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田园交响曲读后感1000字

田园交响曲读后感1000字

《田园交响曲》是一本由纪德著作,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201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田园交响曲》读后感(一):《田园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通过牧师写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

全文的前半部分叙述节奏平缓,讲述盲女热特律德被牧师收养,并且爱上了牧师和牧师的长子雅克——两个经常跟她说话的人。牧师和雅克也爱盲女,雅克告诉牧师自己想和盲女结婚,但被牧师拒绝。但在小说末尾部分,叙述异常激烈。盲女通过眼科手术恢复了视力,却选择了自杀。

热特律德在弥留之际,讲述了牧师家中的种种矛盾:牧师因为喜欢盲女,而减少了妻子在心中占的位置,因此牧师的妻子脸上充满悲伤。但盲女复明后,发现自己喜欢的人不是牧师,而是牧师的长子雅克,可是牧师的长子已经由新教改宗天主教,并且成了神父,不能结婚了。热特律德没有人可以爱了,并且对牧师一家人充满了愧疚之情。热特律德认为是自己造成了牧师妻子的悲伤,牧师夫妻之间的不睦,牧师和牧师长子之间的信仰不和,感到自己的“罪孽”,于是她选择以采花为契机自杀。

一开始阅读时,我并没有注意到热特律德的内疚,感谢朋友的说明,才使我意识到这一点。我注意到的是牧师的行为,牧师阻止雅克和盲女结婚的原因,除了与盲人结婚会生活不便、盲女年龄太小等世俗因素,还有牧师爱盲女的私心。牧师采用欺瞒的方式教导盲女,也为盲女的自杀埋下了祸根。

《田园交响曲》读后感(二):《背德者》

没想到纪德道德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居然是背德者。看豆瓣的评分好像都不如窄门和田园交响曲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一直想要给《背德者》写一个书评,可看完了之后却一直没有时间写,拖拉了好几个月决定还是要好好地写一篇。

我喜欢背德者的原因很简单,《窄门》和《田园交响曲》说的都是一段禁忌之恋,书中角色备受感情的折磨而痛苦难耐。爱的分离是牵引读者心绪的绳子,而背德者却只是在简单地讲述了一个重病的男人康复后观念上都有了什么变化的故事。

我一样很喜欢《窄门》和《田园交响曲》,但读完《背德者》那种心神激荡的感受,却是稀有且珍贵的。在叙事结构的构思上,背德者确实不如前两者,但这篇故事所传达和承载的精神就足以让我振奋。

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开始去写这一片评论,如果是从男主人公身体康复之后,从被病痛折磨中得到什么感悟的话,那便是从对死的敬仰转向对生的渴望。这是他生命力复苏的象征。

男主人公作为学者,在那次大病之后,开始对那些死物失去了兴趣,古建筑、雕塑、残骸等物都比不上身边那些活生生的普通人。他开始不满现代人们对旧死之物的圣化。

人越长越大,生命非但没有成长,反而往自己身上套上所谓的文明,那些虚假的礼仪,那些自诩的高级,在他眼里都是遮蔽原始自然生命的罪恶。

他为此感到无限的悲哀,因为那与死没有什么分别。他开始重视现在,对过去一切的迷恋已经不在,只有痛恨。他痛恨死之永生,生之终逝,没有什么真相和道理比这个事实更为残忍。

男主人公的领悟与我不谋而合,能在这个年龄段遇上这本书应该也是一种幸运。

《田园交响曲》读后感(三):对纪德小说笔法的几点感受

纪德的大名,在阅读20世纪文学理论时是接触频繁、感受颇深的。只是,他的作品,除了曾看过《伪币制造者》及一些日记片段之外,还没有怎么翻阅和细读。2016年某段时间,读了这本书中纪德这几篇小说,感受到一些兴味、意思。

故事的内容及涉及的情感、思想,暂且不多说,这些显然是很重要的;此外,纪德小说笔法或写法也有他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值得重视的。

1,叙述方式。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像普鲁斯特的小说文体那样,很细腻、深入,同时,又穿插了日记、书信,甚至直接采用日记的形式(如《田园交响曲》),这种结构方式是有意思的。(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是日记体,当时看了觉得有趣;也许在后来,在现代,日记体是常见的,然而初创之时,在历史发展中,这些大家作品却有它的独特地位,而且是不会随时光流逝而磨灭的。)

2,人称问题。深入挖掘内心,采用第一人称,使读者能深入反思,这是其小说的魅力所在,因此,尽管是简单的故事,然而能有很深的感染力,引发很多思考、感叹。

不同人称的关系问题。读其《田园交响曲》,忽有一个联想:即纪德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其想法、行为、对话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一致性或同一性,也就是说,尽管他们是各个不同的人,分别代表某个性格、思想(小说故事就是这样展开的;小说是某种思想的体现,或者,小说中的某些话语体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但都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同一个声音,也许是作者纪德的声音,或者其他什么声音,如《田园交响曲》中的“我”即牧师,还有儿子亚科(“我”叫他“亲爱的朋友”,而不是儿子……见p200等页)、盲女热特绿德,在交流、冲突中却都有同样的思想倾向或者主旨。其原因,也许是这些人物、故事,都是纪德脑中想出来的,尽管有复杂性、矛盾性(因为是深刻的思想或不一般的感受),但也有其统一性、一致性。这使我想起微信中看到的一个噱头:一张恐怖的照片,合影,其恐怖之处在于,所有的脸孔都是同一个脸孔。另外,这种想法(即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其来源是同一个作者,那么,其人物性格之间是否都被赋予了作者的独特色彩?尽管另一方面有突出的某方面的特点),对其他作品,包括小说、电影,是否也有同样适用的地方呢?值得再思考。

3,与经典相伴。在构造了一个迷幻的、独立的故事中的世界时,也引用不少经典作家作品(如诗句),或对某些古典进行讨论(p170、200,对圣经的看法),这就在幻想与真实之间形成某种平衡,同时又是动态的,充满魅力的——尽管是很独立的、虚构的故事,然而因为与真实存在过的、且是在人类心灵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作家作品发生关联,则小说本身也因此沾染了经典的味道、气息或经典的标签。

虚构、虚假与真实的问题。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等,有很多地方是编出来的,假的,虽然作者的口吻像真的一样(如《田园交响曲》中的盲女的变化)。但在行文过程中,所表述的一些见解,对人生的体验,对写作的感悟等,一些细节的描写,对一些经典作者、经典诗文的评书或引用,却又有其真实性,并且可以屹立不朽的(因此,读纪德的小说,需要随时注意他的表述,而不仅是故事情节;随时注意那些格言警句,不可轻易滑过,因此他的文字就显得耐读,而实际上也很好读,引人入胜;因此,语言就仿佛在其自身产生了光芒,而不再是工具了,语言有了自身的存在意义)。真真假假,伟大作家在其中游走。当年看郁达夫的小说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故事性是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在其中流露的思想、人生感受,以及特出的语言表达。

4,返回写作本身。小说叙述中,在故事之外,也常会提到写作本身(或对自己所写文字如日记等的阅读),也即时常反省、返回、返照自身,故事中人物与实际写作者之间形成某种关联(其实可分三类,故事中人物、叙述者、作者本人),这与其代表作《伪币制造者》的写法有类似之处(由此可见作者写出经典作品不是偶然的,而是某种习惯或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伟大作家的叙述手法、风格特征等,在早期作品中就初见端倪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