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正向沟通读后感精选

正向沟通读后感精选

《正向沟通》是一本由[美]芭芭拉•派崔特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向沟通》读后感(一):话疗这件小事

第一部分,我以为这书为了凑字数才这么厚,那些状况都好蠢啊! 来豆瓣看评分还挺高。所以继续了。

第二部分,有了WAC,渐入佳境。才发现沟通有这么多的学问。蠢的人是我啊!完全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反而说别人蠢。 值得借鉴的地方良多。以下是一些笔记:

别人没法看到你头脑里的想法,主动说出来。如果你认定对方是个蠢人,那么你的应对会非常消极。

大部分人不会管他人在文化上的差异,他们趋向于认为:与他们不同的,就是错误的。

找出真正让你反感的原因:要具体而明确。

避免使用“从不”“总是”一类绝对的词语,要把那个行为与一个明确、具体的情况联系起来

不要给别人的行为贴标签。 不要用归纳性的语言,不要提过去的不满,坚持问那些具体、明确、直接的问题。

不要用“但是”,“但是”容易使人们进入防御状态,用“并且”。“你做得很好,并且,如果……将会更好”。

承认对方的观点,“你太在乎钱了”,“是,我很在乎钱”。不要回击,当你去回击时,你就给了对方战胜你的机会。

“我不会搞砸”并不是积极暗示,“我会处理好”才是。

用积极的信息平衡消极信息。“你的报告中有错误,这削弱了你出色的洞察力”

表达同情时,你的职责并不是让这个人开心,而是提供情感支持。

即使是风度翩翩的人,也会踩着厕纸走来,或者牙缝塞着菠菜,或者自己把自己绊倒,不用纠结,过去了就过去了,我甚至可以自嘲。

《正向沟通》读后感(二):努力学习《正向沟通非暴力沟通技巧》

《The Power Of Positive Confrontation》,正向沟通-非暴力人际沟通技巧,对于当前的我,挺有帮助的。

2018年全年,工作上经历了2次团队内的核心骨干离开,最近的1次更是接连几个人离开,一度让我怀疑起人生来,养了白眼狼,不单狠狠践踏了自己的真心实意和用心栽培,还搭上了自己宝贵的信用和感情存储。我也深深地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识人眼光、怀疑自己的沟通能力、甚至是与人相处能力。在无助中,我找了这本书学习。说实话,至今,我仍在犯一些低级错误,包括昨天与同事讨论问题时的诘问,事后回想,我没有清晰地说明事情的影响及对他的具体要求,而且明显地带着偏见及情绪在沟通。所以,学习,绝不是看完书就结束了,一定是反复练习,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这本书,教了不错的方法,然而书中有很多内容是空洞无用的,例如Part1、Part3,甚至Part2里的几个chapter。我就是直接跳过了Part1看的。所以给3星半。

书中最核心的观点是,当你和别人正准备发生冲突时,你可以使用“WAC”工具:

W(what):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不愉快(或反感),这个事情,真的对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吗?明确问题所在(如果没有,那根本没有必要发生冲突)。

A(ask):清晰地表达,是什么对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并提出需求,你要求对方做什么或改变什么,明确将解决什么问题。

C(concern):从对方那里得到确认的回复。

我印象比较深刻,首先是确认W。W是要具体而明确的,没有给别人的行为贴标签,而且那个人的行为真真切切给我带来了影响。所以每次将要发生冲突前,先冷静下来想想,这个W,是否满足以上的三点,如果一时半会想不清楚,可以缓一缓。

其次是A时,要注意措辞和不可忽视身体语言。多用正面的、肯定的句子(我打算、我深信),少用自我贬损的语言(也许、我在想、我真希望)。在沟通时,也注意自己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传达的信息和语言传达的一致。

还有几个比较实用的。

例如,给予反馈。给予反馈的场景包括:对方的表现没有达到标准(包括在职场中及或与孩子们相处时);不请自来的忠告;使某人避免尴尬(例如裤拉链没拉);对于不公平、非正义的仗义执言。这些,书中给了很好的建议:首先确定你是反馈的合适人选(如果不是,请放弃);其次确保掌握了所有的客观信息(保持中立、不戴有色眼光,并有机会让对方解释);私下沟通;用积极的信息平衡消极的信息(你报告中有错误,这削弱了你出色的洞察力)。

