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经典读后感有感

《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是一本由姚玉光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读后感(一):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

收到书的时候很是惊喜,封面以绿色基调为主,以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 为标题,概括了李清照很长很好的一生。此外,书内还附有李清照宋词折页,是一份令人感到惊喜的小彩蛋了。

书里分为10个部分,从李清照的童年时期写到晚年时期。无疑,李清照的童年是幸福的,少女时期便开始才华横溢,在汴京经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丈夫喜结连理的那段日子,又难忘又舒心。

李清照的词,小学的时候似乎并不能读懂,只觉得是一位酷酷的女词人。课堂上,老师会说,她的词风格清秀,而面对国破家亡,她的心中又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她晚年的词,写得是暮秋季节,全词都贯穿着浓浓的秋寒。以秋寒的背景让人带入极度的伤感和忧愁。虽说词的最后还是积极意义的,可笔意一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感叹。

李清照自幼家境优越,天生丽质,才华横溢,婚姻也算幸福美满,但在后来命运却毫不留情地开始大洗牌,她的生活似乎就江河直下了,诠释了“Nothing gold can stay”这句话。

家庭变故,国家陷入危难,而丈夫的不作为也让她难以释怀,她愤怒难当,写下诸多字句送给丈夫。她虽为女儿身,但她一点都不比一些男性差,她心怀天下,饱含难得的大节大义,也对自己的命运并不屈服——乱世之中饱览诗书,精于诗词。在国愁家恨前屹立不倒,为重整雄风而奔走不息。在生与死的面前告诉人们真谛,铮铮傲骨留下诗词,流传后世给人以陶冶。

这本书描述了一代女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生活变迁、层层烦恼。字里行间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追求幸福、忧国忧民的过程。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尽管其家世显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李清照在中国词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的诗词感情真挚细腻。而且关注国家的安危,从这一方面来看,她不愧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

《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读后感(二):心有山海,岁月无常

在中国男尊女卑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属于女性的舞台可谓凤毛麟角,而李清照无疑是文学领域独领风骚的存在。只是对于这位词坛名家的生平事迹介绍的作品亦难言丰富,这本《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就属于其中之一。这本书以李清照的诗词为线索,串联起了她跌宕起伏的坎坷人生,读来时而使人拍手叫好,又时而令人扼腕叹息。

李清照的一生有过两次重大的转折,一次可谓“内忧”,一次却是“外患”。“内忧”是指庙堂之争,从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人而被贬出京,到公公赵挺之死后赵家被蔡京陷害,夫妻俩返回青州故居为止,打破了李清照之前诗情画意、新婚燕尔的幸福生活,特别是李父被贬后赵家尤其是赵挺之的淡漠态度,使得她第一次品尝了人间冷暖,也在夫妻之间填了一抹裂痕。

“外患”是指金兵攻破汴京,李清照夫妻二人护宝南渡,中间宝物数次遭毁遇劫,直至在江南赵挺之因病亡故,李清照在奔波中心力交瘁,又痛失丈夫,之后的晚景也尽显凄凉,连确切的卒年也不见于载籍。

写李清照的传记是有难度的,因为古代历史本就以帝王将相的记载为多,李清照虽然在词坛久负盛名,但以女子之身也难以在那个年代占据史书的只言片语。因此本书另辟蹊径,一是增添了一些对李清照生活的扩充,包括人物心理描写和对话、宋朝平民的生活细节,读起来颇为生动;二是加入了真实历史的描写,如元祐党争、靖康之变等,展现了李清照作为普通人在国仇家难面前的渺小无助;三是借助《金石录后序》内容加工提炼,更贴近真实写照。

《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读后感(三):李清照:坐在风的外面,听见往事随风疏散!

在我国三千年的诗歌长河中,男性诗人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虽然时常有女诗人的出现,却如流星闪过般作品鲜少流传下来。 到宋代时,李清照的横空出世,给整个文坛带来了一股别样的清风。她的诗词可柔美、可刚毅,总有人将她与李煜相提并论:词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她也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试问,求学时,又有谁没背诵过李清照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呢?

毫无疑问,李清照的诗词之路是成功的,更甚者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一炮而红。但李清照的人生之路却没能像她的创作之路一般一帆风顺。这本《心有山海,愿与岁月深爱》中讲了李清照一波三折的人生,细数了她诸多的经典诗词作品,带领我们收获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感悟。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时就接受了很好的文化熏陶,父亲李格非是宋代明臣,母亲也出自大家闺秀,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偏爱让李清照得以拥有一个相对广阔的读书空间,她从小书不离手,十分热衷于钻研,父亲的诸多珍贵典籍也被她一一翻阅。

在这样大量的阅读和外界的熏陶下,她的文学天赋也逐渐显露出来。跟随者父亲官职的迁徙,她见证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见证了不同地域截然不同的繁荣程度,诗兴大发,17岁的她一首《如梦令》火遍京城文坛,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李清照的爱情之路虽坎坷,但是也从另一层面主助推她创作出了一些新的作品。那首令人称赞的《醉花阴》便是李清照写自丈夫赵明诚外出期间的一首词,佳节之日,不能和丈夫团聚的苦闷和不甘让李清照刻画的无比的具体,让人不由得心生怜爱之情。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女性的刻板要求便是相夫教子,恪守妇道。对于李清照这种直言不讳表达情感的女性是十分罕见的,因此,这首《醉花阴》不仅烘托 节日的气氛,更及其浓烈的宣扬了李清照的个人情感。 李清照家境优越,有才有颜值,婚姻幸福美满,毫无疑问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但是一切在一瞬间就被归零,一切似乎就像一场梦一样不真实。父亲被贬,公公去世,一桩一件扑面而来让她不得喘息。家庭的变故还没有让她喘息过来又发生了国难,在这个期间丈夫的不作为让她难以释怀,她愤怒难当,写下了诸多字句来讥讽丈夫赵明诚的不作为,赵明诚羞愧不已,抑郁成疾不久便病逝在南京。综合来讲,李清照虽为女儿身,但她一点都不比一些男性差,她身怀天下,忧国忧民,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让人敬佩。一 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酒东山一抔土让人读来荡气回肠,百转千回。

李清照自称易安居士,却从未安心过,她感慨国家支离破碎,她遭遇婚姻的变故哪怕身陷囹圄也在所不惜,她见证 父亲都被贬逐,见识了君王的无情和权利的更迭,可到头来,李清照还是李清照,留给我们的是一首又一首的经典著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