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影评不撒谎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影评不撒谎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影评不撒谎》是一本由李星文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影评不撒谎》读后感(一):社会科学的视角

这位作者一看就知道是从社会学角度解读自己看过的影视剧,他谈得更多的是影视行业的问题,导演生平和影片对世道人心的反映的社会学意义,这种解读视角和作者作为时评员的知识结构有关系,因此影评时评味道十足。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它的核心是导演的视觉效果展示和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很少有影评人从导演的内心世界和表达风格去谈好的影视剧,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不过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和工业商品,可以看出来一个人智能的强项和知识结构的区别,而我明显是喜欢看导演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演员的演技和影片的社会学意义,而对影片的视觉效果和音乐不敏感。

《我的影评不撒谎》读后感(二):影评就是说真话

在学习写影评之前,我看电影仅仅只是看过了就算。若碰到让自己感动的片子,最多唏嘘一番,极少写观后感,更别说影评了。学习写影评以后,发现说真话,是每个影评和书评人最宝贵的品质。

专业影评和书评人更希望得到约稿机会和得到稿费,毕竟这是持续写影评书评的动力之一。说"之一"是因为有部分人不太稀罕这点稿费。约稿方之所以约稿,就是为了给新书和电影做销售宣传。既然是宣传,就会有人为了迎合约稿方的卖座目的而撒谎,吹嘘书或者电影是多么的好。

如今有幸看到专业影评人李星文的《我的影评不撒谎》,我的内心十分惊喜。每篇影评信息量大、专业度高、语言凝练,让人想一口气看完。

李星文,1972年生人。1990年代先后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新闻学院。1996年进入《中国经济导报》,历任编辑、《投资周刊》副主任。1999年进入《北京青年报》,历任国内部编辑、文化版组执行主编,现为本报评论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新浪/搜狐名博,电视剧研究者。曾在平面媒体上发表报道和评论超过百万字。曾为北京电视台大型文化记事片《百花》担任撰稿。著有《黄金档--温暖中国人心灵的40部电视剧》。 曾在豆瓣上看别人的影评,虽然每部片子都有几篇影评是热门文章,但是看完后都没有像看李星文的《我的影评不撒谎》那样畅快淋漓。 我们以为电影仅仅只是娱乐,却不知道在电影这个行业里,亦有残酷的竞争。有些好电影票房却不高,比如李星文提到《捍卫者》,2017年上映,票房仅540万,我特地把这部看了一遍。电影是好电影,结局也异常惨烈。但是总觉得开头关于女学生的戏有点破坏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票房不高的原因之一。 我看电影前会看看片子名称,然后脑补去猜测片子是否真的好看,容易产生误判。对于过于严肃的片子,大部分人不太喜欢是因为生活原本就已经很不易,人们更喜欢去影院放松自己,看看搞笑的喜剧,调节一下生活。 喜欢书中对《画皮2》《图雅的婚事》和《米香》的精彩评论。看完书,我决定把书里提到的片子逐个看一遍。电影展现出来的仅仅只是表面现象,好的影评更像是导游,帮你更深刻地解读电影,还原导演的想法。即使对于以前看过的片子,看完《我的影评不撒谎》后,也有了更全面和更深的理解。 本书对于想写影评和正在学习写影评的人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好好阅读。

《我的影评不撒谎》读后感(三):沉默当然不会说谎

#李星文是谁?

不要每次都那么直接好不好。作者是影评人,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好像没什么名气啊。

名气有个什么用,关键是写得好不好。你如果不看北京青年报,当然不认识他。

#那他写得好不好?

一半一半吧。我也没看过太多,这是第一本。不过他一共也只出过两本书。

#哪一半和哪一半呢?

以本书来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各电影和电视剧的单独评论,另一部分是影人和影事的杂评。这两部分里,当然是杂评那部分更好。

#不是说影评吗,怎么会有电视剧?

作者上一本就是评论电视剧的书。看来电视剧才是他的老本行。放到这本书里只是为了充数多赚钱。另一方面是这十来篇的剧评要单独出书也不出不了,就只能夹在这里一起出了,按出版社的说辞,应该是卖大包大赠送,看影评送剧评。

#杂评为什么会比单独评论更好呢?

同样是游泳,有的运动员一千五百米能游金牌,一百米则三甲不入,有的则相反。同样都是写,也是有好有坏的吧。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平时是写社评的,影评只是副业,杂评更能显出他的长处。写社评要有板有眼,瞻前顾后,有人文关怀,有大局观,独评里面他也是这种特色,但空间太小发挥不出来,杂评的地儿就大多了,他可以放开手脚大肆抒发。更关键的一点是,独评不敢太狠,杂评因为没有特定对象,所以能更直接更到位。

#不敢太狠会怎样?

