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神秘失踪者读后感摘抄

神秘失踪者读后感摘抄

《神秘失踪者》是一本由[德国] 莫妮卡·费特著作,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秘失踪者》读后感(一):最绝望的爱恋,衍生出最疯狂的罪行

最绝望的爱恋,衍生出最疯狂的罪行

“他只能想她,其他的都不行。

他干瘦的脸上闪过一丝笑容,他戴好眼镜,开车时他得戴着它。伊尔卡,他爱她的名字,令人欣慰的是,至少它还陪伴着他。那个晚上,当她从他身边消失、投身于这个市侩的梦魇时,她带走了他的一切,除了她的名字。”

想爱却不能爱,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吧。

只是绝望的爱恋为什么到最后衍生出了罪行?

不是爱吗?

爱到底是要最终得到才罢休?

《神秘失踪者》读后感(二):青春是种明亮的忧伤

本书的系列人物在继续着上一本的伤痛、迷茫、担忧与彷徨,试图从之前的故事里走出来。新人物有条不紊的秩序登场,也带着各自的伤痛、迷茫、担忧与彷徨,当然还有过去事件留下的伤痕,或悔恨或留恋或力图挽回或不愿回首,有矛盾有挣扎有封闭有疯狂,更有对新生活的新希望。故事如封底介绍般展开,两部分人穿插在了一起。

小说情节简单,文笔细腻,人物塑造丰富鲜活。整本书的基调就是在苍凉而又惆怅的时空背景下,明亮而又忧伤的年轻人们,追求着心中的爱与美,找寻着各自的安宁与幸福,他们互相搀扶,舔着彼此的伤口,绽放着青春本来的热和光。

本书有着很强的系列小说的感觉,很像火车中的一节,你可以很明显的透过窗户看到之前之后还有别的车厢,它们联在一起,带着主线人物们的喜怒哀乐,带着读者看书时的心情,滚滚向前。

第一次看德国青春文学,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从小说中,多少还是能看到一些时下德国青年人的生活面貌的。只是觉得本书的口味很奇怪,题材上涉及”兄妹乱伦“”监禁美少女“”公务人员婚外情“,似乎很重口味。但每样又只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清清淡淡。或许这正是该系列读者适合的口味吧。

《神秘失踪者》读后感(三):【联合评测】《神秘失踪者》——暗蓝色的海

德国推理小说 《神秘失踪者》 2012年4月第1版

评测员:暗蓝色的海

【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4/6):典型的青春文学装帧,显眼的配色加上寓意深刻的油漆刷,封面设计虽称不上令人眼前一亮但还算中规中矩。纸张较粗糙,看的出走的是低端路线。字体较大,配上流畅的行文,读起来很舒服。

宣传及营销(3/6):德语系小说在国内比较冷门,因而宣传尤为重要。本书前期的赠书包括评测活动搞得火热,但却缺少对于作品本身包括作者的宣传造势,较为遗憾。同时定位不清,将本作归入推理范畴,有些牵强附会。

翻译(7/8):行文流畅,文字细腻,阅读感良好。

【文字内容】25/30

“纸上悬疑片”是这部作品腰封上的宣传语,阅罢发觉这是我见过的最中肯的定位。本作很难归入Mystery Novel的范畴,作者也压根没想制造太多悬念来困扰读者,因此大部分时间里读者都可以在毫无压力的状态现品读这部作品。其实我们常说推理作家的文笔或许要稍差一些,是由于他们必须要将更多的彩头放在推理解密的部分,就好像埃勒里·奎因的作品始终无法成功搬上银幕一样,现今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的是一个好故事,一段他们可以自在的躲进书里的时光。显然莫妮卡·费特的故事做到了。尽管这是一个很俗的故事,但你可以乐在其中。

【诡计布局】14/30

没有诡计,布局清晰,这只是一个故事,所以太多的迂回无论对于读者还是作者都是无疑的。总之,读本作时,别把自己当成名侦探,因为谜底昭然若揭,连窗户纸都没有。

【评测员感想】15/20

如果单单出于好看与否的角度,本作无疑可以得到一个很高的评价。其实不是所有的潮流都要去追逐的,尽管说Mystery Novel的范畴很宽泛,但国内Mystery Fans的口味同样很高,而非推理迷又会对推理标签敬而远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从大环境上看,在畅销书市场充斥着千篇一律的“黑色系”的状态下剑走偏锋,搞点“小情新”,走青春文学路线,何尝不是一个选择呢?

不过这个系列,我还是会关注的,还是那句话,小说,好看就好。

【总分】14+25+14+15=68

《神秘失踪者》读后感(四):《神秘失踪者》的评测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5/6):

封面设计有特色,遗憾的是跟全书内容稍显不搭,纸张厚实,排版舒服。

宣传及营销(3/6):

价位合理,小说的上架建议主打“青春”牌比较合理,但是丛书介绍为心理惊悚类,也可以接受,不过营销宣传为推理、悬疑有就点太失败了,这部小说完全没有推理感觉,犯罪小说也只算沾个边,其实跟这本小说最搭的就是“心理”两字。

翻译(7/8):

