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为激情的爱情》读后感精选

《作为激情的爱情》读后感精选

《作为激情的爱情》是一本由[德] 尼克拉斯·卢曼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24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1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激情的爱情》精选点评:

●爱情是双重偶然的低概率事件。卢曼的系统论让个体的偶性困境在交往中实现为可能性。

●喜见卢曼进入中文语境,译者导读非常好,翻译也很好,术语处理很用心。这是Luhmann接受最广的一部作品吧,但绝对绝对不只是表面的“感情指南”,希望系统论进入更多视野。但是说到最后还是建议读德语原版。

●太无聊了,难道我们不知道爱情是概率极低但又应该相信的东西吗?【【

●譯者非常有心,買之前不知道如此硬核,第一次接觸語義學這個概念,所幸不太難懂。

●晦涩难懂,似懂非懂,无法评分。卢曼是系统论的代表,主张将社会及其不同分支领域视为纯粹由交流构成的诸社会系统。本书中他考察了17世纪以来爱情的历史语义学演化,呈现爱情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从社会中分化而出的过程。“闭合和自我指涉成了爱情核心,爱情的自由化源于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爱情始于化学反应,却难逃归于平淡亲情的命运,而事实上,陌生人有时或许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同他们讲话没有所谓负担和顾虑,短暂的intimacy反而能够让人获得极大的宽慰

●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作品分化出各种符码,决定了每个人的爱情模式,概念库存中储备的大量剧本,指导我们上演预设的角色,伴侣双方无法直接沟通,只能各自和媒介达成一致。现代爱情最重要的三个语义学资源:中世纪的理性爱情、古典主义的风雅爱情、浪漫派爱情,它们从理想化、悖论化过渡到问题化的阶段,行动和体验同时发生、瞬间和永久共同在场,做一个合格的爱人,就是将悖论无限拖延,交流成功的标志是不确定性的维持,这种状态的极致就是亲密关系。

●新年好书

●帮助理解系统论。亲密关系作为系统,建立在差异之上,无法“建立”任何东西。而amour passion本身就是低概率事件。想要将爱情理性化的尝试是难以成功的,爱情使不可能成为可能,重叠的悖论本身就是反理性的。

●愛情是一種概率極低的關係,一個卓越的悖論系統。人們一方面膜拜理想愛情,一方面又意識到其空洞。愛情的真偽無可交流,只能自我理解。不確定和高風險,既是愛情的悲劇之源,也是愛情的活力之源。愛情與其他交流媒介頗有相同之處,愛情通過悖論機制發揮整合作用,讓人學會適應悖論世界。從社會學角度來說,作為激情的愛情說明瞭自由作為秩序的可能性,愛情是自由和秩序、個體性和社會性最成功、最奇妙的鏈接—身為自由主義者的我對本書實在不能同意更多了!

《作为激情的爱情》读后感(一):作为激情的爱情

啊!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我真的挺喜欢这本书的包装的:比较小巧,同时排版也很舒服。我猜想 "快与慢"这个书系都秉持与这样类似的理念 ——避免阅读的碎片化同时关注问题,而不是选择答案;"回到古典,重新出发,摆脱中与西的纠葛,远离左与右的缠斗,跳出激进与保守的对峙,去除进步与落后的观念。"这本书对于我来讲并不简单,要不然也不会看这么久啦,不过这本书对我来讲满足了我看书的重要的动力,即尽可能轻松愉快地了解我不曾了解的东西,或我不知道我不曾了解的东西。为什么要拿起这本书呢?"作为激情的爱情(关于亲密性编码)"对于我而言更像是需要解开的谜底,神秘却具有难言的强烈的吸引力。这是一个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故事了。s.h.e 的《安静了》里面有一句"分不清激情,承诺,永恒或迷惑",然后我就想,什么是激情,承诺,永恒或迷惑呢? 原来爱情里面还有除却激情之外的内容吗?如果是这样,那么等激情褪去之后,恋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如果想要的只是激情的话,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呢?留下徒劳的两个人继续在这段关系里挣扎,直至吞噬彼此吗?这剩下的牵绊是爱情吗?是他们杀死了爱情还是爱情杀死了他们呢?还是说每次就在激情快要退场之前离开然后重新寻找,这样不断进入下一段激情呢?我没有找到现成的答案。我得自己去寻找。

