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摘抄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摘抄

《被数学选中的人》是一部由李金炜 / 李争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一):感想2

因为受到感官的制约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完全的真实。数学家笛卡尔在坐标系获得灵感从而用代数方法解决了几何问题的桥梁。7个千年大奖问题,np完全问题,霍奇猜想,庞加莱猜想,黎曼假设,杨米尔斯基理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BSD猜想。庞加莱猜想被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成功证明。黎曼是19世纪德国的数学天才。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都是关于素数的,素数就是除了1和他自身外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一条直线上。密码学由数学拖动,需要运用到概率论,信息论,数论,计算复杂性理论,近世代数,离散数学,代数几何学和逻辑数学内容。数学的分支学科运筹学。国际象棋共有64格。欧拉的宇宙最美公式,印度的拉马努金。九章算术就是现在小学的大部分内容,初中的几何学,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是高中学习的内容,微积分高中学一点点一般大学本科学。黄金分割0.618反过来是1.618。这种比例会给人天然的美感。教育就是教会人思考。穷竭法。魏晋时期的刘徽打破了阿基米德圆周率计算,割圆法,祖冲之的圆周率保持了一千年。豪斯菲尔德发明了第一台ct扫描机?哥德巴赫猜想是说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加宁一个素数的和,1966陈景瑞证明了1+2。提出猜想是数学发展的一个手段。费马大定理真实身份是律师x+y=z,1995年怀尔斯证明了费马大定律。如果没有虚数没发刻画电磁场。数学家是一个认死理下笨功夫的人。依靠数论建立了现代密码学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二):没被数学选中的人依然敬畏数学

看完后确认了自己不是被数学选中的人……然后反思数学带给了我什么?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然而几乎没有。我不禁感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

人来到世界,看到的世界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就像我没啥数学能力,学数学感到是折磨;但有人能从那么难又那么枯燥的数学里看到它性感、美丽的一面,沉醉不可自拔。正如片中院士袁亚湘说的那样,数学这么美,等你走进它,你会发现研究它不亚于读一部《红楼梦》。然而这种美妙的体验,确实不是我能懂的。

虽然不懂数学的美妙,但是还是很认同数学带给学习的人的巨大作用。片中有一段说得好,小孩做一道题知道自己的结论正确,不靠教科书,不靠老师,靠的是运算自身的逻辑给他的确信感。这是数学这个学科带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求证的能力。回忆以往学数学的模糊片段,确实,如果一道题,我自己知识点掌握牢固,运算过程充满自信,我不用等老师判断,不用看答案,就能知道自己的推理演算过程是正确的,那种对答案的自信,确实觉得妙不可言。

如果非要说,为啥我学不好数学呢,难是主要因素。不过也如片中袁亚湘说的,我们没遇到一位好的数学老师。(这给了数学渣很大的台阶,哈哈哈)片中还有一位中学数学老师说得好,我们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急功近利,过于追求演算能力的训练,其实如果这时能把数学的历史与文化讲一讲,把数学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有趣化,说不定能让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的奥妙之门。

这部片子里数学领域的故事挺多,八卦也挺有意思。不管是故事还是八卦,看完以后,我确实对人类历史上那些探索数学领域的伟大数学家们肃然起敬。这部纪录片的宣传效果达到了,我确实对数学这位抽象的巨人充满了敬畏,请允许我献上了我的膝盖。数学探索规律,研究看似无用,实则是大用。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高等教育一定要培养基础学科的人才,基础强,则其他学科才有根本,才有前进的空间。

《被数学选中的人》观后感(三):站在数学这个抽象的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无意间发现这部纪录片,短小精悍,引人入胜。一共四集,每一集24分钟,一共也才100分钟左右。从被数学选中的人口中了解他们眼中的数学及其功用,简述了数学与自然的关系,挑选了富有代表性的数学发现、定理和猜想,比如黎曼猜想、42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等,来展示数学家的工作。

能天然感受到数学的美的人是被数学选中的人,他们肩负使命,也许是把数学猜想再往前推进一步,也许是把数学应用于某个领域,推动社会进步,也许是进行数学教育,帮助对数学感到害怕的孩子缓解对数学的紧张情绪,也许是提出新的猜想。

我曾经学数学仅仅只是为了高考,和专业需要,但是现在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也在边教边学中,重新学习数学、了解数学、感受数学。这部纪录片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有两点,第一是一位采访者说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成绩是有稳定的关系的,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数学是抽象的,要解决抽象的问题,必须要把它转换为空间结构。我最近正好也在看《数学简史》,正好看到无理数的发现,无理数刚问世的时候,古人为了避免无理数,借助几何,把无理数换成线段。然而我个人认为我自己代数比几何好,我比较喜欢计算,通过运算,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式子通过一定定理最终简化成一个很简单的表达式甚至是一个数,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第二个是,一位数学教育者说如果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那很有可能是没遇到好老师,没有把数学教透,没有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脱离了实际,让学生变成了解题机器,那学生怎么会喜欢数学呢?他自创了数学线条图,把函数图像融合在生活场景/人物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这个对我尤其受启发,我也致力于把数学课上得有趣些,让更多的学生至少不再害怕数学,愿意主动学习数学,希望自己可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和进步。

数学是抽象的巨人,无论哪个领域,逻辑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途径便是学习数学,愿有更多被数学选中的人,推动这世界前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