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读后感1000字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读后感1000字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是一本由陈纯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读后感(一):什么辜负不辜负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刚去翻了陈纯的微博,无感。说实话本书从一开始就让我感受到了一股直男癌的气息,无非就是从初中到研究生,每个阶段都有妹子喜欢你,但你不喜欢人家,期间再掺杂些看不懂的哲学术语装装逼。这本书可以叫做陈纯乱七八糟的情史~whatever 总之,对于他所传递的价值观就是爱情这东西可有可无,最后还是自己比较重要。我就是蛮功利主义的,给我的启发就是俩人不创造些所谓回忆,这爱谈着就没劲。还有就是别分个手就没了生活,大不了再谈个呗。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读后感(二):真诚诚可贵

与博士有过一次交集,还从他那得到了这本书。答应他会好好上豆瓣写个书评(虽然之前我都不玩豆瓣)。博士是典型的“疏离型”人格,而我恰巧对这种人非常好奇,因为对他的认同而开始读他的文章,其实书里有好些文我之前在网上都读过了,但拿到书之后我也并没有跳过,而是选择再看一遍。

我总是感叹陈纯的记性尤其的好,很多过往他都能记清楚细节,于是你就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走进了一个人的记忆深处,并不自觉地分享着他的思想,这种体验是很奇妙的。在你读他书的过程中,事实上你体验到的是作者与作者的对话,作者与你的对话,最后是你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我相信大家都能在他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痕迹。我曾跟陈纯说我不觉得他是个有文采的人(也许她不能认同这个评价),但我认为他写的东西好就好在朴素、真实,这也是为什么我看他的文代入感强的原因,而且博士逻辑极好,行文特别有条理,读起来又如此畅快。我最喜欢的是被他的笔调引着去边读边思考的过程,那时候的自己是寂静的,仿佛都能听得到文章里流淌出来的梵音。

我喜欢陈纯的文章,我也喜欢陈老师这个人,因为无论好与不好,他都无比真实。不逃避,不做作,且,不妥协。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读后感(三):我不是奇怪的人

我从来对“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这种辩题嗤之以鼻,可我总是会爱上身边的朋友。

能给自己号脉,却抓不了药。我知道,自己需要很长时间去确定是不是真的喜欢一个人。当别人太早流露出对我的兴趣,我会感到不安全感,本能排斥;可当我确定的时候,我们已经熟悉成不可能的人,对,只能继续做朋友。

这本书的第一篇章,竟然就是以作者亲身体验,来讲这个悖论。

以“朋友”作为开始,知道彼此毫无目的性,总是会放得开,聊得来,那样长久的相处,渐渐了解,包容他的缺点,知道他不会介意我的缺点,也会不经意萌生“真是个靠谱的人”、“那一刻简直帅到我”的小心思。

可我知道,我不该爱我的朋友。因为这种故事的结局,大多成这两个:一是一段回不去的尴尬友谊,二是形同陌路的失败爱情。

今年过年,又到了闺蜜们一年一度为我操心的时间。

W说:我已经为你谋好一位,你看,你看着他长大他看着你长大,知根知底的,人也好。

我想都没想就摇头:我不想浪费友谊。

我啊,总是会爱上朋友,可他是我最不愿爱上的朋友。这些年,每当有逾越的小心思出现,

我都会掐自己,对自己说:不要连他也失去。

一度我以为自己跳出了这个怪圈,在梦里和男神手牵手,满心甜蜜,可遇上他迎面走上来,下意识就把手甩开。

我想我真是个怪人,再没有和我一样频率的人了罢,我可能谈不了恋爱了。看《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又舒了口气,除了我以外,别人也拥有同样的烦恼。

原来啊,突然对朋友言爱的我,不是奇怪的人。

先这样罢,该吃吃该喝喝,要么遇上别人,要么哪天忍不了了,就算是失去的开始,也要开始。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读后感(四):曾经的人,填补了谁的青春

陈纯,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但我不知道这与他的专业是否有关。

作为一个哲学专业博士,陈纯的文字里透着一股子冷静,甚至是冷漠。这种冷,在于他对问题看得比较深刻。这就使得他的文字里多多少少地带着一些思辨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陈纯笔下的故事就干巴冷硬,缺少温度。事实上,陈纯只是努力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他自己的爱情故事。

正因此,这些故事读起来才会更加给人触动。因为故事里没有那么多特别激烈的个人情绪。但在读这些故事时,读者可能又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疑问:陈纯笔下的这些曾经的人,到底填补了谁的青春?