看完之后我注意到书的开篇有一句,我想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卢曼的核心观点(或者是我读懂的那部分的核心观点

《作为激情的爱情》读后感(二):借卢曼的亲密关系理论谈一谈当代友情

就想借卢曼的亲密关系理论谈一谈现代友情。卢曼自己也说过,在追求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个体化的一对一交流中,爱情作为一种交流系统在时间中逐渐战胜了友情。在这个世纪里,当代人常常因为难以求得爱情(在某个意义上说,今天爱情的“理想化”再次被放大了),强调友情比爱情是更好的在实现这种交流上的选择,实际上则不然。友情无法给予爱情所给予的那种保证,更不具有爱情能够以自身维持自身的特点,它以其独有的特征把两个人绑定在一起,进入了一种契约,要想打破这种契约,唯独以关系的破裂为代价。友情则基于某种各泛化的共同点(爱情却正好基于“差异”),它注定无法适应变动的人,特别是在这个自我的“更新”速度可能超越任何一个时代的当下,它反而比爱情更加挥之即去。人们今天共享的无论什么自我认同或是个性上的基础,也可能明天就被更换为另一种新的东西;也可能是新的一个个性的方面出现了,旧有的那些部分就不再让个体感觉到兴奋。新的,不断添加、修改的自我会拥有新的友谊,旧日的友谊不再适应当下的这个自我,光芒就逐渐淡去。它也不会像爱情那样,注定迎来某个“终结”的点,标志从此该关系到此结束,尽管实际上它同样是延续的且过渡的,因为爱情同样也是逐渐褪色——然而仪式性的结束一向是爱情的标志。友谊则从来没有安全性的保障,从来没有说过要接纳一个人全然的自我,这至多是友谊发展到某种亲密阶段的表现而已,待到热度消退,一切也就悄然无息的黯淡。说“我们不是朋友了”需要仪式性的结束,需要戏剧性事件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至多也就是“我们的关系不像从前那么亲密”了。然而不像爱情,在接受对方个体性的前提下,几乎是双方的义务去面对不断维持这种亲密性,而在友谊里似乎质问才成了问题,只会把友谊推向一种“戏剧性的终结”,因为它无法代表它所不是的那种亲密性要求。然而,人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在任何一种双方关系中寻找个体性的交流,因此友谊要么因此破裂,要么永远相比于爱情成为在这一方面“缺乏”和“不足够”的东西。

然而友谊本身因此也可以变得更加广阔,人们可以建立起众多简单的联系,在茫茫人海中不再成为孤独的个体,维系在感情之网中间,就这一点而言它则比爱情具有的确定性更高,因为它恰恰不需要个体性的存在。爱情是一场艰难的旅程,而友情则轻易可以建立,正像消费主义社会带来的欢愉,它可以变成(并不是一定要)一种近乎肤浅的欢愉,也许这也正是今天人们重新又开始在友谊上寄予那些在爱情中才能得到实现的东西的原因。它可以是一种安慰剂,在我们无能或不愿追求自我人格真正的深度时。它美好也就美好在它大多时候是一种众生之乐,然而特别是在当下,却难以负担比那更沉的东西。

也就因此,爱情失落的疼痛尖锐而短暂,友谊失落的疼痛却清浅而长久。爱情在撕心裂肺后便可以开始愈合,又在新的爱情中再度疼痛;友情之痛程度未必同样深,却始终伴随在这边,成为心灵中一道永恒的阴影。爱情可以被允许经历挽回(失败的挽回也是一种挽回),友谊如果尝试这种策略,却几乎只能沿着无可避免的滑坡一路跌落。