例如,传递坏消息。书中建议传递坏消息时,除了私下进行及用积极的信息平衡消极信息外,还特别建议要面对面沟通,及要简短。

例如,传达同情。这个很实用。以前朋友们伤心时,例如失恋呀或者家人去世什么的,我和书里写的一样,做保证“时间是最好的药”“他去了更好的地方”,或者发指令“好好珍惜你拥有的一切”。确实,很废柴。摘录几条不错的,背下来,掌握技巧。“我一直在担心你”“我都无法想象你正在经历什么”“对你和你的家人来说,我知道这一定是段艰难的日子”“叔叔总是很和蔼,我很想念他的一手好菜”。简单的安慰。

例如,承认自己的错误。当你成为冲突一方、对方与你积极沟通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个不错的选择。

希望自己能多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正向沟通》读后感(三):朋友越来越少,其实是你用错了方式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喜欢游泳。蛙泳作为最容易上手的泳姿,通常是新手的第一选择。但是世界纪录中蛙泳是没有自由泳快的,男子50米蛙泳的世界纪录是26秒67,而5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是20秒91。最有效的往往不是最容易上手的。

同样,对于沟通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生来就会的沟通方式,也并不是最有效的。作者芭芭拉•派崔特在《正向沟通——非暴力人际沟通技巧》这本书中就介绍了能帮助人提高沟通技巧的“万能模式”。这种被称为“WAC模式”的沟通技巧,是芭芭拉在综合20余年沟通经验和大量案例基础上提出的。芭芭拉•派崔特是一名商务沟通培训师,尤其擅长人际沟通、礼仪训练领域。多次受邀为世界500强企业开设沟通技巧培训班。

小时候我们和朋友发生矛盾,结果通常有两种:打一架和几天不说话。但是很多人在成年了之后,仍然在用这种解决冲突,只不过打一架变成了变成了大吵大闹,而互不理睬变成了回避。小时候有矛盾可能几个小时后就能和好,但长大后的冲突会让关系直接破裂。很多朋友就是这样因为一件小事最终形同陌路的。回避并不是一种比暴力更高明的手段。那么为什么说WAC模式是正向沟通呢?WAC代表着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不仅是你说了什么,更关键的在于你在用怎样的态度。

中国人喜欢给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表达着我们的渴望,也符合了我们的期待。当你尝试去沟通,对方才有机会回应你。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WAC模式呢。

W是单词what的缩写,代表着你遇到的问题

A是单词ask的缩写,代表着你希望对方有怎样的行为

C是单词check-in的缩写,代表着你希望得到对方的反馈

W意味着让你反感的因素,你需要明确问题的实质,什么导致了你需要和对方沟通。不要概括,直接说出让你不快的行为和情况。也不要带有主观想法,你描述的是问题而不是你的感受。

A代表着你的要求,你的要求需要恰当并且具体,无理的要求只会让你们的关系更加恶化。尤其在你没有想好要求是不要沟通,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有明确目的的沟通才会起作用。

C表明了你希望对方作出回应,沟通都是双方的,类似“英语听力”一样的单方面沟通总是难以解决问题。所以C应该是“明白了吗”、“这件事我们都清楚了吗”这种疑问句。

举个例子,对于总喜欢背后说闲话的同事,你的WAC措辞可以是这样的:“我已经了解到了你对我的不满。如果你对我有任何意见,我希望你能当面和我沟通。你明白了吗?”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WAC,它包含了问题、解决方式和希望得到的反馈。

是不是只要掌握了WAC模式,一切沟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呢?不是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

有一些语言之外的东西,会让对方曲解你的意思。同意某个提议时,却在不自觉地皱眉头;想要的要职位却在面试中穿拖鞋。当你的非语言表达和语言不一致时,对方就很难明白你的本意。这些非语言包括但不仅限于:眼神、姿势、手势、着装、声音。

