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苦难与伟大》的读后感大全

《苦难与伟大》的读后感大全

《苦难与伟大》是一本由白春晓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015-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难与伟大》读后感(一):第一部修昔底德研究专著?

作者的博士导师黄洋在序言说“对这样一位在西方史学传统中高山仰止的史学大师,我国学界迄今没有专门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又提到“(本著)是在细致而系统阅读修昔底德文本的古希腊文原文基础上从事这项研究的,在我国学者中大概也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尝试”。综合起来看,意思就是黄褒扬白著是国内第一部修昔底德研究专著了。

不能不说,这充分暴露了黄洋对国内学界进展毫无认识:早在2010年亦即白春晓获得博士学位那一年,魏朝勇著《自然与神圣——修昔底德的修辞政治》一书就已经出版。魏著是他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而且,该著正是“在细致而系统阅读修昔底德文本的古希腊文原文基础上”进行的。嗣后,2012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者陈玉聃出版了《人性、战争与正义——从国际关系思想史角度对修昔底德的研究》,从国际关系视角对修昔底德进行了研究。从其行文来看,陈玉聃亦掌握了希腊文知识。2013年,复旦大学博士卢定国出版了《政治的定数》一书。尽管后两部著作是国关或政治学方向,却都没有忽略魏著作为中文学界第一部富有特色和深度的修昔底德研究的价值。白著为其2010年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大概博士论文写作时还没来得及参考魏著;然而,在时隔五年后修订正式出版时,黄序(作于2014年)却漠视了已有的所有成绩,包括了同在复旦大学的同事的成绩——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和意外。退一万步来讲,黄是为了提携学生而不惜说过头话,也不必如此吧?

当然,以上仅仅是谈及黄序的问题。这不影响白著本身的价值。其实从行文方向来看,白著与魏著之间颇多可以对勘之处。日后有空,再来进行一番比较阅读吧。

《苦难与伟大》读后感(二):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读完白春晓博士写的著作第一感受就是语言学习很重要,特别是对于研究对象所使用的语言的熟练掌握。让我“得知”了认知修昔底德的另一条进路,激发或呼应了一些想法。以“人性”作为进路确实是很好的方法,采取的研究手法也不错,但是毛病也不少。在另一篇书评,已经有友邻指出。一个感觉很心累的事情—————有好的想法,却完不成好的结果。要反省啊……

著者先抛出了“后冷战时期我们为何阅读修昔底德”这一大标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阅读与研究历史必不可免的带有“现世关怀”,或者说它就是上述行为了的telo。第一章的第一部分先摆出了冷战时期对修昔底德言论的几种不同的应用和分析,并通过背景和原文的联合解释揭开了蒙在修昔底德脸上的冷战面纱。虽然冷战后被揭开了很多次....曾经看过一句话“新时代需要新史学!”起初不以为意,随着经验的积累发现这可能就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一个现象。当然每个时代也都会有这个时代所为观察者带上的眼镜或研究对象穿上的面纱。我们可能难以真实的复归对象的原貌,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去除面纱,并为其穿上这代人给予其的面纱。(难以避免的事情,但是面纱材质何如,我们还是可以尽力做个好的...)

第一章第二部分,著者通过回溯对修昔底德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修昔底德的“直接有用性”业已消失,借此引出了在直接有用性消失后阅读修昔底德的意义——探究人性与人类处境 ,将书的主题引出。

第一章第三部分,著者通过解释为何伯罗奔尼撒战争被修昔底德称为是“最伟大的战争”来揭示出修昔底德对苦难的人类处境的关照,正是因为这次战争所带了的苦难之深刻造成了其的伟大性。这场战争是值得后世之人警醒的,并作为垂范的。

第二章“苦难与真相:雅典瘟疫的修辞意义“,该章节通过对修昔底德关于雅典瘟疫的记载的分析来展现修昔底德对人类处境的苦难的观察。在这一章著者通过对修昔底德的记载和医者记载的使用语言的对比,和诗歌语言的对比来解释修昔底德是在用客观理性的风格来记载还是使用了一种”诗人的精准性“来记载,最终指出修昔底德所关注的“苦难的真相”。在第一部分与医者记载的对比过程,著者发现了修昔底德的记载并非是让人们认知疾病的表征以预防疾病,而旨在表明有些难以治愈的疾病总会反复出现,历史中有超出掌握的、在理性之外的存在。而人们要预先知道其的不可抗拒性。这似乎和古希腊的人的命运观所相连:人的一生就像是命运女神纺车上的线是早就注定的,即便是伟大的神灵也难以违抗命运!

