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幻电影导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科幻电影导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科幻电影导论》是一本由[英]凯斯•M.约翰斯顿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幻电影导论》读后感(一):一切探究都要靠我们自己

首先说明我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并且认真的拜读。一部分是因为现实生活,还有一部分十分的偶然。因为我本身就是从事电影行业的,对于刚入门电影行业的大学实习生来说,科幻类电影离我们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并且由于刚好最近看完了刘慈欣老师的《三体》,使我最近对科幻类的著作无比迷恋,当我翻开书的第一页,编委里刚好有刘慈欣老师的名字,我真的是激动不已。

这本书的软件与硬件都十分给力,里面举了不少的例子,对于新手来说这无疑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首先先对科幻做一个大致的定义,然后用经典的片子来举例,最后再承接上文做一个总结。这里边也把科幻电影的类型史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它的发明和创造,这一系列进步是循序渐进的,你会发现是什么促使当今科幻电影的成型。就《大都会》而言,在大都会之前,人们对机器人的定义是冷血的没有感情的,更提不上性别之分。但是《大都会》中将机器人的性格塑造成一位有独特性格的女性,这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不仅仅是在这单一方面,《大都会》确实是一部神作,它名副其实的科幻标签是永远都无法摘掉的,就像《月球旅行记》一样,都对时代的进步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对于那个年代对未来的幻想,以及不违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这时对科幻的完美诠释吧。

随后出现了外星人入侵地球,接着人类到外太空探险,这使我更加坚信,在《不可能的旅行》中人们飞向太阳的幻想,将来也许真的会实现。随着人们大胆的想象,宇航工具从火车到出租车、摩托车,甚至是乘坐一个巨型肥皂泡,随着想象力不断的丰富,特效的技术也不断得到上升。

《科幻电影导论》读后感(二):【拾光书屋】--《科幻电影导论:理论也能很好看》

科幻电影是一种可以被多重嫁接元素和视野而有自己特定“X”内核的类型电影,它最吸引人之处,除了从眼前现实事物的逼仄感“逃离”并试图通过科技对此进行改变,还有对当前一些尚未成熟但已开始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技手段的发展趋势的讨论。它们既是现有新鲜需求更好的满足者,又有自带引人好奇的的属性,犹如我们对未来时空将遇见的有趣过客满怀期待的猜测合辑。

如果要为这个合辑找出一条“何以会为之着迷”的脉络,就要像求婚现场详细回忆确定钟情的一瞬到底是哪一刻那样,全情投入地深思,而且最好地解读者从来都是“一题N解”的好手,善于多方面的思考,因此,作者先是详细地列举了大家普遍认为的科幻片应具有的元素--虽然这些认知多数是经由广告、宣传、现实中并没有的华丽特效逐渐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固定印象,在评论家眼里和大众眼中也有着明显的界定分歧;然后从技术层面、发展源头、历史影响上,谈到科幻电影经历低潮高峰的起落做出的调整,直至今日成为电影中异军突起的强大力量;最后谈到科幻迷们自身对科幻电影类型的解读和再创作(包括书中提到的“同人文化”),也是基于对科幻电影创作者起初希图反映出来的类型和意义的不同理解--有意思的是,读到这里,单位领导碰巧路过看到了,并表示科幻电影多数强调外星生物的技术要比地球强大让他很不服气,而我认为这样的反差才能让我们静下心来觉得自己是在看科幻片,而不是另一种以斗争和反斗争作为主题的殖民史--这就是部队退伍老兵和曾被近代史考试坑惨的人的不同看法。

综合看来,作为一本导向性的理论类书籍,本书十分完满地完成了预期目标:那就是引发读者对科幻类电影做出进一步的思考。毕竟,科幻类电影本身都来自当时所处的科学历程层面,并反过来影响拍摄科幻电影特别需要的技术方面的进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较为无厘头的例子是,《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无论是Kimi提到的“奥特蛋”,还是其原型奥特曼,都又火了一把。同时,结合眼下这个很容易“书荒”“剧荒”的年月,作者也等于披沙拣金,向我们推荐了一些被时光湮没的“遗珠”。

