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100字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100字

《主妇、舞者与牧师》是一本由马蜂窝 出品 / 王家敏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裸脊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一):推开世界的大门

看过这本书,我仿佛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仅希望有更多女性读到这本书,更希望男性也能够翻阅,了解这个世界上女性真实的样子。读这本书的意义与关注旅行内容的意义相似,它们都让我看见不同的世界。这本书讲述了不同国家七位女性的真实故事,七位女性中包含一位跨性别者。她们都在一条了解自己的路上,她们与这个世界沟通,她们各自精彩。

整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女性身上散发的自信,和她们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坚定。大部分的女性摆脱了出生被父亲供养,出嫁被丈夫供养的命运。她们是世界各地女性中普通的七个人,同时也是敢于选择自己人生的不普通的七位女性。

日本的有纪虽然作为家庭主妇,但拥有自己喜欢的兼职工作、独立的社交圈和社会公共活动。埃及的马尔瓦大学毕业后在开罗美国大学深造、准备英语口译考试、努力工作、照顾家庭。虽然埃及还存在对女性的偏见,但是马尔瓦在丰富自己的人生。法国的盖尔拉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她会为了构思作品一筹莫展,也会和同学、朋友分享快乐。她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等夏天结束,她要去寒冷的北方。瑞典的安娜和尼娜是一对60多岁的同性伴侣,让我感动的是书里几乎每张照片她们都在开心的笑着,幸福的对视。面对生活能够一直微笑的人,一定是内心幸福并丰饶的人。她们说:“我们婚姻中最美好的部分就是可以每天相伴,分享一切”。美国的黛娜,在最初接触摄影时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此,后来同老公一起去美国。在美国的第一年没有朋友、没有工作、迷茫、沮丧,但当她勇敢踏出家门时,纽约对她张开了怀抱,她找回了自我。印度的佩尔在毕业后从事过多份工作,最终将事业定位在创作艺术字体和油画上,并且在自己的画展上遇到爱情。最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古巴的路易斯,穿着女装在歌厅唱歌的“女性”,是歌厅里受欢迎的明星,她穿着女装接受邻居们的注视,喜欢并享受当下的工作和状态。也许真正认识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才是人生的课题。找到内心那个真正的你比他人如何看待你更重要。

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讨论性别话题是否还有意义?虽然这个世界已经给了女性极大的自由,但女性的某些行为,还是会受到特别的关注。好在这本书里没有女权,我很欣赏编辑推荐里的一句话,女性可以向前一步,也可以退后一步。所以在尝试不同事物的女孩儿们,年龄、国家、性别都不再是界限,那你们还在踌躇什么?勇敢的走吧,别停下!最近爆火的一部关于泰国变性者的电视剧《吹落的树叶》也涉及女性话题,抛开复仇和原生家庭这个角度,男孩儿变性后也拥有了开挂的人生。这些自由的女性抛下女权主义的枷锁,纯粹站在独立的人的角度,经历属于自己的一生。

这本我准备时常翻开的书,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包容,感谢这个世界给予每个人的自由,让每个女性成为丰富、多彩、独立的个体。此外,这本书里女性从事的事业都得到了家庭的支持,路易斯的妈妈说:“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不在乎,他是我的孩子,我爱他,只希望他生活得开心。”佩尔的父亲会每天坚持送她去需要4小时路程的地方上大学。当一些女性走在勇敢与独立的路上时,我们要为她们鼓掌!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二):如何写普通人,如何谈论性别平等

我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来自7个国家的女性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简介里写到的,她们都很普通,因为,“我们讨论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却往往陷入逼迫女性‘向前一步’的泥潭,而本书正是想通过这7段普通的人生故事告诉读者,女性有选择任何人生的权利——如若真平等,你便真自由。”这让我想到上野千鹤子在东大开学典礼上的那段著名的演讲,里面曾说:

“孕育女性学的正是女权主义这种女性运动,但女权主义绝不是让女性像男性一样行动,也不是让弱者变身为强者的思想。女权主义追求的是一种身为弱者也能受到应有尊重的思想。”

我理解她的意思正是,真正平权的社会,是不需要努力成为强者,也依然能够获得尊重。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一方面,我的确对普通人的生活记录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很明显没有实现上野千鹤子所说的。我十分想看到,在其他国家,这一点是如何得到实践的。

