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小的家》经典观后感集

《小小的家》经典观后感集

《小小的家》是一部由山田洋次执导,松隆子 / 倍赏千惠子 / 黑木华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小的家》观后感(一):小小的家

《小小的家》讲述了一个二战期间的日本故事,一个女佣进入一个三口家庭帮忙,一方面和女主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见证了女主人的一段密恋故事。山田洋次于2008年亦拍过一部战争年代的寻常百姓故事《母亲》,御用演员吉永小百合饰演母亲,故事如泣如诉,赚了不少观众的眼泪。但《东京小屋》的格调却全然不同,若《母亲》是严肃的,《东京小屋》则回到了山田洋次庶民剧的风格,轻松谐趣,涉及到爱情的部分,更有些言情轻喜剧的感觉;当然,当故事后半段战争的氛围越来越浓之时,故事中备受繁杂感情折磨的众角色也开始由喜转悲,跌入了情绪的谷底。整部电影虽则由一份嬉笑轻松的基调开始,到了故事最后,却变成了悲悯的一曲反战之歌,很难有观众不被戏中人的情绪感染,其中的深沉,实在百转千回。

《小小的家》观后感(二):温暖坚韧

多喜婆婆的自传里 关于恋爱,她与今生唯一爱过的男士板仓先生最亲密的接触是板仓应召入伍前与她告别的拥抱 今生唯一爱过,不同于,今生挚爱 爱情在多喜的自传里只是偶尔可以隐约嗅到的清浅的香气 多喜的女主人出轨,与板仓先生热恋 他们的相爱与多喜的单恋并行,放肆与克制,张扬与隐忍,浓烈与清淡 《以心》最神的一幕就是男主发疯似的闻带有椰子香气的纸那一段,张力拉满,欲望瞬间点燃 就像一场紧张激烈盛况空前的生死搏斗之后,所有人物携带的名利欲望都退场,只有窗外樱花簌簌地落 这场电影属于武戏文拍,拍了二战,却只拍这个小小的家里或大或小的波澜,小小的家里微弱的振动其实都是战火纷飞的余震 很喜欢这种,自以为是的暴力血腥残杀屠戮在世界上无以复加地涂抹,不管是去拉长空间还是时间,不过是放了个屁而已 妄图通过战争引起颠覆性轰动的自以为是的暴权,真是让人鄙视 什么是反战,就是去拍安稳流淌的悠长日子 很好,很喜欢

《小小的家》观后感(三):多喜到底爱谁?

要回答这个问题,与其费力地深挖细掘片子里那些细节,不如换个问法,导演想表现什么?多喜显然是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导演想通过她表达什么呢?

这样换个角度看,就比较清楚了,多喜的爱不是那种同性或者异性的恋爱,爱的对象也不仅是某个人(夫人或者画家),多喜爱的是战前的美好生活本身,那些导演极力要展现出来的,观众也能够清晰感受到的美好,从乡下来到红瓦顶的“小小的家”过后,多喜满足而幸福(当然带有一些导演理想和美化的成分),她爱红瓦顶的小屋,爱这家人,爱这样宁静美好的生活。 多喜劝阻夫人和藏起那封信,完全出自好意,她既同情夫人,又想极力维护“小小的家”的宁静,她最后的巨大痛苦,也是因为夫人于战火中离世造成与画家的永别,她觉得这种深切的悲痛,永久的遗憾,跟她做出的决定有关——但我们知道并不是,这是战争的罪恶,怎么能怪她,战争摧毁的又岂止爱情,而是红瓦顶的家代表的生活全部。 多喜是多么善良的好女孩,片子是多么优秀的好电影——为什么要很low地去解读多喜与夫人或者画家的感情呢?

《小小的家》观后感(四):电影中的另一条感情线

===========================================

此下有剧透

===========================================

有人说这部戏是三角恋,这点我也认同。

三角恋中的两条感情线,除了女主和板仓的外,一说是多喜和板仓,一说是多喜和女主。而且据说后者原著里也有表现。开始时我认为那条暗线应该是多喜和板仓,但是影片一处细节提醒了我:多喜去世后,搬家公司来腾房,其中一个工人问一幅画(红色小屋)怎么处理,家人说不要了,那副画画的就是红色小屋。

那多喜怎么会有这幅画呢?我认为是战后她联系上了板仓,板仓给她的。

首先,老年恭一告诉多喜的孙子,小时候他经常和多喜、板仓去海边玩,证明二人也有过一起出行的经理,有一定感情;

其次,多喜在战后去找过夫人,也得知了夫人死亡的消息,但是对恭一的下落却只字不提,观众都很好奇,既然找到了夫人,为什么不提下孩子呢?我认为这只是她在传记中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因为她已经知道了孩子的下落了;

那么,多喜既然知道孩子的下落,可能也会从孩子哪里联系到板仓的下落,二人可能有过会面,在那次会面时,板仓把这幅画送给了多喜。

既然多喜和板仓在战后碰面了,可为什么到最后二人都是单身呢?如果暗线是板仓和多喜也有感情的话,那二人应该结婚才对。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多喜是女同,不可能和板仓结婚。

所以,这部电影中的多喜应该是个拉拉。鉴定完毕。

《小小的家》观后感(五):电影,历史,历史观

小小的家。

以二战为背景,尽管外部世界纷繁杂乱,而在这个小小的家中,切断了战争的硝烟,主仆二人在日常中体会安心与快乐。

很讽刺的是一边在南京大屠杀流血流泪,一边在家中泡茶有说有笑。讽刺且真实。有弹幕说你们都不反省吗?难道百姓不该为战争承担责任吗?甚至在最后炸弹袭击这个小小的家,还有网友大快人心的说是报应。这样的代入是否正确?

大屠杀的元凶并不是这些喝茶说笑的人,但喝茶说笑的人却是这些元凶的“后援团”,作为部分精神与物质的支撑来源,他们并非可以推卸责任,或许战争,不能笼统的归结于人,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那么,镜头转到现在,网友又说这部电影三观很正,理由是导演一边表现了二战时期普通百姓的安逸生活,一边又吐槽不现实,应该忏悔、灰暗才对。如果当时的人们还可以说是时代背景下共同的问题,那转移到现代,作为后人,一个“正”的三观就是正视历史,承认历史,承担历史,这份跨越时空的责任,就应该永远传承下去吗?

我想人区别于动物,是记忆,是情感。人们延续了几千年的祭祀,是惧怕神灵,是祈求安慰,也许神灵再不出现,但它提醒人们,敬畏自然,懂得感恩。神灵如此,而有些人却比神灵更加恐怖,那么,作为现代人,铭记历史,承担历史的责任,也应该是一种“祭祀”的延续,它提醒人们,可怕的不仅是神灵。

或许我们应该将自己看做是历史的一环,不能只往前看,也要往后看。而作为我们这一环的任务,除了记录现在的历史,还要承接之前的历史,尽可能保留的交于下一代,评说放在一边,保留真实却是难得。这就好像戴着耳麦传词的游戏,未曾经历事件发生的环境,在与人诉说时就多了一层隔膜,每个人都在尽力描绘自己“以为真实”的事件还原,每个人也都在尽力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事件,但思想不是真空传递,在经历另一个人的大脑后,不免产生一些细微的偏差,想要把事件传递更完整的心情又多了一些“小创作”,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我们不知道第一个传承者说了什么,只能去听最近一个传承者的诉说,而不管对方说了什么,我们能做的,依然是尽量真实的传递给下一个人。

我们传递的是历史,至于历史观,则是另一条支线的任务。

最后感慨一下,时代也好,战争也好,身份,人,总需要爱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