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读后感精选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读后感精选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是一本由张军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读后感(一):出版界怎么了:稍微好一点的书,就要被水军盯上

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评论本是起到指引作用的一方净土,但如果连这都要因你的个人恩怨或者利益争端而玷污,我想每一个读书人都看不下去。老实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公号,他经常会推送些有趣的史实,绝不是像你看的那种(我进了你的豆瓣主页,看到了你最近想看的书和一些兴趣爱好,包括日记等,取向甚至清奇。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前去观摩。)。在你的日记中甚至对在豆瓣辛苦发文,用心读书的老实人做人身攻击“实在不习惯在豆瓣发文章,对所谓的“豆瓣青年”也颇有些微词,个人十分不喜欢活在文青的面具下。”你的这些说辞,恐怕会伤了读书人的心。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并不是你的错。但雇佣十几个水军在12月5日这天,统一发了10条差评,恐怕也是别有用心吧。如果嫉妒会使人坠入深渊,愿你不要越陷越深。如果你有苦衷,那我愿你能早日解脱。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读后感(二):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本书是部两晋简史的通俗故事本,所以基本只在写王侯将相、攻战杀伐的事,不涉及文化、经济、政治体制等重要的社会发展的其它部分,对历史大事件的“知其所以然”没有太多裨益,只能当作基本了解型的读物来看。好在作者也不是个造作矫情的人,没有怎么沉浸在“两脚羊”、“灭胡令”、“名士风流”等容易博人眼球的桥段中,不蔓不枝条理清晰的将西晋开国到刘裕建宋、北凉灭亡间的近两百年的历史,比较完整的呈现了出来,所以有一定的可读性。 “两晋十六国”时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个时期,比之它之前的战国时期和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两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乱象是兴亡成败来的过于迅猛和暴烈。前几日还满门王公,后几日就已全族被诛;前几日还志平天下,后几日就已国破家亡。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一百多场政变,四百多场战争,有“将军百战声名裂”的冉闵,有“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符坚,有无意帝位却因之被捂死的司马德文…… 君王尚且如此,底层的军民就更是扒了窝。坑杀几万人的事比比皆是;白羯族被从地球上抺去;桑椹、人肉成了军粮的主要来源之一,吃剩下的人骨竟可以堆积如山。军队的名字也叫的可怜,什么“乞活军”、“北府军”,前秦的残兵剩勇无计可施,只能在甲胄上写上“死”“休”两字,意思是不死不休,也有一死百了的意味。《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面对两晋时的这一切,真的让人很难都付笑谈之中!于是那个时期玄学、佛学、道家思想、谶纬之学大盛,也就情有可原了。 两晋十六国时社会结构的最大特点是门阀世家与种族。其实这两种组织都是社会组织中的最基本组织形式,这两种组织得以大行其道,表明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远还未发育成熟:意识形态上,儒学招式已老,不能产生足够的社会凝聚力,社会思想上进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批判和否定期;组织形式上,帝国管理体系无法穿透僵化的社会等级制与门阀政治,事实上那些帝国管理者们根本就想不出办法解决这些难题,“以吏为师”的法家管理理论在秦朝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克己复周礼的儒家管理理论在汉朝实施的也不咋地,还直接产生了“世家”。应该可以说两晋时期是中华文明最迷茫的时期,没有出路、社会动荡不安,似乎谁掌握了权柄谁就可以为所欲为,事实却是谁都无计可施,权谋术胜的了一时,定不了一世,于是权力只能和社会组织的最基本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汉人依赖世家,胡人依赖种族。 前秦皇帝符坚是为数不多的、对多种族进行了比较有效的整合的人,他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算的上是有道明君。但淝水之战中他一败涂地,前秦也自此迅速走向灭亡。后世的人们大多批评他不应该发动对东晋的战争,其实这事根本不需要事后诸葛亮,当时既有慕容垂、谢安指出符坚极可能失败。为什么呢?人心不齐也!这几乎是前秦的一个死结,我想符坚自己也多少能够知道点。符坚将多种族聚合在自己旗下的方式是武功和怀柔并举,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杀伐少、见效快,缺点是整合的力度和深度不够,这也就是说符坚如果不能将整合深化,那么顶多也就是挨到符坚死,前秦必然分崩离析。那么最有效的整合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方式只有战争和大一统,通过战争去消耗掉那些貌合神离的种族的实力,通过建立大一统在意识形态上产生凝聚力。而不发动对东晋的战争,很可能只是坐等多种族实力变强进而叛乱而已。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不论是五胡还是世家,最有效削弱他们实力的方法也确实就是战争。所以说符坚的对晋作战的总思路,应该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操作不当。司马光在评论符坚时说:“坚之所以亡,由骤胜而骄故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流于短浅了。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读后感(三):一本眼高手低的书——读《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同发于新浪博客