这里不是在说二者谁高于谁,而仅是两种不同的感情。它们的边界可能相当模糊,然而进入一段称之为爱情的亲密关系,还是会塑造出友情所不具有的独一性边界。卢曼想来也会对今天正蓬勃发展的开放式关系模式依此作出评价,在理想状态下它也许是要实现爱情和友情中的某种过渡状态,在实践中人们却难以克服那种对于绝对的个体接纳和表达的追求。当代人的问题可能正是我们在友情中想要的太多,我们在爱情中肯给的太少。我们指望轻易在亲密关系里建立起那种理想的自我和世界,却根本无法长期应对他者的个体性和世界观:一个过度自我中心的世界,尽管这自我没有和他者共通相互渗入的情况下最可能仅是一副空壳,靠着无数浅薄的“标签”和其相连的轻度友谊维系。

《作为激情的爱情》读后感(三):【转】范劲:爱情作为交流媒介——卢曼的爱情现象学

【作者简介】范劲(1973-),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曾在德国波鸿大学、特里尔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留学和访学。研究重点为中德文学和文化关系、德国汉学、现代德语文学、当代西方文化理论,著有《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卫礼贤之名——对一个边际文化符码的考察》《从符号到系统:跨文化观察的方法》。翻译《比较文学导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作为激情的爱情:关于亲密性解码》等。

《作为激情的爱情》读后感(四):关于爱情,卢曼有话要说

01. 卢曼,是德国很有名气的社会学家。他写了本书,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爱情。 卢曼认为,人与人之间发生真爱的概率极低,甚至说不太可能。原因是爱情有很多的悖论。

爱情的第一个悖论,就在于“行动”和“感觉”的分裂。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两个人谈恋爱,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只有知道对方的感受,你才能决定如何行动。 然而,这里就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你不可能知道对方是什么感受。第二,对方也是这么想你的,因为他也在猜测你的感受…… 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猜不到对方的感受,就无法顺利展开行动,而没有行动的恋爱,就注定谈不下去。 你或许会说,两个人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不就好了吗?为什么非要猜来猜去的这么麻烦? 答案是,不行。 因为现代人讲究自由恋爱,而自由恋爱的本质就是“暧昧”,暧昧就是信息不透明。只有暧昧了,恋爱谈起来才有意思。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一种是感性。我们通常认为,恋爱是感性的,有时候还要牺牲理性。 打个比方,如果你恋爱的时候,上来就问对方:你做什么工作的?每月工资多少?存款多少?有房有车吗? 你看,这样直白的沟通确实很有效率,也很理性,但你这样说话,对方一定会不舒服,甚至会被你吓跑。 这是因为我们不希望爱情里有太多的理性算计,我们害怕对方爱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的条件。 就好像,女人也特别喜欢问男的,你喜欢我什么啊?这个时候男的绝对不能回答,喜欢你长得漂亮啊,喜欢你性格好啊之类的。 总之,任何“具体”的回答都不能说。 因为你给出具体的回答,就代表你在理性的思考,就说明你不够爱她,你还是在算计着她对你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用价值。 所以,就算你的回答是在夸她,是在肯定她的价值,她还是会感到失落。 我们的理性,很容易就把爱情的神秘和神圣瓦解掉。所以,情场高手都会想尽办法回避这个问题,或者消解这个问题。 可是,我们谈恋爱终究无法避免理性考量。如果对方不能给你提供好处和价值,那还谈什么恋爱呢?一个人自由自在的不香吗? 这倒是大实话。不过,这种大实话要憋在心里,不能让对方知道…… 而且,对方的心里,大概率也是这么想的,要是他也把大实话直接说出来,你同样也不好受,对吧? 所以,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在恋爱关系中,总是用具体的付出(比如时间和金钱)来评估、证明对方爱不爱你。 但是,一谈到你要如何付出,你要如何证明自己爱对方的时候,就变成“我希望我什么都不做,你就能爱上我”……

