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猫的私人词典读后感100字

猫的私人词典读后感100字

《猫的私人词典》是一本由[法] 弗雷德里克·维杜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猫的私人词典》读后感(一):猫啊,猫

人 • 猫

对于所有爱猫的人来说,无论猫们多么傲娇,多么高冷,多么反复无常,多么……(有时候甚至是)“混蛋”,它们永远都是我们的小心肝儿,是主子,是大王,是挚友,是恋人,是家人。

不同于狗和人类的友情,猫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若即若离——既保持着泾渭分明的状态,又相互离不开对方。猫是所谓的“半驯化”动物,根本不会听从人类的指挥,因此,妄想让它们服从,本来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只有它们高兴了,觉得饿了,才会施舍给我们一丝妩媚,一点柔软,一份温顺,而这就已经足以让很多"两脚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了。

除开动物学角度的分类结果(猫和人同属于哺乳动物),这两个物种在某种意义上讲,竟然是灵魂上的同类——在现代都市里,人与猫同样孤独,同样寂寞,同样对周遭充满警惕,同样假装冷漠实际上蜷缩在角落自我安慰,只有偶尔的一瞬,露出原本的天真。所以,许多人喜欢猫算是惺惺相惜、物伤其类吗?

丰子恺和猫

《猫的私人词典》读后感(二):他说:猫是量子动物的绝佳代表

起初,作为养了5只猫的资深人士,我对这本近500页的词典书是敬而远之的:我只要看着我的猫发呆就好了,为什么要看它呢。然而,随意翻阅了一番以后必须承认,我错了,这是一本让人服气并且不断唤起柔情蜜意的词典。

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他怎么写“薛定谔”这个词条的,如果你大致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假想实验,你大概会和我一样吧。

“一个同时拥有各种状态的猫……在猫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状态的叠加。它在睡又不在睡。它在做梦,而它对外面真实世界的感知和注意力又总是那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敏锐。它在某个地方,你一眨眼,没看到它动,但它已经不在那儿了,它已经换了另一个姿势。猫是量子动物的绝佳代表。

“我们面前敞开的是知识的无底深渊!猫既生又死。猫在无数个平行世界里。猫穿越时空旅行。或者,它可以死而复生。它自以为机灵健壮,但其实它一年前已经死了,只是自己不知道……如此一来,你还敢对它放肆,跟它亲近吗?……它有过闻所未闻的经历和见闻,在它面前,我们都是侏儒。”

显然,这是一位爱猫狂人。“我努力不忘记曾经喜欢过的任何一本印象深刻、在我看来猫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的书;也不漏掉任何一个因为和猫有缘而让我觉得亲切的作家。当然,作为电影发烧友,我回顾了那些猫在其中成为明星或充当配角的电影;作为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家,我收集了和猫有关的雕塑、挂毯、地毯和绘画。”这段话足以说明他的段位。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这个渊博的法兰西学院院士,细数牛顿这样碰到猫都傻了起来的聪明人;介绍了猫是怎样神奇的生物,“它身后有那么悠久的历史,逐渐达到完美的生理结构,灵活、优雅、高贵,甚至充满智慧;而我们的祖先还在绝望地摩擦着火石,躲藏在洞穴中,叽里咕噜地不知说些什么,甚至还不懂手工刀具”;分析了猫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猫与18世纪格格不入……但在19世纪,对于浪漫派艺术家来说,猫是确确实实的魔力、快乐、神秘之源”。

这位狂人还上天入地地关注了全世界关于猫的实验和研究(同时三观很正地不忘质疑数据来源、有没有猫因为实验受伤),关心了中世纪以来的动物诉讼案和事件,还引用了风水师的猫有利身心健康、中和戾气的言论……

总之,他对猫的感情是literally“爱你就了解你的一切”。

然而,最让我领会了他的深情的,是这样的一个罗兰•巴特所谓的punctum。

在 “语录”这个词条下,作者搜集了诸多名人对猫的趣论。“狗全都崇拜地看着你们。猫全都蔑视地看着你们。只有猪把你们看作是和它们平等的。”(温斯顿·丘吉尔爵士语)

