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侠胡金铨》的观后感大全

《大侠胡金铨》的观后感大全

《大侠胡金铨》是一部由林靖杰执导,胡金铨 / 徐枫 / 石隽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侠胡金铨》观后感(一):名山藏

“我不是武侠片导演 我只是个古装动作片导演” 胡金铨如是说 然而 何止武侠 在整个华语电影中,胡金铨三个字永远都是高山仰止 这部纪录长片今天终于看到 分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介绍作品 下半部记叙人生 也是最打动人的部分 我基本是流着泪看完的 如同数年前查良镛先生去世的时候,眼泪止不住 他和他都代表着中国特有文化的消逝 每当我们念及这种消逝 总是有莫名的伤痛。 第二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叫做“断肠人在天涯” 和赛尔乔•莱昂内一样 几近完美的山中传奇被无情删节 为筹备数十年的华工血泪史奔走半生 眼看着就要梦圆却猝然离世 他有两个墓 一个在美一个在台 然而他终生都自认只是一个过客 几乎所有被访问的嘉宾最后都哭了 这位伟大而孤傲的艺术家永远存于他们的心中 是的 胡先生 您始终活在喜爱您的影迷心中 因为那是爱和美 永永远远 不可磨灭

《大侠胡金铨》观后感(二):俱往矣

拍得不好。胡金铨又不是古代人,影像资料不少,为人做传的片子反而传主出镜最少。胡金铨晚年落魄,一直在为华工血泪史做筹备工作,郑佩佩说他去世时只有一两千存款。那些旧相识,或有共事之谊或有提携之恩。似乎也没怎么帮过忙。至少徐克一定是有能力帮的。不过电影圈恩怨颇多,有些事可能还要再过几十年才能说清楚。我感觉胡金铨一直在用电影怀念故土或者寻找寄托,所以才那么较劲,不然何以都一处开到台湾后,他每次赴台必去。祖籍永年,生长在北京,流落香港,出走台湾,又在美国住了十几年,无事可做的时候想教书但没学历,想画画又因为风格老派被拒,一如他的电影被商业社会抛弃,最后壮志未酬。由此我想到又一位香港武侠电影大导张彻,他的电影总是一股青帮味,恐怕也是上海打下的烙印。张彻晚年也不快乐,不过我看更多是落寞寂寥,生活环境还是可以的。胡金铨跟张彻不一样,张彻很讲究派头,鼎盛时期永远衣着华贵,诸多弟子前呼后拥,老到弯成曲尺还要西装革履戴大墨镜。胡则相反,平时穿着随便,一件破夹克应付了事,夏天穿冬礼服,上厕所常常忘记拉链,出汗也就随手一抹。如今这种有意思有故事的导演越来越少,大概是因为世界也没那么有意思了吧。

《大侠胡金铨》观后感(三):深情,乃人生大成的不二法门

明代才子张岱曾在《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中说道: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我从初遇这句话开始,便认为是至理名言。看到这部纪录片上集的后半段,片中的情节又让我想起了这句话,又进而联想到了很多。人无深情,不仅不能做朋友,甚至这个人也很难成就事业。我们年少时都会遇到很多精明之人,那种随机应变的机灵真是令人叹服,甚至我有时都会很羡慕这些人,进而愤恨自己的愚钝。但随着人至中年,涉猎日多,你会发现,曾经认为很精明的人却往往没有做出相应高度的事业。其中的缘由或许曾经想过,却没有想清。看了这部片子我才恍然大悟——因为他们没有深情。有深情之人其情感往往有很切实的投入,而表现于外在,是很难有那般机敏的,正所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而那种精明之人的精明却使其很容易在现世中获得一定的好处,甚至有时候,这种好处还不小。正像《基业长青》和《从优秀走向卓越》两本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说那样:优秀是伟大的敌人。这类人通常就会在这类优秀中形成了思维和行动惯性,也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沉迷于优秀,失去了沉潜的心态——因为缺乏深情,他们也很可能从内在就缺乏这种能力,最终从优秀走向优秀,最终沦为平庸。弘一法师曾经说:“人生最不幸处,是偶有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我想在某种程度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深情之人因为深情,也便具有了沉潜的能力。而我想,对于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来说,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在这部纪录片的后半段,讲到了胡金铨先生的私生活。又让我深切感觉到,稳定的家庭生活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胡金铨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生活却一直孤单一人,即便有过短暂的婚姻,对他的生活也难言巨大的帮助。从照片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年轻时是多么英姿飒爽,而到中年之后,明显变得臃肿了,神色以及片中对他身体表现的描述,也让我感觉他一直不是很健康。我觉得这明显是长期饮食、作息,生活不规律造成的外在影响。最终,在一次心脏手术中,67岁的胡金铨骤然离世。我想,如果天假其年,能够让胡金铨拍出其晚年一直心心念念的《华工血泪史》、《利玛窦传》,他的艺术成就又将达到怎样的高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