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是一本由家猫甲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一):【雨枫试读】一道美食,一段故事

美食向来是人们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于我而言,外出旅游,每到一处都喜欢穿街走巷,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每每陶醉其间,自得其乐。人皆爱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却难。书中一张张美食图片无不令人垂涎,不时感慨美食文化的多样与精深。在作者的笔下,美食不再是寻常的果腹,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情怀。

人,饥饿时想吃东西,空虚时也想吃东西,生命是需要经过吃的过程,获得饱满充实的质感。“吃”,这个最本能的行为可以让人们感到生命的安全可控,而“美食”能使人的心情变得美好欢快起来。父母那一代,能够填饱肚子已是幸事,如今的生活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果腹,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味蕾体验。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专属家乡的独特味道,作者也不例外。作者一直恋恋不忘母亲做的糖醋排骨。是的,美食,是最深的乡愁。时光将味道烙印在我们的味蕾上,此生不灭。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以为是介绍包饺子的教程。其实不是。

作者家猫甲是位创业达人,闲暇之余喜欢下厨做饭,为了把自己的做菜心得和美食故事分享给大家,才有了这本书的问世。这本书讲述了生命里那些值得珍藏的瞬间以及29道忘不了的人间美味,激醒我们的味蕾,带我们找回幸福的时光。29篇美食文集、附赠8道料理秘籍,总共37道美味配方,轻松做出私厨大餐。沉浸在这本美食文集里,你是否也怀念起那一道道久久不能忘怀的家乡风味。

我很认同书中的这句话,“人总是要吃饭的,如果有一件事你不得不做,那还不如爱上它。”对于作者来说,做饭也是一种创作,需要分析食材的味道,用刀加工、塑形,再加以各种微妙的调味,配以最佳的烹饪方法,最后还可以多花几分钟时间点缀上蔬菜、枝叶,让原本只是用于果腹的死物,也添上几分活气与灵性。所以用心做出来的食物最后都格外美味。

徜徉在美食的书海里仿佛时光交错,置身那逝去的时光。我似乎看见亲爱的家人忙碌的背影,只为我们烹饪一道道带有爱意的美味佳肴。时光虽远去,味觉却在记忆中发酵……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二):时光淌过故人庄

这几天连日的阴雨使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床上的被单摸上去都是一股子的潮气。这种天气像极了在南方时候的样子。阴雨的天气只能宅在家中,这种时候似乎与美食更配。搬个马扎坐在窗前,聆听着窗外的雨滴打在玻璃上的声音,随手翻阅着《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却也是一种享受。

书一到手,捧在手中随手翻阅,书中菜肴的图片跃出,并幻出一股香。其实《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一眼望去并不像一本菜谱,仔细翻阅感觉更不是。它更像是一本散文,有时觉得更像一本对话录。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口气读下来的时候居然想到的是这首唐诗。就是说读完了有种故人相见,把酒叙旧的感觉。当然在“话桑麻”的时候,也不忘“话鸡黍”。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在作者看来可能时光是个例外。 筵席终究有散去的时候,而凝聚在时光中的感情没有终点。所以在书中能够看到,单纯的菜式的烹饪其实就只有那么短短的一页或者两页,而后面讲述的情感却值得大书特书。正如很多人所说,吃讲究的是健康;而在这里,吃讲究的其实是料理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再好的美食,如果脱离了感情的语境也不会给人带来美的体验,也不会给味蕾带来新鲜的感触。或如作者在书中所言,“你吃的每一道菜都能感受到……心情,而不仅仅是在吃能填饱肚子的东西而已”。

就像故人在叙旧的时候倾诉衷肠,作者也在书中袒露自己厨艺的真谛。料理的形式其实都是些外在的东西,而食物本身才是重中之重。朋友之间,备上七八个拿手好菜,这才是最高礼遇。顺着这个思路下去,你就会在书中发现,作者在书中讲述她的家庭,说起她的父母,论及她的婚姻……

作者在书中一共提及了37道美味的攻略,其实技艺的繁复与否并不重要,菜式花色光鲜程度也并不重要,用心料理你就是自己的大厨。而你的心意将最终通过自己双手的烹饪传递给品味的人。

合上书页,各种思绪涌上心头,想必可能是饿了吧?