那就是脱离观众了啊。受制于供职的媒体,作者不能太肆无忌惮地批判某一个电影,因为这样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万一财大气粗的投资商血本无归,怪罪到个人或者单位都不太好。可以看出作者是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着不满,也就是闷声吐槽。这样的评论写得是好,甚至都超越电影了,文章比电影还好看。假如电影有文章的一半好就不错了。基本上每篇文章的架构都差不多,介绍一下剧情,讲讲CAST和CREW的历史,说一说优点,提出缺点,就满两页可以收笔了。但这样下来,评了五十三个电影,没看出哪部电影更好更差,好像每部水准都很平均,可以参加同一个重量级的比赛了。实际上这五十三部电影,从最上到最下都涵盖了,只是你如果只看这一家评论不看电影不看其它你一定分不出来。

#那这样的影评还有意义吗?

评论不是吵架,也不是判决书。纵然观点不清晰,但作者的功力还是在的。里面的各种知识点还是很值得读者去学习,尤其是历史。技术上的事作者不是讨论太多,但前因后果前世今生的东西作者有足够多的呈现。

#最后又什么补充的吗?

本书分成七部分,前四部分是影评,大致分为爱情片、动作片、史实片、剧情片四类。后面三部分是人物评论、时事评论和剧评。这样编排本来没什么问题。但因为水平最高的是人评和时评,看前面的影评再看这两部分没问题,是从下往上走,看完这两部分再看剧评,落差就很大了,基本看不下去。使得这些本来充当凑数的剧评更为凑数。

《我的影评不撒谎》读后感(四):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鼓点

最初读到李星文的文,是在星河一般灿烂的BBS黄金时代,网易论坛里的猛将兄是我最初认识的ID之一,那些文字启发了山野之中的我,原来影评、剧评可以可以写,猛将兄的文化自信奔出笔端,那些就着深情、谈着过往、凝聚着丰富信息量的文字,补充着现实的影视作品的完成度和观众、读者的幸福指数。不久之后,当我也开始卖文为生,也相信很多时候,评论者笔下的电影电视,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很近,有时候很远。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在于从影视文本到评论文本的解读的路上。影视文本有毒或有度,评论文本中却更能阐发出编导演的度与毒来,彼此赌的是对世情的观察与体验,是对社会的粹取和展示,更以修辞为手段,作为匕首刺向忙和盲的空转的时代车轮,总是能经常别出咯噔咯噔的铿然之声,鼓点敲得很准。

从BBS到博客和微博,星文兄始终在战斗,有技巧的战斗。星文兄时而做刺猬,转身又是狐狸,这个时代依旧需要在壕沟里作战,而不能总是一往无前,也不可永做鼹鼠或夜莺。前几天,知晓星文兄的文集名为《我的影评不撒谎》,显然选择的都是毫不含糊的真心话。当前的中国影视界,普遍缺乏大冒险的精神,票房收视率也以完全不可测的绝不靠谱的面貌横亘在观众与制片方之间,彼此猜忌、指责、抱怨,然而必须共生共存。影评人不说谎时,他们也未必能听得进去,然后乾坤大挪移将矢量指向体制、国民性、无商不奸,总之“错不在我”。在这个成功学为第一动力源的社会里,我想大家还是要慢一些,听听别人怎么说、倾听自己的内心如何想,批评的作用对于准备好的受众来说有着相当的作用。

这些年来,猛将兄傲立在批评的潮头,守望着多种情绪,影迷对于佳片的思慕、影评人对于影视产品的剖析、朋友对于创作者思路的慰藉,特别是创作者总是被误解,要么在宣传时被过度解读、曝光,要么被观众贴标签、符号化,在投资人、平台那里创作者更是商品化、数字化,跟风永远是主旋律,猛将兄总是能从现象中指出本质,多年以来我是受益良多,观众和平台之间被星文兄抓现行的次数很多,我是时而高兴时而悲观,总感觉进步很难,进进退退的舞步游戏,闪光点偶尔有,却在邪路、妖风中迷蒙了双眼。其实啊,越是禁忌发达的社会,在娱乐产品中更容易发现社会和自我的难点所在。当我从山东的乡野到帝都讨生活,猛将兄给予我很多的关怀,在我的精神生活中,他便是我的良师益友之一。