打开这本很厚的书,我却发现它意外的好读。一个小时内,我便读完了7个国家女性的故事,不得不说,和我想的有比较大的差距。占据将近该书大半页码的照片的质量远远高于文字,我想这本书可能更适合对人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宏观层面的人,这本书或许有助于他们“向前一步”。

我这里说的是对人的理解,而非女人。毕竟我们先是人,然后才是男人或者女人(或者其他,比如里面的路易斯)。在人的层面,我想一篇文章仅仅描述TA的现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回答人为何为人,也就是TA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TA自己,之后再缩小至这个主题,就是身为一个女性,她是如何成为现在的她的。

也因此,我更期待的是,是每一位女性有着更深的景深,毕竟,当我们谈论性别平等,我们谈的是社会性别,她们的形象不应该只被作者单独捕捉然后真空白描勾勒,而是能够从国家、社会、家庭、朋友等众多背景之中自然地清晰地浮现。在这个层面上,我想除去搜集资料,介绍国家历史、社会文化背景(部分有介绍,但不够)之外,还需要采访和她相关的许多人。

更因此,我觉得写普通人的生活,也真不是随便找个普通人就可以的,我想一定的选择是必须的。典型性并不意味着她一定是个向前一步的精英,但至少在我看来,她在这个主题上是有代表性的,同时也是有故事性的。故事性意味着有一定戏剧的张力,那一定来自于某些矛盾。比如我挺喜欢埃及马尔瓦这个人物的选择,她说:“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马尔瓦在家乡姐妹眼中,的确是十分杰出的突破了性别桎梏的女性,但换到更大的景深里,她真的能用一己之力,撼动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吗?她真的能全然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吗?一个别人眼里十分努力的强者,在家不能获得电视频道自由,在外不能自由进入很多场合进行工作,这种选择性的权力赋予究竟是怎么回事?更何谈弱者?所以,也只有有了更大的景深,我们方能了解个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也只有有矛盾,才能促使我们思考问题。否则,就有可能从宏观的刻板印象走进另外一个极端——一叶障目。

是的,如果我们想回答她如何成为现在的她,参与塑造答案的难道只有女性吗?当我们谈论女性权益,为什么只有女性说话?为什么不问问马尔瓦的丈夫一天都在干什么,也许他就真的只想看电视,不想被逼着天天改变世界呢?有纪的丈夫也许也并不愿意天天半夜12点之后才回家,他为何不能像有纪一样只做轻松的兼职同时照顾家庭?如果只有女性在谈论性别平等,那很明显,这一点也不平等。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三):她们太平凡了!就像我和你

在读这本《主妇、舞者与牧师》的前两天我刚刚读完《巴黎美人》,同样都是介绍国外的普通女子,《巴黎美人》更多的展现了巴黎女子的自由、浪美和对艺术、生活的独特审美。而这本《主妇、舞者与牧师》真的是介绍了7段非常平凡的女子生活故事。甚至读完,你会微微皱起眉头,觉得她们就如同你我一样,身陷生活的泥潭中,工作上遇到瓶颈、生活中的琐碎让人无处可逃,哦,原来全世界的普通女子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公众号上看了太多奇闻轶事了,介绍的都是包装过的“开挂人生”,而这些未经修饰的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倒真的是很少见。

但这些普通女性其实都在努力做着一件事:她们一直在探索自我的更多可能性,在生活繁忙之余为自己挤时间,为保持真实的自我而行动着。在灰暗中寻找微光,这是最难能可贵、打动人心的地方。

在日本,兼职主妇有纪当年读的是法语系,后来陆续做过几份工作,结婚、生子、搬家,最终被生活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当了全职主妇13年之后,她开始想要寻找兼职,现在同时做着3份兼职——区译员个人事务所行政助理、课后补习学校的前台、以及自由撰稿人。都是工作量不大、可以照顾家庭的工作。有纪的丈夫收入不错,所以她兼职不是为了家庭经济方面的考虑,而是希望自己能重建社交圈,让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尝试。

在埃及,马尔瓦从事英文记者的工作,兼职英文翻译,业余的时候一直在考英语笔译、口译证书。埃及职场上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是很常见,她对生活有抱怨,经济上也有点吃力,但是她还是在积极努力地做着很多尝试。她鼓励女性:“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着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了。”