小说文字内容很简单,所以翻译的也比较流畅。

【文字内容】20/30

作者文笔成熟,写作流畅,但是也有太过简单之嫌,即没有什么特色。在这里我想到之前读到了另一本小说《被遗忘的花园》,其实两本书的诉求点具有同一性,都是禁忌之恋,而后者是真正有悬疑味道的,直到最后一刻才揭示真相,比较而言,本书从开篇就交待清楚一切了,悬疑的意味顿减。同时《被遗忘的花园》中作者文笔极为优美,并且融入了庄园、哥特的风格。虽然本书也不乏几条线齐头并进,但是又流于单一,很快就能让读者聚拢线索,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提到一本书,即哈兰•科本的《死亡拼图》,两本书一样采用了多个叙述角度的平行,但是差距之大是一本全书过半还让人云山雾罩,另一本开章不久就条理清晰,不是谁更好的问题,是更喜欢那种阅读文本的问题,显然我是偏于复杂的读者。所以,综上所述,我以为《神秘失踪者》的文字内容中规中矩,更适合青少年这一阅读群,对于推理迷来说过于清浅了。

【诡计布局】12/30

小说架构合理,但是有诡计布局吗?三分之二处女主才被绑架,并且在已知谁是始作俑者及其身份的情况下,要是有人不知道绑架的原因,倒也有可能,但是对于我来说简直毫无悬念。作者输在基本没有布局的手法上,但是也赢在此点,如果我不把它当作推理作品看,本书还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但是单纯以此为界定的话,我不得不说很遗憾。

【评测员感想】16/20

我不得不说出版方拿这本书来做评测有点失败,既然有规则,在规则之内就要按规则办,所以我的评测分不会很高也正是因为此。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本书确实比较难以定位类型,属于四六不靠,不过作为青少年读物还是可以的,有些心理干预的色彩,又不很艰深。知名的“俄狄浦斯情结”经由弗洛伊德的阐述成为了很多作品的素材,但是说到兄妹乱伦,我们可以借由另一个概念来更深刻的理解,即“遗传性性吸引”,其实它更是囊括了“俄狄浦斯情结”,我们可以把一切不合人伦的情感称之为禁忌之恋,其成因是多方面,但结果无疑是弊远大于利的。《神秘失踪者》这本书就好在没有刻意的说教,也没有矫情的分析感情产生的原因,只是自然的顺滑到一方的觉醒,使人没有排斥感,又会有所感触,也仅此而已,它最终还是给人以青春文学的感觉,至少我不觉得它有“跨过青少年书籍”的味道。

【总分】15+20+12+16=63分

《神秘失踪者》读后感(五):联合评测——河狸

《神秘失踪者》

海豚传媒,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

评测员:河狸

【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4/6):

这本书和另一本《草莓》的封面设计都很出色,但是仅仅停留在视觉冲击上,实际拿到手中时,发现无论是封面还是内文的纸张和印刷都比较简陋。

宣传及营销(3/6):

书后的建议上架是青春文学,让人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是那种无病呻吟的类别。

翻译(7/8):

对于文笔和翻译都没什么研究,只觉得作者的叙述能够表述清楚剧情,让读者流畅的阅读,就算是好文笔。而能够把这些真实还原,就算是好翻译。

【文字内容】22/30

多视角叙述,其实是非常考验作者写作功力的,在这点上作者表现得比较出色。但是纵观全文,感觉这种多角度叙述的目的性不明确,对于剧情的发展和结局都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能算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吧。如果仅仅从展示心理活动这方面来评断,这本书的文字算是很成功的了。

【诡计布局】12/30

这本书虽然有案件有侦探,但显然不是推理,也不怎么悬疑,所以关于诡计和布局方面,基本没什么可说的。另外,本书名为《神秘失踪者》,但是故事发展到正好一半,也就是300页小说的150页左右,女主角(?)才开始失踪,而且因为之前的铺垫太多了,所以导致这个失踪一点也不神秘。因为,无论是从剧情的设置方面,还是书名泄底方面,这本书都做得比较差。

【评测员感想】16/20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少看欧美的侦探小说,所以我不清楚这本书的风格在欧美悬疑惊悚小说里算不算是很特殊的一本。虽然本书宣传语是‘纸上的心理惊悚片’,但是看完才发现这本书其实一点也不惊悚,更谈不上悬疑,唯一还算靠谱的就是‘心理’儿子。这本书说白了就是作者用特有的细腻心理描写的笔法来讲述一个读者看了书名就已经知道了结局和真相的故事。

如果按照这种阅读感觉,那么这本书的评分注定会非常低,尤其是让我们这些悬疑推理爱好者来评测,评分估计会低上加低,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让我们意外和震撼的内容。不过,纵观最近一年多的评测组,已经没什么书参加评测了,说白了就是评测组的评测报告其实并不是出版社想要的那种‘软文’,而正好相反,大部分的评测报告都是对书起到相反宣传效果的差评。自己提供样书,结果还让人批评得一无是处,傻子才会愿意做这种事的,这也是目前为止评测组这种惨淡现状的根本原因。

所以,既然前几部分的评分都已经注定不能给得太高了,就只有在最后的感想部分徇私一下了。或则可以说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理解,其实本书的重点就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展示,只不过是出版方错误的定位成了青春小说或则惊悚小说罢了。所以,如果从心理学小说的角度来说,本书也许还算是不错呢,至少要比作为青春小说或则惊悚小说要出色得多。

【总分】14+22+12+16=64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