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纸飞机读后感摘抄

纸飞机读后感摘抄

《纸飞机》是一本由左昡著作,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飞机》读后感(一):纵使再艰难也要抱有希望

看到《纸飞机》这样的字眼,忽然想起前段时间才教会孩子叠纸飞机事情。那小小的身影,穿梭在院子里开心玩耍的兴奋模样,似乎承载着每个孩子的童年回忆,而我们也一代又一代的把这项叠纸飞机的技能传承下来。不过,在本书中,纸飞机存在的意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它因小主人公——金兰的特殊遭遇而增加了另类的价值。

在1938至1942年的中国,那时候国家一片动乱,重庆这个被人称作“火炉”的地方更是饱受摧残。很多悲惨的事情在那片土地到处可见,一个腿脚不便却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的小女孩儿金兰,就是在哥哥的教导下学会了叠纸飞机,而纸飞机也一直伴随着她,始终成为足以疗慰心灵的精神寄托。

故事的背景注定重拾了往日的悲剧,曾经的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并不是时间可以磨灭的,因为历史会铭记,中国会铭记,而我们也不可能忘记。还记得在上学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内容就是关于重庆大轰炸的,有太多太多的人因为炮火,因为来不及跑,因为长时间的躲在密封的防空洞里而死,那场景当时看了十分心疼,以至于到现在还依稀记得。而这本书,正式通过金兰一家人的视角再现了关于重庆大轰炸的那段幽长的黑暗岁月。

原本,金兰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有妈妈、有哥哥、有妹妹、有爷爷、有外婆......可是一场持续了五年的“空中大屠杀”却让她小小年纪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亲人,失去建立起来的新家,失去活下去的希望。无奈、恐惧、害怕充斥着众多长期处于轰炸中的人们,可是为了活着,为了仅剩的亲人,为了那一丁点残存的希望,他们又不得不在剧痛与折磨中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选择坚强。

多么可悲可叹的命运,可侵略者却始终不会心乱,给这些善良而无辜的人们一点生存的机会他们只会嚣张的炫耀自己的战绩。可惜,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他们注定是要输给众多有血有肉的中国人,而金兰一家人的生活也在一点点变得好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免让人潸然泪下,因为故事太过真实,直戳内心,为侵略者的冷血而愤怒,也为那些活下来的人而庆幸。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中国已经变的越来越强大,任谁也不敢在欺凌。

《纸飞机》,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告诉我们来自历史的惨痛教训。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时代,都是那些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当珍惜,也要始终铭记!

�r� Aݑ

《纸飞机》读后感(二):字里行间的苦难

合上《纸飞机》的那一刻,看到书后的上架建议是儿童文学,但是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大一点的孩子看,成人看也不为过。

最近一直关注战争体裁的作品,就在昨天,看过电影《红海行动》之后《纸飞机》也随着一架鲜红的纸飞机在空中画出的完美弧度随之完结。《纸飞机》和《红海行动》一样都是看完让人泪目,肉疼甚至有点戳心窝子的作品。蛟龙突击队,8对150的那一场惨烈的斗争中遭遇了反叛军无比疯狂的轰炸,顾顺头部受伤、石头被炸掉一半的脸颊、徐宏的半条胳膊被炸飞,其余队员都负伤。如果说影片战斗场面的展示中每一帧都是疼痛,那么《纸飞机》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苦难。

儿童文学作品中,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作品近年不在少数,但是从儿童视角展示重庆大轰炸的作品却不多见。左昡这次却化身成为一条大鱼,深深地潜藏在重庆经历的轰炸之下,表面平和而充满生命意趣的文字中隐藏了细细小小的纹路,交代了战争的即将来临的细节,这种淡然和坚强是我们重新认识儿童作家最为独特的切口。

作品以轮回的形式唱奏火辣坚韧的生命之歌。通篇由《四季歌1938》《山水歌1939》《日月歌1940》《天地歌1941》《四季歌1942》构筑。5年的历史跨度,集中于十几万字的一部作品中,且仅仅是忠实地以时间为序,但作品不见丝毫面面俱到的累赘和平铺直叙的索然,而是让历史本真现身,让真实焕发出扣人心弦的伟力。作家将长达5年艰苦卓绝的陪都守卫战,浓缩在重庆曙光巷平常人家的生活里。恍然间,就踏过了5年。

故事开启于一个明媚的春天,一个小女孩兰兰,兰兰的一家,兰兰家所在的一条巷,街街巷巷构成的一个城,孩子欢快无忧,日子祥和“安逸”。在这份散淡的“安逸”中,背景信息点滴渗入,操各地方言的外来住户,近在咫尺的军用机场,巷子里新砌的防火池,处处在挖的防空洞,统一刷成灰黑色的房子,全城按时熄灯的规矩,儿童节的“防空游园会”……生活中的灾难,总是在一片祥和中忽然而至,就像一个鲁莽闯入的家伙,瞬间将美好撕得粉碎。《纸飞机》中,作家也每每将灾难的先兆完全融入自在的生活写意之中,当我们对安逸散淡的调子渐生习惯,失了警惕,忘了这是1938年的重庆时,作家却猛地扯开了生活的面纱,揭出严酷的历史。突然降临的灾难,令读者和书中人物一样措手不及。

