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读后感锦集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读后感锦集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是一本由(英)阿瑟·梅琴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读后感(一):很多地方其实都没看懂

可能是自己读得较快、不够认真,没能领悟作者那样写的妙处,所以还没有享受到故事和设计的精妙之处。

只对某些情节印象比较深刻,如对火焰金字塔部分的描述,的确相当惊悚。

先标记一下,也许有一天会找来重读,也许能够读懂。

一个小花絮:

书是在自助图书馆偶然碰到,于是借阅,结果机器出了问题,书卡在里面出不来,我的手也伸不进去,而借阅记录已经显示借阅,打电话给图书馆故障报修的时候,有个小男孩在旁边,他手小,竟然伸进去把书给弄了出来,当时正打电话,看着很惊骇,怕弄伤他的书,万幸没有。谢了他也请他以后还是注意,毕竟手伤了不是小事。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读后感(二):如何写好鬼故事

1、要够博学,至少得懂得化学、符号学和心理学。还得对古老传说和古文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要擅长倒序、插叙,而且得有耐心,不能把谜团一下子解开,但是也不能全部迷糊,怎么着也得在大结局的时候解释一部分。

3、越是美丽的东西,在逝去和变得邪恶的时候才越吸引人。

4、故事里要有勇者,勇者一定不可以是完美的人。

5、描写景物的时候要优雅,让读者松一口气。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读后感(三):与神灵交流——阿琴梅琴

在评价书之前,先吐槽一下这书的封面和标题。真的是太像地摊货了……跟我买了比尔斯的恐怖小说集一样,毫无阅读欲望。

无力吐槽的封面和标题。

幸好我对古典恐怖小说十分感兴趣,才走进梅琴的世界。

迷失俱乐部:完全get不到我阅读的点上。尽管小说短小精悍,但还是留下了一种没有说清的感觉。3星

蒙斯的天使:……时代隔得太远了,真的无法感受小说的魅力,很难体会当时英国人民对这种虚构战争的小说的感受。3星

火焰金字塔:用侦探手法揭开了少女失踪的谜团,但我读完后心里有了更多的迷惑。主人公像是有了超能力似的,直接揭开了故事的谜团,但几乎没给读者一点线索……这有什么阅读体验? 3星

接下来是剩下三篇佳作:

白人:不知道为什么读这篇的感受就像读洛夫克拉夫特的异乡人(同样不喜欢那篇小说)

两篇小说在主要情节上还是比较相似

在这个少女的日记里,暗示了一个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之地(这个故事也不能用理性来解释,说白了就是没看懂……)小说中的祭祀与故事说是洛夫克拉夫特写的我都信。这篇小说在开头对善和恶、罪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4星

大神潘恩:同化身博士一样,过度使用科学;但又与化身博士不同,前者是遭到科学的反噬,而后者是不可名状的神明入侵现代社会。这种人神繁衍、另一个世界的神明,启发了以洛夫克拉夫克为代表的恐怖小说家。因此恐怖小说不仅有哥特,还有不可名状的未知与恐怖。到两位主人公揭开海伦的谜团时,作者将小说推向了高潮。当看到海伦死亡,随意变换自己的形体和性别,这种不知名的恐怖深深震撼了我。再联想以前的伏笔,一切谜团都已解开,那留下更多的空间给读者想象。4.5星

ps:最近几天重看了一遍克苏鲁,居然发现敦威治恐怖事件致敬了梅琴的白人和大神潘恩,也发现了更多相似的元素(比如人神繁衍后代)。

三个冒牌货:这本书最好的小说。他那首尾闭合的小说结构,以及在主线中穿插的其他的支线片段,巧妙的串成了一个复杂的故事。(这样的叙事方法也在白人所见)而且这里相对独立的小说片段,在读者读完整篇小说后,似假似真。究竟是那三个冒牌货的故意伪造,还是真实所发生的事情?真的让我有很长的深思。

而且这部小说所展示的背景,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个组织的力量远超文中所直接揭示的。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看点之一。而在结尾后,戴森和菲利普斯这两位有着科学理性的绅士,联想起整件事情,惊悚度远超过他们当时所看到的场景。如博尔赫斯的评价:“梦里套梦,组成了一套镜子。”5星

结尾:梅琴也是恐怖文学的重要名家,他与其他恐怖小说家一起在世纪之交,把恐怖文学推向了一个高潮,他也开创了现代恐怖小说的一个先河。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读后感(四):“玛丽将会见到大神潘恩”

初识Arthur Machen,大概是从洛夫克拉夫特名篇《顿威治恐怖事件》里面,提到了《大神潘恩》,并得知他在恐怖文学史上不俗的地位,同时《顿》也一直是我最喜爱的洛夫克拉夫特作品。

由于是唯一的中译本,没得选,我只好买了这个封面丑爆了的版本(等英语好点会去读原版),好在排版和翻译都还行,里面收录的六部作品也均为作者的重要作品。

作者的生平,作品主题以及影响,在前言“世纪之交的恐怖书写”里面总结的差不多了,这里就不多废话。写长评的目的也就是整理一下故事情节与一些细节。

《火焰金字塔》个人不太喜欢,悬念不够,对话也不吸引人,设定也和另外几篇差不多。《蒙斯的天使》像是一篇恶搞的报告,无奈部分地方太晦涩,写的本身就很乏味,也是唯一一篇有点“希望”的作品.《迷失俱乐部》和R.L. 史蒂文森的《自杀俱乐部》十分相似,看过的都知道,但是由于篇幅短小,无法吊起读者的胃口,也不可能拥有《自杀俱乐部》那样惊现刺激的情节.,但也让人对夜幕下的伦敦浮想联翩.