在诸如此类的俏皮话里面,静静地陈列着莫里哀的四个字:“小猫死了。”

这四个字,和它没有说出的那些内容,使我认定这本书是值得放到即便已经有了很多只猫的人的书架上的。

《猫的私人词典》读后感(三):爱猫这件幸福的小事

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动物是什么,绝对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若说科学史上最有名的动物是猫,绝对没有异议。1935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量子力学目前的情况》,文章颇具嘲讽风格,他说他不知道该称之为“报告”,还是“一般性声明”,暗示了当时量子理论“不尽人意”的状态(资料来自《薛定谔传》)。就在这篇文章里,他将一只猫塞进带有毒气量子开关的盒子里。按照量子理论,打开盒子前,这只可怜的猫,既是活的又是死的,它处于生与死的叠加状态。“薛定谔猫”直接导致了以爱因斯坦、薛定谔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理论与以海森堡、波尔为代表的量子物理学理论的大论战,产生了两个为大众所知的结果:一是爱因斯坦那句著名的话,“上帝不会掷骰子”;二是大众不太熟知的“哥本哈根解释”。

由于资料匮乏,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搞清当初薛定谔为什么会把一只猫作为实验品,而非小白鼠或吉娃娃。法国文学家维杜认为,猫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动物,猫睡觉时总是保持着对外界的敏感,上一分钟猫在阳台晒太阳,可你低头看时,他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卧室了。养过猫的人对此都有同感。猫与人亲密,同时疏远,铲屎官们永远也讨好不了猫咪。这和我们对“薛定谔猫”的理解相仿。霍金甚至说,“我要是听见薛定谔猫,会掏出手枪的。”在《猫的私人词典》里,维杜用文学的思维写了“薛定谔猫”词条,但他没有提到,想当年,薛定谔为了缓解爱猫人士(特别是女士)的敌意,特意声明,放进毒气盒子里的是一只公猫。

这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到底是养猫的人多,还是养狗的人多。换言之,猫和狗,谁是最多的宠物?马未都在《都嘟》栏目中曾认真回答过这个无关大局的问题,当然,是否无关大局,与你养猫还是养狗有直接关系。如果你两者都养,我会断定你是一个坚决的中庸主义者。鲁迅先生极其讨厌猫,但他同时也在痛打落水狗。刘易斯刻画了一个完美的猫的微笑。而在爱伦坡看来,猫通常都与死亡在一起嬉闹。朱天心养了一大堆猫狗,所以不管她写什么,都能读出爱心泛滥之感。喜欢猫的作家不胜枚举,与猫有关的作品也多得让《猫的私人词典》的作者维杜喜忧参半。在古典中国,猫反而很少写入诗词。这大概与猫的本性不适合中国诗词有关。

第三个问题:为何绝大多数作家都喜欢猫?维杜说,“在每个作家都必须面对孤独和沉默中,只有猫能够从中找到一席之地,并在某种意义上陪伴他缓慢地写作;只有猫能成为与世隔绝的那个人的同谋或伙伴;对他来说,只有猫才能扮演必不可少的守夜人和批评家的角色。”“同谋”、“批评家”的比喻过于文学化,陪伴主人度过寂寞,却是不争事实。虽然维杜还说“作家是猫的反面”,但养猫的普通人还是要多于养猫的作家。以36卷《自然史》留名青史的科学家布封尖锐而不失客观地叙写了猫的习性,在爱猫人士看来,这要比把猫扔进毒气盒子严重得多。与布封同时代的一位法国作家(德·邦维尔)便在一篇题目为《猫》的散文中表达了对前者的愤怒。维杜赞同法国人的观点,并称《自然史》中有关猫的文字,暴露了布封“理性的局限性,他以人为本的视角就如被挡上了护眼”。其实,布封只不过多了一些人文主义的描述而已,假如纯粹地、科学地去看待猫,这种萌翻地球的小生灵,与其他动物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任何事,一旦上升为热爱,立刻就不同了。例如爱猫的维杜,他在《猫的私人词典》里,记录了自然的猫,文学的猫,普通人家居生活的猫,还有大量我们意想不到的猫:哲学的、科学的、宗教的、心理学的、色情的、恐怖的……甚至有军事战争的猫。公元前252年,波斯人和埃及人发生战争。波斯士兵的盾牌上都绑着一只猫,利用埃及人认为猫是神明的观念,兵不血刃地打赢了后者。猫以各种形态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民间有个说法,猫有九条命。实际上,猫在人类文明史上,永远不会死,即使装进那个带有量子开关的毒气盒子。