最后,期待有一天中国的优秀科幻电影也能被洒洒洋洋地写成这样一本理论性的书--只有经历过大浪淘沙,余下的才当得起“千古风流”。

《科幻电影导论》读后感(三):没看过这本书别说自己是科幻电影迷

若问我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叫啥名字,我已记不起。但近两年来,坚持每周观影一部的我,已看了225部电影,其中不乏打着“科幻”标签的电影——《源代码》《彗星来的那一夜》《饥饿游戏》《侏罗纪世界》等等。

若让我根据看过的贴有“科幻”标签的电影,给“科幻电影”下一一个定义,我真的不知如何下手。因为这些电影似乎类似——涉及未知与科技,但又有很大的不同点——《源代码》讲述科学家利用战死的上尉科特未死的脑细胞影像来还原事件,调查案件真相;《彗星来的那一夜》讲述彗星来的那一夜,在艾米丽及其朋友身上发生的诸多反常事情;《饥饿游戏》讲述的是未来世界的电视直播节目“饥饿游戏”的杀人或被杀……

面对这一我最欢喜看的类型电影,我发现自己所知甚少。在偶然机会,我接触了《科幻电影导论》一书,正好治疗我的“尴尬癌”。这并不是一本可供你轻松阅读的书,但它却是一本具备知识性、专业性以及学术性的科幻电影入门教材。

一、什么是科幻电影?

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众多学者、诸多领域、多种视角对“科幻电影”下的定义。因为作为类型电影的一种,科幻电影不是一种可以精确分类并贴上标签的自然现象,且在各自情形下,每个个体在用到“科幻”一词时所包含的精确含义是流动不定的。但作者经过精密推演,最后给予读者一个流行的科幻电影定义,即美国电影学院定义科幻电影为“一个将科学的或技术的预设跟想象性的推测结合在一起的电影类型”。

二、科幻电影的学术研究领域

1.反映论:它把一部电影或一些电影看作是(毫无疑问)反映了社会的或文化的事务,比如,对20世纪50年代的所有科幻都一再读解成“冷战”恐慌,或认为70年代以地球为焦点的科幻都是在描写美国的孤立注意国情。

2.意识形态:从反映论出发,更深一步思考电影时怎样建构并制造出了意义,并作为一个意义网络的一部分,将主流的传统惯例、行为方式、社会结构等都塑造成标准的规范。

3.压抑说:探讨了电影文本的潜意识成分,关注的“不关是他们说了什么,同时还有他们展示了什么,浓缩了什么或者删除了什么”。

4.观众研究:对于观众主导的科幻电影研究方法,必须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谁在观看?他们带进电影中的只是是什么?他们如何处理文本?

5.互文文本:是任何类型推定的主要支柱,它们认定电影都必然跟其他电影相关,也跟其他的文本相关。

三、科幻电影的类型史

1.科幻电影的源头(1895—1950)

2.科幻类型的成熟(1950—1970)

3.科幻电影与商业大片(1970—1990)

4.科幻与主流电影(1990—2010)