接下来的三篇《大神潘恩》《白人》《三个冒牌货》可谓是精品,也可能是我读过的最棒的恐怖故事。我将逐一分析分析。

《大神潘恩》

这篇是作者最出名的作品。开篇由二人的对话展开,克拉克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迟疑与胆怯,这些在第二段以及之后的历险可以看出,在见证疯狂医生雷蒙德的时候表现的犹豫不决,也正如前言说的,理性与原始状态的冲突,雷蒙德的疯狂以及擅自尝试人类所不能掌控的力量,也导致了后面的悲剧,Arthur Machen的许多角色都是相互对应的,在这一点上与《三个冒牌货》里的雷戈瓦教授一样.

小说的第二段惊悚以及神秘到了极致,开始引出了故事的大体,在之后的章节里,逐步的把故事扩大,牵扯出了整个阴谋。中间直指结尾像极了侦探小说,也由于对于伦敦城的描写,让人不得不想到史蒂文森的作品和风格(Stevensonian),随着一个个恐怖事件,各种线索的拼凑,整个故事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作品的最后两段异常毛骨悚然和变态美,如天神下凡一般,人类开辟了一个与神力接触的窗口,科学触及了不可理解的神域,受到了惩罚,带来了祸灾。小说紧凑而饱满,并且留给了读者很多思考空间。

《白人》

如果说《大神潘恩》风格接近当时盛行的推理小说的话,《白人》就是独一无二的作者独有的风格. 整个故事如梦如幻,仿佛一场噩梦,看完之后倒吸一口凉气。前一大段看似形而上的对话,却也我们一些十分简单的道理,在之后的故事里面表现了出来。

小女孩的故事不长,却包含了自自己出生以来的所有重要的记忆,小时候的奇遇,泥人,巫术仪式,公主等等...之后来到了那“神圣”的“白色日”,开篇叙述者就说了:巫蛊与神圣,才是唯一的真实,它们抽离平淡无奇的生活,令人心醉神迷。小女孩受到了蛊惑之后,甘愿自愿来负死,巫术者从而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恶”,可怜的是,小女孩到死之前也没有意识到。根据之前的一些景物描写来看,我感觉,小女孩去的森林是一未知物体的“身体内脏/内部”,当然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测.

《三个冒牌货》

《白人》里面表现的是一种恶,《三个冒牌货》里面表现的是另一种恶。

故事大致是:一位名叫约瑟夫的戴眼镜的青年,无意间在图书馆遇见了一位叫利普修斯的医生,并且由于对后者的欣赏开始频频接触,之后才得知他是一个坏人,之后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集团,这时他已被组织控制住。为了得到一枚可以起死复生召唤亡灵(作品里没说,但不难得出结论)的提比略币,派了约瑟夫去完成任务。在见证了馆长的死亡之后,突然唤起了良知:不能让提比略币落在坏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拿币跑了出去,在途中,被戴森先生捡到,并目睹了追跑过程,并且告诉了自己的朋友菲利普斯先生。由于丢了币,利普修斯派出了三个手下,并且无意间(再三仔细阅读之后,确保不是故意找上门的,只是巧合,也不排除巫术天眼的可能xdd)分别遇见了戴森和菲利普斯,并且编造了一个个“荒诞”(之后会分析)的事件,事件的所指人物分别是一个戴眼镜的人,就是约瑟夫。在酒吧见识了那个“戴眼镜”的人,并得到了他的日记之后,真相大白,在最后,两人眼睁睁的看着他被烧焦的躯体.

如果按照正常叙述的话,无非就是一篇二流的侦探小说,但是,作者把所有的线索打乱,并且制造了一个个假象,使读者与主角一样被欺骗,增加了许多思考与反思,并以一流的文笔,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恐怖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开场白可谓是信息量巨大,甚至在阅读过程中也时不时要往前翻。第一句话出现的约瑟夫,竟然在小说快结尾的时候才出现,同样,小说的第一个场景也是最后一个场景,也就是约瑟夫惨死之地。开篇实在是太精巧了,忍不住发出赞叹。一些细节,比如说割手,别墅外的景物,无不衬托着这个组织的邪恶。

两位主角,戴森与菲利普斯,可以说是古老神话与科学,浪漫与理智的对比,作品在细节上尤其出色,读者可以对比两人在听到荒诞故事的反应与措施。

至于文中提到的那些荒诞故事,我认为,是真的。第一个《暗古传说》,早在开场白里面,叙述者里士满就说了:我在美国见到过更粗暴的景象。可以这么说,戴维斯就是史密斯,戴维斯在急忙之中想到并修改的(出汗 焦躁等细节可以说明这并不是预谋)。这个巫术组织早已遍布全球了。第二个莱莉小姐的故事,我甚至可以说,正是这帮人害死了格雷戈教授,格雷戈教授所提到的朋友正是这帮人。第三个收藏家的故事,从伯顿试图毁掉真人作品的举动,可以得知确有收藏家其人。最后的莱斯切特小姐消失的哥哥,我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想法:坏女人住在一楼,约瑟夫朋友罗素在楼上,而在故事里,女主的哥哥也在楼上,是不是暗示了罗素即将被害?简直细思恐极.

在作品的最后,作者不给可怜的约瑟夫和读者一丝希望,穿过了腐烂物,被毁掉的不仅仅是约瑟夫本人,还有两位主角那两颗对艺术文学和科学的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