02. 暂且抛去人性的自私和双标,从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 爱情,正因为它的神秘,它的不可把握,我们才会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美好的想象,才会把它放到精神的高位上,将它“神圣化”。 可是,如果爱情不能变成具体的,可把握的事物,我们又怎么确认爱情是真实存在的呢? 所以,一旦爱情得不到具体的证明,人就会慌,就会很没有安全感。 ——这便是爱情的第二个悖论,即爱情的虚无缥缈,与人们渴求具体真实之间的矛盾。 前面提到,自由恋爱的本质是暧昧,而暧昧就是采用感性、不功利、不明确的方式与对方沟通。 这样做,一方面是让恋爱更有神秘感,更有趣味。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为过于功利化,过于理性的算计,而让对方感到不安。 与此同时,我们也说了,这样的沟通方式极为艰难。恋爱中的人不得不去猜测对方对自己的“感觉”,还要依赖这种不确定的猜测和“感觉”,推进二人的关系。 然而,这种关系又十分脆弱,充满不确定性。毕竟,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比“感觉”更飘忽不定的呢? 当恋爱一旦全凭感觉行事,两个人的关系也就更加前途未卜了…… 难怪卢曼会说,真爱发生的概率极低,甚至不太可能发生。 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正常恋爱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卢曼的“社会编码说”了。 正是“社会编码说”,解释了社会是如何为现代人的爱情“编码”,并让人们凭此“编码”顺利推进恋爱关系…… 编码,原本是计算机领域的专有名词,是指计算机提前编写好的,用来执行特定任务的程序。 这个词用在这里,主要是指人们在谈恋爱之前,就早已编写好了将要发生的“恋爱故事模板”。 换句话说,所谓的谈恋爱,其实就是照着这个早已编写好的剧本去谈,照着早已规划好的路线去走流程。 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一下生就和别人脱不了关系。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耳濡目染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想法。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更是无法摆脱“媒介”的影响,网络、电视、书籍、消费市场……都在给我们灌输有关爱情的故事。 在你还没有谈恋爱之前,你的大脑就已经被植入无数个有关爱情的故事模板,而且,你在心里也已经对它们进行过无数次的“想象”和“排练”。 只是,所有故事都有一些能够被总结出来的套路,也就是“范式”。这些套路和范式,为你,也为对方,提供了可以把握的,有效的沟通方式,又或者说——“表演”方式。 所以,我们不否认恋爱中有个人自由发挥的成分,但从“整体”上而言,恋爱确实是按照社会预先在我们头脑里编写好的剧本进行的。 这也就是说,所谓的自由恋爱,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自由”。

03. 近几年有一个词很火,叫“原子化社会”。 它的意思是指,社会越来越不紧密,人们就像是一个个被打散的微小“原子”,在社会中漂浮不定,无处可依,非常的孤独。 那么,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 过去的传统社会,主要是农业经济。因为生产方式落后单一,导致大家只能抱团战斗。 那个时候,人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家族。而婚姻制度,就是用来联结家族与家族的纽带,好让大家在一起更好的合作。 所以,为了社会的正常运行,人们的姻缘必须由社会负责“包管”。而个人只能服从社会的安排。 我们常说,过去的封建制度压抑人性,人都不自由。其实当时那种环境,人们根本要不起自由,你想吧,生存都是个问题,还谈什么自由? 正是因为这样,封建制度通过对人性的约束和规训,在即便生产方式单一落后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当然,作为个人,肯定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只能服从于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 好了,我们再来看看现在。 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繁荣,生产方式复杂多样。过去落后的家族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复杂变化了。 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它自身已经足够复杂分裂,也就不可能再继续“包管”人们的姻缘了,它也确实负担不起。 而自由恋爱的出现,帮社会把这个负担卸掉了。 与此同时,我们终于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而自由选择的后果,也全部由你自己承担。 可以说,在如今这个时代,与其说是你主动选择了自由,不如说是社会的快速变化,逼迫你“不得不”自由。 过去,一个人能在一个地方呆上一辈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就紧密、稳定。 而现在,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快,人们的关系也就逐渐趋向于不稳定,人们自然也不敢对爱情抱有太高的期待了。

