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鹿原的读后感大全

白鹿原的读后感大全

《白鹿原》是一本由芦苇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双册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鹿原》读后感(一):白鹿原剧本

终于把芦苇这版的白鹿原剧本看完了,虽然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也没有看过电影,但是剧中的情境还是非常鲜活的浮现在眼前。可以看得出芦苇对于这部作品倾入了很多心血。后面还有一本附册,是有关白鹿原一些点评的文字,一起看了吧,还有原著和电影也要看看,从头至尾了解一部小说变成剧本又变成影视作品的过程。

--电影看过了,不知为何编剧里并没有看到芦苇的名字,难道是另外一个版本?看下来之后总觉得确实没有剧本所描述的好看,拍摄手法过于陈旧,但是演员们都是很牛逼的,尤其是是演田小娥的那个演员HOLD住了整出戏。

《白鹿原》读后感(二):要,要脸!!!!!!

前几天,聊我的剧本的时候,同学推荐了芦苇老师的这版未被拍摄的电影剧本。

最近太忙了,一直没顾上及时看,昨天晚上突然想看了,同学帮我找到了电子版

深夜一口气看完以后,再翻阅了这部片子前前后后的大事件

思想上冲击很大,想了很久很久

我们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以及坚信自己的创作直觉,当然我们的胸怀永远是开放的,要不断吸收创作的营养,绝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

很多时候,我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总是避免不了被这样的,那样的所谓的“懂”电影的人指指点点,甚至最后作品被“弃用”~~~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那我们一定不能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相信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定会遇到真正的观众与之共鸣的,即使只是文字作品,也一定会的。

与之相反,那些所谓的有一定话语权的所谓的懂电影的对你指指点点的那些所谓的“电影艺术家”们“炮制”出来的艺术上的垃圾最终一定会被人民所抛弃的

在这里突然想起杨德昌先生《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两句台词对白,摘引如下: 小明:你的意思是,你要帮助我来改变我,是不是?

你怎么跟别人一样,我看错你了。

你跟以前对我好的人一样,对我好就是要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

这样你就安全了,你太自私了。

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小四:你没有出息啊,不要脸,没有出息啊!

就写到这里吧,创作继续。

《白鹿原》读后感(三):~~~

芦苇这版剧本确实改的漂亮,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的情况下把各种思维模式的冲突集中到了传宗接代上。虽然相对原著的厚重依然有些可惜,但也已经是漂亮的设定了。另外对白孝文的设定也很出彩。首先白嘉轩是不容易“出戏”的人,这是一个秉承不变得人物,戏剧冲突很少,最大的部分也就是和白孝文之间的互动了。芦苇版里把白孝文彻底正面化后立马和白嘉轩之间的对比就更强烈的,使得芦苇版的结局也更有力量。其他如鹿子霖、黑娃、鹿兆鹏、田小娥本就很有戏的人物只要提炼出精髓,扣住新旧时代、新旧思维之间的冲突主题就可以了。

今天特意把王全安的电影又看了一遍。印象就是乱和散,单独拿出一些镜头来都很不错,但合在一起是一部没有主题的电影。如果说要拍客观纪录的写实派的话镜头又都很艺术,实在没明白王是怎么想的,或者也是迫于某种无奈?另外网上有些个剧照貌似显示这片该有个至少三小时的”完整版“,这样的话好歹有点完整感把,电影版的结局实在很糟糕。

原著里有一个主题我觉得芦苇和王全安都没表现出来,就是新旧思维没能很好接班的问题。打个比方,旧思想根深蒂固,浸在每个人的五脏六腑里了。新思想赶走了旧思维,但只占据了五脏,六腑里却没有东西支撑。于是没有了”行为准则“的人无法在”心内求“,只得借助”外物“,所以造就了现在国人唯利是图,被外国人说”没有信仰“。我想陈忠实在原著中把以白嘉轩和朱先生等为代表的旧思维表现的这么正面化也是这个原因,并不是在说旧的比新的好,而是新的东西太急功近利了。

