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初恋战士》经典观后感1000字

《初恋战士》经典观后感1000字

《初恋战士》是一部由托马·卡耶执导,阿黛拉·哈内尔 / 凯文·阿札伊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初恋战士》观后感(一):初恋战士

玛德莲和阿诺德认识的所有女孩都不同,她体格强壮个性奔放,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她热衷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只因为她坚信,世界末日就快要到来了。 玛德莲的独特气质深深的吸引了阿诺德的注意,在她的身上,阿诺德看到了自己不具备,但充满了渴望的品质。在玛德莲的影响之下,阿诺德和她一起报名参加了为期十天的陆军训练营。

《初恋战士》观后感(二):轰轰烈烈的莽撞青春

看完电影立时想到这两个形容词:轰轰烈烈,无所事事。这部电影从现代女性的独立性出发,展现了不一样的青春恋爱题材故事。被生活磨平棱角、平凡无趣、充满妥协性的男主;不相信生活,或者说没有真正生活过、特立独行、一往无前的女主,很难想象这一看就注定不应该产生交集的人居然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夏天相遇,但偏偏,事情就这样成了。

总的来说电影的剧情性很弱,偶尔会有一些滑稽的幽默,但有的部分甚至日常到让人忍不住开始玩手机。前面的展开中规中矩,中间的夏令营略显平淡,倒是最后的大火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戏剧性,还顺便回应了一下导演借女主之口表达出的保护环境的话题(好在导演没让男女主在火中死去,不然就成烂片了)。但如果说值得夸赞的部分,个人认为应当是结局处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

“下次我们都会做好准备。”

多可爱的发言。但是当青春突然造访,谁又能真的做好准备呢?

以及,阿黛拉的气质实在太独特了,在全世界女演员中都是独一档的。初恋战士里的阿黛拉展现了和烧女图、水仙花开截然不同的魅力,跳水、打架、参军、吃生鱼,直白固执,粗枝大叶,却让人感受到青年人野蛮生长蓬勃溢出的生命力。要命要命,多美丽的金发女孩,真是被她迷得晕头转向。

哦对了,最后就是个人觉得非常好笑的两句片中对白。

“你有肌肉张力,你是做什么的?”

“宏观经济学。晚安。”

《初恋战士》观后感(三):奔着女主角阿黛尔哈内尔和森林去看的

奔着女主角阿黛尔哈内尔和森林去的。

1.一些女主角和他人产生冲突的地方,换作是我,怎样做才好?

1)晚睡关灯,肯定是征求大家意见,不过10点睡真的好健康啊!

2)中弹那里,看看后背有没有中弹,接受现实

3)自己要有力量,但是也要合作,不是说一定要或者不要接受别人(尤其男性)的帮助,尤其是体能方面,而是力所能及当然自己上最好,(《重庆森林》里王菲追梁朝伟那种除外),难以做到或者尝试后不可以,就接受或者主动请求帮助4)我也可以的竞争感,但不必过于敌意(?),维持一个表面的平和(?)这块不太了解,不确定

5)证明自己的能力VS逞能,emmmm,有点困难,如果对方不给你证明自己的机会,除了去争,还能做什么呢?去争,又怎样不算“逞能”呢?攻击性也不一定要压抑呀

2.感觉男凝/男人的一些常见恶臭,emmm,比如“我想看他的女朋友光着是什么样子”;比如在夜店,我知道男主喜欢女主,所以老看她,还想让她穿裙子,但是观感不好(想到我喜欢高中那个男生的时候,也老喜欢看他,他可能也感觉不舒服吧),但好像换成女孩在夜店看着女孩,并希望她穿裙子,就完全能够接受,而且想象中是温柔甚至诱惑的。男主希望女主跳舞也让我想到我自己蹦迪那次和刻意拒绝蹦迪那次。

3.喜欢的台词:男主在摆弄松针,把松针插进沙子里,女主(w)“有什么意义?”,m“没什么意义”,w“你做的时候在想什么?”,m“什么都没想”。“如果你不能专心弄松针,你就无法生存。知道如何消磨时间,不去做或想什么特别的事,那就是生存,不然你就会疯掉。”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果不是和狮子斗智斗勇,大概也无法存活。而且我们确实要懂得如何消磨时间,干无用之事。

4.大自然好美,丛林好美。想去,但禁不住想:如果我去了,能好好生存(其实在妄想“生活”)吗?

