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人的地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人的地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人的地理》是一本由安歌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4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的地理》读后感(一):一个人的地理

喜欢从别人不同视角了解一座城

喜欢听人讲与厦门有关的事

安歌写鼓浪屿 像一首早晨醒来舒缓钢琴曲

新奇与亲切感并存

书写者的感受化为文字的空间感支撑开来

字行间 叮咚回响 余音跳跃 轻灵

四下散开在阳光里的叶子上

雨滴上的花朵间

而她笔下的新疆

一段一章一本本书都信手拈来般的轻松

闪转腾挪 云淡风轻

却又掷地有声的开阔疏朗

让人信服且心向住之

也许都是因为太过熟稔的日常

下笔便比别人多几分自信

《一个人的地理》读后感(二):流动的《一个人的地理》

安歌又出新书了,从我看她第一本书《阳光的首都·海南岛》开始,我就很喜欢安歌的文字,我无数次向我们公司的多个文案推荐过安歌的书——语言可以这样写。我很少读佛经,但读安歌的文字,我会无端的生出两个字:欢喜。和别人不同,很多文字的组合是为了表达某种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以铿锵有力的表达为任,而安歌的文字只为取悦生活,取悦当时当在的一瞬,而静静潜伏于一颗树,一株草,一束光,视之所及,思之所及之间。

《一个人的地理》读后感(三):治愈系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

看街上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眉头紧皱。焦虑没有还清的房贷,焦虑涨涨跌跌的股市,焦虑加班也完不成的工作,等等等等。

网络和手机的结合,把人们零零碎碎的时间,还有所剩无几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路上,地铁里,人人都盯着一个小小的屏幕。上海地铁自动扶梯也要耐心地提示:请扶好扶手,不要看手机。

还有没有人停下脚步,欣赏路边的波斯菊呢?还有没有人在买菜买水果的时候,体会阿婆的善良?读一本书,泡一壶茶,坐下来慢慢读,细细体会生活的美好,人生乐事也。难道非要让工作搞得高血压心脏病发作,高卧病床,才能慢下来享受人生吗?

治疗现代人的焦虑证,一是跑步,二是读书。跑上五公里,读书半小时之后,头脑清醒,心胸开阔,那些恼人的事情也许就迎刃而解,烟消云散了。

感谢安歌,《一个人的地理》堪称治愈系,如果你为生活烦恼,不妨翻到下一页,开始读。这里有阳光盛大开放的草原,风声宁静,鲜花盛开。

《一个人的地理》读后感(四):安歌的地图

“M·斯科特·派克 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相当多的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翻开安歌的新书,从新疆到北京,从云南到海南,她且行且记。她用脚步绘制她的地理文学,也在用心绘制她人生的地图。在她的笔下,所有的愉悦、哀伤都冷静的有点平淡,就好像她在书中说“阳光盛大地开放在草原上,风声宁静,鲜花盛开,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发生,时而会有马蹄声经过”。这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基调贯穿整本书,你不会开怀大笑也不会唏嘘不已,看到动心处,或莞尔一笑,或合书默然。大概久居海之南的缘故,我饶有兴趣的还是关于海南的文字。那些寻常巷陌、老爸茶、阿公阿婆都是再平淡不过的场景,但在安歌眼中,却充满了趣味。来看这一段“在过去海南的的田野上,一只牛就地打一个滚,滚出一片凹地,不几日就积了雨水,再不几日,里面就有小鱼小虾浮游着,可以抓来吃了。热带水果,如椰子树、菠萝蜜之类,你不用管它,它就汪着一肚子清凉之水在树上高高地结了果。因为天气热,几件换洗衣服就可以穿的很丰足;如果实在穷,一网吊床,结在椰子树之间,就可以在海南的椰风海韵中度过大部分季节...那么,你让海南人忙什么、忧什么呢”看了这些文字,有过海南生活经历的人,估计都会心有灵犀的会心一笑。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好奇心和敏锐度。显然安歌符合了我对作家的期待,因此,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在她眼中,都变得如此可爱。语言在记录中融着情怀,也透露着生命哲理。这就是安歌的《一个人的地理》。