你爱猫,自以为通晓猫的一切,当你翻开《猫的私人词典》,便发现维杜比你知道的多得多。反过来,你要是静下心,将你知道的有关猫的一切记录下来,你会发现,这本书亦不完整。是的,对于爱猫人士来说,千言万语也抵不上在眼前的猫咪。维杜甚至以为,“猫是文明程度最奇妙的指示器之一。请告诉我你怎么看待猫,我就能说出你的为人家、你的所思所想,你相信什么以及你所生活的世界的真正价值。”没当过“铲屎官”的人,不会理解维杜,更难以想象他居然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了这么厚的一本关于猫咪的私人词典。我们只好说,爱猫成癖,是多么幸福的一件小事啊。

《猫的私人词典》读后感(四):偏题了的书评(留存纪念)

《猫的私人词典》之词条“灵魂转世”翻译实践报告 2016年9月

Transmigration de l’âme

C’est une bien étrange conviction que de se persuader de la transmigration des âmes, d’un corps à un autre, après la mort. Un dogme qui, pour certains, peut se révéler cependant de quelque réconfort.

Revivre plus précisément, après sa disparition, dans le corps d’un chat, devenir chat, avec toutes les vertus, les savoirs et l’aptitude au bonheur ou au confort d’un chat, on connaît des fatalités plus épouvantables – si toutefois ce chat avait la chance de bénéficier d’une compréhensible famille d’accueil…

L’anecdote que je veux vous confier, à ce sujet, a été racontée, ou écrite, par un officier britannique dénommé Thomas Edward Gordon, en poste aux Indes au XIXe siècle.

Il se souvenait que, pendant vingt-cinq ans, une consigne orale, ajoutée aux ordres écrits destinés à la garde indigène du palais du Gouvernement, près de Poona, stipulait que tout chat franchissant la grille d’entrée au crépuscule devait être considéré comme Son Excellence le gouverneur, et salué par conséquent en tant que tel.

Pourquoi?

Tout simplement, racontait Gordon, parce que sir Robert Grant, gouverneur de Bombay, était décédé en ces lieux en 1838. Le soir de sa mort, on vit un chat sortir du palais par la grille principale puis aller se promener le long d’une certaine allée, exactement comme lui-même avait pris l’habitude de le faire chaque soir.

Un garde hindou qui avait été témoin du phénomène en avait averti ses coreligionnaires qui se perdirent en diverses conjectures. Un membre de la caste des prêtres en conclut que l’esprit du disparu avait investi un animal domestique. Comme il était difficile de savoir exactement lequel, il fut décidé que tous les chats passant par la grande entrée après la tombée de la nuit seraient traités avec le respect et les honneurs qui lui étaient dus. Cette décision fut acceptée sans discussion par les serviteurs indigènes et autres personnels attachés aux lieux. Ordre fut donc donné en conséquence aux sentinelles en faction à l’entrée de « présenter les armes aux chats qui, le soir venu, passeraient par là ».

