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精选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精选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本由[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一):书是好书,对梁式译本持保留意见

刚刚开始读,各种渠道推荐,书无疑是好书,思想肯定深邃,可梁小曼的翻译实在不敢恭维,我不懂文法,英语差劲,原著是没看过,其他译本也没有读过,但是从一个普通读者角度看,或者说就一个对译法吹毛求疵的人来看,译作水平是有待商榷,值得怀疑的,读了20页无论如何也无力吐槽了,阅读感受十分不理想。宽容一点,也许大概可能是因为直译,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二):纯粹的倾听者只是理想主义

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主要讲了四个人物的孤独,其中有一个是聋哑人,其余三个因为孤独无法排解就不断向这个聋哑人诉说,他们甚至把这个聋哑人当作神一般的存在,但实际上这个聋哑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聋哑人也有一个倾听者,他原先也是个聋哑人后来变成了疯子,这个疯子从来不听他在讲什么。故事的最后那个疯子死了,倾听的一方被阻断了,所以聋哑人自杀了,然后所有人又回到了孤独的生活。

我觉得这本小说主要在讲一个社会的群像:各行各业、各年龄的人都是孤独的,他们渴望被倾听、被理解,但实际上这样的人很少,我们大多是说得太多、而听得太少。最后的结局好像是在说孤独的是永无止境的,人无法战胜孤独。

作者提供了一个理想主义:人在孤独的时候可以对别人诉说,这个人会对你微笑、装作理解的样子,却从不回复你。因为如果他回答了,就意味着你要成为一个倾听者,就会要求相互的理解,就有可能产生矛盾,然后源源不断的产生孤独,所以作者干脆设定了一个聋哑人的形象。这个形象的出现是如此伟大以至于所有人甚至把他当作神一样的存在,可其实他也是人,他也需要被倾听。即便不被理解,他还是要对疯子诉说,直到疯子死了,他也自杀了。聋哑人死是这种理想主义的消亡,意在说明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完全的倾听者。当理想消亡之后,所有人回到的孤独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活得很孤独,人们可以继续找一个倾听者,会寻求相互的理解,但是还是时有孤独伴随。

感觉这很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一直看、一直说,但没有人倾听、没有人理解,所以每个人都活得非常孤独。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三):娱乐至死的时代,谁敢说自己不是孤独的?

01.人人都是孤独的

之前网上流行着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当我们置身于宴会上或者热闹的集市中,常常会有种“众人皆醉 我独醒”的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意味着你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只是说你在狂欢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人潮涌动、噪声四起,而你却丝毫体会不到热闹的快感。

人类作为一种群体存在,自然渴望集体,渴望热闹。而当今的网络正好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符合我们兴趣的人。可是有了分类、有了推荐、有了话题之后,我们当真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属了吗?在爆炸的信息面前,我们内心的孤独真的被填满了吗?还是说网络更加助长了这种孤独感呢?

孤独是每个人自己的感受,有些人在网络中找到了知己,有些人却更加孤独了。但不管怎样,人人都是孤独的,不管我们喜欢热闹,还是喜欢安静,总有一刻会被孤独缠身。所以,这时候我推荐你们看一本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年仅22岁的她就创作出了一部写尽“孤独”的作品,成为了文学经典。而麦卡勒斯本人一生也都与孤独为伴。她15岁时患风湿热,先后三次中风,29岁时瘫痪。她的爱情也十分曲折(大家可以自行搜罗一下八卦),这种爱而不得产生的痛苦与孤独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尤甚(《伤心咖啡馆之歌》最为经典)。

《心是孤独的猎手》,光听这中文名大多人可能云里雾里的。谁是猎手?谁是猎物?翻译成英文名: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可能更好理解一点,断句为:心 是 孤独的猎手。心是猎手,猎物未知。这样一来,一听这名字也顿觉孤独。

书中故事主要围绕五个人物展开:聋哑人辛格,酒吧老板比夫,酒鬼(游乐场工人)布朗特,小女孩米可,黑人医生考普兰。他们四个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种族的人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孤独。

聋哑人是爱情的孤独。辛格英文名为:singer,是歌唱者的意思,可是讽刺的是他根本听不见人们的声音,也不会说话。这样的人自出生起就注定是孤独的。但是后来他遇到了另一个聋哑人(胖希腊人),起初他们结伴而行,生活得非常快乐。直到后来希腊人性情大变,被送去了疯人院。但即便如此,他还每周去看望希腊人。每次见面他都疯狂着做着手语,可对方却不理不睬。

