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李清照诗词集》读后感摘抄

《李清照诗词集》读后感摘抄

《李清照诗词集》是一本由【宋】李清照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清照诗词集》读后感(一):惊起一行鸥鹭 对否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 李清照诗词集 第一篇词 就出现了 惊起一行鸥鹭

且并没有词的释义

记得上学时 学的如梦令是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后来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网上还有其他书籍,都是“惊起一滩鸥鹭”

不知上海古籍出版社是采用了哪个版本的李清照如梦令,是“惊起一行鸥鹭”

此首词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是一行鸥鹭,也没有词的释义,容易给初学者带来疑惑

每页只放一首词或诗,字大如斗,有的诗词有释义,但不详尽,只是错略解释一下而已

此书虽不贵,但很鸡肋

《李清照诗词集》读后感(二):你是锦瑟,我为流年

你曾是锦瑟,我曾为流年。只这场无声的风雨,让未了的故事匆匆擦肩。 一剪闲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华,你只端坐一旁,看尽叶枯花凋。多少风华绝代的女子,花容月貌终敌不过春恨秋悲的凋零。唯有你,静谧的观赏,不曾老却,不曾叹伤,反而如一坛清酒,历久弥香。纵是谁也无法闯进你的世界,但偏偏你那深邃的双眸那般迷人,惹得万千男子试图闯进你的心门,你曼妙的身姿,没有长舞,但早已柔和得让这世间女子心生忌恨。贪婪也好,妒恨也罢,你只独坐长亭,静观世间的庸俗,不孤高,不自傲,不忌惮,不造作。看万丈红尘,不为世相所迷,我想这大概就是说的你吧。 一世浮生一刹那,一树菩提一烟霞,人生在世,原该如此淡然心弦,却唯你一人独品这旷世清香。迷离的都市,洗不去的铅华,世人徘徊于这涡泥潭,不知不觉早已被玷染了污渍,而你一如出水芙蓉般,纯净,美好。上天赐予你姣好的面容,你却从不张扬,只纵身书海,畅游于诗书的汪洋。而或,你也提笔作诗,用一道道遒劲的线条描绘一场场温婉的场景,表达你那似水的柔情,不宏,不腻。恰如一抹莲香,如此沁人心脾。只如此这般,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世事于你,只有波澜不惊。 一念花落,一念花开,跌宕起伏的一生,回眸只是云淡风轻。女子呵,我不知道你是拥有怎样的颜色,怎样的芬芳,你的前世是有多悲壮凄凉,还是有多妙不可言,才能造就你今生完美的绽放,绽放的如此极致,一如锦瑟一般,惹得万千世人的艳羡,与其说是艳羡,倒不如说更多的是怜惜,怜你皙白的皮肤,柔弱的身骨,惜你旷世的才华,超凡的境界。 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流长,喝一杯赏心悦耳的清茶,一如既往洗尽铅华。曾几何时,你做了世间最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你将内心的柔肠深深掩藏,待到今生把它埋葬。待到情深时,你选择遗忘,遗忘那红尘中的过往,让似水流年带走曾经最美的时光。今生,你只选择观望,书写。至于红尘,你不参与,不评论,任由绿萝打湿衣襟,青云打湿诺言,你只过着自己云淡风轻的生活。 人生至间,大爱无言。你说,是我们把日子过得那样惊心,把岁月看得那般无常。流年在指间缓缓滑过,只愿明月长存,心境即安。你用真情书写着别人的故事,把别人描绘得如此那般美不可言。不知不觉间,不知是你道出了古人的风韵,还是古人将你衬得才至天边。前辈呵,你又可曾想过为自己写一本书,让你的过往衬你的文字,让你的文字映你的过往。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锦瑟流年,纵是铅华洗尽,又怎奈你烟雨平生。

《李清照诗词集》读后感(三):李清照问了卷帘人什么问题?