第二部分通过与诗歌语言的对比,著者指出了修昔底德的记载抛弃了神灵的“传奇部分”,他不像诗人一样认为瘟疫的原因是神灵降罪,他将目光投向了瘟疫在雅典所引发的宗教和礼法的失效、及时行乐成为风尚和对神灵的忽视。换言之,就是关注苦难的人类处境的人性。

第三部分,著者介绍了修昔底德通过与诗人和散文体史家的对比,塑造了自己的叙述权威,他用不同于他人的冷峻的不带希望的语言来叙述“雅典瘟疫"中的苦难。著者对此进行了解释,修昔底德深知希望的重要性,但他更多的揭示不切实际的希望的无用性和有害性。他认为苦难对于每一代人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修昔底德通过详细的对“雅典瘟疫”的叙述,目的就是使他的读者更加审视真实的苦难。

第三章和第四章我觉得是在论述同一个问题:在伟大与苦难交杂下的人性和出路在何方。著者展现了三场雅典人的争论,通过争论中出现的每一方来表达修昔底德对运气、希望、恐惧、爱欲等人性的在各种处境下的思考。在不同场合下的讲话者的讲话背后隐藏着修昔底德对人性的思考——这里浸透着悲剧的精神。 其笔下的雅典就像是充满希望和爱欲的英雄,在一连串的胜利后遭受的巨大的打击,而陷入了痛苦与恐惧中。而这样悲剧的命运在修昔底德看来不单单属于雅典,而是普遍的。

著者认为在修昔底德的基本观念里,爱欲和随之而来的希望使人陷入了无休止的痛苦中,而这一本真状态具有对每一时代人的某种程度的必然性。但爱欲可能造就的结果是截然不同。著者引述了“刺杀僭主者插叙”和“伯利克里在国葬演说”的两种不同的“爱欲”的,对私人化的爱欲和公共性的爱欲进行对比,提出了后者是更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是超越苦难的关键。修昔底德深知权力的非道德性,因而在其叙述雅典的伟大与光荣时,也揭示了其引发的仇恨。其笔下的伯利克里的演说也毫不遮掩的表达了伟大光荣带来的苦难罪恶,这辉煌的功业迟早会衰败。而这一观点贯彻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全书。

一些想法

本书采取同质或不同质的文本材料进行比对碰撞期颐得出贯彻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全书中的主题。每一次的比对读如同使用不一样的颜色的滤镜去过滤掉彩色面纱,以图接近主题。这与王明珂先生提出的“历史心性”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为每一代人留下不同的财富,随着时代的变化,获取其财富的方式也变得不同。这或许也是“新时代需要新史学”的原因吧。没有一门科学被称为人性学,历史学家对于人性的判断只能是经验(empirical)的判断,所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情不能料。但是随着垂范的增加,学人的判断力也会提高。这是灵心善感的积累。此外,对于人来说,对各种人类处境下的人性表现的认识,正是对人本身的复归。这样看来历史是没有尽头的,除非时代走到了尽头。能写出《历史的终结》这样书名的福山一看就是白痴!!!