从总体上说这本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有一点不足的是这本书如果是大32的开本就更好了。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三):[雨枫试读] :D 我和我的烹饪

当我第一次看到《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便遇见了知音。美食的诱惑可以让我在下班后用一个半小时坐公交车去崇文门,只为吃一碗麻辣烫。

我不算是惯孩子,但从小到大从未进过厨房,甚至连洗碗都没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一个人来北京,没人家人可以让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简单的食堂都没有,北京的快餐都要比学校贵上几倍,已经毕业又不好继续向家里“请求支援”。于是我准备 “开火”,照样学样每天看视频从最简单的炒土豆丝开始,我第一次切的 “土豆丝”比筷子还粗,已可以称为 “土豆条”的土豆丝了,手忙脚乱的炒好了,黑黑的、咸咸的、还没有熟,送给垃圾桶吃了。但已经进厨房了,好现象。我连续一个月炒土豆丝,最后我切的土豆丝已经可以比工具做出来的更细了,我便解放了,可以不用再吃土豆了。

“每一个“大厨”的背后,都要有一个拥有垃圾桶般强健的胃、不管多难吃还能笑着说厨“还好”的男人(女人)”。而我却有一个无比挑剔的弟弟。在北京只会简单的小炒,出差长期住在广州弟弟家里,他很忙,没时间做饭,但却很挑食,做的不好一口都不吃,白白浪费食材。他的各种挑剔也使我不得不提高厨艺。每天煲汤至少2小时,成了每天饭桌上首选。我很好奇广东的朋友们总说:保留菜的原味又能吃出香味。后来我发现同样的工序,做饭时的心情直接影响才的口感。我曾因为天气太热做饭的时候不停流汗而不爱下厨,炒出来的菜不是缺盐就是特咸,要不就是口味怪怪的。印证了“烹饪就像爱,要么全心投入,要么全然放弃”。

清蒸鲈鱼是我的最爱,每周一条(如果可以我更想要三天吃一条),自己不会做在全国饭店里首选它,鲈鱼肉质细嫩,几乎没有土腥味,最主要的是刺少,当然价格也最贵,常在外面吃好奢侈,便学着自己做,简单的腌制,清淡的料理,新鲜下锅,用最佳的烹饪方法锁住其本身的原味。

在人生的途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分合合,岔路多多,在追求美食的路上,我们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当我们偶遇很多年前的老朋友或老同学,美食成了我们永远永远没有隔阂的话题。想当年:学校门口臭臭家的麻辣烫,现在已经没有了;美食汇的糖醋鳕鱼,美味极了;老兵的串串,我每年回家都要去吃……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四):【雨枫试读】味觉在记忆中发酵

“你或许不曾吃过我写的任何一道菜,但背后的一些记忆是我们共同拥有的。”

合上书,就像刚结束了一场朋友间的谈心,每一道菜,每一个与菜有关的故事,没有着重笔墨,淡淡的,却又因为那份自然流露的温暖,更显得真诚满满。

说熟悉,是因为与作者同为南方人,很多饮食风俗、习惯是类似的,比如端午包的板栗肉粽,过年前自制的腊肠,等等。略有不同的是在我的家乡,正宗捆粽子用的材料不是稻草绳子,而是棕榈叶子撕成的长条,听老人说,用“棕丝”扎的粽子比用普通棉线扎的煮出来要香很多而且还更不容易变质;还有,在我们这儿,腊肠不叫“腊肠”,管叫“香肠”……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这本书让我又重新回顾了一遍记忆深处对逢年过节的“讲究”以及家长们的“郑重其事”与关切,可惜现在都渐行渐远了。

