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董商的读后感大全

古董商的读后感大全

《古董商》是一本由谈古著作,团结出版的20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董商》读后感(一):吃得苦

有什么行当不吃亏不吃苦能挣钱,没有。所以主人公的经历就是给广泛想吃软饭的朋友提的醒,更是给昧着良心做事的人提的醒。这是本好书,更可以说商战的经典之作。做好事,做好人,是长久平安的关键。不要想着做大,做强,做集团,做好自己才是根本。

这点,谈古比绝大多数人都好。

《古董商》读后感(二):平淡的享受

这本书,写的很平淡,不华丽的那种,但是很吸引人往下读,就是二狗的东北往事的那种感觉。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开始写,在作者笔下,谈古,老三,高强,高霞,地主,兔爷等等人物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

情节以谈古的成长为主线,为我们揭示古玩行业的一些门道。

穿插许多古董知识。

总之,书挺不错,值得一读·

《古董商》读后感(三):铲古董这二三事

所谓的铲地皮,就是一帮子古玩爱好者拿着军用地图、指南针对偏僻的乡下去淘宝。淘的宝再转手倒卖,续而从一小古玩贩子变成古董商。这部小说的题材便是古董商谈古自传体式的发家史,讲述从铲地皮中遇到的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事。

铲地皮是俗语,如今换个好听又文雅体面的名词是收藏。实业投资的不算太景气的当下,于是家有闲财的富人们就玩起品味格调和文化艺术沾边的收藏爱好上,通过倒卖古董获利更是能迅速积累财富的获利捷径更是催生出古玩鉴宝市场的热闹。

作者预写尽古玩业的辛酸苦楚和成长史,于是讲述铲地皮的往事,跑乡下收古董的各种斗智斗勇的经历,并期望展现鲜为人知的古玩来源。只是这个行当依然是种披着羊皮的狼,行的是坑蒙拐骗的行当,骗来骗去,只是看谁的道行更高,谁的骗术更高明。作为普通老百姓能做的怕就是与这些不知道不明了的事少沾点边,无妄之财少些贪念了吧。这一行当不受人待见,但也不能不说,揭开这一行业内幕这种勇气仍值得赞许。

作者谈古说自己“平生三大爱:爱古玩,爱经商,爱码字!” 又说“所有的艺术行为都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于是我想这本著作也算是他在闲逸生活之外的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功成名就之后的自我垂怜吧。当然,在文中也会肯肯切切对后来人提点,入行需谨慎。睁大眼,少做妄心事等等。

古董这事,要说深奥也确实深奥,能玩起古董也决非普通人,不过,大富大豪第一代起家也必是如针挑土,每日小心计算盘剥抱着算命入睡,攒起了家业。而这一行,从平头百姓发烧友发展成古董商,这也并非就是运气。利益的驱动,古玩知识辨别技术,世间人心较量,甚至图谋诡诈,这一行也绝对是最直面人性黑暗的一行。只是遗憾的是,从文字中,我只看到了浮于文面上的现象,还没有特别深刻的体会。作者自传式的个人实践和摸索,历经的艰难和辛酸以至于今天的财富,这些虽然对了解这一行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对这些不一样的人生历练开了眼之外,并无其他过多的想法。据说这部小说有三部,希望后面两部更精彩。

《古董商》读后感(四):从外行到古玩高手历程之开始篇

古玩,又称文物、骨著等,被视为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它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且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淘宝之风依然不衰。

为什么古玩收藏会产生这么大的魅力?除了收藏活动给人们带来文化精神享受和艺术熏陶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可以投资赚钱,具有使资本保值增值的功能。

由此很盛行古玩买卖,不少发家者很多都从事了买卖古玩了,以期望通过此获利保值。但是现实往往又是残酷的,如果你对古玩没什么知识或者经验,很可能因为自己的轻率而上当受骗、血本无归。这样的列子在现实中不少,电影电视剧中也就此话题做了不少反映。

小说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古玩的门外汉走向古玩高手的历程。而这本书是他的历程的开始篇,是他开始创业的初期,误打误闯初入古玩市场。从生手开始锻炼,跟着人去各个村庄去淘别人从地里挖出的宝贝。这里面充满了辛苦,更充满了惊险,通过淘宝从侧面反映了这个行当的艰险,一切从利益开始,要具有谈判技巧、具有相当的知识、特别是要具有古玩的鉴赏知识,了解市场的行情动态,才能懂得对繁杂的古旧物品有所甄别取弃,才能侥幸少花冤枉的学费。更要提防期间的尔虞我诈、迷局陷阱。其中陷阱最为可怕,小说中作者和自己开始的师傅钻入了别人的套中,买了一个赝品。虽说损失不大,但是教训惨重!

此外,也体现了作者是一个执着的人,善于学习,脑子很灵光。小说里面写不少寻宝、讨价还价的过程,以及少许的鉴别珍宝的描述。也为我这彻底的门外人展现了赏别古玩的知识。书中文笔通俗易懂,没有太多修饰语句,就是跟随自己成长历程完成了其文字化的过程。整本书精彩处不是很多,为了后续书籍的铺垫,作者也透露了一些信息,让读者能够对未来的历程大概有所了解。此外,作者从另一面告诉人们玩古玩所必须的一个正确心态(可遇不可求,过分追求未必能够得到)和投资古玩的风险,提高古玩收藏的技巧。古玩收藏是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活动。这些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它没有捷径可走。

《古董商》读后感(五):【七冠名-聚石文华书评】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

五月风筝2011-08-05 20:10:33

也许我的要求有些苛刻了,但是,在看完这本《古董商》后,心里只有这么淡淡的一个念头: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写,会不会写,敢不敢写。

谈古,论今。作者谈古,在“功成名就”后,想起自己多年的故事,于是便努力的写成一套书,这是无可非议的一件事。毕竟以他那么丰富的经历,写下来,也是相当值得的。只是于我,当初冲着的这个书名而来的读者,还是有一丝小小的失望。

在没看到书之前所期望的是一本更侧重于古董鉴别的书(还是看回马未都系列更好),但万万没想到原来是一本纪实小说,所以作者在写的时候,以非常平常、亲切、真实的笔法,将他从事“铲地皮”行业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其中又掺杂着爱情、友情、亲情,且着重于描述如何从农民手中捡漏的方法,读来让人耳目一新,确实觉得生动有趣。但是作为一个对古董一直相当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小说就意义不是特别大,纯粹是以听故事的角度看了。且痛苦的是居然是“第一集”,也就意味着还有第二第三……又是一个需要等待的大坑。

对于铲地皮这一行业,从某方面讲,确实的是将散落在民间的那些没有受到珍视的宝物,挖掘出来并给予新的保护;而从另一方面讲,也存在着欺诈、巧取豪夺的成分。靠着这些转手而发达的人,也算不上太过分的。一个国家只有在国力强盛的时候,国民才有收藏古董的欲望和财力,而鉴赏古董,也会增加收藏者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这是一件好事。至于其中所存在的风险,就得当事人自己去承担了。

在看过这本书后,最令我欣赏的还是作者那种锲而不舍,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尤其是其中和老三二人,磨着老农要从他手中买到古董的那一段,让人领悟了不少。作者能走到后来那种程度,想来也是和他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息息相关的。

总而言之,是一部真实的纪实小说。虽然对我来说受益不是很多,也让人“偷窥”了作者的人生一把。是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要过得精彩,写得精彩,自然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