《白鹿原》读后感(四):读后感

休产假在家待产,北京太热,不敢出门去图书馆借书,朋友们就送了很多书,于是在家没事一直在看书。

我没有看过陈忠实原版的《白鹿原》,不过我看过《白鹿原》的电影,剧本是王全安和陈忠实共同创作的。

朋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这本没有被拍成电影,作者花了五年七易其稿的剧本,无论能不能被拍成电影,都值得一读吧!可能很多剧本都是这样,不会被拍成电影,但是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后浪做这本书的时候也很用心,不光有剧本,还把创作笔记也附上了。

读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把芦苇版的拍成电影是什么样,读完了睡觉,梦里都是剧本里的内容,跟我妈说这事,我妈说这可能就是好书,能让你“看进去,又想出来。”

如果说剧本跟电影的区别,芦苇版的剧本,更注重两代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从鹿兆鹏和父亲讨论田小娥和自己的妻子、白嘉轩和黑娃的对话这些都凸显出两代人的价值观冲突。还有就是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选择给命运带来的剧变,在剧本中处处体现,从兆鹏到孝文再到黑娃,他们都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人,但是他们又是在乱世中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甚至间接决定了别人的命运。

在最后黑娃跟孝文说“那天晚上我再不是牵挂小娥断粮挨饿,跟上兆鹏走的话,咱俩穿的怕是这一身皮。”“这世上我只冤枉过一个人,就是你大,不是我点不清,他腰不得断。”“这世上我只对不起一个人,就是小娥,不是我,她不得来白鹿原死在我大手里。”

看作者的创作笔记很长知识,逐个的分析,备注,解析,涉及很多电影的知识和写作知识,对写影评有很大帮助。

我们一生会在很多不经意的决定,这些决定当时看起来是一时冲动,随意的选择,其实都是我们的思想在引导,而拉长时间周期再看,他们或许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白鹿原》读后感(五):关中这方水土

《白鹿原》有三个版本:陈忠实的小说,王全安的电影,芦苇的剧本。

芦苇不喜欢王全安的电影,拒绝在电影上署自己编剧的名字。在他看来,电影把一部厚重的生命与家族繁衍史拍成浅薄的风俗招贴画。芦苇讨厌这种改变,他拿出自己的剧本,展示了自己心中刻画的白鹿原。

剧本中着力塑造了三个老辈人,三个年轻人,在时代的裂变之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黑娃最终当上了土匪,鹿子霖则一直是个共产党员,白孝文在把自己卖身、被红军解救之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三对父子之间一直爆发着冲突,彼此之间也一直互相伤害。这是一场没有输赢的战争,在和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决裂之时,社会无可避免地发生一阵阵阵痛,他们谁都没有战胜谁,结果两败俱伤。

芦苇倾诉了太多热爱在《白鹿原》的剧本,耗时数年,七易其稿,他也解释了自己这份乡土情结由来的根源。大串联过程中,穿着黑棉袄的农民在田地里劳作,那一刻,他觉得这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浓重的关中方言,仪式化的祠堂,小说中的农村场景在芦苇的剧本中忠实再现,他希望自己的《白鹿原》剧本对得起关中这块大地。因为爱,所以剧本的一字一句都经过格外推敲。也因为爱,所以对自己的剧本格外珍惜,来不得别人的大幅度改变,而这也是他与王全安发生冲突的原因。

小说从白嘉轩求教风水先生路上发现白鹿状药草起,白鹿的意象一直是文中的一个重要线索,芦苇的剧本则因为觉得无甚相关将这个形象舍弃。舍弃了它,也舍弃了小说中的魔幻主义基调。绮丽的幻象,近乎感应的梦境,朱先生未卜先知的本领,剧本拆掉了魔幻,只留下了现实。

剧本对于原著的改编很大胆,四十万字的小说被取舍成六万多字,对于部分人物也做了颠覆性地改动。小说中一副叛徒嘴脸的白孝文在剧本中充满了个人追求的勇气。黑娃则由一个再婚,而且生了孩子的世俗之人被改编成本性纯正,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汉子,自始至终对于田小娥有着至死不渝的爱。

诚然,改编之后的人物魅力是得到了提升,白孝文也俨然成了剧本里面的头号正面人物,但是谁说小说中俗气的人生不是生活的本真状态呢?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心中的白鹿原,究竟这个剧本改编得好还是不好,还是看过的书友们见仁见智的事情。

▌朱肖晨 / 财经文摘 2014第四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