On voit par là que les hindous sont des gens fort sages. Mais, plus généralement, il me semble que l’on devrait rendre les honneurs à tous les chats qui se présentent devant nous. S’ils sont la réincarnation d’humains aux responsabilités et aux titres considérables, cela s’impose bien entendu. Mais plus encore s’ils ne le sont pas. S’ils ne sont que des chats qui ont la sagesse de rester chats et d’ignorer tout de nos médiocrités, de nos ambitions et de nos bassesses.

《猫的私人词典》之词条“灵魂转世”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取的案例是弗雷德里克·维杜《猫的私人词典》中的一则词条“灵魂转世”。该报告详细回顾了笔者在翻译过程所遇到的困难,重点分析了课堂讨论后两版翻译之异同,并得出自己对翻译的心得与收获。

【关键词】《猫的私人词典》“灵魂转世” 百科类文本

一.翻译作品介绍

这学期,在许钧老师的“法汉翻译技巧”课堂上,我选取的片段摘自Dictionnaire amoureux des chats(中文名《猫的私人词典》)。该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维杜(Frédéric Vitoux),法国小说家、散文家、《新观察家》杂志的文学专栏作家,2001年当选法兰西院士,著有《贝贝尔,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的猫》、《泰拉奇纳的喜剧》(荣膺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卢浮宫的猫》和《圣克莱尔修会的修女》等。

《猫的私人词典》这本书有一种矛盾之美,用作者的话说,“一方面,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严谨和单调。另一方面,是在浓情蜜意中神游的自由。一方面,是片段、有条不紊的简短注释和论述所体现的客观。另一方面,是这个话题必然导致的感性和主观。”[1]因此,兼具百科全书词典式的严谨客观与散文随笔般轻松活泼的语言,间接地为翻译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其中,“灵魂转世”(Transmigration de l’âme)这个词条更像是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印度的故事,因而叙述特征十分明显。

二.案例分析

既然是一篇记叙文,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怎样将故事传神地表述出来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这一小段文字看似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但我在翻译的时候,还是迟疑、纠结了很久。比如,对一些字词的把握,如何将之翻译得更贴切;或者是如何处理长句,转化成为大家熟悉的中文,等等。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及我的收获。

1.字词的理解

对译者而言,字词的理解是翻译中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部分。“对原作文字及内容尽可能彻底的了解和把握是对每一位译者的第一要求。这要求看起来似乎简单易行,……,但实践起来仍然有不小的困难,译者稍不留神,就会产生理解与表达上的偏差,甚至出现误译的情况。”[2]翻译,首先要做到准确,如果这一点都没法完成,那么翻译得再优美、再生动也背离了翻译的主旨。以前,我会觉得做到这一点非常容易,但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缺点,那就是,我在翻译的时候,有时为了求快,常常“望文生义”,遇到简单的单词,不假思索地就翻出我认为的意思,过于盲目自信。比如原文中的“pendant vingt-cinqans”,这里的“ans”是指代年份,“先后25年”,而不是指年龄,“25岁”;“en poste”显然是“任职”,而不是“邮政”之类的意思。

因为理解不当而造成的翻译错误,实在是翻译中的大忌。如果不对照原文,这些错误可能不会被人发现,甚至有时候,没有老师或同学的指正,自己都不知道犯了错误。许老师的提醒与点播无疑为我今后的翻译实践敲响了警钟,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小心再小心,认真再认真。

2. 词语的选择

克服了理解上的问题,是不是字词的翻译就变得容易了呢?并不是。词语的翻译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翻译得传神、达意、贴近原文,是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中西文字相去很远,而我国文字的词汇又非常丰富,如果译者不能掌握,那些文字只陌生生地躲在远处,不听使唤。……所以译者需储有大量词汇:通俗的、典稚的、说理的、叙述的、形容的等等,供他随意运。译者如果词汇贫乏,即使精通西方语文,也不能把原文的意思,如原作那样表达出来。”[3]正因为翻译不是简单的符号转换,如何在译入语中寻找最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可以说是译者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

