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预告犯》经典观后感有感

《预告犯》经典观后感有感

《预告犯》是一部由中村义洋执导,生田斗真 / 户田惠梨香 / 铃木亮平主演的一部悬疑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预告犯》观后感(一):视觉冲击力强的青春片

主角头戴报纸预告犯罪的画面冲击力太大了,让我一直误以为主角团要大干一番,结果发现他们都是普通人,愿望也很简单温馨。有点失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女主的心情,在最后一段女主体验男主过去遭遇种种的路途是我最受感触的地方,她终于懂了,懂了一切,这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关于理解,友情,善意的青春片。不得不说这标题海报有点诈骗。

《预告犯》观后感(二):户田惠梨香还是胖乎乎的好看,我觉得。

欺诈游戏跟预告犯,香香真的瘦了好多啊~把我的胖香还给我!

生田斗真自带一种丧里丧气的感觉,莫名的戳我的点。

感觉两个人的作品我都看过好多部了。

我是先看了预告犯才看的欺诈游戏的,所以都差点没认出来胖乎乎的香香~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预告犯》观后感(三):你没有资格,我也没有。

没有人有资格高高在上的评价别人的人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你有能够努力的机会,这已经是一种幸运了。我觉得网络的负面性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旁观者视角中的每个网民,因为隔着网络,躲在匿名的背后,肆无忌惮的评价嘲笑他人的人生。

本以为是个推理悬疑恐怖案件,甚至觉得有点套路,看到结尾我真的爆哭,虽然女警抱住那段有点过度煽情,但更多的是感动。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啊……

《预告犯》观后感(四):死亡是他最后的温柔

前90分钟的观感是一半人矫情,一半人幼稚,最后20分钟画龙点睛了。

很多线索值得玩味:女警官的回忆和奥田的经历做对比,点出的是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抛弃,最终自我抛弃最终失败的社会问题,这层论述很浅,也比较偏激;真正动人的是奥田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实现了其他四个人的梦想;“活着的人要把罪推给死了的人哦”,女警官抱着死去的奥田痛哭时当然不知道他的死还有这一层含义,她觉得奥田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值得活下去的东西了;奥田当然没有这么想,他热爱这个世界,甚至比其他人都更懂得珍惜生命,但他没有机会了,外包工作是以吐血被送进医院结束的,想必是已经染上了不治之症,他是想燃烧仅存的自己,点亮别人的生命。

本片仅有的两次杀人场景,BGM 反而十分温柔。这两次奥田都有参与,先是悲痛欲绝得杀死冷漠的包工头,再是心满意足得吃下致死的氰化钾,安排好一切后,这是奥田留给世界最后的温柔。

《预告犯》观后感(五):通向垃圾水池的跑道

2

日本犯罪片是很注重“人情味”的,相对于那些看起来比较严肃或压抑的类型片来说有点不太一样。比如说你要是用现在我们常用的网络暴力来攻击我们身边所有人,那就很有可能会引发观众对这类视频内容与手法更深一层了解和讨论。但是这类“社会问题推理”难免使整个故事都显得过于“道德化”,从而削减了题材本身的张力,让人觉得意味不明。如果说最后的拥抱和哭泣都显得太落于表演痕迹,那唯一削弱了这一感觉的也是整部片子最可圈可点的一段:桥下,垃圾排水口,男主犯和女警察的追逐戏。

在进入真正的舞台场景之前,整段路程就被拉得很长,并在人物(物理)行动线上加入了许多遮挡。在不断的空间转折中,观众逐渐发现这场追逐的跑道比他们想象得还要长,由此,主人公的情绪也被相应延长。

在此过程中,色调氛围也发生着变化,最为明显的一幕在于女警察追入舞台空间前,整体色调为暖,环境是硬质的天光;进入之后,整体色调为冷,光线也人为地处理成非常过分的柔光。与其说是追凶简直是在恋爱不是么。要的也不是紧张刺激的追逐,而是二人近乎力竭后,以拖沓的脚步保持的一段恒定的距离。同样的方向和无法缩减的距离成了这部剧直到最后的隐喻。与其掉眼泪和拥抱,不如在明亮灿烂的污水池里互相喊话让声音在墙壁上回荡呢。

ps:荒川良良真是可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