事实上,我们共同构筑的电影创作-消费-评论场域大有问题,问题很严重,却依然是中国三百六十行中最具信息透明度的行业,我们之所以能够混迹其中且乐此不疲,大约还是因为无论是观众还是评论者,还是可以曲抒胸臆,况且成本并不高。至于其他领域,往往隔得好遥远,即便愤愤不平牢骚很盛,房地产、汽车、金融、教育、医疗、社保等等,我们处在这些要素构成的经纬之间,网中的你我却更多是无能为力,发言多数打向了空气,打不响。话虽如此,星文兄十年以来照样磨剑霍霍向时事。而影评这个东东,貌似无用,却娿是趣味可观,影响总有。柏林墙再高、结实,也有被放倒的一天,也许这边是评论者的终极诉求。《我的影评不撒谎》值得看,至少能让观众和读者在精神上惬意一下,可以跟随星文兄的记忆碎片和指向明确的评论却呼应记忆里的消遣,在文辞的嬉戏中,打量自己的娱乐和娱乐过程中的意义。

《我的影评不撒谎》读后感(五):自由捭阖的影评人

从未对评论性的书籍做过评论性的阅读,这感觉就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怪异。其实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封面会有一些沮丧,说好是影评,怎么着封面看起来也该是严肃认真,或者起码得跟电影沾点边的,心忖不会又是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书吧。

我认真的数了一下,就在翻开封面读到作者简介第三十一个字的时候,我的好奇心和期待感就嗖嗖的往上升。“白天正儿八经写社论,晚上酣畅淋漓写影评”,这能不能叫做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双面人生呢?在看过推荐序之后一个感叹,牛人的朋友都是牛人。这篇序丝毫没有废话,每个字每个词都用在点子上,我尝试过这种写法,用的就是传说中福楼拜的“冷冻速写法”,简洁是简洁,难脱浮躁之感。看完序,还未读一篇,便爱不释手。

在看影评的时候,我就感觉看到一个严肃的人站在电影之外用数据、用过往、从画面到场景、从导演到编剧很详尽的在评说一部电影。没有自身回忆感悟代入的主观臆断,棱角分明的脸和至大至刚的文。

初中考试做过一篇语文阅读,是讲某国将十种等级的果酱在街头寻找若干名路人品尝,第一次让他们凭感觉分出等级。路人们靠感觉分出来的十种果酱等级排序,几乎和果酱专家排列的相差无几。第二次让路人排序并且还要说出排序的理由,这一次的结果就和前一次乃至专家的排序大相径庭。笑言,这就是专家和普通人的区别。

我尝试过看完电影看完书籍之后写下所谓的书评影评,实则只能叫做观后感罢了。只能感觉,说不出优劣,言之无物,然则而已。

原来没有这么深的体会,在看过《我的影评不撒谎》后尤为强烈。举三个例子,在《四大名捕》影评提到了“惊艳的‘飞猫’”,只看标题我完全不明白,我能和作者一样明确的被电影开始长达3分钟镜头视角的一气呵成所惊艳到,但是他怎么拍摄,用什么拍摄,哪里剪辑得精准我一概不知,只觉得妙,妙不可言。

在看过《非常完美》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沉迷在时隐时现的梦幻感中,她的俏皮和独具一格说不出体现在哪里,就是觉得不像其他的爱情片那样真实。真正的影评人会告诉你,电影在色调上做了处理,多有《天使爱美丽》里面的戏剧感,并且整个主人公生活的城市都是不真实的,你甚至都无法确定电影在哪个城市拍摄,因为她不存在典型的地标,即使是出租车的车型都五花八门,完全不能用北京“现代”、上海“大众”、武汉“雪铁龙”的生活常识来看到地域的现实气息。

据说《鸿门宴》在豆瓣上是只有6分的烂片,可看完之后我觉得他的场景服装就是细腻刻画的那个时代,与历史书里感受到的气息完全吻合,我甚至指出了“貂皮袍服黑甲铜羽,楼宇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生生就是憋不出“粗犷雄浑”四个字,隔靴搔痒。

赞完专业,再来崇拜锋芒。作者简介里就写到过“时有颇具机锋的段子”。好像名人都爱改字组词,遣词说话,话里不仅有韵还要足够俏皮。比如在《我愿意》里作者形容李冰冰塑造的盛女是“顾盼自雄”,看评的时候我把这个词一扫而过,觉得哪里不对,又回头再读,李冰冰含着眼泪在镜子里指着自己那个模样瞬间就出现在眼前,这个词好就是好,翻遍词典也无出其右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