《初恋战士》观后感(四):《初恋战士》:青春有张女汉子的脸

文 / 柳莺

如果你想知道非典型法式小清新电影是怎样的,那么我一定会推荐你去看这部被翻译成《初恋战士》(Les Combattants)的电影。导演Thomas Cailley的履历中只有三年前一部名为《巴黎·上海》的短片,讲述一个少年从巴黎到上海长达两万公里的骑行,以及在这场旅途中浮光掠影般的人事。《初恋战士》是他的首部长片,几乎横扫了去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所有奖项,不要被这充满言情味的中文译名所欺骗,当全世界的青春电影都沉迷于屌丝和女神的故事之后,这部杂糅着自由、浪漫和勇猛气息的电影绝对能够颠覆常人对青春的想象。

“作为一部轻喜剧,它的惊艳之处在于其并未循规蹈矩地遵守成规,把少男少女的青春心思讲成一个俗套的成长故事,而是在他们身上赋予了各种非典型性,让他们看起来和身边的伙伴不尽相似,各种差异和趣味也由此产生。”

如果说在象牙塔中度过的岁月是青葱岁月最值得纪念的时光,那么摆脱课本和教条的夏天才是真正让青年袒露真性情的仪式。作为一部轻喜剧,《初恋战士》的惊艳之处在于其并未循规蹈矩地遵守成规,把少男少女的青春心思讲成一个俗套的成长故事,而是在他们身上赋予了各种非典型性,让他们看起来和身边的伙伴不尽相似,各种差异和趣味也由此产生。

故事在初夏的海滨城市展开,少年阿诺德在父亲的家庭木材建筑作坊帮忙,在一次偶然的陆军征兵宣传活动中,他认识了玛德莲。这位姑娘是不折不扣的女汉子,格斗术不输男性,靠喝生鱼汁补充蛋白质、在自家的池子里训练负重游泳……和同龄女生不同,她最大的愿望是参军,因为“世界末日就快来临,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各种技能,尽其所能地生存下去”。玛德莲的古怪并没有让阿诺德望而却步,反而在日常的相处中,两人通过日渐深入的对话彼此了解。阿诺德也最终决定跟随玛德莲一起参加为期十天的陆军训练营。逃离了工作于日常生活,他们抹着迷彩装,端着彩弹枪,开始了非职业军旅生活。在比利牛斯-大西洋省浓密的树林里,重新面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彼此好感的升温。 从城镇到郊外,《初恋战士》的故事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中展开。前半部分,当阿诺德和玛德莲相遇在海滩格斗训练时,相对而视的两人似乎面临着性别的错置的尴尬,作为男生的阿诺德尽管谙熟木工,却瘦弱苍白,性格上也过于温和。而女汉子玛德莲则更为彪悍,一个大背包就把“不和女孩子打架”的阿诺德摔得结结实实。此后,她始终保持着极为强大的气场,体力训练从不马虎,连偶尔受到朋友之邀前去蹦迪,也不过冷眼相看,直到学会了用牙齿开啤酒,才兴奋地又蹦又跳。进入训练营后,两人间的气氛才日渐缓和下来,不苟言笑的玛德莲像一位执拗的妄图使一切臣服的女战士,而阿诺德则成为她最为忠诚的守护者和点拨者。 “法国人热衷于由语言本身构成的幽默桥段,《初恋战士》聪明地将年轻人的莽撞冲动、似懂非懂的情绪融于对话中,制造让人忍俊不禁的效果。”

法国人喜欢四两拨千斤地在电影中使用“谈话”,也热衷于由语言本身构成的幽默桥段,《初恋战士》聪明地将年轻人的莽撞冲动、似懂非懂的情绪融于对话中,制造让人忍俊不禁的效果。偶尔也有严肃的时刻,当玛德莲谈及自己对世界末日的思考时,这种充满忧患意识的想法和电影整体的喜剧情绪碰撞在一起,让她的言论带着孩童般的谵妄。然而在一路轻快和戏谑的情节之后,电影的末尾却迎来了令人不安的转折,露营中的玛德莲因食用不洁食物而生命垂危,焦虑的阿诺德背着她来到镇中,却不想遇到一处无人的死城。抬头望天,浓烟滚滚,瞬间将两人吞没,在黑色的大雾中隐约出现带着面罩的急救队员,少年在森林大火终结后余生,而灾难的陡然降临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成着玛德莲的危机感并非只是单纯的疯言疯语。