要知道自由泳并非适合所有人,有的人就是喜欢蛙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永远无法知道哪种沟通方式对这个人更有效。但是掌握正向沟通,给了你一种在暴力和回避之外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正向沟通》读后感(四):每一个失控家庭的背后,都有一对不会沟通的父母

成都商报报道《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 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一事,王猛的这封“决裂信”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而在记者对王父的采访中,他说,他们从小教育王猛的方式没有打骂,而是“谈话”。只要王猛犯了错,王父就会告诉他,要找时间跟他“谈话”。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却要用邮件才能沟通,可见,“谈话”对王猛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我们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来自于父母的伤害,而这些伤害还不自知。

比如:回家晚了,父母会说,你怎么不死在外面?比如:考试没考完心里本来就很低落,父母会说,辛辛苦苦养你,你就这样回报我?我还不如去养条狗。再比如,和父母有争执 ,父母不管三十二十一就说,翅膀硬了是不是?还想造反啊?

我们和父母之间有千万次可以拥抱的机会,却硬生生变成了最后的沉默和恶语相向。

这里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不会沟通。如果他们看过《正面沟通—非暴力人际沟通技巧》这本书,或许就会减少很多的互相伤害。

《正向沟通》的第一版一上市就受到了很多的赞誉。比如,纽约时报商务类五星畅销,备受世界500强企业青睐的商务沟通,谈判教材;知名媒体联袂推荐,获评“年度50佳商务类书籍”等等。也因为社交媒体的兴起,所以在2017版中,专门辟出一章来讨论网络冲突。

作者芭芭拉·派崔特(Barbara Pachter),美国杰出的商务沟通培训师、人际沟通导师,有着二十余年商务、人际沟通培训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多年的实践中,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正向沟通技巧,帮助无数人解决了困扰其多年的人际交往难题,进而构建更为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正向沟通》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正向沟通的力量,从大量的事实依据来表明正向沟通的必要性;良好的的正向沟通模式,从方法论的层面提出了正向沟通的步骤;没有冲突的生活,对使用正向沟通之后的生活进行了描述和想象。大量的事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正向沟通的紧迫性,而诸多可以选择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可以努力的方向。

不会沟通的父母,也许只是缺少一个WAC的模型

良好的正向沟通始于WAC模型。这个简单的模型,能够帮助父母更地处理冲突,并快速走出和孩子沟通的困境。WAC是三个首字母缩略词—它们代表的是交流所必需的三把“语言钥匙”。

1、W:真正让你反感的因素是什么?

这个问题会让你弄清楚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个步骤也要遵循一定的建议才能够更好地明确问题之所在。

第一、具体而明确。不要概括,也不要使用“总是”“一直”等一类的词语,就事论事,把当下的行为和评价联系起来。比如:周末了,孩子八点了还没有起,上兴趣班要迟到了,如果你说“你总是睡懒觉”,孩子听到这个肯定是会反驳或者不开心;如果说“八点还不起那你上课就要迟到了,那就要补课了”,相信孩子很快就会起来。比如:孩子玩水把衣服弄湿了,如果你说“你怎么又弄湿了衣服了?你总是给我惹麻烦”,孩子听到要么是无动于衷让你念念叨叨,要么就是白眼一翻继续玩水;如果你能说“把衣服弄湿了,你得自己负责把衣服换掉并洗干净”,相信他就会知道做了事要承担责任。

第二、不要给行为贴标签

做为父母真的是实在太容易给孩子贴标签了。比如,这次没吃青菜,就很容易说“你啊,就是不爱吃青菜”;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没考好,就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没用啊?”这些给孩子贴标签的方式其实是非常伤害孩子的。相比较于赌气似的发泄,这时候要思考的是—到底是什么让我生气?把你生气的点冷静地说出来。

第三:行为是否已经对你造成了影响?