近日偶尔在午休时翻看这本书,打发时间而已,不算薄,亦不算厚。

说实话,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这本书和作者,眼高手低或者志大才疏这四个字再形象不过了。从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原本想向读者展示一本如《明朝那些事儿》类型的作品,然而明显受文笔和学识所限,同是历史题材的通俗读物,这本书较之当年明月作品的差距,真是差了几本易中天的《品三国》。或者也许是作者并未用心的结果吧。

首先,作为历史作品,这本书缺乏独立的见解和认知,只是将史书中的文言叙事,直接转换成通俗的大白话,于我看来,这只是具有中学水平的历史爱好者亦能完成的简单事。然而,如果如实全面的转载粘贴,姑且也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翻译”,但是本书所以用的史料,难脱《晋书》之类浮浅史书的窠臼,并没有什么更具有历史学术价值的史料。甚至引用了《世说新语》中的笔记故事,但其和旁征博引的《晋书》一样,信史与趣谈难辨。作者勤劳地一一把史书中的人名贴到书中,把古籍中的故事引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但是很可惜,这部作品,于我看来仍旧难证其有多高的历史价值,甚至作为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都不达标。

其次,作为文学读物,这本书的文笔真是差得可以,叙述得比水还要平淡,以至无聊,令人难以卒读。单纯无聊还好,但书中所以的人物太多,叙述也有很大的问题,不明事理,我只读了三四章便有了头晕眼花之感。两晋十六国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群雄并起,衣冠南都,人民涂炭,然风流人物较之稍前的三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的故事,亦交织驳杂,纷繁凌乱,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本就难以叙述,这也是这本书之所以读起来如此嚼蜡的一个客观原因吧。但是这并不能因此掩饰作者文笔匮乏的主观原因。以作者的文学功底,叙述史实有头无尾,头尾难接,或是突然一人一事突然乍现,令人难以捉摸,像我这样一个稍有些历史功底的人读起来都觉得本书所述突兀异常,难以连贯,只能靠自己的“存货”自行脑补,读着真是很累。尤其是八王之乱一节,一个个“司马”如千军万马般于纸间跃入眼帘,没有任何人物塑造和辨识度,令人难以分辨。作为文学作品,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流水账亦不合格,简直是有些得了失语症。

最后,造成这种难读的原因,缺乏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亦是很大的原因。就像上文提到的八王之乱,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如果不懂历史,光看这本书,你跟本分不清这些人谁是谁,因为于这本书中这些人根本看不到有什么独立鲜明的性格,只是一个个名字而已,作者糟糕的写作,很容易将诸人混淆,因为在作者看来,他们不过是跋扈乱政,有脑无谋的同一个形象而已。呵呵,人性的复杂哪有这么简单啊。如果你有幸阅读了这本书,读到某个章节发现自己患上了阅读障碍,或是以自己的理解已经难以理解书凌乱的叙述内容,相信我,这绝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水平问题。

总之,不建议大家阅读这本书,不是没有阅读的价值,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在这本书上耗费不必要的精力。如果真的想了解这段五胡乱华的纷乱历史,不如直接阅读二十四史,或是《资治通鉴》来得痛快直接,清爽宜人。

唉,又无意间渐染了一本不伦不类的破书,为诸君做了试验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