当然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我没吃过的东西,比如大名鼎鼎的“螺蛳粉”,比如蛋烘糕、太阳饼,比如意大利千层面……我很喜欢吃螺蛳,吃过桂林米粉、重庆酸辣粉、各类“凉粉”,就是没有螺蛳粉,不知道究竟是怎样一种滋味;蛋烘糕则让想起了学生时代校门口售卖的“梅花蛋糕”的香味——估计应该类似作者说的五块钱一袋路边的圆形小蛋糕。梅花形状的模具,先刷一层油,再浇上鸡蛋面粉糊,盖盖儿,双面加热,耐心等待……记得当时晚自习下课后经常结伴去门口阿姨那排队,逆着风,毫不畏惧,为的只是那一缕蛋香味——每提到一种吃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那时人那时景还有那时的美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家的味觉记忆,记忆让美味发酵,而美味又触动了记忆。比如我的外公摘的毛桃,我的外婆做的择子豆腐,我的母亲做的脆脆的腌萝卜,比如冬日大学食堂里暖暖的免费米汤,比如夏季必备的“黑暗料理”知了肉……此刻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几件吃的并敲下键盘作为举例,“即便不在故土,即便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即便许多面孔早已被时间冲刷磨平,但味觉依然在记忆中发酵。”作者说。或许,这几件只是碰巧发酵的火候刚刚好?

回到这本书本身,无论是作者外公外婆亲手做的腊肠,母亲煲的浓情萝卜牛腩汤,父亲节的小米南瓜粥,丈夫Paul笨拙的玉子烧和小章鱼,还有旅途中的美食际遇,还有朋友们的大“胃”支持……都在告诉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味觉在记忆中发酵,时光里筵席不散,生活,可以更加美好。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五):【雨枫试读】美食,时光中的温暖

美食爱好者家猫甲在《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介绍了28道菜品的做法,分享了28则她人生中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女生,一个平凡的女生,忙碌工作、热爱生活,尽情享受在厨房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对于美食书,我是又爱又恨的,爱里面的每一道菜品,做法不难,照片漂亮,光看着都垂涎欲滴,仿佛饿的时候看着图都能饱,享受了一顿大餐;恨,是因为自己厨艺不佳,照着做法弄,都会有一种买家秀与卖家秀的感觉,做出来的菜有时真是惨不忍睹,有时第一次做成功了,结果越做越完蛋,若不是怕孩子饿肚子,真心不想受打击,每次都在祈祷这次一定要成功啊!平时看过的美食书不少,同事说我是理论大于实际,是会说,不会做,可不是如此?!

非常喜欢菜品做法介绍,需要什么材料、各类材料需要多少,什么时候放入,做法步骤都讲解非常详细,在后面还有一个温馨小提示,真是个细心的人呢!书中的故事,虽平淡却温暖,生活中见美食,美食中现生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给读者一种一边品尝美食,一遍倾听朋友诉说往事的感觉。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对“美食”的独特理解。

小时候,家庭条件也不好,妈妈一般都是在周六晚上或者逢年过节,全家团聚时才会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那个时候能吃上一顿肉会高兴好久,尤其是过年那天,我就期待两件事情,一是妈妈说那天我可以不用学习,可以看电视,但是爸爸不让我看,有时还会训几句,对于这一点到现在我都是耿耿于怀;另外一点自然就是有好吃的了,粉蒸肉几乎是妈妈每年都要做的菜,米粉包裹着肉块,现在写下这句话的我,口水正在嘴里打转,鼻子仿佛也味道了肉香与米香。

另外记忆最深的一道菜,是妈妈做的茄子,其实做法也蛮简单的,每每这个时候,我和妹妹几乎是抢着吃的,尤其是茄子中间部分的那几片,尖和尾不容易入味,所以一般都是留到最后,筷子迅速夹起茄子片儿,有时茄子片儿会很淘气,从中间断裂开来,顺势滑下,好不容易抢到的一片茄子在筷子上只留下了一块皮儿,然后再迅速夹起放入碗中,和饭一起塞进嘴里,那个味道真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饭香、茄香、蒜香融为一体,滑入食道……但不知为何,现在却吃不出那种味道,同样是妈妈做的,同样是自己家种出的茄子,却却回不到当时的味道了。现在家里人一般想吃什么都是在家弄,火锅、烧烤等等只要想吃都能弄出来,比在外面的更健康、更美味,更温暖。

不论人在哪里,心都朝着家的方向,向往家的温暖,回忆各段时光带给自己的温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