陈纯在这些故事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于爱情、生活、婚姻的观点。他是爱情上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但这不能说明他不会爱、不懂爱。陈纯的文字很考究,他在用心地书写自己的情感故事。这种分享,是诚意满满的。

陈纯是一个带着诗人气质、哲人气息的作者。这在他的文字中便有所体现。在他的笔下,爱情被剥去了已然被世人过度赞美的华光。别怪他残忍,他只是想让人们看到爱情的实相。爱情是非理性的,需要冲动和激情。但陈纯的爱情故事里,似乎并没有这两种质素。所以,这就使得他的爱情故事必然不同于别人的故事。而他生命中曾经历过的人和事,必然也会因为他的三观而呈现出独属于他自己的样貌。

这些经历和故事是无法复制的。陈纯的文字也是自带一种美感。理性、克制,而且也很细腻。所以,在前面才说,他的文字很考究。这些对于感情的剖析,可能会给人一种冷酷之感,但读者或许会认为感情是不讲逻辑的,可陈纯却认为,任何事物、关系,都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而这,也正是本书的精彩之处。

这不是一本赚人眼泪的情感悲喜剧集,也不是鼓励人们勇敢追求爱情的鸡汤故事集。陈纯分享的是故事,但带给人们的是他的思考和逻辑,以及对于爱情这种东西的剖析。你可以说他自私,但世人哪有不自私的?所以,对于他的不婚主义,我们根本不必去贴道德属性上的标签。只要文章够精彩,这就足够对得起读者了。

《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读后感(五):哲学化的爱情更为困惑

顾名思义,这本《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必定是一本讲述爱情的书。书的封底将本书归类为文学随笔,其实读完之后,我觉得它倒是一本爱情小说集。

爱情是个奇妙的东西,它既苦涩又甜蜜。每一个没有经过爱情的人,都对爱情有一种自己的期望,每一个经历过爱情的人,也都对爱情有一种自己的感悟。爱情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它既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陈纯博士必定是一位很有才情的博士。要知道,博士二字可不是盖的。要想拿到这样的一个称谓,必然要比常人多读许多的书。而作为世间学问之大集的哲学博士,恐怕一个博览群书是不够的,他必然要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依我来看,陈博士的爱情小随笔应该就是他最拿手的。

全书二百四十八页,十三万字,八个小故事。如果说这八段故事都不仅仅是故事,而真的是作者的随笔的话,那么这就是属于他的八段感情经历。在现在这样一个浮夸的年代,八段感情经历算不上多,仔细读读作者的故事,你也会觉得作者其实并不是那样沾花惹草的恶少,至少作者在每一段爱情之中,都是相当地忠贞的。当然了,每一段全力付出的感情都是忠贞的,只不过有的人可以将这段情付出一辈子,有的人只不过付出了几个小时。

八段感情算不上多,但是我觉得比大多数人来讲,绝对算得上丰富。作者想必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感情经历,才能将爱情升华为哲学,才能在哲学这个相当高大上的专业的学术界中颇有造诣,同时还能有不落伍于年轻人的现代思想。他的确做到了将哲学思维与现代生活融会贯通,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这本《那些被我们辜负的人》是一本与哲学挂钩的爱情作品。有关爱情的著作,往往读起来总是有一种凄迷的感觉,甚至让人读不懂。这本与哲学挂钩的爱情,自然更是增加了这种阅读上的困惑,其实这也正是哲学的魅力。如果什么人都懂了,那还能算是哲学嘛?要知道,哲学可是比数学还要困难的学科。

一个人的心里就有一种爱情观,全球数十亿人,便对爱情有数十亿种认识。作者对爱情的认识是他对自己经验的提炼,我们可以不必认同,但是应该保持尊重。作者拿出属于自己的感情与大家分享,纵使你不认可,但也可以汲取经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