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魏斯曼演讲圣经2读后感精选

魏斯曼演讲圣经2读后感精选

《魏斯曼演讲圣经2》是一本由杰瑞·魏斯曼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99元,页数: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魏斯曼演讲圣经2》读后感(一):勉强给个还行

买了全三本。这本本是最最期待的,所以放在了最后读。有点小失望,这一本没有另两本那么充实,无论是页数还是内容本身。作者本人是很资深,但这本书更多就在介绍美国总统竞选的一些实际案例,虽然有借鉴意义,但并不符合商务场合或者是中国国情。甚至用它作为了解美国总统竞选历史和流程或许比学习回答问题来的更适合。整个一本书内容总结下来就是倾听,释义,找关键词,上旋。

《魏斯曼演讲圣经2》读后感(二):你所不知道的答的艺术

这本书我读到一半就迫不及待写下书评。书中的实例分析增加了我对提问者的心态了解,明白他们的问题有着怎样的陷阱,更可贵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词,避免问题中的陷阱,做到最好的回答。

回答问题的真正艺术,并不是你将一个问题回答的如何完美,而是给提问者正面的形象。让提问者感觉到你面对挑战性的问题时从容,有细心听提问者的问题,并且回答问题时不逃避、不好辩。

《魏斯曼演讲圣经2》读后感(三):与有准备地演讲相比,Q&A更看出演讲者的功力

我是按照1-2-3的顺序在读“魏斯曼的演讲圣经”的。3还没看。与1相比,我更喜欢2。

《魏斯曼的演讲圣经1》更像是一本教演讲教PPT的大全,从整体到细节,逐一道来,疏而不漏。而《魏斯曼的演讲圣经2》,由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a) 有效倾听,直到找到关键议题,联系上你演讲中的“罗马石柱”;

b) 发言权转回,释义-关键词缓冲-回答

c)上旋,这是回答之后的行动号召,再一次深化演讲中的decisive end,加强WIIFY(维惠)。

《魏斯曼演讲圣经2》读后感(四):全书读书笔记

如何面对棘手的问题

1 心态-冷静

2 态度-诚实

3 学会控制

工具:意志力/自我防卫/平衡力/灵活性/训练/自制力

控制对象:问题/回答/提问者/时机/自己

避免:被动招架/逃避推诿/好辩

问答循环

宣布进入问答环节(控制时间/控制信息交换量)-确认提问者-进行发言-让发言转回-做出回答

先倾听,再回答

态度:认真聆听并让提问者感受到自己的真诚

办法:

1清空自己的想法

2抓取对方的关键词和关键论点

3 默读或重复对方的关键词和论点,作为缓冲和确认

4可以使用第一人称等特指回答对方的问题

5展示专心致志的身体语言:稳定的坐姿/视线的接触/点头/声音上的赞同/减少小动作

回答之前的缓冲

挑战性问题的5个类型和对策

1消极问题:找对关键点并转变成中立问题。

2不相关的问题:找相近的点来回答。

3多重问题:选择其中一个来回答。

4陈述式问题:把对方的陈述和观点变成问题,重新回答一遍。

5列举材料式问题(即重复演讲过程中的内容):简洁回答。

方式:缓冲

1释义:用其他形式,或使用其他字眼,重新阐述一段文本或一个段落,通常是出于澄清的目的。

是对原始问题进行结构变形,而不是针对原始问题再次提问。

需要关注问题本身并给与积极回应,忽略提问者的敌意。

2找出关键词,并放入自己回答的第一句里。

3避免双重/无意义缓冲。如果一定要使用,加上一个“你”字。eg:把问题是……变成你想知道……

有效回答的技巧

1回答尽量简洁

2遇到机密问题时给一个可以不回答的正当理由

3在回答之后,使用上旋技巧:呼吁观众采取行动/告知听众好处

4提前预计可能问到的棘手问题

5大声练习

总结

提问-缓冲-用支持性证据做答-上旋

《魏斯曼演讲圣经2》读后感(五):我们大多都答非所问

为什么从这套《演讲圣经》的第二本开始看起,也许就是因为那句“There are no stupid question”。比起问来说,在我看来答更重要。

或者对于我们来说,碰到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时,回答的质量会更影响沟通乃至演讲的效果。就常规而言,我们对于挑战性问题的反应无非是,好辩、逃避推诿、被动招架。还有一点书中没有提及,那就是哑口无言。其实这就是人类对于危险的4F反应,战斗、逃避、僵硬、崩溃。虽然这是我们最正常不过的生理反应,然而大家都会觉得不太好,或者想去做一些改变。

要改变先天的条件反射谈何容易,所以先要认同一个基本原则,“你对每一个问题所给出的每一个答案,都必须诚实坦率。”也许很多人并不能完全接受这个原则,我们往往习惯扬长避短,要不就是竭力的想去说服别人,要不就是刻意的隐瞒自己不足之处。然而只有接受了这个坦率的原则,才能谈改变,才能做好回答。就像库格尔的评论,“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做出回答。”或者借用这本书的英文名“In the line of fire”,你如何站在火线上才是最重要的。支撑你能作答的基础就是诚实坦率。

当然知道目标了,必须要有工具方法让你去达到目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书中介绍了一些方法,这要看大家的掌握程度的,只有养成正确回答的习惯才能达到较好的应对自如。

个人感觉倾听、释义很像心理咨询里的基本技巧,而缓冲虽然有点像逃避,但这几项技巧其实都是集中在发现或挖掘问题的核心,也就是书中说的那一根罗马石柱上。

面对我们会比较为难的一些问题:消极问题、不相干的问题、多重问题、陈述式问题、列举材料式问题,只有更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做出最恰当的回应。

其实这本书主要的还是基于作者提到的“总统辩论学”,通过这些经典的政治演讲案例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

1、管理时间

2、专心倾听

3、点明每个问题的罗马石柱

4、关键词缓冲

5、简洁地回答

6、上旋、上旋、上旋

介于人本能的行动倾向是“直接扑向答案,然后继续往前”,“克服本能”才是要学会或者掌握回答技巧最难的地方。作为书中推荐的胜利模式:提问、缓冲、用支持性证据做答、上旋,其中最难的就是要找对罗马石柱,然后迂回的找到B点和维惠(WIIFY)。“简单的说,B点就是你希望听众做什么,维惠则是他们为什么该那么做。”这其实是和我们的本能是相左的。也就是说需要扑向问题的本质,然后继续完成自己的目标。

其实在书中众多案例中也不难发现,不同的场合同一个人的状态也会不稳定,或者说失误是难免的事,毕竟失误才是人的本能。所以那些“沟通大师”可谓是凤毛麟角,人精中的人精。至于你是不是能做一个“沟通大师”,也许真要看看这本书,再魔鬼训练。然而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沟通大师”,也许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作者的观点是要“实现控制”,也许这可以算是一种演讲的风格,而我们沟通或者演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这才是你看这本书的目的。

2017-7-1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