举例来说,“conviction”,开始我翻译的是“相信”,后许老师改为“坚信”,程度上更强烈。“dogme”,字典上的意思是“教条”,翻译时我认为不太合适,故改成“信仰”,但显然这个词语与原文有些许偏差,后许老师提议翻成“信条”。“se souvenir”,我在翻译的时候不假思索地翻成“记得”,后许老师考虑到语境,改成“回忆说”。就连我认为最简单不过的“Pourquoi? ”这样一个问句,也被许老师由“为什么?”改成“此为何故?”,更注重文本的故事性,不禁让我啧啧称赞,佩服不已。在翻译中,没有任何一个词有唯一、固定的解释,就连翻译看似简单的“Je t’aime.”时,也要根据文本有所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爱你”。

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词放到一个“语义场”(champsémantique)中,正如许老师在《翻译论》一书中提到的,要“重视上下文和语境因素。语义是一个大的系统,像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个网眼都是一个意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个意义上,语义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但就每一个网眼来说,其意义是由它与其他网眼之间的差别来确定的。特别在语言的使用之中,无论是词、句、句段,还是篇章,其意义都离不开词与句、句与句、句段与句段、篇章于篇章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对意义进行分类时,都离不开上下文和语境这两个因素。”[4]

总之,在处理字词的问题上,不可掉以轻心。首先要保证理解准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根据上下文,选择更贴近的词语。许钧老师在《论翻译的层次》一文中,明确提出翻译具有思维、语义和美学这三个层次的观点。[5]作为译者,我们要在把握了思维和语义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实现审美层次。而翻译本来就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译者必须要不停地反复推敲。这是翻译的困难,也是翻译的乐趣所在。

3. 句式的处理

其次,我想谈一谈句子结构的处理。正如我之前写过,这个词条里不乏长句,那么在翻译的时候,我要考虑如果将长句分解成短句,从而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此,杨绛先生也谈论过自己的认识:“我翻译总挨着原文的一句一句翻,但原文一句,不一定是译文的一句。原文冗长的复句,可以包含主句、分句、形容词组、副词组等等。按我国语法,一个句子里容纳不下许多分句和词组。如果必定要按原著一句还它一句,就达不出原文的意义,所以断句是免不了的。可是如果断句不当,或断成的一句句排列的次序不当,译文还是达不出原文的意义。怎样断句,怎么组合(即排列)断成的一句句,没有一定的规律,不过还是有个方法,也有个原则。”[6]不妨举几个例子。

原文:C’est une bien étrange conviction que de se persuader de la transmigration des âmes, d’un corps à un autre, après la mort.

修改前:相信灵魂转世确实是一个奇怪的信念,死后,灵魂从一个身体到另一个身体。

修改后:坚信灵魂转世,死后,灵魂从一个身体转到另外一个身体,确实是一个奇怪的信念。

这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是“C’est une bien étrange conviction”,后面接着两个“de”引导的分句,二者都从属于这个“奇怪的信念”。而我在翻译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因而在断句上出现问题。后经老师、同学的指正,得以修改。

原文:Il se souvenait que, pendant vingt-cinq ans, une consigne orale, ajoutée aux ordres écrits destinés à la garde indigène du palais du Gouvernement, près de Poona, stipulait que tout chat franchissant la grille d’entrée au crépuscule devait être considéré comme Son Excellence le gouverneur, et saluépar conséquent en tant que tel.

修改前:他记得,当年在给浦那附近的总督府卫兵下达的书面命令中,又增加了一道口头命令,在这道口头命令的规定下,之后的二十五年里,卫兵们但凡在黄昏时分见到穿过大门栅栏的猫,都要将其视作总督大人,并向它致敬。

修改后:他回忆说,浦那附近的总督府卫兵执行各种命令,此外,有一道口头命令规定,在黄昏时间,卫兵见到猫进出正大门,都要将其视作总督大人,向它致敬。

在翻译这一长句时,对我而言最棘手的是时间状语“pendant vingt-cinq ans”的处理。为了确保文章的逻辑性,我采取了“迂回”的翻译方法,将之译成“在这道口头命令的规定下,之后的二十五年里”,为了将意思表达清楚,补充了很多原文没有的成分,显得有些啰嗦。而许老师看过原文后,即想到使用“先后25年”,放到句子前面,使整个句子简洁明了。