《科幻电影导论》读后感(四):【拾光书屋(书评)】看得见的未来,遇见未来的自己

最近几年科幻电影真是比较火的电影类型,搜索最近几年的电影票房排行,每年都会有几部科幻电影入围,好像人们对于未知的探索欲,完全通过电影票房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且科幻电影也是种类繁多,有人工智能的,星际战争的,时间穿越的,外星异种入侵的等等,但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不仅要有一个好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支撑,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理论,即使有着出色的特效,再好的故事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对于我来说,科幻电影不仅仅是用来满足自己探知欲的消遣方式,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窥探,也许很多电影道具就会说未来世界的常用工具。而且现在也有好多工具或者说生活方式就是从以前的科幻电影发展过来的。正是从科幻电影里汲取的灵感,人们才能够制造出那些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千奇百怪的工具,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幻电影不仅给了我们消遣方式,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最近几年我比较喜欢的一部科幻电影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把科幻电影跟地球毁灭结合在一起,算是科幻片与灾难片的结合,真的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主要剧情是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通过它可以打破人类的能力限制,到更遥远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一个探险小组通过这个虫洞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颗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他们穿越遥远的星系银河,感受了一小时七年光阴的沧海桑田,窥见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壮伟与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绝望而孤独角落,总有一份超越了时空的笃定情怀将他们紧紧相连……可以看到这部影片简直包含了现在热门电影的一切元素,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中黑板上的方程式,都是索恩教授亲自写的,他还为片中布兰德教授的理论创造了几个有物理含义的变量。这样的创作实践,不仅仅在电影界,在科学界也是前所未有的。星际穿越上映前后,至少发两篇论文,一篇黑洞物理,一篇计算机图形。可见这部电影真的不是在披着科幻的外衣而瞎编的故事,他有着物理原理作为支撑,虽然在某些点上的解释还有些牵强,但是也足以使观众看出他们的制作诚意了,我想这也是这部影片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窥见未来的方式,不仅仅可以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的努力指定一个方向,所以必须要有真的的科学作为支撑,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把此类电影叫做“科”幻电影的原因,言之有物、言指未来,再加上一个好故事,这就是我对科幻电影所有的期待。

《科幻电影导论》读后感(五):伟大的科学技战术,伟大的科幻电影 —— 评《科幻电影导论》

我从小就喜欢科幻电影,科幻电影带给了我无限的想象力,看到汽车可以在天上飞,外星人和人类成了好朋友,为了探知未知的领域,我们踏上火星,月球,在上面建造基地,还和外星人星球大战,看着超人一变身就能飞起来……甭提多开心,多有趣了,一旦电视里播科幻电影,我一定眼睛一眨不眨地看,我看的都入迷了。

科幻电影是人们幻想出来的,有好多甚至大部分都是虚构出来的,而这些都是和人类的科技发展分不开的,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发明出那么多对人类有用的科学发明,恐怕我们也没有科幻电影,科幻电影最大的好处是触发了观众的有好奇心,肯定有好多人看了某些科幻电影之后,就立志要当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等等,最后当上了,这和科幻电影的影响肯定是分不开的。

科幻电影就是片子里出现外星人、飞碟、机器人、激光武器,还有时光倒流等,这些都可以是科幻电影,而科幻电影并不是独有的,他可能和其他类型电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还有科幻恐怖片、科幻喜剧片、科幻爱情片、科幻家庭片、还有科幻歌舞片等等,看起来科幻片像是大杂烩,其实他不是的,他更像一种糅合剂,把所有东西糅合在了一起,这成了丰富多彩的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除了给观众带来了感官上的刺激,想象力上的思考,还给观众带来了对未来的思考,就是我们人类在未来会变得更坏还是更好,这也是科幻电影要告诉我们的。

科幻电影的出现和我们的科技发展分不开的,没有我们的科技发展就可能不会出现科幻电影,科幻电影一定是伴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幻电影承载着人类无限的想象,在给人们带来绚丽多彩的空前绝后的精彩故事,想象人类在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亿年之后的生活,想想就令人心潮澎湃,这正是科幻电影带给我们的。

在《科幻电影导论》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科幻电影的发展和沿革,他是怎么壮大起来的,他与商业大片和主流电影是统一的结合,是在这些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还告诉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怎么能更好的宣传科幻电影,让更多的人喜欢和爱上科幻电影,让科幻电影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让观众看到更精彩好看,更伟大的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生生不息,没有终点,他是人类发展中,在电影领域里最伟大,也最有趣的一个片种,他一定会更加的发展壮大,成为人类想象力里的一颗明珠,不会让我们忘记。

科幻电影的最大魅力就是可以带给人们思考,带给人们更大的愉悦,带给人们最无限量的想象力,这是最伟大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