酒吧老板是群体的孤独。他每天在酒吧工作,要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每天都生活中在群体的热闹中,然而他却十分孤独。他的孤独体现在妻子的不理解,体现在他会对怪人足够同情。他会每天买一份报纸,他把几十年来的报纸堆满了整整一个房间。他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和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相反,他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是孤独的。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想要拼命关心时事,好融入社会。

酒鬼是阶级的孤独。在这几个人中,酒鬼是话最多的那个。他是个狂热的激进分子,他对贫富的阶级差异感到不满,又无力改变现状,因此来到这个小镇上整日酗酒。在遇见聋哑人辛格的时候,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晚上。他以为辛格全能听懂,于是之后每次去找辛格时就又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小女孩是成长的孤独。她在一个大家庭长大,她的家里居然住着14个人。她有5个兄弟姐妹,因此她受到的关爱也极其有限。她想要一架钢琴,但按照家里的情况是不可能会买得起的。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有个音乐梦。她会每天听着邻居屋里飘来的莫扎特,她会将自己的音乐灵感写在日记本上,不准任何人碰。除此之外,她还有另一个秘密,就是默默地喜欢着辛格。这些秘密都让她孤独。

黑人医生是种族的孤独。作为一个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医生的黑人,最苦恼的莫过于不被尊重。黑人与白人的区别早已烙印进人们的心里,因此当他被带进白人酒吧时自尊心是多么的受到伤害。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黑人,告诉他们不要再做白人的奴仆,然而现实是多么残酷,他既不被黑人理解,也不被白人尊重。他放弃了自己所有的娱乐时间,免费救治黑人,可种族歧视的烙印是如此深厚,他以一己之力难以回天,所以他无比孤独。

这一切的孤独源于别人的不理解,所以我们在内心生出一种巨大的空虚感。但这不是说我们就此封闭自己,而是我们只会对特定的人,我们认为理解自己的人诉说。于是,聋哑人成为了众人诉说的窗口。

为什么选这个聋哑人呢?因为首先他是个有温度、会点头微笑、看起来是在认真倾听的人(聋哑人会读唇语,但说话者语速得慢),而不是一个机器。其次他又不会说话,因此也不会回复我们,也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这样看来,聋哑人的设定是非常奇妙的。一个不会回答的树洞成为了众人排解孤独的渠道,意在说明:人人都渴望诉说,渴望被倾听,被理解,却从来不愿意当一个倾听者。

我觉得作者在这里也提供了一个理想主义,就是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理想的倾听者(聋哑人),于是人们全部跑去向他诉说。这种情况就像书中说的一段话:“因为有些人有种本能,要在某个时刻抛弃那尚未发酵和腐烂的自我——统统甩给某个人或某种观念。必须如此。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与生俱来的——经文说的“众人都在找你”。”

因为聋哑人辛格成为了这样的倾听者,所以很多人将他当做神一样。然而讽刺的是,他在和另一个聋哑人(胖希腊人)一起生活的的时候竟没有人注意到他。有一次,酒吧老板看着辛格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布朗特时,他突然想起这和之前希腊人走在前面,后面跟着辛格的场景很像。然而那个时候没人注意到这个用手疯狂诉说的辛格。

就在辛格被众人当做神一样存在时,他每周还是会去看希腊人。平时在和镇上的其他人在一起时,他总是安静地倾听,但只有在见到希腊人时他的手会挥舞个不停,可对方却并不理睬。即便这样,辛格还是每周会去看望一次希腊人。因为辛格也是人,他也需要向别人诉说。但是这一诉说在某个平常的日子被打破了,希腊人死了。于是辛格自杀了。

辛格的死是这种理想主义的消亡,意在说明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完全的倾听者。当理想消亡之后,所有人回到孤独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孤独是永无止境的,人是无法完全战胜孤独的。

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活得很孤独,人们可以继续找一个倾听者,会寻求相互的理解,但还是时有孤独伴随。就像麦卡勒斯说的:“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看完麦卡勒斯的这本《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会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它不颓、不丧、不致郁,却真实得可怕。当你在社交平台拼命打完字后,当你刚晒完朋友圈后,当你刚参加完聚会后,或者当你刚完成一件日常的事情之后捧起这本书时,我希望你能理解里面这种孤独感,然后才决定怎样去对待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