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抹去的男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被抹去的男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被抹去的男孩》是一部由乔尔·埃哲顿执导,卢卡斯·赫奇斯 / 妮可·基德曼 / 罗素·克劳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同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抹去的男孩》观后感(一):短评超出字数限制了♂

7.6分。除了电影画面太暗了(看着特别费劲),节奏有些缓慢和冗长之外,这部电影改编的真是棒!演员们的表演和台词,简直了,深得我心! 男主神似马特达蒙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Get到了Nicole Kidman和Russell Crowe的演技,但也感觉Nicole饰演的妈妈过于温柔了,同时感叹岁月不饶人啊,电影是年轻人的游戏;Rape男主的Henry确实很帅呢;Xavier Dolan也有出演,而且导演一定是喜欢欣赏他的,因为导演把男主后来稳定的爱人姓名就设置成Xavier;电影里Xavier的扮演者看着很温柔善良噢~ 导演又是编剧,制片人,还参与演出,大写的才华啊!剧情改编的真好!女医生的话,妈妈保护男主的片段和对话,男主和爸爸对话的片段,都让人特别感动!小组里男孩子女孩子们互帮互助的感情也表现得很细腻。剧情很丰富,完成度很高。 有时候人们宁愿被骗,被利用,选择自欺欺人,这是迫于环境压力,不代表他们愚蠢,而是因为他们善良和对家人的爱。有多少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帜从你身上榨干利润,那些人借着信仰的名义把你拉入苦痛的深渊……荒诞!人性的底线,只有你想不到。

ps,配乐一流,赞

《被抹去的男孩》观后感(二):起码所谓的矫正中心还能五点放学

现实可能比电影更残酷,起码Jared有一个愿意带他逃离的妈妈,起码所谓的矫正中心还能五点放学。 电影看下来还是很平稳流畅的,几个慢镜头颇能调动情绪。故事聚焦于信仰与性取向之间看似无法弥合的矛盾,以矫正中心、家庭内部以及Jared的回忆三条线交错展开,最后的结果应该可以说是彼此妥协吧。 虽然电影反复提到God、提到信仰,但恐同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社会的偏见以及伦理的束缚吧,作为牧师的父亲,最后那句“我没办法承认我做不了爷爷的事实”,让信仰似乎变成了某个非常好用的借口,也变成了某些人进行自我欺骗的理由。 医生说的一番话其实才是电影的点睛之笔(虽然出现在前半段),“你看似没有选择,记住,你是有选择的。”但当时的Jared不懂。后面Jared在矫正中心认识的三个人,其实正好代表了三个选择:试图与现实对抗(胖子)、自欺欺人地绝对服从(多兰饰演的角色)、表面顺从暗地反抗(戳爷饰演的角色)。最后胖子自杀了,这是其中一个答案。

Jared应该可以说是第四个选择,彻底地绝对地正面反抗,很难说他赢了,但电影中的他也算是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获得了母亲的理解,也与自己达成和解,父亲虽没有彻底认同,但毕竟不作阻挠了。虽然现实不一定如此美好。

电影中Jared多次叹气,真的能感同身受啊,那种心中存了一块大石头、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真的很不开心,非常不开心。感觉演员在这个细节上表现得很好。

最后,虽然戳爷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但歌是真好听。另外电影中的配乐都挺好的。

《被抹去的男孩》观后感(三):打开车窗,勿抹去风景——一些观後感随笔

除了LGBTQ这个主题,我还看到了影片中与片名“被抹去的男孩”处于对立面的、与影片的暗色基调处于对立面的那些男性角色们。

自诩看的影视也不少了,真的会好奇为什么对少数群体伸出援手的、上前关怀的、甚至是奋力斗争的,几乎往往都是女性早于男性、女性多于男性呢?(无意牵扯性别等相关敏感话题,纯粹个人感想,请勿上纲上线)

这是我在看到男主母亲接到男主电话後赶来救他时再一次生发的疑问。

而令我惊讶的是,我在影片中发现了一些答案:

他们“放不下自己的高傲”。

很多这样的男性在他们从小开始就感到安逸自得又不自觉去恪守维护的“传统”受到挑战时,因为自己身上那些被“阉割”的女性品质的缺失而无法共情,于是他们就会开始“抱团”去排挤、驱逐,甚至用一些“至死是少年”的、稍微成熟一点就能发现其荒谬幼稚的伎俩和手段去进行迫切需要他人认可的“制裁”。

挺可怜的。

但是更可怜的,难道不是那些被这种“制裁”及其近乎永久性的副作用“抹去”的男孩们吗?

