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蓝色珍妮》观后感100字

《蓝色珍妮》观后感100字

《蓝色珍妮》是一部由乔治娅·奥克利执导,罗西·麦克尤恩 / 凯莉·海斯 / Lucy Halliday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珍妮》观后感(一):深夜牢骚

虽然有点感觉戛然而止,但我不明白为什么都在说它没有新意说它过时….至少生活在中国的人不能说它过时吧!即使是英国的八十年代但也是我们的现状啊。而且有很多同性恋性少数电影了是么?就那么一点点数量算什么反复说,异性恋爱情一样的套路说了一万遍也没人要求有新意吧,哦,也对,异性恋哪需要抗争呢,看几遍我们面对的挣扎就觉得厌烦了是吧!觉得我们祥林嫂了是吧?要拍啥才有新意?拍顺直人多么inclusive多么道德高尚接纳我们,甚至还被queer people bully就最好、最新。

我还继续过着每天被人assume是直的,还只能跟着打哈哈的日子,这么做只是单纯不想被别人“另眼相看”,女主装直是因为恐惧,这种恐惧和纠结我从小就需要承受,也曾经告诉自己这就是家常便饭甚至是手到擒来的本领了,看了这部电影我才想,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处于这样的状况下,我受够了,我不想过需要付出巨大勇气的“自由”生活,我也不想过不被看到、小心翼翼的“普通”生活。为什么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

《蓝色珍妮》观后感(二):喜欢蓝色

听着I follow rivers,想着距离在法国夏日黄昏的蓝色烟雾里跳舞,居然已经过去十年了。

聊Blue Jean就绕不过La Vie d'Adèle。同样是职业是老师,同样面对双面人生的困扰,同样跟爱人因为阶级差异分手,同样不敢在家人面前出柜。blue jean剧情设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阿黛尔是十年前,但是sex education里变装的Eric在路边被人打伤抢劫,也是这几年在发生的事。来自工作、家庭、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恫吓、威胁、压力,仍然无处不在着。威尼斯提名blue jean自有其现实意义,几十年前同性恋者的抑郁、失眠、羞耻、栽赃,仍然没有换来现在的平等。

《阿黛尔》是特别浓郁灿烂的蓝色,想到就像能感受到盛夏海边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珍妮》是我更喜欢的阴郁冷淡的蓝色,女主实际上就像站在被偏见围成的圈子里根本动弹不得。前女友说她像路灯下的小鹿一样容易紧张,她在任何人面前都得假装,不能透露自己太多情绪,在任何想要尖叫哭喊的时刻下意识捂住嘴。

影评基本都提到双重生活。我觉得自己从类似的高敏感状态走出来也花了很长时间,今天好像能开一点也能被开一点玩笑,明天对外在的评价少在乎一点,但仍然感觉是戴着面具在生活的。进入社会后没有不戴面具的人,只有一种单纯想法的人也太容易被人欺负了吧,成长不一定是变好,是变得复杂。而且,一个人如果没有点双重生活,那该多无聊,少了多少体会别人的机会。当然,越是不为人知的一面越想被人理解和珍视,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也不太重要了,可能会觉得自己值得被尊敬被崇拜,就是不会被喜欢:P。

《珍妮》的音乐布景完全适合八十年代腐女爱好者(我),视觉摇滚啦,地下酒吧变装秀啦,电视上做作的假人秀。但是又想想queer as folk告诉我们千禧年后一定得洒脱地活,要精彩,要优秀,要为年轻人争取更多自由。Jean最后做到了,我们也可以。

《蓝色珍妮》观后感(三):蓝色,是她无法自我认同和融入的痛苦与脆弱

珍妮是一个体育老师,也是一名女同性恋者,而在这个年代这两个身份是冲突的。她一边在学校工作,一边在课后去俱乐部和恋人约会,却被一名学生的突然出现打乱了计划。这名学生被其他同学陷害的时候,珍妮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帮助澄清事实,于是这个女同学生被开除了。珍妮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最后她把这名学生带入了女同群体,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

故事是有点老套的,80年代的英国,背景音和他人嘴里处处是对同性恋的歧视和压迫,认为他们会传播疾病会带坏小孩。也恰恰因此,作为老师的珍妮必须小心的工作才能避免自己的同性身份所带来的麻烦。也因此她的自我认同是处于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中的。她分裂又纠结,敏感又脆弱,甚至不知道如何能正确处理她自己的情感。小心的张望所引来的自己的失眠,焦虑以及他人的猜测和误解,都把她自己困在了这个地方,不知如何是好。

影片拍摄的非常温柔,即使台词不多,也让人感觉到了细节中的流动。女主的演技非常不错,眼神动作都很到位,那种纠结和魅力都同时出现在她身上了,也让剧情变得更合理了。电影中的美术是我个人觉得最有趣也最抓人的部分。因为叫做蓝色珍妮,所以真的所到之处蓝色极多。校服,教具,车,衣服,电话,家里的厕所…蓝汪汪的像是把珍妮泡在蓝色里。蓝色是忧郁,也奠定了整个电影的基调。而且女学生的内心反抗也是全蓝色的画面,也正说明所有的蓝色都代表着这个群体的内心状态,压抑的反抗和无法排遣的委屈与悲伤。

时至今日,英国已经完成了同性群体的婚姻合法化。回头看在斗争之初,群体所遭受的误解以及女性的内心的变化和敏感,都让人觉得更加心疼也受到触动。少数群体的平权之路永远漫长,也永远走在路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