“国难”终于以最真实的面目现身于每个“个体”面前。

我也在这苦难面前变得目瞪口呆,一下子将这本书和《红海行动》联系了起来,诚然,这就是文字版的《红海行动》轰炸场面。乱世如麻,无需多说,各位看官,自行体会。建议把《红海行动》和《纸飞机》(新蕾出版社)捆绑在一起观看。

《纸飞机》读后感(三):谁来给他们一架纸飞机?

如何向孩子讲述苦难?如何让孩子正视仇恨?如何使孩子明白生死?这些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似乎很难讲更很难讲到位的主题,左昡在一部《纸飞机》中,拿捏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故事以重庆大轰炸为大背景,讲述了1938年到1942年间,女孩杨金兰一家在战火纷飞中所经历的生死离别。

整个故事以“歌”为名,按年份分成五章,每一章里又按季节分为四个部分,这样巧妙的结构本身就是一曲回旋的歌。

第一章“四季歌”,金兰兄妹三人和爸爸妈妈快乐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哥哥教妹妹们折着纸飞机。尽管战争的阴影已经开始笼罩,也经历了第一次跑警报,目睹了赵家阿姨和赵家弟弟的离去,但“腊梅的香味,烤红苕的甜味和妈妈的笑容混在一起,让我觉得这个晚上特别明亮”,为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本来已经带着小姐妹俩躲到乡下的妈妈,最终还是放心不下爸爸和哥哥,带着她们回了重庆。

第二章“山水歌”里,战争的残酷赤裸裸地呈现在金兰眼前,她不仅目睹了前一秒还是完整的人下一秒就炸成几块的惨况,更是经历了失去母亲的惨痛。在跟随金先生的那一段时间里,她不停地用练完字的纸折着纸飞机,却再也找不回自己的妈妈。“这个除夕夜,天上没有月亮,地上的爆炸零零散散地,亮一下灭了,亮一下又灭了,终究是热闹得不长久”,生死相隔,山高水远。

第三章“日月歌”凸显的是大家在那段日月无光的岁月中的坚韧,爸爸带着三个孩子和焦家母子组成了家庭,尽管也有小小的摩擦和冲突,但善良的人们总是相互依偎着和命运抗争,孩子们要用自己的零花钱捐飞机打鬼子,大人们在废墟上煮着火锅,“有酒有泡菜,这日子就倒不了”,尽管已经无家可归,但新的小生命依然顽强地降临了。

第四章“天地歌”,战火让整个国家天昏地暗,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人们变得更加坚强,“救国不分男女老幼,守土莫论南北西东”,整整一条街的“食品救国展销会”展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国人的士气。这一次,杨金兰失去了爸爸、外婆,妹妹的眼睛也失明了,但她和哥哥在巷口的墙壁上亲手写下了醒目的大字:愈炸愈强。

第五章再次回到了“四季歌”,哥哥在一场意外中也离开了,本以为已经死去的焦妈妈丈夫神奇地出现了,而且还变成了有钱人,小宝最终选择了爸爸,但焦妈妈却留下来守候着金兰姐妹俩,故事的最后,黎明的曙光已经乍现,金兰也将有机会上学了。

作者借金兰的口表达出对未来坚定的信念,“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亲人,痛哭,伤心,愤怒,天塌地陷,但我们、我们的家毕竟活着,带着我们的伤、我们的痛、我们心里的空白,还有燃烧在我们心中的火焰,一如往常地活着”。

除了结构上的精巧之外,伴随着情节发展时时刻刻出现的纸飞机、黑金鱼意象让整个故事显得韵味悠长,而作者地道的风土人情、语言饮食等描写让故事充满了浓浓的“重庆味儿”,更为可贵的,是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如不时闪现的歌谣、《新蜀报》《大公报》的出现等等,都显得时代感十足。

在主题的把握上,作者显然也极为慎重,整个故事显得较为克制,有血泪与伤痛,但不撕心裂肺;有坚守与抗争,但不空喊口号;有信念与希望,但不抽象教条。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度以为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那个年代走过来的饱经沧桑的老人,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是位80后女生。网上搜到左昡谈论创作这个故事的一篇文章《不该忘记的心痛》,里面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

“一个故事可以淡去,但那种心痛,我们不应该忘记”。

显然,她完全做到了。

但政治大腕们的战争游戏,却永远不会结束。

故事里,金兰放飞了那象征着希望的纸飞机。

现实中,谁来为叙利亚的孩子们折一架纸飞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