很有可能在中途临时起意,改了套路。我觉得很有可能。也许作者写到过半,也觉得太平淡了,非要重新设计一下,才能让整本书提升一个档次。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作家也太有心机了,城府太深了!

就这些了,总之,本书很值得一读。

《没有终点的列车》读后感(五):书读过半炸了

这本书读到最后的感觉还是可以用“震撼”来形容的。

但讲真,直到读到过半的时候,我还以为它只是平淡无奇的在讲来自阿富汗的一大家人大逃亡,却又不知哪里才是终点,于是这一大家人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列车上来来回回无止尽穿梭,也就是那种“无身份难民赖在火车上”的故事。

而当过半之后,突如其来的情节设计,才让我觉得哇……要不要这么虐心啊!原来整本书都像是一个意识早以不正常的人在真实与幻想间来回穿梭而记录下来的一个亦真亦幻的故事。

我的天,你就像是跟着这个被残忍的现实摧残到意识早已精分的小姑娘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

关于人物:

作者对于女性人物的塑造堪称完美:第一人称本身(女孩、家庭中的老四)、姐姐、妈妈、祖母,姨妈,每一位女性都是那么慈爱、智慧、坚强又迷人。

关于意识形态:塔利班被描述为一群自以为是的年轻学生,他们开着卡车、端着步枪,以偏激的穆斯林思想为指引,将阿富汗搞得生灵涂炭,动不动对无辜百姓实施“石刑”等酷刑,人们深处恐惧四处逃亡。以及一个家庭中儿子背叛父亲,陷害整个家庭。这些都让我想到时期的。我想说,往往错误的行为方式是由错误的思想意识诱导的。社会动荡的前提必定是受信仰及意识形态所左右。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让人平静善良、也可以让人狂如恶魔。

关于情节设计:

前面提到书读到过半的时候会有“雷”,会让读者有种强烈的冲击感。但不知道在这颗雷出现之前的过程中,会不会有读者流失。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似乎有点太过刻意,甚至翻过来重读前面大半本,你会觉得作者很有可能在中途临时起意,改了套路。我觉得很有可能。也许作者写到过半,也觉得太平淡了,非要重新设计一下,才能让整本书提升一个档次。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作家也太有“心机”了,城府太深了。

就这些了,总之,本书很值得一读。

PS.中文版译的非常好,自然流畅且不失文学色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