法国新生代女星阿黛拉·哈内尔在银幕上贡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将一位不喜形于色少女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河流中,还是荒原上,她的身体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活力,以至于法国媒体交口称赞她为近几年法国电影界最让人赏心悦目的女性。影片的电子配乐也相当带劲,适时地挑动着观众,将躁动的情绪不断推向高潮。

《初恋战士》向我们展示了青春的另一种可能性,以及在更宏大的语境中讲述成长故事的魔力。青春有张女汉子的脸,它时而萌呆到无以复加,时而又匍匐多时,只为等待发出那迅猛一击的时刻。

原文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初恋战士》观后感(五):生存,还是恋爱?

一段与众不同的爱情故事,来自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女组合。它将传统男女关系中男强女弱的刻板印象彻底反转,为传统的浪漫模式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当纤细随和的阿诺德遇到体格强壮性格奔放的玛德莲,借着两次不打不相识的机缘,在躁动的夏季碰撞出爱情火花。

但若玛德莲只是一个拥有汉子性格的女人,那么角色深度依旧有待考量。但导演却很巧妙地给玛德莲加上了一点疯狂。

她是一个有点激进的末世论者,认为一切都要结束,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所有人都必须做好生存的准备。

所以她喝生鱼汁、背重物游泳、报名部队训练营。

玛德莲的这点疯狂,给本是一部爱情片的电影,加上了一些关于“末日”与“生存”的讨论。

也正是因为玛德莲始终抱有这种出世的想法,她在人群中总有那么点突兀,也使得电影后期她在部队中无法与人合作、妥协的情节显得合情合理。

部队鼓励团队合作,尚是有些入世妥协的智慧。例如障碍训练只靠一人很难爬过,分组拉练讲求团结。可玛德莲把这些“腐败”的人文现状全数拒斥于外,因而让自己陷入死胡同。

而与她个性相反的阿诺德却代表了入世,他知道与人相处的艺术,懂得入乡随俗、懂得合群。

所以往深了看,这两个人放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不仅仅是性格上的碰撞,更是思想上的冲撞。

最终,一次争吵,阿诺德对玛德莲说的这番话让她陷入思考、选择接受“生活”:

Si tu ne peux pas te concentrer,tu peux pas survivre. 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的话,你就不能生存下来。 Savoir faire passer le temps 知道如何面对时间流逝, rien faire de particulier 了解生活的空虚,平淡(其实直译应该是不特意做些什么事情) penser pas à grand chose ,ça ,c'est survivre . 不要空想,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Sinon ,tu deviens fou. 不然的话,你就会变得偏执。

女孩的战地思想,男孩的虚空哲学,年轻人面对末日灾难,或者说面对困难,“生存”的坚强与“生活”的互助其实缺一不可。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2014年上映的电影背景其实是后 2009 年欧债危机后的青年处境,一场经济、社会以及信心的危机,让养尊处优的法国中产青年切实感受到绝望与压力。故事从部队招募开始,在部队训练中展开,也是因为在那个高失业率低收入物价又上涨的年代,人才招募“第一名是麦当劳,第二名是法国陆军”。

或许导演就是想通过这种设计告诉观众,世界末日并不只是发生在电视上,而是早就赤裸裸地呈现于现实中。

即便是生活在2022年的我们,再回头看阿诺德家饭局上玛德莲列举出人类可能的终结形式,也不禁内心一凛。

冠状病毒呼吸疾病,不就是当今人类面对的最大危机吗?

影片的最后一段情节是戏剧性而大胆的:玛德莲突然发烧,两人遭遇森林大火。

最后,民间的社会组织来接人了,“木料供应要大地震了,还好我们有事先准备。”

如果说阿诺德与玛德莲代表了养尊处优的法国青年,被突如其来的重压压得分外焦虑,那代表庸碌民间的大哥哥则像是已经经历社会捶打、早已明白如何谦逊冷静地面对现实,努力准备排解困难的成年人。

原来,这些民间组织并不如愤世嫉俗的年轻人想象的那般碌碌无为啊。逃出生天后,女孩与男孩相视一笑,一同回归社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