《一个人的地理》读后感(五):本书中《天涯》等刊物发过的各辑选一及部分图片

·留在书上的划痕 那时候我还小,大概也就十一二岁吧。也不知什么原因,总是很孤单,日日与书相伴。虽然除了几本翻烂的小人书外,我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书。幸运的是妈妈也酷爱读书,尽管那个年代的书并不如现在名目繁多,但妈妈总会带回一些好书,对我,就是至上的安慰了。 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妈妈从单位图书馆借回来的《鲁迅全集》了。其实那个年龄的我是不可能理解鲁迅先生极理性的世界的,除了觉得先生的言词给我隐隐的痛快外,更因为书中出现的那些红笔的划痕。划痕极细致,像小心的波浪托在先生文字下面,旁边间或有眉批的文字,也是很娟秀的红笔。记得在鲁迅先生关于有缺点的战士和完美的苍蝇旁有这样一段眉批:“苍蝇们和习惯苍蝇们的人们覆盖世界的时候,我已看不见了战士。”那纤纤秀秀的文字所显示出的隐忍的悲凉和先生匕首投枪般冷如雪峰峰巅的愤懑那么相称,仿佛执手面对苍黄世界的一对蓝色恋人,那种相互照耀的美使小小的我心仪。静静看着它们的时候,我仿佛和眉批者有了共同的隐私——在呼吸和血液里翻开另一个人内心的脉动,觉得静静的幸福。 忍不住问妈妈那个眉批的人,妈妈说,这是毛阿姨的丈夫写的。毛阿姨住在我们家的拐角一个深深的小巷子里,她的丈夫张是我们学校的校长。这以后我静默的少年世界便多出一个人,从此便可以常常看见张从我家的门前走过,近四十岁,高高的个子,一副黑框的眼镜在他白皙的脸上,细小的眼睛温良地闪在镜片后面。他有时对我笑笑,像对任何一个邻居的孩子。他并不知道我在自己的暗角已经走过了他的眉批和划痕,他更不知道我在那些文字中所看到的呼吸和血液使我把他当成了亲人之外的一个亲人——秘密的同志。因为他的不知道,这一切便意味深长。 张和他的家虽然在我们的大院里,但他和毛阿姨总是离人群很远。有时,我路过他家关紧的木板院门,在想,不知张在哪里行走呢,总是在很远的地方吧。 有一次妈妈负责发电影票,毛阿姨出差去了,妈妈说她不想给她家送去。我从饭桌旁站起来说:“我去吧。”推开他家大院的木门,院子里静悄悄的,种满西红柿、辣椒和豆角的院子在正午的阳光里敞开着,我有一种隐隐的激动和紧张。我敲房间的门,久久没有人声。推门进屋,正准备把票放在外间的小圆桌上便离开——那个时代,邻里之间互送东西,遇到家中无人时,进门把东西留屋里是常有的事情。正往桌上放电影票,里间的门开了,张走了出来,我感到有一种隐隐的慌乱,不是来自我,而是来自张。我没有看张的脸,对他说,妈妈要我来送毛阿姨的电影票。同时我看见了那个女人,潮红的脸,坐在凌乱的床上收拾着凌乱的头发,那个女人不是毛阿姨。 我不了解毛阿姨,据说她不漂亮,而且很晚才结婚,这都是大人们说的。我知道里间的那个女人是张学校的语文教师,课讲得极好。她的儿子比我高一班,刚刚在全省的作文竞赛中获了奖。当然,在那个年龄,我虽然不像大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一无所知,但对很多事情依然是想不通的。回到家后,家人都午休了,我静静地翻开那本《鲁迅全集》,看着那小溪般的红线上娟秀的眉批,心里觉得无边的悲伤,那个中午巨大地堵在我的心里,久久挥之不去。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些隐隐的担心,不知道是为张还是为毛阿姨。 从此之后,远远地看见张,我总是用一个孩子的方式尽量自然地躲开,为了不使他难堪。张永远都不会知道,在那些眉批的秘密联合下,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埋藏着对她而言无比巨大的秘密和她所感到的悲伤。 然而,事情还是败露了。那个女教师在她丈夫深夜的拳脚下,说是张强迫的。张一言不发地被送进了监狱。我隐隐觉得张是爱那个女老师的,尽管她也不漂亮,但她笑时的眉眼间有一种一闪而过的灵气,那是非人间的一种轻灵,张或者想握住这光?在那个作风不好比杀人更耻辱的年代,我想他一定感到了比他的罪名和坐牢更大的耻辱和悲伤,因为这连着背叛。我不知道他那时是否还有能力想到苍蝇。 这事成为县城的一大新闻,人们,特别是女人们纷纷议论早就看出了张心术不正。但毛阿姨却出奇地镇静,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依旧静悄悄地上下班。去探监时,她还送去了新织好的毛衣和自家院里的新鲜蔬菜。那些一心想等着她眼泪和哭诉的人们失望之余,把准备好的同情和安抚的话变成了一句:“这个贱女人,就怕找不上男人。” 我看着毛阿姨左肩稍低来去的背影,想走上前去帮她扶一扶正。希望她更有力量些。我想,毛阿姨之所以如此镇定是明白这世上谁是真正的亲人,也许正是在喧嚣尘世之外那些静静的眉批建立了他们之间不仅仅是血肉意义上的真正的亲人关系。而这种感情所需要的意志力,特别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女人真正成为女人后才能懂得的。我曾想站出来对此事发言,但我12岁的证词能证明谁,可能伤害谁呢?也许只能让大人的世界和张尴尬,而我也将被彻底地抛出12岁。我躲在整个事件之外,想着人世的莫测,我知道了所有的路都会走出很远。 我就是从那一行行眉批、点划和这个事件中走出了自己的童年。从张的行为、他妻子和情人各自的行为中走出了盘根问底的童年,从此,再也无法走回去了。 后来,张搬走了,和毛阿姨一起走出了我们的巷道。我也像众人一样忘记了此事。但以后很多年里,只要看到陌生书页上的眉批和划痕,我就会想起那本《鲁迅全集》和张远远走来的样子,还有毛阿姨。 (上文章刊发于《天涯》2014年2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