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列车消失的那天》的影评大全

《列车消失的那天》的影评大全

《列车消失的那天》是一部由沈蕊兰执导,剧情主演的一部新加坡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列车消失的那天》影评(一):列车穿过花和山林 驶向过去 汇入光的灰烬

水滴,水滴,水滴。单看片名的时候,我无端地联想到黄锦树,和他那永远不会停歇的无尽绵延的水流。隆隆的列车声,哗哗的雨声,水与水滴之间清脆的碰撞声。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氤氲迷蒙的、浸润世间万物的水汽里。

导演说,影片中展现的负片,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负片,而是处于显影过程中的时刻。我们生命中的大多瞬间,正是那些在路上滞留的等待的时刻,它们和那些被我们认知为重要的时刻平等,和万物共生。或许,我还可以把这种记录理解为影片中所言“短暂漂流的孤独片段”,影像记录和记忆一样,它们都是是瞬间的,然而胶片的颗粒里暗含了整个世界,这些瞬间被莫名地被挑选,留存,用这些虚幻的影像诉说内心的真实 。

在这部片子里我间断性地走神,从影片出发,联想到很多自身的记忆、自省与思考,抛开了知识结构的框架,在感受和想象的海水中畅游。这也让人想到前段时间的鱼花塘,也是在取消意义之后,把自己投入到影片所创生的这个世界中,感受它。梦与现实,正如开头所讲述的那个寓言故事,边界模糊,真假难辨。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很容易在这些失焦和抽帧的画面中看到城市现代化发展变迁中地方原住民寻根而不得的异乡感。当发现自己过去的一切都已经逝去无以探寻,原住民成为了局外人,只有用记忆留住它们。他们转而向宗教寻求庇护,或许是一种条出路?躲避难以承载的欲望时,轰然倒塌的是旧有的世界观念,还是对特定时空的执念。这部列车,又是否正载着他们的灵魂,向过去的时日驶去?

列车穿过花和山林 / 驶向那些逝去的日子 / 汇入光的灰烬 / 而后 / 隐匿

隐匿,消失,而后得以毁灭。个体被毁灭,城市被毁灭,整个世界都被毁灭。然而毁灭是终结,也是新的开端。空无中,轮回开启,个体的轮回,世界的轮回。

“在虚空中漫游,在黑暗中死去,又在另一处黑暗中出生。”

《列车消失的那天》影评(二):“保留遗忘的权利”

一部蛮大胆的实验电影,导演说这是剪辑的第四版,有意弱化叙事突出影像的流变。

前面的旁白配上琐碎的画面个人认为并不具过高实验成分,最后一段用胶片拍摄,剪辑用了很多交错重重叠叠的影像,制造出了列车穿过隧道的感觉。

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这一段,因为这段属于最契合该片母题的段。导演说可以在半梦半醒中感受这一段影像呈现出来的对时间、存在的叩问。扣掉一颗星上原因在于,既然弱化叙事(内容)和影像突出(形式)似乎在进度条上就有些被割裂来了,那么导演可能没太大必要把两者看作此消彼长的两个手段。

导演映后的时候说,前几个版本很多观众会好奇小何种种行为的动机,并就此提问,就个人感受而言,既然是剧情片,那么总会有观众抱着看剧情的心态而来,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也相信导演将来会有功力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影像突破。

特别的喜欢的还有电影前中段用到的一些特别的影像技术,比如抽帧、还有类似热感设想的镜头。看得出来导演的摄影功底很不错,对光影的调度很考究。

“我好像得了老年痴呆,但是人总该保留遗忘的权利…”给高分的主要原因是,在如此弱化叙事的片子里,我还是能感受到精神共鸣。映后导演说,相对于那些值得纪念的辉煌时刻,我们一生中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等待、无聊等这些无意义事情上。这部作品就是希望捕捉这些被遗忘上片段,再呈现出来。