这个评价是需要客观的,不带抨击和攻击性的。比如“我快你折磨死了”可以换成“你吵得我头痛,我想要休息一会。”比如“我怎么有你这样一个孩子”可以换成“你现在让我很伤心,我需要冷静一下。”

2、A:你想要对方做些什么?或者改变什么

当你明确了你自己的“W”,接下来就是要明确你自己的“A”了。你想要对方做什么?你想要他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第一、你的需要必须明确,像W用语一样,你也必须明确自己的A。如果没没有A,你就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你得到的可能只是对方以为的“你想要的或者是对方想过做的。

第二、当有所怀疑时,请等一下。

如果你不知道要求什么,那就不要去与人沟通。在亲子沟通中也是如此,比如:

夜晚,孩子从外面回来。

你的W是:孩子很晚从外面回来,你很担心。

那么,你说的很晚是指什么时候呢?在父母看来,可能九点就是很晚了,但是在孩子看来十二点才是很晚。

所以,你的A就应该更具体:在晚上九点半之前回来,不然你就会很担心。

C:与对方核对

WAC模型的最后一个字母是C。当执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时非常容易的,但是这一步必不可少。

C是一个要求对方做出回应的问题。

比如,当你告诉孩子晚上九点半就必须回家的时候。你的C就是:这样没有问题吧?这个时间你可以接受吗?当然,这个核对有可能对方同意,也有可能不同意。如果不同意,那么就必须重新确定你的A,重新进行确定。

WAC模式分开来解释,我们都很清晰,那么在真正的沟通当中,这个模式该怎么样运用呢?我们来看个例子:

情境:快开学了,孩子的寒假作业还没有做好。看着他赶作业的样子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一般家长反映:现在就知道赶赶赶,早死到哪里去了?原来叫你先写作业就不听,现在知道苦了吧。我告诉你,你没写完作业我是不会带你去报名的。你看看隔壁家的小明,人家早就写好了,你说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一个儿子来。

这样的话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孩子都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当然效果是很差的,不仅孩子和父母不开心,亲子关系也是裂缝不断。那要怎么说才是好的沟通呢?在这个具体的情境当中,要怎么样具体运用 WAC模式呢?

W:其实就是因为孩子不恰当娱乐让学习跟不上。

A:让孩子养成恰当规划学习和娱乐的习惯。

C:以后得先做完作业再来看电视,寒假也要坚持学习。

转化成WAC模式之后就变成这样了:你作业没做完,现在这么着急补作业,我也有点着急,怕你写不完,又担心你开学了跟不上。以后假期我们规划好看电视、玩游戏和学习的时间来好吗?这样既能学习,又能放松。你觉得怎样呢?

这样讲话,亲子关系能不好吗?孩子能离家出走吗、能对着父母大呼小叫吗?不会的。当孩子在家里感受到尊重、理解和陪伴,他们只会成长得越来越好。

当然,WAC模式其实需要不断地训练才会有效果的。并不是看了一次两次就有用的,但是当你慢慢觉察到原来的沟通方式是多么无效的,而这种沟通模式很实用之后,相信你会慢慢越用越多的。

其实,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者,作为孩子沟通的第一个陪练者,掌握良好的沟通模式其实就是驾起了一座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但是很可惜,很多父母本身自己就不会好好沟通,把孩子和世界良好联结的路给堵死了。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对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只知道自己不开心了就要发泄出来,只是到你让我不开心我也让你不痛快。但是,作为父母永远都有选择更好的机会和权力。所以,当你想要骂那个低着头的孩子的时候,先想一想为什么WAC模型,想一想这三个步骤的每个阶段。当你想要怒气冲冲丢掉孩子那一房间的玩具时候,也想一想这样的沟通方式还要一直继续下去吗?发泄不是最终的目的,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沟通方式才是最终的目的。

诚然,良好的WAC沟通模式不仅仅适用于亲子关系,同样适用于工作关系、夫妻关系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在良好沟通模式之下,传递出的是一种冷静的、正面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当然,《正向沟通》这本书除了WAC这个实用的模型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实用的内容,比如:正向沟通的11个关键;比如:书面沟通和电话沟通又有什么技巧?

如果,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你无所适从;如果,面对暴怒的妻子你不知所措,那么这本书一定对让你有所收获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