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恋上哲学家》经典影评1000字

《恋上哲学家》经典影评1000字

《恋上哲学家》是一部由考度拉·卡布里茨-珀斯特执导,妮可·黑斯特斯 / 凯塔琳娜·洛伦茨 / 丽芙·丽莎·弗赖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上哲学家》影评(一):恋上哲学家

俄裔哲学家、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寡居在纳粹德国,一位年轻学者的到访令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圣彼得堡的求学生涯、青年时期的成就与爱情一一浮现在眼前。本片是哲学家莎乐美的传记电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将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富传奇色彩的三个时段呈现出来,连接这些片段的线索则是明信片,角色被放置于静态的景物和人物之间,宛若行在画中。

《恋上哲学家》影评(二):可能女主一生都在探索,到最后也在犟嘴

时代的不同,女性作者,女性高知分子在那时很少见,很有里程碑意义。不过电影讲的更多的是感情与性。看完觉着,人类的满足感果然很复杂,还有可能带自我欺骗,还是短暂的。而至于需求,会随着时间变化,毕竟女主前后期的需求不一样了,还有就是话真不能说满,要不容易打脸。在哲学上是真没觉着电影讨论了什么“真理”,反而是精神分析“有用”的感觉。

《恋上哲学家》影评(三):莎乐美

第一次听说莎乐美,还是由于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这些男人,对于一生追求独立、不依附男人的莎乐美来说是不是还是一种悲哀。

电影的人物传记拍的太平淡,查阅了一些莎乐美的资料,她应该是一个富有女性魅力才让那么多才子围着她转的光彩夺目的女性,又有着那样精彩又跌荡起伏的人生,但是在影片里她冷淡平凡到莫名其妙,情节发展也显得生硬奇怪,太多遗憾。

最早牧师开启她哲学的世界,她对他崇拜的不行,牧师向她一求婚,他立马失去了光环,然后是和尼釆保罗三人在一起的时候,和老语言家结婚、和里尔克情人相处、最后和弗洛伊德,完整的一部1个女人和5个男人的故事。她为什么奇奇怪怪的坚持不结婚,后来又结婚,结婚又奇奇怪怪的不同房,后来又同房等等,整个只拍出了她的奇怪而没有将莎乐美的哲学思想展现出来。更败笔的是尼采、里尔克和弗洛伊德的饰角都太平庸,没有匹配感,反倒有些猥琐。可惜了人物那么精彩的一生。

不过通过电影知道了莎乐美,这个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过的卓越的女性,还有象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这些名人做为凡人出现的场景,好像拉近了距离,有机会的话再深入了解。

《恋上哲学家》影评(四):观影印象

有一部分电影和她的自传中都没有提及,即36岁以前,莎乐美还没有接受里尔克时,她抑制感情的做法是否让自己矛盾、挣扎过?当然,很大可能是我自己格局太小才这样设想莎乐美。说实在的,我非常敬佩她许下诺言——永不结婚。她认为,放弃身体愉悦能获得精神力量,在个人幸福和理想真理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前者的幸福何其短暂,只有精神上的求索才能带来永恒、宁静的幸福。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 电影中,莎乐美听了里尔克为她写的那首著名的诗后,气急败坏地转身离开。里尔克追问:“你不喜欢么?”莎乐美怒气冲冲地回答:“很不喜欢,毫无意义。”里尔克穿透她的话看到其内心,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把情感掩藏在自己筑成的心墙后,这就是你所谓的自由吗?”莎乐美以无解来解释,只答他:“你不必理解。”里尔克从未这么硬气郭,他在身体和心灵上同时愈来愈靠近莎乐美,继续追问:“你这个懦夫,你真的想放弃生活中的美好吗?”一边说着 他慢慢贴上莎乐美的嘴唇,这次,莎乐美没有拒绝。下个镜头,就是她开始急迫地寻求、迎上里尔克的亲吻。二人云雨中,莎乐美的眼泪汩汩从眼角涌出,有一道堤坝正在瓦解、崩塌,不用以一己之身负堤坝之重的莎乐美柔软下来,她对里尔克说:“我从来没有和男人在一起过。”我想,那眼泪的温度,一定是滚烫的。 这个场景之后,莎乐美才作为一个有人情味的人走进我内心。而且我以小人之心猜测,她在前36年中,未尝就没有设想过和保罗或尼采在一起,但是她压制了自己的欲望。理解到她也有欲望后,我反而对她生起敬佩。自古以来,男人在感情中游刃有余,个体事功、发展和情感间总能平衡得很好,但女人却极易在情感中丧失自我。前36年,莎乐美虽已非常杰出,但还没有独立到自己能撑起一份感情,于是她选择不享受温柔乡,而是培育人格和精神,使其愈加丰茂。其后莎乐美还有过几段仅止于身体的感情,此时她已经独立到,既享受欲望的快感,又不让感情压倒自己的主要目标。