在美国,一个普通女孩子正在追逐自己的摄影梦想。她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也是曾经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纽约这个城市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为此消沉、难过。后来遇到了男朋友,机缘巧合之下自己的摄影天赋被挖掘出来,从没有报酬的实习工作开始,一点点努力开启自己的梦想。而书中介绍了一个和她很相似的印度女孩,她做过空姐、行政、酒店管理,最终把热情投入在西洋书法设计师上,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扇门。

这些女性都是来自很传统的文化,日本、印度、阿拉伯、以色列,但是从小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她们感受到“重男轻女”,反而一直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所以无论生活如何令人迷茫,她们从未停止过寻找真爱、从未放弃过内在探索。

我特别喜欢书中最后一个跨性别者,来自古巴的路易斯,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女性,生活在哈瓦那的老城区,他把家里打扮得富有艺术气息且温馨。每周五晚上他都为自己盛妆打扮,成为一个叫艾茉莉卡的女子,然后去歌舞厅表演,日复一日。他曾经在家乡被嘲笑,可是他的家庭尊重他的生活,他定居在哈瓦那,过着有尊严的生活。

是的,这些被采访的女性没有开创自己的事业,也没有成为网络红人、没有成名,读完这本书你可能记不住她们的名字,她们唯一成功的只是终于在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不浮躁、不焦虑,但是就这一小点,对许多人来说就非常难了。

在现代社会,焦虑泛滥,我们要么急功近利、渴望成功,要么毫无想法,随波逐流,空虚感和匮乏感总是包围着我们。你想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什么时候你感到内心愉悦?你去问身边的人,很多人回答不出这些问题。我以前写过很多帮助大家探索内在兴趣的文章,文章底部充斥着兴趣爱好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这类评论。他们是开玩笑吗?也许吧,但我觉得他们是真的不知道,没想过,或者找不到。我帮很多人算过塔罗,问工作的人特别多,其实许多人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这本纪实故事告诉我们,那些我们每天关注的网红生活,也许最终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作为平凡女性,我们没钱去整容、没有大长腿、也永远成为不了品牌代言人,但我们还是可以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倾听自己的内在,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和能做的事情,为自己的梦想去投资、去付出、去吃点苦。

如果你是一个出纳,你的下一步也许是先去考个财务初级证书,而不是这个人在医药行业一年赚了200万,那个人跳槽出去工资翻了好几倍;

如果你刚做新媒体,你的下一步也许是去学一个平面设计师,在会写文章的基础上,为自己增加设计、做视频的技能,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

如果你喜欢练瑜伽,也许你的下一步可以考虑考一个瑜伽教练证书,就算以后主业不满意想跳槽,副业瑜伽教练工作可以让你一直保持稳定。

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我们也不能好高骛远,但是作为平凡女性,我们也不是没有选择,我们只需要从自己现在的生活中找切人点,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为我们自己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从此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四):一个女性能获得的美好感情,是得到伴侣积极正面的支持

1

马蜂窝出版了一本书,叫做《主妇、舞者与牧师:七国女性纪实故事》,记录了七个不同国家的女性的人生故事。

这本书的故事很普通,很简单,像我们的周边人,完全没有那种什么逆袭、励志或者悲伤的内容,但读起来还是蛮充实的。

千人千面,读这些普通人的人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从中发现的是,如果能够得到伴侣真诚的正面积极的支持,是她们能够获得的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美国的戴娜是一位摄影师,对她来说,父母有在英国伦敦长期定居的经历,后来又回到以色列。这造就了戴娜多元而又复杂的文化背景。

在家里,他们家过着非常西式的生活,但是一出门,就是浓郁的中东文化。她身边的犹太女性,有些精明独立,有些极度依附男权,非常矛盾。

戴娜小时候对写作很感兴趣,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精于此道。在得到父亲送的第一台小相机后,她开启了自己的摄影之旅。

有些时候我们会有这种感觉,明明自己很喜欢做一件事情,但不够自信,就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敢告诉。

比如,我有段时间写文章和去读MBA,我都不敢告诉身边的人。我已经无法在接受身边的人说:“不要瞎折腾了。你说的全都不对”。

我害怕那种辛辛苦苦耗尽心力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和明媚之感,再次消失殆尽,成为狂风骤雨过后的满地狼藉。