多少人已经习惯通过影像来记忆?传统的、平铺直叙的画面已经不足以在人的记忆里留下一席之地,但影像的突破又是那么阻力重重。

谢谢导演!期待新作。

导演送的胶片

《列车消失的那天》影评(三):为没有标签的影像补票

首先说一下眼前的,如果在海南岛电影节还有买这个票的,是奔着剧情长片或者传统形式记录电影,又没有心理准备去阅读一个小时的话,可以把票出掉,留给准备好通过纯粹的影像获得感受的人。

【放映前后的事】电影映后我问了导演,会不会想要以这种形式的影像挑战观众?导演回答是用“挑战”这词不太合适,可以说是完全信赖观众,她想要这么拍那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拍了。言外之意,我按照我的表达方式去进行影像化,你呢按照你的理解方式去介入。

其实这个电影不挑观众,这样类比一下,一副抽象画出现在现代美术馆当中,你不会觉得意外,最多就是不能解读它的具体精神内涵。这个片子短评之中已经出现言简意赅的否定。可是与画展同理,没有人规定电影节的选片,一定要迁就某种口味,或者换句话说,观众希望在实验电影当中看到他们期待的实验电影,期待未满就是否定,可是没人规定实验电影千篇一律对不对?

而且导演自述她是美院学习出身,也就是说,现实本来就不允许她按照实验电影的定义去拍,她也不知道实验电影为何种状态,那就没必要打标签了。

我建议这个片子剪一个十几分钟的版本,放在阿那亚的沙丘,放在尤伦斯,放在石家庄就要落成的火车站博物馆,弄一个电视,旁边装置一些作者的美术成品半成品,可以是个展,可以是拼盘,挺适合的。

【影片的质量】聊聊看到的视听,作为实验电影质量是不够的,因为视听中,画面,很好,但视听结合,手段平庸。

作者——因为这部电影太像一件装置艺术或者画,所以作者似乎比导演更适合定义创作人,作者是搞美术出身的,对于影像的处理特别敏感,可是把这部片子声音去掉,还是那种感觉,单纯作为美术影像作品那还是成功的。

解说词部分,没有为影像形成一个很好的补充,这是大多数人会看困的原因之一,因为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能通过要出家的男主角的自述啊,还有采访之类感受到态度,所以解说词很平——当然这是把它当作纪录片的前提下。

剪辑是这部片子成败萧何的部分,作者自述剪辑了三到五个版本,放映的这个版本未必是最满意的,但可以相信,这几个版本一定都跟公映版本一样精致。不过问题也出在这,再自我表达明显,再先锋到极致的影像,拍摄和剪辑也是要有继承关系的,哪怕都是由作者完成的。作者这么多剪辑的版本,是不是会出现一个问题——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目的性不强,后期也就没有为不同版本选择的宽容度,况且作者自述中间有一段时间和片中主人公失联了。当然但就这个公映版,剪的很精心,细节很丰富。

我很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借用列车的意象,据说主人公曾经担任列车员,其实就算他没干过也没事,因为他出家这个话题,在电影中出现,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表达,它就象征着一个个体在现实世界中消亡,也就是出家即死亡,而列车,上车下车总要有终点。于是列车,旅途,出家,还有主人公与现实对立的梦境,形成了多种线索的暗合,对应的都很合理。

片子没有故事,很好,也就避免陷入伪纪录片容易进入的误区。

【还值得看吗】多嘴说一下,这次HIIFF选片当中,国产作品,明显不及引进片,不是质量问题,是制作成本的问题,各个单元中国产片一看就不是和引进片一个制作量级的,包括这部片子在内。清晨的光已经打进来,三年过去了,我们想要拍好电影,那就不能找过去的借口了。

国内的观众,不管文化艺术的审美水平有多好,都越来越多的受分享型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可以理解的是,大家存在一种心理,就是想要比较快的从影像中获得点什么,哪怕他知道,这是文艺片这可能是沉闷的,但他也想快点悟出什么,信息很爆炸,别人快,我们慢,观众不习惯。

所以做艺术,最纯粹的影像艺术,肯定会挑战越来越多。希望电影节的列车上,始终能为这样影像的创作者留一节车厢,你只要开票,我们愿意乘完全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