莎乐美在回复尼采的求爱时曾说:“我更喜欢原则、理性、独立和没有情感。”现在再看这句话,莎乐美内心深处的复杂况味,令人唏嘘。有得先有舍,是毫无顾念地坠入爱河,还是一心一意地培育自己的自由?当然,把坚持不结婚=女性独立=自由的观点过于草率了。从莎乐美我们看到,自由不是什么都能做,而是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独立,因此能承担所做选择带来的任何结果,因此自由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能承担后果的能力。真希望以后能看到这样的片子,女性不用再以二元对立割裂自己的世界,她可以有自由、有爱情、有事业、有自我,人生的各方面能在她身上融合为完整的“一”。

安吉拉•卡特认为:“拥有自己,这是唯一重要的事。”莎乐美同样把这作为自己的生命重心。所以,当里尔克对其愈来愈依赖,莎乐美不得不经常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时,她离开了;所以,当身体之欢育有生命后,她毅然爬到树上跳了下来 ;所以,50岁以后的生命,她开始学习精神分析,拜弗洛伊德为老师,并在女性社会角色和性意识方面影响了老师的研究,而她在这领域建立的积极自恋理论,至今仍未过时。

《恋上哲学家》影评(五):简短的记录,谈不上影评

她走进书店时的音乐好震撼啊,不知道叫什么曲名啊?小女孩的样子也好特别哦,有些像个小男孩,哈哈

从教堂走出去的那一刻,开门就是大雨,那一刻的音乐和着她温暖的笑容,让我想起来楚门。 还没看完,很想知道里面配乐叫什么名字?

我想她的独身主义,应该源自她的第一个老师对她的未想到的侵犯吧

决定权永远都在你,这是那位帮他写自传的人说的,我想,我想她这是不想受到侵犯吧。她先结束,就不会受到侵犯/伤害?

她说那个诗人是唯一具有女性气质的,我认同这种感觉,一个男人如果具有女性气质,的确非同凡响。不过她不是不普通人。其实那个诗人不是因为碰到玫瑰花儿死去的吗,不过那是在他们分手以后的事。这竟然是她唯一爱过的一次。

他回答他丈夫的女儿的话:什么叫做“在另一种方式上我爱过”奇怪的话,也许那对她而言也是爱,那就不止一次了吧,是吗

她和她老公与别人生下的女儿拥抱的瞬间,我感觉到融化啊。

“我把你新找到的自信也当作是我的成就”

“如果你是我生命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我给吓跑的人更好”

“你在做什么,想烧毁你的人生吗”“只是那些我不想被后人知道的部分”

“我不想让他们找到任何能伤害我的东西”看这句话显示了她如此缺乏安全感

为什么她把戒指戴在了代他写自传的人菲佛的身上,这戒指是不是诗人给他买的?是吗?給他戴有什么含义吗?

当她把信烧毁的时候

菲佛把信从炉中取出,说“一生之中很难得到礼物,相信我”

“所以当你得不到理想生活时,盗取它”

75岁过世,他死后书和作文都被纳粹没收,天呐

战后菲佛获取了她的遗物,若不是真正的友谊,怎么会这么做呢。我想她一生还是很幸运的。

遇到了很多爱她的人,而她如她父亲给他写的,过上她想要的生活。不过人生又怎么能都是喜剧呢,即使是莎乐美,她也有她的哀伤的时候。

我发现电影中的很多当她从一个地方跨越到另一个地方的阶段,使用的是,让她走进一个区域的画里,那些周围的人事物全部是静止的,这一点显得很有意思,画面也很美。

配乐真的好棒,这电影,我很喜欢!

人生如史诗啊,也如那恢宏的音乐

音乐:已找到这张专辑,就在QQ音乐里有的:

一、12:33

二、13:48

三、17:15

四:1:43:13

五:1:45:4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