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精选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精选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是一本由杰拉尔德•温诺克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一):从现在开始爱吧

一开始买这本书是为了缩减与父亲的代沟 总是在一起待不到几天就开始不顺眼 我与父亲的性格还是差太多 这么多年的磨合 也渐渐让我觉得该改变自己的态度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年少 不懂珍惜 大部分都在索取 没必要非要等到失去才去顿足捶胸 呼天抢地 享受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刻 从现在开始 全心对待 全心去爱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二):赡养仅仅是一种义务吗

一名充满正义感的美国医生。 不否认在美帝仍然有让人不齿的行医者。 老年护理这个科目是一个没有更多收入,麻烦不断的项目,但是对于父亲的关爱和不得不照顾父亲的这样一个事实让这位医生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老年护理和心理学。

你无法抗拒年老的到来, 你无法抗拒生命的消逝。 但是我们需要尊重生命,尊重我们的生活。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 关爱在屋里距离上是如此的软弱,但是人性是美好的, 人生中那些美好的回忆总是在我们心中永存。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三):书中的最后一段

“我把它们全塞进购物袋。多数衣物对我来说太小,现在肯定穿不上。我会把它们带到我的农场收好。如若我能与爸爸活得一样久,到时候,我会穿上父亲最后几年的这些衣服。我将把整个身子裹在他的气味之中,在这气味消失前无疑 ,我会加上自己的气味。我将感觉到他还在我左右,我将成为另一个他。

我想永远记住父亲。”

身为医生的作者治疗了成百上千的老年病人,与他们交谈,与他们一起经历病痛,最终,看着一个一个的老人离开,人生终将走到终点,而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向终点,有不舍,也有解脱。不舍于,他们曾经活生生地存在过,哭过笑过,伤心过;解脱于,这些老人大多因病痛的折磨而一天天地继续活着,死可能是一种跟好的选择。作者言语中不曾过多直白地表达对父亲的爱,但最后这一段绝对是心底深爱的释放。人终将变老,我们哦能够与会成为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最后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与父母,即未来的我们?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四):直面生命的力量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煽情的书,结果不是的,但是却轻易地让我流泪。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家庭的书,结果也不是的,它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个案,而是所有生活在家庭里的人。美国环球药品委员会主席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这不仅是一次个人经历,而是全球之殇。我深以为然。

作者温诺克是一个行医30多年的老年医学医生。他见过太多生死,然而从来也没有习惯,他把这归结于自己到医院实习后才上解剖课,“医者大多面对生者之前,先踏入死者的世界,而我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其实那是个性使然吧,医学院的教授评价他“对病人关切极深”,并非优秀或者上进,而是这一句“对病人关切极深”,就此给温诺克的从医生涯定下了基调。

温诺克写作本书时,他的父亲已86岁,经历了心脏病、前列腺癌的折磨,最严重的,则是无药可医的阿尔茨海默症。

尽管是老年医学专家,温诺克同样在父亲和家庭的巨变面前感到无力,无措。幸好有母亲的坚强,弟弟的支持,他们一家人一起度过了最后艰难的岁月。

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

父亲忘却了彼此间最美好的回忆,日渐衰弱,更给照顾他的母亲造成极大的身心负担。作为儿子,作为医生,温诺克唯有去做自己做能做到的一切,与家人共度难关。

所有这些经历促使温诺克完成这本书。他想说的是,面对如此劫难,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对那些还在你身边的人更仁慈、更体贴、更富于爱心一点,同时也为自己留一点关注。

愿我们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直面生命的力量。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五):什么时候开始行孝?

写于 2012年11月4日

有这么一道算术题:从呱呱坠地到大学毕业,22年,父母陪伴我们成长4684天;从外出工作到父母终老,34年,我们真正陪伴在他们身边也许只剩不到83天。这辈子,我还能陪老爸老妈多少天?心里有种翻江倒海的平静,很久很久理不清。

关于对父母感恩的话,网上有许多感人的版本,看过的人都会表示非常惭愧,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做到不惭愧。我们长大了,有了属于自己的脾气,于是,即使面对最爱我们的父母,也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我行我素,距离似乎渐渐远了,所以很多人会怀念童年,那些真正最快乐的日子,被捧在手心呵护,再也享受不到的待遇,其实,父母同样是需要反省的。父母总说,不管孩子多大,在自己心中永远是孩子,可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却不会至始至终那么统一,成长是必然,改变也是必然。然而,当我们长大了,父母老了,成了老小孩的时候,反哺我们能做到吗,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

本书作者行医30余载,专攻老年医学,书中描述了他的父亲最后日子里的行为反应,以及他对父亲的感情,本来按照书名,应该更多描述他与父亲之间的故事,然而,大量篇幅是在描述他如何行医,以及一大堆看不懂的医学知识,虽然这些丰富的篇幅是在告诉读者老年人出现的一些情况,并传递给我们一些关于老年人疾病的信息,可我想看的是他们父子间的故事,这方面给我的感触太少了,寥寥无几。

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甚至更多的老人,我们这一代,现在25岁左右了,于是,父母55岁左右,爷爷奶奶75岁左右,我们将面临很多难以跨越的情感障碍,祖辈逝去,父母年老,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挣很多钱给他们吗?让他们享受美好的老年生活吗?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明天?还是后天?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溜走,距离死亡我们都近了一步,什么时候开始行孝?你我心中自有自知之明,书能给的力量是多是少,也就因人而异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