《苦难与伟大》读后感(三):不该为黑而黑,理应秉笔直书

文末有彩蛋。 某位兴奋不已的书评者对序言中所谓的学术史的问题大书特书,在我看来这仅仅是序言中掉了“历史”(学界)两个字而造成的,即[序言说“对这样一位在西方史学传统中高山仰止的史学大师,我国学界迄今没有专门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 。我认为,如果这位评论者能够认认真真地看一下序言第3页该段常出现的词,即“科学史学”、“现代西方历史学”、“历史学家”等等,这便不难看出,其实序言在后面省略了“历史”两个字也是蛮正常的。特别是,如果这位评论者对修昔底德的原文略有了解,也便知道,修昔底德也是喜欢在使用ho, he, to时,会省略了其意图修饰的那个名词,即有省略的习惯。 所以我也认为,根据原文段落、前后内容以及修昔底德之风格,序言中的我国学界指的就是我国历史学界。至于哲学、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虽采用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但根据其分类及作者之身份,不会被划分为历史学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我想说的便是,不要为了黑而黑,也应当如兰克老前辈说的那样,秉笔直书嘛。其实我去年就想做这事儿了,现在终于有点时间弄出来了。 作者前言中说到,自己将博士论文修改,取其中发表过名刊的文章收录中来。潜台词似乎为,我的著作是接受过匿名评审、公开发表的哟,是足够学术、经得起考验的呢。 书中说,本书是以古希腊语原文为基础的研究,但其实这也不难,先把中文看一遍,标出有用的材料,然后找到对应的英文原文,然后再找到对应的古希腊语的原文,然后再....按古希腊语翻译,并进行整理....真的是毫无技术含量呀,这样可以说是“造假”,但也可以说并非“造假”,即薛定谔的造假233333能够证明真的是基于希腊语原文进行研究的唯一证据就是,给各种译本挑错误,不然真是空口无凭呀。著作与论文集是两种风格不同的作品才对,以及对于后者,一般都是所谓的大佬们的资格.... 1页,【,或许首先感到可笑的就是:这位古希腊作家竟会一再宣称他所叙述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战争。....大概许多现代人都不会认为这算得上一支特别庞大的军队。.....他所记述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只是一系列规模很小的事件而已。】 说别的作者用“可笑”做形容,我觉得这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这是一个贬义词,宜:有趣、有意思。 注释1,解释了megistos,其本意为megas的最高级,为最大的意思。作者也说了这一词含义较广,在修饰战争或荣耀等概念时,一般理解为最伟大的。提问:但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这里不能被理解为本意最大[规模]/最长的呢?文本的理解本身就是因读者的理解而理解的呀。既然不是最伟大的战争了,那么还可笑吗?那么为何非要按照可笑的方式来理解修昔底德呢? 本书的名字为《苦难与伟大》,所以作者的意思是:把“最伟大”去掉了“最”,只留下“伟大”,所以就不再可笑了? 作者对这一段的叙述显然是时代错置了,怎么能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代呢,按着作者时代错置的意思去理解:腓立比简直太可笑了哦,马拉松竟然跑死了,要知道现代人两个多小时就能跑完,跑完了还活蹦乱跳的呢。 2页,【。所以我们有必要先追问今天为何仍需阅读修昔底德。而回顾这位古代史家在冷战时代中的形象应有助于对此问题的反思。】 建议以历史学角度讨论【今天为何仍需阅读修昔底德】,不然这回可是真的把国际关系学科给忽略了,特别是作为文章的第一段,这里的前后并没有强调过“历史学”,而与序言中掉了“历史”(学界)相比,这种行为是更为严重的。 28页,【某些现代学者认为,如果修昔底德对瘟疫的叙述是可信的,那么这种疾病现在要么‘已经绝迹’,要么‘经过24个世纪后它的临床表现变化巨大....’】 “叙述的可信”指的是修昔底德叙述的这件事是符合历史,确有其事,还是说修昔底德对瘟疫病情的观察是可信的?有些歧义,但应该是后者的概率较大。 30页,【可以说,修昔底德为众多以瘟疫为主题的西方文学创作树立了典范,以致每当令人恐惧的传染疾病来临时,西方人总能被唤起对修昔底德‘雅典瘟疫叙事’的记忆。】 作者的注释举例有卢克莱修到普罗柯比的数个例子,随后便抒情般的升华到了教科书式的结论中来。我觉得例证应该有如下特征,①体现“树立了典范”,那么从修昔底德之后古代到中世纪、近代的例子多来几个吧,②这些例子的作者,至少是ta们自己说明了修昔底德的瘟疫叙述对自己有影响才算数,(即不能说A早于B,那么B就受到了A的影响 = 流氓行为)。注释中写到“卢克莱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修昔底德瘟疫叙事的影响。参见.....”,这么懒的翻译的人也是少见,能再写点吗,毕竟还能凑点字数啊好伐。 34-35页,一页半的篇幅翻译了修昔底德第二卷49章1-8节。随后,一页的篇幅翻译或概述了佩奇、帕里的观点以及两人的争论。正文一共99页啊,另有一堆插图,却这么不爱惜篇幅。且很难区分出,作者的观点在哪里,因为全都是翻译的,这些都是别人的观点,虽然别人的观点作者是赞同的(因为作者摘译了且未否定),那么这两人是争论的呀,所以作者赞同的是两人的争论,那么还是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呀。 45页,原文第二卷52.3, 53.4,两段译文(见下图),然后紧接一段【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修昔底德叙述的是瘟疫在雅典所引发的宗教与礼法的失效、及时行乐成为风尚的情况,尤其是....】。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指的就是上面的两段译文。原文译文就半句【,所以在它(审判)降临之前他们觉得应当享受一下生活。】,所以半句话就可以得出“及时行乐成为风尚”的结论?可不可以走点心呀。“觉得应当享受一下生活”(译文),这是观念、想法,作者结论的“风尚”这是行为、实践,是一回事吗,能这样结论吗。且“享受生活”与“及时行乐”就程度而言,后者更甚吧,不在一个表意深度上好吗,只属于同类,并不是同义/近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