04. 卢曼的这本书,书名叫《作为激情的爱情》。 他认为,爱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激情。而激情是不受自己掌控的,是盲目且冲动的。 只有当一个人完全陷入激情,他才能忘记理性,沉醉在爱情之中。而两个人的恋情若要长久维系,也必须想办法保持住激情。 那么,如何保持住激情呢? 卢曼说,谈恋爱就像“贷款”。人们只要一直处在贷款的状态,就会一直有动力维持恋爱关系。 打个比方吧,你向银行贷款买了个房子,这个房子你可以随便住,随便用,但是你心里知道,一旦你停止还款,房子就会被银行收走…… 所以,你并不是“完全拥有”这个房子,要想完全拥有它,你就必须还清贷款。而在你彻底还清贷款之前,你都不算是真正拥有这个房子。 卢曼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心里明白自己不是“完全拥有”对方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有一种“缺失”的感觉,而“缺失”会唤醒他的动力。就像唤醒激情一样。 这要求恋爱中的两个人,需要给对方“故意制造”一种缺失感,让对方为了填补这种缺失,一直为两个人的关系加大投入。 当然,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也不是万能的。毕竟,任何套路用多了,都会使人麻木。而且套路用不好,还会让两人的关系崩盘。 更重要的是,它也触犯了爱情的悖论。 那就是——激情是自发的,不受控制的,而我们为了保持住激情,居然还要用理性故意“设计”套路,并美其名曰,爱情的“智慧”。 所以,不难想象,人们的恋情越往后发展,就越容易变成有意识的“表演”。 在恋爱初期,虽说有“剧本”规划人们的行为,但至少它更接近于“无意识”,只要不特别注意,就还能自我欺骗一下,人们的表现,也还算得上是自然流露。 然而,一旦恋爱进入后期——又或者说,当你想要维持住这段关系时——你就不得不动用所谓的“智慧”了(说白了还是理性)。 这不禁让人怀疑,你在恋爱中感觉到对方的那种激情,究竟是真的激情,还是一种表演出来的激情?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一个人还愿意相信爱情的幻觉,还愿意去维持恋爱,维持婚姻,那他就一定要把这场“有意识”的表演进行下去…… 突然想起网上流行过的那句话:要是一个人还愿意骗你,那他就是还爱你。 反过来说,要是这个人啥也不在乎了,懒得骗你了,那这段关系也就彻底玩完了。

05.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难发现,爱情有诸多难解的悖论与荒谬。 而卢曼,作为一个德国人,在面对爱情的悖论与荒谬时,他给出的解决方案,竟然很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智慧。 他的解决方案,总结下来其实就四个字——难得糊涂。 没错,他就是鼓励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悖论与荒谬,就尽量选择装糊涂。 也就是说,在恋爱关系中,我们不仅要积极配合对方演出,还要在配合演出时演视而不见…… 短暂的恋爱,就是靠激情。而长久的恋爱,说白了,就是个技术活儿。 但凡恋爱谈得成功的人,智商情商都必须持续在线,演技也要过硬。 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学会“忍耐”爱情的悖论与荒谬。 而爱情能够长久维系下去的秘诀,无非就是保持住这种表演,永远不松懈…… 人的一生太漫长,爱情很朦胧,生活却很具体,理性算计肯定不可避免。毕竟,谁都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嘛。 所以,恋人之间不是没有理性的算计,而是他们在理性算计的时候,没有使对方觉得不舒服。你看,这就特别考验技术了…… 这样的两个人,如果谈着谈着顺利结婚了,那么他们一定是把对方的底细、条件都摸清楚了,还觉得彼此很合适。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在做到“自欺”的同时,也做到“欺人”。即编织出令双方都满意的爱情幻觉。 他们从恋爱到结婚的整个过程,都没有因为情感的失控,理性的算计,而“戳破”这层爱情的幻觉。 可以说,这样的两个人才是真的势均力敌,棋逢对手。 然而,你或许会问:只是智商情商都在线,两个人的条件彼此看对眼,再加上懂得为对方编织爱情的幻觉,并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住这种幻觉…… 那么,这样的恋爱,就算是“真爱”了吗? 卢曼的回答是:戳破爱情的幻觉,对生活而言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所以,从你渴求爱情幻觉的那一刻起,从你选择和别人恋爱的那一刻起——有些问题,就不适合再继续追问了。 最后,引用蛋蛋的话作为结尾: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演出也必须要继续。 The show must go on!

作为激情的爱情

7.4

[德] 尼克拉斯·卢曼 / 2019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