处理字、句时,不仅需要译者多次推敲、反复下功夫,同时还需要有悟性,“神来之笔”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就像杨绛先生叮嘱的,“译者一方面得彻底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须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里领略原文。译者得用读者的语言,把原作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原文的弦外之音,只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译者只能在译文的字句上用功夫表达,不能插入自己的解释或擅用自己的说法。译者须对原著彻底了解,方才能够贴合着原文,照模照样地向读者表达。可是尽管了解彻底,未必就能照样表达。彻底了解不易,贴合着原著照模照样地表达更难。”[7]

4.文化因素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文化方面的问题。在翻译文本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文本所处的文化背景。“翻译决不应是该是字面层次的语言转换,而应是思想的转渡,是文化的移植。”[8]

我选的这个词条《灵魂转世》中的故事发生在印度,因而,我在遇到一些词语的时候就要考虑其中是否包含文化特征。比如,“gouvernement”应翻译成“总督府”,而不是“政府”;“gouverneur”应翻译成“总督”,而不是“长官”;“palais”应翻译成“府第”,而不是“宫殿”,“prêtre”在此就不能翻译成“神甫”,而是印度婆罗门中的“祭司”,等等。时刻谨记许老师的叮嘱,把单词放到一个语义场中考察,做到一叶知秋,即使是小小的单词,也体现着文化。延伸一点来看,比如在翻译的时候,不是看到“ministre”就是“部长”,也有可能是“大臣”、“外相”;不是看到“maison”就是“房间”,也有可能特指“府第”。可见,对于一名合格的译者而言,不仅仅要具有熟练的外语能力,还要掌握丰富的百科知识。“翻译是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承担着精神交流的中介作用,译者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桥梁,译者的首要职能是沟通。因此,面对作者和读者,面对出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译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应采取怎样的沟通方式,是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9]

正因为如此,许老师渊博的知识面也让我敬佩不已。课堂上,除了探讨文本中的翻译,许老师经常旁征博引,提到一些其他领域的事情,透过翻译,不断开阔我们的视野。我记得,在课堂上谈到“conviction”一词的翻译时,老师从“信条”引申到各个宗教,现代人肉体的麻木,灵魂的重要性,医生和老师的职责,大学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做学生需要学习的地方。

5.灵活的翻译策略

当我们在翻译时,遇到由于外文和中文的不对等而造成的翻译障碍时,就需要灵活应对。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词条中的一个句子:

原文:Le soir de sa mort, on vit un chat sortir du palais par la grille principale puis aller se promener le long d’une certaine allée, exactement comme lui-même avait pris l’habitude de le faire chaque soir.

修改前:他去世的当晚,人们看到一只猫从主栅栏那离开宫殿,沿着一条小路散步,而总督在世时,每晚也有这一习惯。

修改后:他去世当天的傍晚,有人看见一只猫从正大门跑出总督府,沿着一条小路走去,而总督在世时,每天傍晚恰恰也有出府散步的习惯。

在翻译的时候,我的困惑是“se promener”怎么处理。在法文中,“se promener”的主语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但是在中文里,“散步”的主语一般是人。为此,我困惑了很多天,也没有想出可行的方案。后听到许老师的翻译,真的是茅塞顿开。老师将前句处理成“(猫)沿着一条小路走去”,而把“散步”处理到后句“总督在世时,每天傍晚恰恰也有出府散步的习惯”。这样,既把“se promener”“散步”的含义翻译出来,又确保主语的合理搭配。类似的语言不对等也有相反的情况,比如中文可以用“车”来表达各式各样的车子,而在法文中,则要分别使用voiture、car、camion、minibus、bus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外文多喜欢抽象,比如原文中有一句:Un garde hindou qui avait été témoin du phénomèneen avait averti ses coreligionnaires qui se perdirent en diverses conjectures. 这里的“phénomène”一词,我起初翻译成“场景”。后经老师提点说中文更倾向于具体表述,因而不妨把具体内容翻译出来,即“一位信印度教的卫兵看见猫出府后,告诉了信友,信友纷纷猜测。”诸如此类将翻译具体化的例子也不少,比如,“disparu”不翻成“逝者”,而是具体翻成“去世的总督”;“un animal domestique”不翻成“家养动物”,而是翻成“猫”,等等。

