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回首风烟》读后感精选

《回首风烟》读后感精选

《回首风烟》是一本由张晓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首风烟》读后感(一):再回首,如风如烟

《回首风烟》是台湾散文大作家张晓风的散文集,里面精选了她50年以来的散文系列代表作。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生命礼赞,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叹。第二部分为英雄史诗,这一章收录与抗战有关的英雄故事,也有在生命抗争中挣扎向上的普通人,是对生命的热情讴歌,表达了作者的憧憬。这是较有特色的一章,和以往所见的张晓风散文风格有很大不同,呈现了女作家的另一面。第三章为万物咏叹,主要是作者对一些小物件的感想。

拿到《回首风烟》这本书时,正值天气渐渐炎热之际,心情烦躁不安。淡淡的封面恍如自带清香,沁人心脾。

闲暇之余顺手翻看了几篇文章,一下就被她那柔软温情的文字所吸引。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你在。我在。我、你还想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是啊,有时我们常常困惑不满足皆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而感觉自己拥有的太少。可是当你俯身于大自然时,你会发现一切世间烦恼皆为浮云,不必要过多计较得失拥有。过好当前的宁静生活,守住自己的一颗纯净的心,简单而快乐。

在她的笔端,我们能感受到生命里自然单纯的富有和充实。在她平静宽厚的的笔端,世间的一切皆有生命都那么美丽的惊人。

突然一天接到久未联系的儿时伙伴的电话,没有突兀,愉快的交谈起来,谈论过往那些美好的岁月时光,记忆之门一下被打开,人也随着交谈回到了曾经。原来,世事是可以在一回首之间成风成烟的,原来一切都可以在笑谈间作梦痕看的,那么,这世间还有什么不能宽心、不能放怀的呢?

张晓风的作品往往洋溢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情感,自然万物如此美妙,一种对万物的敬仰、慨叹人生的虚无由然而上。没有 颓废有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的活力。

《回首风烟》读后感(二):生命的赞歌

读张晓风很多年,年轻时读出憧憬与希翼,如今十几年已逝,青春已不在。再读,内心更多的是从容与平和。

虽然岁月带走了我一部分的青春,但也为我留下了人生的经验。

人到中年,我们焦虑的太多。工作不够顺利,事业仍无成,钱总挣不到太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想去的地方去不了……

有一个年轻的朋友,上半年拼命工作,然后放下一切,更自己两个月时间,在秋天飞去新疆,只为欣赏蕞美的秋色。虽然遇到疫情期间,不太顺利。他却心态超级好:“有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就随他去吧,只要一直能走在路上,即使再慢,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是,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么更好的世界?”

世间种种美好,予你心欢喜。

虽然,我们不可能放下一切,一直在路上。但是,我们可以调整心态,过好每一天。

《回首风烟》读后感(三):静心阅读

读散文是需要静下心来的,每一篇散文里都包含着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

《回首风烟》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张晓风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张晓风可是出生于我们大浙江,她的笔名有晓风、桑科、可叵,她可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虽然她是江苏铜山人,可她八岁就去了台湾,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还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在担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等。

《回首风烟》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命礼赞,是张晓风抒发对生命的感叹。第二部分为英雄史诗,这一章收录她写的与抗战有关的英雄故事,也有在生命抗争中挣扎向上的普通人,是对生命的热情讴歌,表达了她对这些英雄的憧憬,这是很有特色的一部分,也和她以往所见的散文风格有很大不同,呈现了她的另一面。第三章为万物咏叹,主要是作者对一些小物件的感想,包括《玉想》《色识》等名篇。

我个人是喜欢第三部分的散文,第一篇散文《我在》就很有深意,它作为万物咏叹的开篇也是有着特殊意义的,这篇文章我觉得是即是作者张晓风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世界上生命的渺小的感慨。我存在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必然有我的价值,但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发生什么大的改变,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静止,可是一个人在世界上会有亲人,朋友,一个人对世界是不重要的,对陌生人也是不重要的,但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你在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感谢自己能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把握住能在这个世界的机会。世间万物都有意义,但是这个意义不是每个人都会了解的,只有那些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们才能明白万物的意义,张晓风也正是这细心人,她还把这份细心的感悟写成了散文,带给她的每一位读者。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一篇散文在不同的人眼中也有着不同的意思。我们要学会阅读,不要把散文当做语文考卷中的阅读理解,自己的想法要和标准答案越接近越好,我们是带着自己的想法去阅读,去理解出自己的感受。

《回首风烟》读后感(四):很舒服的阅读体验

整本书读下来,感受就是一个词,"舒服"!