戴娜也没有把自己喜欢摄影的事情告诉她当时的男朋友约阿夫。当约阿夫无意中看到戴娜的照片后,他认为“戴娜拥有摄影师才有的眼光”,鼓励她不要放弃。

在约阿夫的鼓励下,戴娜购置了新的装置,开始系统学习摄影。后来她追着男友约阿夫来到美国纽约。

在新的城市,她也历经挫折,但都走过去了。当时的男友约阿夫成了她丈夫,两个人一起合办了杂志。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她认为自己拥有独立和自信,很满意。

提起印度的女性,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印度女性的地位实在太低了。

童婚、天价嫁妆、荣誉谋杀、不能出去读书工作等,都是外界对印度女性的普遍印象。

但是印度女孩佩尔是其中少有的幸运之人。

她的父母是因为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夫妻,这一点在印度非常罕见。

她的父母非常开明,面对高昂的学费,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而让她放弃读知名大学的机会。

佩尔大学毕业后,兜兜转转下,选择从事艺术字体和油画创作。她的丈夫提瑞斯在画展上看过佩尔的画后,就对佩尔着了迷。接触下来,两个人之间擦出了火花。

佩尔和丈夫结婚时,并没有像传统印度女性那样,带着大笔财产当嫁妆,让自己从被父亲赡养的女人变成让丈夫供养的女人。

提瑞斯对此很是赞同。婚后,佩尔继续从事创作工作,在疲惫之际,她的丈夫提瑞斯会会为她倒水,对她的工作表示支持。闲暇时,两个人还经常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遇见提瑞斯,按照传统嫁给丈夫后就要相夫教子的佩尔,是没有办法在亚马逊上和妹妹合伙经营自己的小店,更不要提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了!

当然并不是说,得到了伴侣积极正面的支持,一个女人就很能幸福。

幸福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幸福的能力从来都握在自己的手中。

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位是柔弱温顺为美,尤其是古代后期,最喜欢的是那种柔柔弱弱得无法正常走路的小脚女子。

在长期浸染下,有以一些女性特别喜欢从别人身上寻找安全感。

但当下的社会文化中,女性不在等同于一个需要被保护的符号。

女性想要的生活是,劳动和价值得到在意的人的承认和尊重,有自己的事业。不管生活如何艰难,自己总能面对。

但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女性,就得面对更多的挫折和阻碍。

所以,对女性而言,一份好的感情,不是所谓男权和女权的较量,也不是独立和依附的纠缠,而是一起分享,一起承担,一起鼓励而已。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五):看到限制是突破限制的第一步|女性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

女性这个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不同国家,身为女性,境遇会有怎样的不同?需要处理的问题,会有怎样的不同。

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主妇、舞者与牧师》这本书。书中用文字+纪实摄影的方式,讲述了来自七个不同国家的七名女性的故事。

此处的“女性”是从心理性别而非生理性别来认定的。因为其中那位来自古巴的路易斯,是一位自我认同为女性的跨性别者,其生理性别是男性。

书中提及的国家,可以按性别平权发展的阶段,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权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美国、法国和瑞典,另一类是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的日本、埃及、印度等。

在埃及做英文记者马尔瓦,会对自己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存有困惑。她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

在家中,育儿、家务多是她的责任。丈夫连带孩子去游泳都是半推半就。

对比看书中,写瑞典女性故事那章,你会感觉到,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下的女性,生存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书中写道,在瑞典,带薪产假长达480天,最重要是,爸爸和妈妈各有三个月的强制产假。爸爸的产假,妈妈是不可以挪用的。爸爸也不能把带孩子的责任单独丢给妈妈。

在瑞典不管你是男是女,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只要你投身家庭,都会得到政府全方位的补贴。在街上,你会看到很多抱着婴儿出门的爸爸。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无力完成社会期待时,人们会把问题都归结于个人无能,却忽视了社会结构性的不公。

在马尔瓦的故事里,书中有一个细节,让我觉得非常痛心。——她在怀孕时跌倒了,羊水减少导致腹内胎儿残疾。我觉得正常情况下,这时就应该可以做引产了。但因为有不可堕胎的教义,导致她跌倒后等待了两个月,胎儿自然死亡,才能做引产。

我简直无法想象,等待孩子在自己体内死去的这两个月会多给她增加多少内心折磨,以及,晚两个月引产也会让她身体承受更大的损害和健康风险。教义是得到了遵循,但她的权益呢?谁来保障她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谁来支付她所付出的额外健康代价?