男孩终究会成人,但在此之前,请给他们乘坐的那辆向着人生前路疾驰的车开一扇车窗,因为车窗外有阳光、有清新的空气,只要伸出手就能感受得到。

而我们要做的,是在他们能够有能力接过方向盘之前,用注视的目光和叮嘱的话语保护好他们伸出车窗的手不被迎面驶来的车撞伤,而非用力拽回然後关上车窗,抹去原本就在车窗外的风景。

《被抹去的男孩》观后感(四):淡淡的温情未尝不可吧

3.5,那0.5给的是Jared的勇敢和Jared妈妈。看出来电影想讲Jared的自我认知、和家庭的推拉以及conversation therapy。

最喜欢的线是和家庭的推拉,母亲的这个角色。Jared向妈妈求助,在餐厅和妈妈的那场对话,妈妈的忏悔和对Jared坚定的爱,直击泪点了。“a mother knows when something isn't right” 还有那句“I love God,God love me,and I love my son.That simple"结局很温情,Jared颤抖地和父亲说,我尝试了,上帝知道,真的让人心碎又感慨,幸好他足够勇敢有足够坚定。change you or lose me.

喜欢电影里面的一些小细节:

Jared三次把手伸出窗外的镜头,第一次是迷茫的不安的,第二次是企图抗争的痛苦的,第三次是彻底自由的轻松的“我感受到自由,从风从指尖溜过开始”

会有Jared和Xavier两个人手牵手,安然同床入眠,真挚纯真动人到不可思议。

另外,conversation therapy这条线里面人物性格的设定也很有意思。讽刺又带来思考。

强压之下好似妥协、勇敢帮助Jared逃离、最后却以自杀结局的Cameron;还有那个口口声声称同性恋是病,是错误,自己却是深柜的教员。

扣分的点在于电影本身结构有些混乱,没有很好处理好插叙的回忆和Jared正在经历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叙述得有些支离破碎,观影有些痛苦。同时电影的观点表达没有我预想中的犀利深刻,有人说是平庸,过于四平八稳。但是或许,这样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温情又别有另外一番意味在里面吧。

《被抹去的男孩》观后感(五):治愈和致郁并存|对尊重和自由充满向往。

影片开头是男孩小时候,看起来笑得很开心,很治愈。但是到正片开始的时候,整个色调就冷了下来,而且特别压抑。期间在对话中隐约听到了戳爷的歌(戳也在里面演一个配角,但是是一个很重要的配角。我感觉在里面改造的人所形成的关系,有点类似于part of die Gesellschaft 能有人提示真的很不错了,不然靠自己探索挣扎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谁还不是该演好自己的角色呢?感觉对其中的大部分人来说,只有屈服,等待出头之日,才有未来。因为他们没有主角那么好的妈妈。自杀的那个角色,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那种压抑下,只有死亡才是解脱。他选择帮助主角离开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决定了死亡,不然在那种环境下,主角离开了,他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绝望的。去的,看得我又气又痛。),觉得更心塞了。最后男主父亲所给予他的尊重,其实就够了。我觉得每个人对每件事可能是有不同看法的,但是不需要相互说服,只需要做到相互尊重就很好了。而且会很和谐。真诚的说明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的。主角邀请父亲参加圣诞节也是全片的一个治愈的点。

这电影对我来说治愈和致郁并存。一方面对主角的走向感到开心和舒心。另一方面对于仍不得不接受性向改造的人,感到强烈的惋惜和难过。电影并没有很强烈的展示出那个年代针对性向改造的可怕的一面,只是重点描绘出来里面在精神层面的suffer,而不太去详细描写他们身体上受到的伤害,比如电椅之类的,都是非常残暴的。哎,但愿,但愿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吧。

看了以后才觉得,有时候我现在能有的一些想法,关于自由关于彩虹,完全是因为我所处的大环境总的来说还是具有很大包容性和自由的。不然,如果有一些不可抵抗的力量来彻底压抑和制伏我,我也可能会被迫接受一些明明很离谱的东西,并奉为真理。or带着多重身份生活着。本来伪装自己就是一件非常耗体力和痛苦的事情。每次应付外界回来,我都得自己疗愈一段时间才可以恢复。很难想象在那种情况下过日子。天呐。要命。

而且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电影2018年才出。我以为取向平等已经是一件完成时的故事。但,可能大方向来说,还是需要更多的努力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