舒服在作者细腻的情感上,舒服在作者美妙的遣词造句上,连本书的排版设计,也让人舒服.

本书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张晓风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命礼赞,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叹。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历程,看到作者对生命伟大之处的赞扬,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文学照进现实,作者某个时刻的所感所想,和我们自身的体验,又是否会发生奇妙的共鸣呢?对照作者的思考,我们是否能够对自己目前为止的人生历程有新的感悟呢?

第二部分为英雄史诗,这一章收录与抗战有关的英雄故事,也有在生命抗争中挣扎向上的普通人.那是一段硝烟史,是怎么都无法忘怀的经历,是对生命和人性的拷问.在这章中,无论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还是艰难生存的普通人故事,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情讴歌与憧憬.这是较有特色的一章,和以往所见的张晓风温馨的散文风格有很大不同,呈现了女作家宏伟大气的另一面。可以见得,在漫天战火中,在颠簸流离的岁月中,作者也有自己的一番成长.

第三章为万物咏叹,主要是作者对一些小物件的感想,包括《玉想》《色识》等名篇。当一个人心中有诗意,那她看身边万物也是有诗意的,而作者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看花看山看玉,都能牵动心头玲珑巧思.她写有多篇怀古散文,为古人担心,就连潘金莲装丫头,她也要注意一下.作者对古典文学,着实唉的深沉,透过作者的文字去看古代那些文学作品,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感觉.

读这本书,可以感觉到原本烦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了.轻浮的人,读不进去这本书.汲汲于名利的人,也不愿意读这本书.所以,他们就都错过了这份心灵上的享受.

读这本书,最好是在夏季下雨的午后.没有饥饿或饱腹的困扰,暑热也被落雨冲走.雨声呢?因为有窗户阻隔,变得遥远起来,反而成为悦耳舒适的背景音乐,这是大自然的音乐啊.书旁放一盏温茶,不求名茶贵茶,只要茶汤清澈可口.读累了,喝一口清茶,看一眼窗外雨景,回头看,家人也在安静地忙碌着.等到傍晚,风儿把晚饭的香味送入鼻中,一个惬意的下午就结束了.试问,有谁可以拒绝这样一个放松慵懒舒服的下午呢?

《回首风烟》读后感(五):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曾经听过一位小说家分享她的写作经历,席间,一位中学生向作家提问,希望获取关于阅读关于写作的建议,要阅读何种书籍能够让作文成绩有所提升。这位小说家这样回答中学生的疑问,她说,如果是以高考作文为目的的话,我建议可以多读一读余秋雨的散文。或许,我们对余秋雨褒贬不一,但是,的确对提升分数有帮助。

不知为何,在阅读张晓风的这本《回首风烟》散文集时,我的脑海中闪现了上述小说家和中学生对话的场景。也许,在潜意识里,我是这样认为的:想要提升高考作文成绩,仅读余秋雨是不够的,也应该读一读张晓风。如果说余秋雨的散文浓厚炽热,那么张晓风的散文则是细腻温情,从生活的细微处出发,将点滴思绪放大蔓延。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在我的印象中,张晓风和席慕蓉有着相似的地方。文字中,展现出的是女性的柔情与细腻。她们的形象,永远年轻。有着一颗“少女心”,虽经过时间的洗礼磨练,可是内心依然温存。单凭这一点,就非常难能可贵。巧合的是,这本书中,张晓风提起“一个叫穆伦·席连勃的蒙古女孩”,正是席慕蓉。

张晓风写作已有五十余年,这本书是她的散文精选集,可谓是一生的精华所在。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生命礼赞”,选取的文章多为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英雄史诗”,从散文家的个人视角看待英雄人物与历史;第三部分“万物咏叹”,则是对万事万物细微地感触。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代序文章名为《鼻子底下就是路》,其中提及倘若到了不认识的地方,也不必慌张,因为“鼻子底下就是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鼻子底下为什么会有路?因为鼻子底下是嘴巴,有嘴就可以问路,也就不会迷路。这是相当巧妙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

书中还有一篇文章名为《不朽的失眠》,看到文章名字,往事浮现眼前。因为高中时我曾经阅读过,文章讲述的是《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

有些文章,阅读过后,再也无法忘记,这也就足够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