李清照的词随着其人生的转折也有着重大的转折,从豪放到婉约,从岁月静好到浓雾愁云,有着很大的跨度。本文仅挑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窥她眼中的世界。原因之一是其短小精湛,是所有词里字数最少的(33个字)。区区30余字竟能表达出如此百回千转的意蕴,不愧于“第一才女”的称号。

单看这首词,与其说李清照是个才华横溢的女词人,不如说她是一个调运自如的女导演。先回顾这首词的全篇:

短短一首如梦令,转了几回?五回:

第一回:浓睡但是不消残酒;

第二回:想问却又有些犹豫的试问;

第三回: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卷帘人的回答却是海棠依旧;

第四回:知否知否?应该是绿色多红色少啊。

这是明面上的四个转折,另外还有隐藏的一个转折,留在最后分析。

古往今来,再精彩的剧本,也没有这样高密度的叙述转折,虽然有词格式的限制的原因,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李清照将含蓄和委婉发挥到极致。

既然说她是导演,她的演员是谁呢?又有哪些拍摄手法呢?读过李清照其它作品的人或许会有体会,“夜”、“雨”、“风”、 “酒”、“帘”这些意向是她的词中常常出现的“演员”,“疏”、“骤”、“浓”、“残”、“肥”、“瘦”这些形容词是她常用的“装饰”, “睡”、“消”、“问”是她常用的“动作”。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演员、装饰、动作在其它作品中的身影:

夜:“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黄昏疏雨湿秋千。”。

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酒: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帘:“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疏:“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骤:“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

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肥:“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睡:“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消:“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问:“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还是这么些演员,还是这么些装饰,还是这么些动作,在她精妙的重组下生机焕发。又说了新的故事,又拟了新的意境,又抒了新的感情,这不是导演是什么?

这首词最精彩的点在于对“试问”的问题的留白,直接让卷帘人回答“却道海棠依旧”,不仅不妨碍读者的理解,反而能在对留白的脑补中体会到其中“韵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在通过不让自己的声音出现刻意的隐藏“我”,而“我”其实才是这首词的主角。

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去想,作者究竟问了卷帘人什么问题?很多对这首词的注解是这样补充的:李清照问了卷帘人,经过一夜雨疏风骤,外边的海棠花是不是不行了?卷帘人却回答,海棠依旧。注解把这个回答归因于卷帘人的粗心大意,导致李清照纠正道:知道吗知道吗,怎么会没变化呢?应该是红色的花朵少了,绿色的叶子显得更多。

真的是卷帘人的粗心导致的后面两个转折吗?其实不然。我们重新看这首词,第一句“昨夜雨疏风骤”,说的是外在的景,第二句“浓睡不消残酒”,说的是内在的“我”,接着就试问了,从逻辑上来应该是紧接着对内在的“我”的问。这么浓的睡眠却没有消去昨夜的残酒,自然而然地让人推测出李清照问的问题:

“弄睡不消残酒,我是不是老了?”

卷帘人一听这个问题,没有正面回答(这是送命题啊),于是借景拟人,道:“虽然昨夜雨疏风骤,但是海棠花还是依旧灿烂啊!”

李清照知道卷帘人是安慰她,答道:“别骗我啦,岁月荏苒、风雨蹉跎,应该是绿肥红瘦才对。”

前面说到五重转折,隐藏的转折在于一个“却”字,“却道海棠依旧”其实是有两重转折的,明面上是明明绿肥红瘦了,卷帘人却回答海棠依旧;内里的一层是,我问你我是不是老了,你却回答外面的花很好,乍一看答非所问,其实是用了隐喻。

卷帘人不但不粗心,而且从这个回答可以看出她情商极高。李清照一看卷帘人用隐喻回答,自己便也用隐喻对答,从而藏起了“我”。这里面存在两种反差,即明面上的反差(知否知否)和隐含的反差(通过对“我”的藏而突出对于存在、时间等等的思索的意犹未尽),不可谓意境不丰满,不可谓技巧不高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