有高等教育背景、有体面工作的马尔瓦在埃及,应该已经属于中产阶级女性。但即便如此,她也还是会因为女性身份承受一些不公待遇。比如她无法像男记者一样畅通无阻的采访。因为在埃及很多地方不对女性开放。不难想象,那些底层的埃及女性,日常生活会承受多少性别歧视。

阅读此书,也让我破除了不少刻板印象,拓宽了对世界的认知。

比如,我之前对古巴的印象是比较保守的。我没想到,古巴社会就对同性恋者的接纳程度有那么高。早在1979年,在古巴,同性恋就合法了。在1993年,卡斯特罗还发表过演讲说,同性恋是自然的选择。

比如,我之前觉得在日本,全职主妇似乎蛮普遍的。看了书才知道,在日本社会,这也不算是主流了。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婚后选择依然继续工作。

2014年的数据显示,男方工作,女方是全职主妇的这种家庭,只占到14.3%。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是,女性就业率最高、都达到了75%以上的两个年龄段,一个是25到29岁,另一个是45岁到49岁。

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做全职主妇,你大概率不会持续一辈子做主妇。40岁之后,你可能还是要回归职场。那你是不是需要为此提前做一些准备。书中所记录的日本主妇有纪就是在27岁辞职,做了13年家庭主妇。40岁重新出来工作,找了兼职。因为那时,孩子已经长大,育儿压力减轻,同时家庭主妇的社交圈比较单一,她期望可以找点事做,扩大社交圈。

书中讲述的故事,给我最大冲击的是瑞典女性安娜和尼娜的故事。

两人都是瑞典人。她们不仅是教会牧师、神学教授,同时也是一对已经注册结婚的同性恋者。

短短这句话,给了我两大冲击。

我原来以为牧师都是男性,但其实在1958年,瑞典就开始出现女性牧师了。在瑞典,女性可以不仅可以做牧师,还可以做主教。现在女性牧师在瑞典教会牧师群体当中占到了四成。

更出乎我意料是,她们是牧师的同时也是出柜的同性恋伴侣。

在我的刻板印象当中,基督教一般是反同的。但瑞典不是这样。从书中我读到,瑞典教会支持性别平权,会为同性恋权益呐喊。为了表明欢迎同性恋者来教堂的立场,在瑞典,有些教堂的过道地毯上会有彩虹花纹。

1976年,在瑞典的安娜,就跟家人出柜了。哪怕是在2019年的现在,如果你要公开出柜,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依然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而安娜的幸运在于,她生活在瑞典这样一个性别平权的地方。她家人知道她性取向后,惊讶的同时,所有人都很支持她。他们会邀请安娜把女朋友带回家参加聚会。

尼娜和安娜,现在一个64岁,一个60岁。在两人相识那年,两人都40多岁了。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之前有姑娘写信跟我说,自己都25岁了,还没有个谈婚论嫁的对象,很焦虑。但在尼娜和安娜身上,你好像不大看得到这种焦虑。这和社会文化氛围很有关系。

当所处环境就是会给我们婚恋压力时,我们更需要意识到,其实婚姻也好,亲密关系也好,都不是什么勋章,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关注关系的质量,关注自己在关系中的感受,会比身份这个虚名,要重要。

书中写安娜和妮娜的生活状态,也让我很感动。“她们都60多岁了,但觉得自己现在生活的重心还是在爱中成长,对自己的爱,对妻子的爱,对家人的爱,对外国人的爱,对见过的人的爱。””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在于,让我看到女性在不同地区的生活状态。让我意识到,当我们生活遇到障碍时,除了努力适应当下环境这种解法,还有另一种解法,就是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环境。我们可以选择那些能给自己更多支持、鼓励、灵感、包容的地方去生活。

让我意识到,人很容易因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就把一个地方的生存状态看为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你多看一些地方,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可能性永远超出你的认知和想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