由于两种语言间存在着亲与疏、远与近的关系,为翻译设置了障碍。但也正是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使得语言具有无穷的潜力。翻译中遇到的几对常见的矛盾——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等等,都取决于译者的翻译观念和翻译策略,没有孰对孰错,最重要的是译者要寻找到一个“度”,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10]。

三.翻译收获与心得

我选取的片段共讨论了两节课,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而言,获益匪浅,也让我对翻译的定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11]。

当然,除了学习到翻译理论知识、翻译实践技巧外,许老师讲授的人生道理,我也都铭记于心。记得老师说,翻译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在翻译中,遇到问题,我们就提出问题,不管最后有没有解决,大家一起讨论,在理解和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因为“翻译不是一个从文本到文本的封闭过程,要跳出以往较为狭隘的视野,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去认识翻译活动,结实翻译现象,不仅研究‘怎么译’,更要注意探讨‘为什么这么译’。”[12]我始终坚信,相较于结果而言,过程更为重要,通过讨论,发现的问题越多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许老师总是不断强调要用心发现问题。即使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冲突、碰撞,那也是一个彼此了解对方、提高自己的过程。“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求真的过程”[13],同样,做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我们要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件事。同时,学会换位思考,不仅要学会理解别人,还要让别人理解你。

许老师在课上引用过福楼拜的一句话,任何东西,你只要紧紧地盯住它看,它就会有意义。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换言之,无论做什么,只有用心,就会有意义。一丝不苟地对待翻译,就会从中收获翻译的乐趣。一丝不苟地对待生活,就会从中收获生活的乐趣。整整一个学期,我收获很多,非常感谢老师百忙之中坚持为我们上课,谈翻译,谈做人。我相信,多年后,这堂课依然是人生最精彩的回忆。

谢谢许老师!

【参考书目】

A. 书籍

刘云虹:《翻译批评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年。

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许钧:《翻译论》,南京:译林究出版社,2014年。

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年。

B. 期刊

刘云虹:《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要素——兼评<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许钧:《论翻译的层次》,《现代外语》1989年第3期。

许渊冲:《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谈诗词翻译与中国文化梦》,《光明日报》2015年4月28日。

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05期。

C. 网络链接

黄荭,《<猫的私人辞典>:猫爱吃鱼,却不想弄湿爪子》,澎湃网,2016年7月10日,http://www.thepaper.cn/www/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496134

[1]转引自黄荭,《<猫的私人辞典>:猫爱吃鱼,却不想弄湿爪子》,澎湃网,2016年7月10日,http://www.thepaper.cn/www/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496134

[2]刘云虹:《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要素——兼评<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92页。

[3]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05期,第27-28页。

[4]许钧:《翻译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121页。

[5]参见许钧:《论翻译的层次》,《现代外语》1989年第3期,第63-70页。

[6]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05期,第24页。

[7]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05期,第23页。

[8]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8页。

[9]许钧:《翻译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11页。

[10]许渊冲:《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谈诗词翻译与中国文化梦》,《光明日报》2015年4月28日。

[11]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12]许钧:《翻译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11页。

[13]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8页。[1]转引自黄荭,《<猫的私人辞典>:猫爱吃鱼,却不想弄湿爪子》,澎湃网,2016年7月10日,http://www.thepaper.cn/www/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496134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